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坠玉竹戴有什么好处么

翡翠玉坠玉竹戴有什么好处么,第1张

玉竹吊坠的寓意有步步高升、正直不屈、坚强不息等。

有句俗话叫做芝麻开花节节高,比喻人们的生活或者学习工作等像竹子的生长那样一节比一节高,所以玉竹吊坠的寓意中有步步高升的说法;竹子立身正直的外在形象,表达了人们重视气节不屈枉正直的说法,所以玉竹吊坠有着正直不屈的美好寓意;在冬天,竹子依然保持着青翠挺拔的身子矗立在萧瑟的寒风中,所以玉竹吊坠的寓意还有生命顽强、坚强不息等。

玉竹的功效作用有哪些相信大家都知道,而玉竹在生活中,根茎主要用于药用,在中医和西医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心脏、血压、血糖等都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玉竹是什么及玉竹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一、玉竹是什么

玉竹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椭圆形至卵状矩圆形先端尖下面带灰白色,下面脉上平滑至呈乳头状粗糙。花序具1-4花,总花梗无苞片或有条状披针形苞片。

玉竹花被黄绿色至白色花被筒较直,花丝丝状,近平滑至具乳头状突起。玉竹耐寒、耐阴湿,忌强光直射与多风。野生玉竹生于凉爽、湿润、无积水的山野疏林或灌丛中,生长地土层深厚,富含砂质和腐殖质。

二、玉竹的功效与作用

玉竹味美甘甜,最适于养阴生津,可以煎汤、泡茶、煮粥或做菜。玉竹的中医功效包括: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对燥咳,劳嗽有一定的疗效,因为其含有黏液、烟酸;治疗热病阴液耗伤所致的咽干口渴或具有内热消渴作用;对一般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具有疗效;还有美容护肤作用,因为含维生素A,可以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肤状况,使之柔软润滑。

玉竹的西医功效包括:对心脏的作用:玉竹对心脏的作用与其中所含的铃兰苦甙、铃兰甙有关,适合治疗心悸、心绞痛;对血压的作用:静脉注射可使血压暂时下降;对血糖的影响;口服玉竹浸膏,则血糖先升后降,对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葡萄糖、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高血糖也有抑制作用,可用于糖尿病;玉竹中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可调节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的生长。

玉竹还有一些其他作用,如以玉竹煎剂对蛙全身及下肢灌流时,可使血管收缩,但其扩血管作用与神经无关;另外还具有除烦、止渴等功效,适用于治疗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小便频数、消谷易饥等症。常服玉竹可抗衰老,延年益寿。

玉竹是一种我们比较熟悉的中药,听说用它来煲汤的话可以达到食补的作用,那么这玉竹究竟有什么功效和作用?玉竹是指的什么东西?

玉竹的功效和作用

玉竹是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主要产于河北、江苏等地,玉竹性味甘、寒。归肺、胃经。功效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作用。主要用于肺胃阴伤,譬如说阴虚肺燥引起的干咳少痰,如沙参麦冬汤。还用于热病后期伤津、烦热、口渴以及消渴等,能益胃生津,治疗内热消渴。治疗糖尿病,可予生地、天花粉等同用,玉竹作为滋阴药中的常用药,它的特点有补阴而不恋邪,可以适用于阴虚并外感的病人。

玉竹是什么东西啊

玉竹是为百合科、黄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还叫做萎、地管子、尾参、铃铛菜等,底下具有圆柱形的根状茎,茎部的高度大约20-50厘米左右,叶子互生,形状为椭圆形至卵状矩圆形,长度大约为5-12厘米,花朵颜色为黄绿色至白色,可以结出蓝黑色的浆果。其中根茎可以入药,晒干就能使用。

玉竹有味道吗

玉竹它的味道比较的甘苦,如果用它泡水喝,没有添加一些其他有糖分的食物,可能吃起来就是淡淡的甘味。玉竹它具有养阴滋润身体,生津止渴的好处,而且对于我们的肺部和胃部损伤有一定的调养作用,那如果是由干热所导致的咳嗽症状,也能够有效的缓解咽喉干咳的表现,它能够消除内热的症状。那玉竹被当成饮品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使用方式,现在很多护肤品上面也会添加玉竹这种成分。

玉竹和黄精的区别

两者都是比较好的中药材,外形不一样,玉竹呈长圆柱形,略扁,少有分枝,长4~18cm,直径0。3~1。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具纵皱纹及微隆起的环节。黄精 黄精,多年生草本,高50-90cm,偶达1m以上。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叶轮生,无柄,每轮4-6片;叶片条状披针形,长8-15cm,宽4-16mm。

 玉竹,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效。那么玉竹的功效与作用和药用大家都知道吗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玉竹的功效与作用

 1、属滋阴养气补血之品,古人称玉竹平补而润,兼有除风热之功,故能驻颜润肤,祛病延年。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故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常服玉竹可抗衰老,延年益寿。

 2、玉竹能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主治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咽舌燥和温热病后期,或因高烧耗伤津液而出现的津少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症。玉竹又能养胃阴,清胃热,主治燥伤胃阴,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常与麦冬、沙参等品同用;治胃热津伤之消渴,可与石膏、知母、麦冬、天花粉等品同用,可共收清胃生津之效。

 3、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保健抗衰。玉竹里的多糖、维他命A与烟酸,能够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推迟衰老。

 4、玉竹含强心苷、生物碱和维生素A类物质及粘液多糖———玉竹粘多糖、玉竹果聚糖等,有改善心肌缺氧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玉竹含有的甾甙,对心肌的作用与铃兰制剂类似。玉竹配糖体对离体蛙心有强心作用,玉竹煎剂的作用与玉竹配糖体类似。同时玉竹对心悸、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

玉竹的药用价值

 1、治秋燥伤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温病条辨》玉竹麦门冬汤)

 2、治发热口干,小便涩:萎蕤五两。煮汁饮之。(《外台秘药》)

 3、治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生葳蕤二至三钱,生葱白二至三枚,桔梗一钱至钱半,东白薇五分至一钱,淡豆豉三至四钱,苏薄荷一钱至钱半,炙草五分,红枣两枚。煎服。(《通俗伤寒论》加减葳蕤汤)

玉竹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植物,也具备很高的中药材价值。一般对身体有很好的作用,现如今众多的小伙伴会用它来滋补身体。要说玉竹的功效,它可以滋润肌肤,避免肌肤出现干裂的情况,当然玉竹还具有抗衰老,强心护心,提高免疫力等等功效。

01

其中玉竹可以滋润肌肤,毕竟玉竹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如果使用玉竹来护肤的话,能够让肌肤变得更加的润泽。一般适当服用玉竹以后,可以起到养阴生津的效果,另外玉竹当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也可以改善皮肤粗糙,干裂等等情况。

02

其次玉竹里面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另外它里面的多糖和维他命a可以增强人们的抗病毒能力。

03

不得不说,玉竹里面的一种有效成分能够促进心肌健康,当糖配体进入到人体以后,可以很好的起到强心护心的功效。因此适当的使用玉竹对心脏有很大的好处。

04

其实玉竹中含有多种有效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内能够吞噬一些细胞,也能够提高血清中的抗体,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玉竹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

 竹又名“葳蕤”,玉竹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葳蕤)的根茎。因其草木之叶下垂,像古时官冠缨下垂有威仪,古称为葳蕤,属滋阴养气补血之品。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玉竹的作用和功效的知识,欢迎阅读。

 作用功效

 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头昏眩晕,内热消渴,筋脉挛痛。

 1抗衰老

 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保健抗衰。玉竹里的多糖、维他命A与烟酸,能够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推迟衰老。

 2滋阴养气

 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故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玉竹味甘,多脂,柔润可食,长于养阴,主要作用于脾胃,故久服不伤脾胃。

 3润燥润肺

 玉竹主治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咽舌燥和温热病后期,或因高烧耗伤津液而出现的津少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症。

 4镇静神经,强心

 现代医学认为它含强心苷、生物碱和维生素A类物质及粘液多糖———玉竹粘多糖、玉竹果聚糖等,有改善心肌缺氧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玉竹含有的甾甙,对心肌的作用与铃兰制剂类似。玉竹配糖体对离体蛙心有强心作用,玉竹煎剂的作用与玉竹配糖体类似。同时玉竹对心悸、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

 药膳食谱

 1玉竹猪心

 制法:将玉竹洗净,切成节,用水稍润,煎熬2次,收取药液1000克。 将猪心破开,洗净血水,与药液、生姜、葱、花椒同置锅内在火上煮到猪心六成熟时,将它捞出晾凉。 将猪心放在卤汁锅内,用文火煮熟捞起,揩净浮沫。在锅加卤汁适,放入食盐、白糖、味精和香油,加热成浓汁,将其均匀地涂在猪心里外即成。

 2玉竹人参鸡

 制法:鸡腿剁大块,洗净。 玉竹以清水快速冲净,和鸡块、人参片一道放进炖锅内,加调味料和4碗水,并以保鲜膜覆盖住锅口。 隔水蒸(或以电锅蒸)约30分钟,待鸡肉熟透即可食用。

 3玉竹茶

 配方:玉竹9克。

 用法:以上1味,将茶包放入杯子中,冲入约120毫升沸水后,耐心等待3分钟左右即可饮用。每日代茶频饮。

 功效:养阴润燥,生津润颜。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长期饮用可轻身延年。

 食用宜忌

 1 适宜体质虚弱、免疫力降低的人、阴虚燥热、食欲不振、肥胖的人。

 2 脾虚便溏者慎服,痰湿内蕴者禁服。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1212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