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千种玛瑙万种翠”,这其中说的万种翠当然不是说翡翠有一万种,而是指翡翠的“种”有万千种变化。“种”作为翡翠收藏一个绕不开的概念,对于不少翠友来说却犹如一个迷宫一般难懂!
特别是我们的收藏家们,常常会把精力盯在“定种”上,为了确定属于什么“种”而争论不休,认为“定种”是翡翠收藏的一个必要步骤。于是,不少收藏者感叹,“翡翠真是太复杂了”。
更有收藏者想到了借助写着翡翠知识的书籍,一看后发现,翡翠的“种”还真不少——“三十六水、七十二豆、一百零八蓝”,到底都是些啥?!
再拿着书本和市场上的翡翠一对照,有的对出来了,有的不知所云——到底哪个算是“细豆种”啊?这“蛤蟆绿”是什么色啊简直乱了套。
在收藏眼里,似乎要弄懂翡翠就要把这些分类的种彻底搞清楚,其实这是没必要或是说做不到的。
这么说吧:看翡翠是什么种水是鉴赏翡翠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好的翡翠就要看有没有好的种水,判定翡翠的种是非常重要的,但收藏者所执迷的具体定名是什么种倒并不重要。
比如我们常见一些行家,对于他们来说种的区分就是:像玻璃就叫玻璃种;差一点的,就叫冰种;结晶颗粒大的,就叫豆种;有一丝丝绿的分布,就叫金丝种……然后师傅教徒弟,代代相传。
所以说,翡翠看种原则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定种水的好坏而已,但实际上的看种很难,不是难在定它到底叫什么种,而是难在实践当中进行种水评价。
说到这里翠友们有没有和藏家们一样的困惑呢?到底如何在实践中分辨好种水呢?经历很重要,多看多实践,当然前人的经验确实也值得借鉴哦!一起来看看吧!
1、未抛光的翡翠
可以从翡翠的翠性来判断,种好的翡翠由于组成矿物颗粒很细腻,所以在肉眼下几乎看不到翡翠的翠性,如玻璃种和冰种翡翠用肉眼是几乎看不到翡翠的翠性的,能看得到翠性的基本上属于豆种翡翠。
2、抛光好的翡翠成品
可以在灯光下通过观察翡翠表面反光面来看翡翠的橘皮效应来确定翡翠的种,天然翡翠内部主要组成矿物硬玉和辉石由于二者硬度不一致,而且晶体排列方向不一致。
所以在翡翠抛光时会在翡翠表面出现橘皮效应,我们通过翡翠表面凹凸形状的大小来确定翡翠的种头。
如果翡翠的组成颗粒细腻,如玻璃种、冰种翡翠等,这类翡翠由于组成矿物晶体颗粒很细小,肉眼很难看到翠性和表面的橘皮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透光看翡翠的水头来确定翡翠的种头。
老王论翠老王,云南爱翡爱翠珠宝创始人,用生命去拥抱翡翠的极度痴迷者。
辨别玉石原石和辨别玉石好坏的书籍:
《中国玉器真伪识别》是由任北京故宫博物研究员的张光文教授所写,张广文先生曾先后发表了数十篇关于玉器研究的论文,出版了数本关于玉器的书籍,此本《中国玉器真伪识别》书籍对于玉友爱好者无疑是最好的宝典,对于玉器的鉴别知识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此书分为五大章,阐述了玉器鉴定的意义和鉴定方法、玉器加工工艺的鉴定和玉器鉴定、古代新石器、夏商周、战国及其以后的玉器的鉴定方法和玉材的判别、仿古玉器和家古玉的历史情况以及各时期的特点、古代玉器的主要类别及器物特点等,书籍涉及玉器各个方面,无不详细。此本张广文先生所写的《中国玉器真伪识别》图文并茂,以市场上的玉器作品为例,详细介绍鉴别知识,此书籍兼具欣赏、实用性、可读性、知识性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学习翡翠知识可以从了解翡翠的历史和性质入手。
关于翡翠的历史,其实信息是非常多的,可以上网搜索或是向一些专家人士请教,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东西,首先我们得了解它的由来,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知道它是为什么形成的,这样子我们才能更好的去了解他,而且从这个历史我们也可以形成对翡翠的第一个印象。
关于翡翠的性质,只有了解了翡翠的性质,我们才知道翡翠它到底为什么这么值得人们喜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去购买翡翠。了解翡翠性质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了解到翡翠的形成过程。
了解翡翠的性质,便于我们以后购买翡翠的时候去辨别翡翠,因为翡翠的性质它其实是固定不变的,真翡翠的性质和假翡翠的性质肯定是完全不同的,这样子我们在辨别翡翠的时候,就可以依据翡翠的性质去进行辨别。
新手学习翡翠相关的知识有很多途径,首先就是多查阅书籍,可以比较系统的帮助大家快速地掌握翡翠的基础知识。其次向行家请教,在市场上积累足够的经验。最后平时多在市场转转,在实践当中可以了解更多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