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花的珊瑚玉还带很多水晶,是天然的吗?

没有花的珊瑚玉还带很多水晶,是天然的吗?,第1张

不是水晶,是玉化。水晶成分是二氧化硅,珊瑚玉玉化也是二氧化硅。珊瑚玉就是赏花的,没有花的珊瑚玉购买价值不高。

珊瑚玉是海底珊瑚化石经过亿万年的地壳运动在地下与硅发生一定的置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玉化变成的一种玉化石。什么是珊瑚化石呢,珊瑚化石是海底珊瑚经过地壳运动之后被掩埋在地下,再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的化石。所以说究其根本珊瑚玉是珊瑚演变而来的,所以珊瑚玉也是难得的有机宝石。珊瑚玉的硬度在5-8之间。珊瑚玉有非常丰富的颜色,这种颜色是由其石化过程中吸收的元素决定的。若珊瑚在石化过程中吸附了海水中的元素以铁为主,则结果珊瑚石的颜色就是红色的,若吸附的元素以镁为主,兼有少许铁质,那么珊瑚石的颜色就会是粉红色或是粉白色的,如果吸附的元素以镁为主,几乎没有其他杂质,那么珊瑚石的颜色就可能是白色的, 吸附铜为绿色,吸附锰为黑色; 也有橘黄及橙红色。

复体珊瑚化石,通常呈致密的块状体,或细弱的丛枝状,由许多细小的珊瑚个体组成,有的从母体的轴部或侧方分芽而出,有的通过珊瑚体壁上的孔或管,或各珊瑚单体之间的共骨组织或间隙管相互贯联。

石灰岩(CaCO3)简称灰岩,又叫石灰石,是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而珊瑚化石是生物骨架石灰岩的主要成分。

南京雨花台砾石层的砾石,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地质年代,其中也有化石。多年来雨花台砾石层中发现的化石既有单纯的化石,也有经搬运磨圆而形成雨花石的化石(图55)。其中,动物类有珊瑚化石、腕足类化石、腹足类化石、鹦鹉螺化石、海百合化石、蜻蜓化石;植物类有苔藓化石、单籽豆化石、硅化木和辉木化石(树蕨茎干)等。

不同的化石,形成于不同的地质年代,属于腔肠动物门的珊瑚化石有很多种类,是典型的海生生物,单体或群体,在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中有标准化石,有的珊瑚还延续至今。属于腕足动物门的腕足类化石,海生底栖,单体群居,自寒武纪至第四纪均有化石记录,此类化石在确定地质年代和恢复沉积相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属于软体动物门的鹦鹉螺化石,自晚寒武世开始出现,奥陶纪时迅速发展,趋于极盛,到了志留-泥盆纪时开始衰落,三叠纪末期几乎绝迹,至今只留下一个属。属于棘皮动物门的海百合化石,从古生代就有记载,一直延续至今。属于植物类的辉木化石,形成于二叠纪中期,在中生代到新生代以后的地层中均有发现。

上述各类化石,既有南京地区土生土长的,也有从外地搬运而来的。硅化辉木来自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二叠纪中期(距今约25亿年)的峨眉山玄武岩中。蜂房珊瑚是从湖北西部的志留纪早期(距今42亿年)地层中冲刷搬运来的。

雨花石中的化石较少,可形成图案者,其保存和科学研究价值远胜过其观赏价值。

珊瑚和其他生物一样,也会为适应地球环境的改变而不断的演化去生存。珊瑚历史悠长,从距今4亿8千万年的奥陶世纪就有珊瑚的踪迹。珊瑚的化石是研究当时环境和海洋环境最好的材料。

珊瑚虫在辽阔的海洋底部创造出海底大陆,比如现代的珊瑚岛成了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良港。科学家们在从事地质研究或者人们在从事地质生产活动过程中需要研究大量的化石去鉴别、区分和对比组成地壳表面的岩石,而珊瑚化石就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由于珊瑚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的底部,对环境的变化也比较敏感。珊瑚适宜的生存环境是水质较为清、氧气充足,平均温度大约在18~20摄氏度,水深大约10~20米的海里,如果某地发现大量珊瑚化石,根据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的知晓某时某地属于热带浅海地区。这对于了解地质时期古地理变迁和古气候有着重要和深远你的意义。并且珊瑚礁往往是生成和贮存石油、天然气的天然仓库,有地质勘探证明,现存世界上几个较大的油田出产的石油,就是从股珊瑚礁里探钻出来的。

另外,由于珊瑚每经过一天都会长出生长线纹,现如今珊瑚一年的生长线纹有356条左右,而距今2亿年前的珊瑚生长线纹却有385条之多,所以从珊瑚的生长线纹上还可以判断出当时一年可能有385天,这都对地球的演化历程提供了可靠有力的证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063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