荷花象征着什么意义(关于荷花的传说你知道哪些)

荷花象征着什么意义(关于荷花的传说你知道哪些),第1张

荷花(学名:Nelumbo SP)属毛茛目睡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要用价值高。

荷花

寓意区别

政治方面

自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荷花也成为美化人们生活、陶冶情操的珍贵花卉,被誉为十大名花之一。朱自清曾写过《荷塘月色》一文。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多次提倡大力发展荷文化,并把友谊的种子传播到友好的邻邦。1918年,孙中山先生东渡日本,带去了九颗辽东半岛普来店出土的莲子,经过精心培育,古莲子栽植成功。1963年,大贺将一百颗大贺莲种子,送给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1979年4月,邓颖超副委员长访问日本,参观鉴真主持建造的奈良唐招提寺时,森本孝顺长老将中日两国专家培育的唐招提寺莲、孙文莲、中日友谊莲的莲藕捧交给邓颖超副委员长。1980年4月,为庆贺“日本国家鉴真和尚像中国展”来扬州大明寺展出,武汉研究所便将繁殖的唐招提寺莲、孙文莲、中日友谊莲的莲藕送往大明寺,安放在紧连鉴真纪念堂的平远楼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荷花的栽培技术也日趋先进完善。先共有荷花品种200余种,分布遍及全国。随着荷花文化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的普及发展,以荷花为市花的城市日益增多。山东济南市、济宁市、河南许昌市、湖北孝感市、洪湖市以及广东肇庆市,把荷花作为文化精神的象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十分注重倡导和平、和谐。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孔子的两句话,一是说“和而不同”;一是说“和为贵”。中华文化所说的“和”,绝不是不讲差异和矛盾的调和。而是指存在着差异性和多样性后的贯通融合。这种贯通融合才是最为可贵的。中国有56个民族、34个行政区域,其中存在着差异和矛盾。面对这种差异和矛盾,始终坚持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坚持这种“和”的立场,是最为可贵的。而背弃了这种“和”的立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弃。

自1987年以来,中国在济南、武汉、北京、合肥、上海、成都、杭州等地举办了大规模的荷花展览,这对荷花栽培技术的交流提高,荷花文化的推广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的高洁。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赏荷也是对中华“和”文化的一种弘扬。荷花品种丰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组成了高洁的荷花世界,是“荷(和)为贵”。真心希望,荷花文化能在弘扬和平文化、和谐文化的进程中,也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弘扬中华“和”文化,对于我们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在江南苏州一带,农历6月24日为观莲节,称为荷花生日。届时人们成群结队,兴高采烈地观赏荷花。特别是佛教徒对它最为尊崇,如观音菩萨坐的就是莲花。1990年被人暗杀的印度总理拉吉夫,其名字就是他的外公尼赫鲁在狱中时给他取的,按印语为“洁白无瑕的白莲花”之意。1993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对于澳门的区旗和区徽也用莲花为图案,表达当地人民特别崇尚莲花,以象征纯洁和高贵。由于荷花是花卉王国里的名门望族,它经群众评选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1989年在北京专门成立中国荷花协会,促进它在中华大地上碧波万顷,香飘无涯。

宗教方面

一、中国自古热爱莲花,作为中华本土宗教的道教,莲花自然是道教的象征之一。莲花在道教象征着修行者,于五浊恶世而不染卓,历练成就;《太乙救苦护身妙经》中:救苦天尊步摄莲花,法身变化无数,忽而女子,忽而童子,忽而风师雨师,忽而禅师丈人!莲花被人誉为“出淤泥而不染”的翩翩君子。

二、莲花冠,又名:玉清莲花冠。道门三冠之一。因其外形乃是一朵盛开的莲花,故名莲花冠。唐时已在世间流行,宋沿袭其制。以美玉来制,以黄金来饰。外形优美、色泽艳丽。为世人喜尚,一直很流行。

三、七宝莲花

荷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认为荷花从淤泥中长出,不被淤泥污染,又非常香洁,表喻佛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又从生死烦恼中开脱,故有“莲花藏世界”之义。按佛教的解释,莲花是“报身佛所居之“净土”。可见莲花已成为佛教的象征。所以菩萨要垫以莲花为座。佛教中的莲花,包括了荷花和睡莲的不同种类。只有大乘佛教的佛像座用荷花。

莲花在佛教与印度教中,象征神圣与不灭,印度的国花是荷花。印度荷花主要有七种,故有“七宝莲花”之称。实际上,七种荷花只有二种是荷花,即白莲花(芬陀利花)和红莲花(波头摩花),其它五种都是睡莲。在植物学中,荷也称莲。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荷花则是佛经中常提到的象征物和吉祥物。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处,与佛教主张的处世人格相合。正是因为荷花代表佛教,而佛教又来自印度,所以荷花在印度被视为尊严的神圣的象征。

四、步步生莲

莲座,乃为佛陀结跏趺坐讲经开释而设。佛家在百花齐放中独生出莲花座,与荷花云锦可观,香远益清,足以代表力量也有关。“又以诸华皆小,无如此华香净大者”《大智度论》卷八记载了几个为何趺坐莲花的原因,除了莲花在众花中最大最盛、代表庄严妙法,莲花柔软素净,坐其上花却不坏,更可以展现神力。莲花其实已升华为天上之花,与人中之花有别,“人中莲花大不过尺,天上莲华大如九车盖,是可容结跏趺坐。”

“佛也继印度教光明神的性格,成为莲华化生创造伟业的主人公。”经典里众生可以借由“莲花化生”,乘着莲座进入净土,恐也由此一脉相传而来。信徒都知道,根据《佛陀本生传》记载,释迦佛生于二千多年前印度北边,出生时向十方各行七步,步步生莲花,并有天女为之散花。

由水中深处冒升至水面的睡莲,像造物主潜藏的生命力,暗示着创造的本源,不仅许多神话与莲花有关;崇拜太阳的埃及王国,也出现太阳神以童子之姿坐莲花之上的图案。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洁性,象征佛与菩萨超脱红尘,四大皆空;莲花的花死根不死,来年又发生,象征人死魂不灭,不断轮回中。

五、五种天华

莲花有五色:白、青、红、紫、黄,称为“五种天华”。其中白、青两色最受青睐。白莲花,梵文音译为芬陀利。此花生长于佛国,人世间难以见到,故又称“希有之华”。青莲花,梵文音译为优钵罗。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经中称之为“莲眼”,也即观音菩萨的眼睛。

荷花

民俗延续

观莲花:早在宋代,每逢六月廿四,民间便至荷塘泛舟赏荷、消夏纳凉。荡舟轻波,采莲弄藕,享受浩月遮云的夏夜风情,好不惬意。

放荷灯:是日夜,以天然长柄荷叶为盛器,燃烛于内,孩儿持以玩耍;或将莲蓬挖空,点烛作灯,置于屋内及庭院;或以千百盏荷灯沿河施放,随波逐流,星光闪闪,波光粼粼,烛光点点,十分好看。

评选市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许多城市为适应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相继开展了市花的评选活动,先后推举荷花为市花的城市有山东济南市、济宁市、湖北孝感市、洪湖市、河南许昌市、广东肇庆市、江西九江市等7市。90年代澳门回归前制定特区的区旗、区徽,也选用荷花为图案。这是因为这些城市和特区的历史渊源,民风习俗、情操陶冶与荷花息息相关。尽管他们遥隔数千里,发展的道路各异,然而,人们对荷花的喜爱心态却一脉相承,只是情韵各异。

山东济南市:1987年8月18日(阴历:六月二十四),荷花被誉为济南市“市花”,此后每年都举办荷花节。大明湖更是焕发了生机:垂柳披拂,荷花掩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山东济宁市:济宁市荷花栽培约有二千年的历史。济宁市的荷花新品种已达六十余种。

河南许昌市:20世纪80年代荷花被誉为许昌市“市花”,更促进了荷花文化的繁荣发展。

湖北孝感市:自古以来孝感城野荷遍地,尤以城西莲花湖为最盛。孝感市区便是莲花池之一隅。湖边有“荷花墩”,城内有荷花池,“泮沼荷香”已成为孝感八景之一。

湖北洪湖市:以洪湖闻名的湖北洪湖市,水域面积758平方公里,荷花到处盛开,使之成为荷花的海洋。1987年,洪湖撤县立市,1991年市人大通过决定以荷花为“市花”。

广东肇庆市:种植荷花近千年的广东肇庆市,以沥湖七星湖的荷花最为著名。已成为肇庆人民最喜爱的花卉之一。

江西九江市:市花定为“荷花”,荷花因为“迎骄阳而不畏,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成为圣洁代表,友谊象征和使者。荷花,又名莲花,与九江渊源颇深,山有莲花峰,洞有莲花洞,佳作有《爱莲说》,庙有莲花驿寺,池有莲花池。

赏荷佳地:首推“曲院风荷”,是中国西湖夏季赏荷名园。相传,曲院曾是南宋时期酿制官酒的作坊,作坊里的人闲时在院中广种荷花,于是夏季荷花盛开时,荷花香夹带着浓浓的酒香,香飘满园,于是曲院风荷便因此得名,也成为了西湖十景之一。

位于中国无锡滨湖区的马山千波路就是不可错过的赏荷佳地。当下,千波路旁一路皆是开满红荷翠叶的荷花塘,随风摇曳的伞状荷叶簇拥在一起,将千姿百态的莲花衬托得尤为娇俏可人。八月花期,是赏荷的最佳时间。

微山湖被称为“中国荷都”,有十万亩荷花池。微山湖美的内涵丰富多彩,横无际涯谓其阔,清波荡漾谓其雅。论其绚丽夺目,则要数满湖铺天盖地的荷花了。每届夏秋,百里湖面花团锦簇,荷香弥漫。花有红、白两色,红的嫣然如霞,白的冷艳似雪。面积如此大的荷花荡,全国亦不多见,堪称一大奇观。

京城日坛公园的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亭亭玉立,吸引了众多游人观赏,花期能持续到9月。颐和园,可欣赏雨后天晴“莲红缀雨”的盛景。站在西堤向西望去,治镜阁湖、藻鉴堂湖两个湖区俨然是荷的天下。飘飘荡荡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湖面,荷叶上残留的雨珠在晨光中晶莹剔透,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带着晨露愈发娇艳。微风过后荷花清香扑面而来。阳光倾泻下来,在荷叶的尖上汇为一滴露珠,又滑进湖里。

相关诗词

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荷花》宋·白玉蟾

[1]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倩香深处住,看伊颜色。——《荷花媚·荷花》宋·苏东坡

西子湖边水正肥,鸳鸯双浴湿红衣。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湖边》宋·崔复初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二首》唐·王昌龄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采莲曲》梁·萧纲

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东湖看荷花呈愿父》宋·宋自逊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新荷》唐·李群玉

天机雪锦织鲛绡,艳朵亭亭倚画桥。无垢自全君子洁,有姿谁想六郎娇。翠房分菂莲须褪,玉藕抽丝暑叶摇。花里不妨呼净友,采香须棹月明桡。——《荷花》宋·董嗣杲

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想是鸳鸯头白死,双魂化作好花来。——《荷花》宋·释仲殊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采莲曲》唐·李白

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椅拥云霞。生来不得东风力,终作薰风第一花。——《荷花》元·何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秋池一株莲》隋·弘执恭

轻轻姿质淡娟娟,点缀圆池亦可怜。数点飞来荷叶雨,暮香分得小江天。——《池莲》金·完颜畴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青阳渡》 晋·乐府

浦上荷花生紫烟,吴姬酒肆近人船。更将荷叶包鱼蟹,老死江南不怨天。——《浦口竹枝》明·袁凯

相关传说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2]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象征意义

象征清白: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1]

吉祥如意: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代表吉祥如意的寓意,佛教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荷花作为吉祥的象征,佛教中有莲花座、莲花台等,不少菩萨,是从莲花中生出来的。

象征爱情:莲花别名芙蓉花、云水芙蓉等,芙蓉即夫容,又白居易《长恨歌》云:“芙蓉如面柳如眉”,因此莲花常用来象征爱情,而并蒂莲尤其如此,二莲生一藕的图画,叫并莲同心。

荣华富贵:水芙蓉的蓉谐音荣,和牡丹花在一起叫荣华富贵,和一鹭鸶叫一路荣华,和牡丹、白头翁称为富贵荣华到白头。

历史别称

荷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

芙蓉:亦称“夫蓉”。汉辞典《尔雅》解释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李时珍也说,芙蓉就是“敷布容艳之意”,难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由于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将其归为水草类,取名多为“水”字起头,三国文学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赋》中称赞到“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

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据《北梦琐言》记载,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苏昌远居吴中(今苏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脸女郎,赠给他一枚玉环,不久,他发现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开,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样的玉环,但“折之乃绝”,后人由此又称荷花为玉环。

六月花神:古时江南风俗,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

金芙蓉、草芙蓉:为了表达对荷花高洁形态的赞赏,以金芙蓉和草芙蓉比喻荷花品性的难得。

溪客、静客、翠钱、红衣、宫莲、佛座须:溪客和静客是强调荷花的生长环境和安静娴雅的状态,翠钱则是新荷的雅称,红衣是荷花瓣的别称,宫莲是莲花瓣的美称,佛座须是莲花蕊的别名。

荷花花语

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参考资料

1 荷花 [引用日期2020-09-28]

2 荷花 - 传说典故 [引用日期2020-09-28]

  荷花又叫:莲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泽芝、水华、菡萏(hàndàn)、水旦草、芙蓉、水芙蓉、 玉 环、六月春、中国莲、六月花神、藕花、灵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宫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红蕖、水华、溪客、碧环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静客、翠钱、红衣、宫莲、佛座须。

  荷花(Lotus flower):属毛茛目睡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一、荷花的别名

1、莲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泽芝、水华、菡萏,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2、水旦草、芙蓉、水芙蓉、玉环、六月春、中国莲、六月花神、藕花、灵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宫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红蕖、溪客、碧环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静客、翠钱、红衣、宫莲、佛座须等。

二、有荷花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4、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神子·江景》

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6、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8、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9、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10、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扩展资料:

莲花-品种

①北京传统栽培莲花品种。单瓣花型。花蕾桃形,绿色,上部红色,花白色。6月上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左右。结藕较早。7月下旬,将新藕二次翻盆,花期可延续到10初左右。有自然变异的红娃莲和粉娃莲。

②厦门传统栽培莲花品种。单瓣花型。花蕾桃形,绿色,尖部带红色,花粉白色,初开时类端微红。6月上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其花瓣细长,花托细小,叶茂花繁,极易开花。

③古老的碗莲品种。重瓣花型。花蕾圆桃形,粉红色,花粉白色,花瓣尖端边缘为红色。6月中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花色鲜艳,盆栽易开花。 着花较繁,6月下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盆栽极易开花。

④浙江杭州花圃选育莲花。植株矮小。单瓣花型。花蕾长桃形,绿色,花小,白色。非常适于在盆、碗中栽培。开花多,群体花期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

参考资料:

荷花

请问高人 凉这个字在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以前是三点水,现在是两点水的"凉"了 本义:寒现在是指天气温度低,比"冷"的程度浅 古意有:人烟稀少,冷落,悲怆,内心凄苦,又比喻灰心、失望等 如:悲凉;凉思,

是这个字在古汉语中是什么意思

1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2表示存在:满身~汗。

3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

4表示适合:来的~时候。

5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

6用于问句:他~走了吗?

7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

8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

9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10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

11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

12助词,把行为物件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

13姓

“辉”这个字在 俄语中是什么意思啊

“辉”这个字是音译,俄语是"хуй”

在俄语中是指男性生殖器的意思。 据说来源于蒙古语里马鞍部位的扶手,后引申为男性生殖器。在俚语中表示差劲的意思!如同汉语的“操”“靠”"XX"等不雅的口头语!

读音:хуй

释义:男性器官的鄙称

片语举例:

идти на хуй  滚XX!

пошел на хуй  滚XX远点!

ни хуя себе   真XX棒!

“重”这个字在古语中是什么读音

我原没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给汉字注音 直音,用同音字注明汉字读音,同音字都僻字,注音读 反切,用两汉字给另汉字注音,反切字与所注字声母相同,反切字与所注字韵母声调相同周光先称反切切削焊接两种注音,用起都便 唐代守温析汉语声母韵母声调基础,制定描述汉字语音三十六字母,说明我语音析已经达高水平,惜用汉字表示些声母韵母,,字母没进步发展拼音文字 古代,族兄弟汉字,习阿拉伯语,用阿拉伯文字母拼写口语(汉语),所早拼音 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藏文字母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专门拼写汉语,,算汉语拼音种吧 明朝,西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早拉丁字拼音

这,这里在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此人=这人

茗涵在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荷花的别称有:水花 亦称“水芝”、“水芸”、“水旦”(莲花的别名)

玉环 (莲花的异名)

芙蓉 亦作“夫容”。(荷花的别名)

芙蕖 亦作“芙渠”。(荷花的别名)

君子花 (莲花的别称)

金芙蓉 (荷花的美称)

泽芝 (荷花的别称)

草芙蓉 (荷花的别名)

菡萏 (荷花的别称)

溪客 (莲花的别称)

静客 (莲花的别称)

翠钱 (新荷的雅称)

红衣 (荷花瓣的别称)

宫莲 (莲花瓣的美称)

佛座须 (莲花蕊的别名) 茗涵 是一种意境,很多人取名字会自由组合汉字,而这样的意境即暗指荷花、、、

请问古语中[啖]是什么意思

啖 dan

部首: 口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

eat;

(1)

啖、噉、嚪

dàn

(2)

(形声。从口,炎声。本义:吃,咬著吃硬的或囫囵吞整的食物)

(3)

同本义 [eat]

啖,噍啖也。――《说文》

啖,食也。――《广雅》

啖啖常欲人之有。――《荀子·王霸》。注:“并吞之貌。”

啖函启化。――《太玄·玄莹》。注:“含也。”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史记·项羽本纪》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苏轼《食荔枝二首》

茹啖其草木之荑实。――明·刘基《苦斋记》

(4)

又如:啖蔗(吃甘蔗,愈吃愈甜。比喻渐入佳境);啖啖(贪吃的样子);啖指咬舌(恐惧不敢多言的样子)

(5)

给吃 [feed]

吉妇取枣以啖吉。――《汉书·王吉传》

先生…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将炙啖朱亥。――唐·李白《侠客行》

(6)

又如:啖养(饲养);啖虎(喂虎)

(7)

用饵或好象用饵勾引;引诱 [bait;entice]

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史记·高祖本纪》

(8)

又如:啖围(紧紧包围;引诱幷包围);啖以重利

dàn ㄉㄢˋ

(1)

吃或给人吃:~饭。~以肉食。

(2)

拿利益引诱人:~以私利。

(3)

古同“淡”,清淡。

(4)

姓。

郑码:JUUO,U:5556,GBK:E0A2

笔画数:11,部首:口,笔顺编号:25143344334

“疑”这个字在古代当中是什么意思?

不信,猜度(du):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

安定,止息。

古同“拟”,比拟。

笔画数:14;

部首:疋;

笔顺编号:35311345452134

详细意思解释

(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同本义〖di elieve;doubt;suspect〗

疑,惑也。——《说文》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时至而疑。——《周书·王佩》

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疑是地上霜。——唐·李白《静夜思》

自疑身外。——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汝腹中之物,佘疑其女也。——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疑思(疑虑);疑影(怀疑;疑团);疑猜(怀疑猜测);疑龊(疑惑);疑狐(怀疑;狐疑);疑念(因怀疑而思索);疑踪(可疑之处);疑结(犹疑团);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敌(迷惑敌人);疑人(怀疑他人);疑揣(怀疑猜测);疑惑(怀疑,不相信)

迷惑,犹豫不定〖bepuzzled〗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

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人主之心。——《韩非子·五蠹》

又如: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敌(迷惑敌人);疑人(用以迷惑敌人的草人);疑军(疑兵,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的军阵)

迟疑;犹豫〖hesitate〗。如:疑滞(迟疑不决;犹豫不定)

居作 在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以身居作

原文梁鸿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乃寻访烧者,问所失财物,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因为执勤不解。邻家耆老察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还其豕,鸿不受。偿之方去

译文梁鸿到林苑放猪,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牵连到别的人家。于是寻访被烧到的人,问他们损失的财物,了解后把自己的猪作赔偿还给主人。他的主人还认为得到的补偿很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富,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因为做工勤奋不松懈,一个老人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批评主人,而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于是,主人才敬佩梁鸿,把猪还给他,梁鸿不接受。赔偿后返回了自己的家乡。

注释遗:遗留

及:牵连

豕:猪

以:用来

为:认为

许:同意

察:观察

还:送还

方:才

豕:猪

耆:老

内容理解做了错事就要勇于承担责任,这才是一个有责任、有骨气的人。从梁鸿的身上去对照一下自己就可以明白遇到类似事情自己应该怎么做。作者笔下的梁鸿是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梁鸿赔偿“烧者”的方法是(1)“以豕偿之”(2)“以身居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053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