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擦石是一条古老的法则,效果好又安全,因为部位没有找准,就下道切割,盲动的,会把绿色“解”跑很容易赌输。擦石主要的看雾,底和色。因为有了擦口就可以打光往里看,来判断绿色的深度,宽度浓淡度,擦石的顺序:一擦颟,二擦枯,三擦癣,四擦松花。擦石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找到真正的绿颜色。
2、切石是赌石最关键的步骤,输或赢的结论是把石头剖开之后才能认定。有些赌石商人,只要擦石见涨,他就转手出让,让别人往下去赌。因为继续擦或是动刀切割,风险将会更大,涨与垮只在丝毫之间。可见切石是非同小可的,
一种是原始的切割方法,是用弓锯压沙,缓慢的把石头锯开。若发现不能继续切割时,便于采取挽救措施。
还有一种是用玉石切割机切割刀片上镀有金刚沙层,切割准确迅捷,但是夹具夹着石头泡在油里或水里不容易看到切割过程,完全剖开才能知道输赢。下刀切石首先是部位要找准,一般是从擦口处下刀或是从颟上下刀,还可以从松花或是顺裂纹下刀,当切第一刀不见颜色时,还可以切第二刀,第三刀,行话说:一刀穷,一刀富,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3、磨石磨石是为了抛光,把透明度完全的表现出来,这样能使人看到它的色好或水好。磨石有两中赌法,一种是暗赌,石头一点都没有擦切的痕迹,也没有自然的断口。二是半明半赌,就是在石头上有敲口,与擦口,或是有小缺口,已经能够看到一部分石种的颜色或底水,但是还有其他部分仍是未知数有较大可赌性。
翡翠赌石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个常用的词,就是翡翠的“雾”。有关翡翠原石赌石的雾,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分享过,关注公众号的朋友就应该了解过,那在这里家沫就不再重复,今天要跟朋友们分享的是翡翠原石的雾的厚薄,如何利用玉石手电来分辨翡翠原石内里雾的厚薄。
我们知道,翡翠原石很多场口出产的原石在皮壳下都有一层雾,这种雾看起来比较朦胧,透光度不强,犹如隔着一层薄薄的白纸包裹着晶莹剔透的玉肉。翡翠原石的雾有各种颜色,有白雾、黑雾、绿雾、黄雾、红雾。五颜六色的雾色给我们对玉石雕刻起了画龙点睛的巧色艺术品的视觉价值。
其实翡翠原石的雾就是一种“颜色”,而我们往往把这种“颜色”当作是翡翠原石的本色,这就是“雾”。雾,是处于翡翠原石皮壳和肉质之间的一层半氧化风化的硬玉,它也可以算是翡翠,但却不是真正的翡翠,是从风化壳到未风化的肉(翡翠)的一个过渡带。
一般在翡翠原石中虽然很多场口的翡翠原石都会有雾,唯有达马坎场口料子的雾色会比较厚,能出东西,其他场口的雾色相对来说都比较薄,一般都只能用来俏雕搭配颜色, 而达马坎场口料子的雾就比其他场口的原石的雾要厚很多,如果能辨别达马坎场口的雾的厚薄,往往把雾取下做挂件,将是一种不非的价值。
首先我们在看一块料子之前,我们可以先看料子的雾色的颜色的鲜艳度,如果雾色很鲜,通过雾色打白光灯,打灯之后,灯光黄中透青,这个就很可能说明这个料子雾色很薄,里面的肉质是油青底子,而打灯黄中透白,也是说明雾色可能不厚,里面是白肉。
在这里有一个特别的技巧,一个料子通过打白光灯后,我们可以根据灯光反射的情况来分析料子的雾色的厚度,如果打白灯不出其他的杂色,而且有种光被吸入的感觉,则说明这个料子雾色厚的可能很大。在这里要具体的说一下,所用的灯光必须白灯,要是用黄灯的话,本来雾色就是**的,会干扰视觉对颜色的判断。
雾色厚薄和皮壳还有翻砂也有很大关系。雾色也和料子的肉质也息息相关,好的肉质一般才会诞生好的雾色,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而好的肉质一般都会体现在石头的皮壳上。翻砂均匀,皮壳油腻的皮壳,雾色出来一般也均匀。
在看雾色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料子的红、黄雾色应该分开判断,因为带红雾的原石一般底子会灰,带红雾的原石有一个很重要的秘诀,就是打灯水一定要长,只要能结合灯光的判断,赌出好东西的概率就大。
学会看翡翠原石的“雾”层是很重要的,雾层也叫“半风化层”,之所以称之为“雾”,是因为与外壳比,没有那么粗糙,但也没有内部的肉质那般细腻,是为皮壳与肉质的过渡层,朦朦胧胧地隔在中间,于是乎便取了个通俗的称呼为“雾”。
雾也分很多种,有白雾,黄雾,红雾,黑雾,蜂蜜雾。
雾长啥样呢,下面一一详解。
白雾
白雾又称包皮水,也叫水浸。白雾的形成主要是其本身含铁量较低或受外铁染影响小,这种白雾对翡翠底子中绿色的侵染作用也小,所以有白雾的原石内部多有正绿色。黄岩砂和黑乌砂皮壳的翡翠下,常有厚薄不定的白雾,这层白雾多数较薄,像一片蒜皮盖在玉地上,柔而薄的一层。
雾层均匀环绕翡翠原石一圈。
如若白雾之下有颜色,把白雾擦掉厚,通常其颜色会变得浓艳十足。白雾进肉质内部后,肉质反而会变得更加通透,水头更足。尤其是不透明的干白底,有雾进入后其透明度很明显地得到改善,多形成半透明状的灰水底,其灰色调也会增加。
2黄雾
环绕一圈黄雾
这是由于翡翠砾石中致色的氧化铁增多而成**,同时由于氧化铁含量差异而形成不同的**调,常见有淡黄、中黄、深黄、金黄、老黄等颜色。黄雾多出现在黄砂皮的翡翠砾石中,部分水石也为黄雾包裹。经验告知黄雾包裹的翡翠原石其绿色多偏蓝。还有所谓棕色雾和褐色雾,前者是犹豫红黑两种雾色混杂而成,后者则是黑黄两种雾的混杂体,它们均易泡皮和污染底子。
3蜂蜜雾
蜂蜜雾和黄雾类似
所谓的蜂蜜雾就是其雾的颜色如同蜂蜜身上色彩的一样,它属于氧化环境下翡翠砾石皮壳下形成的一种雾。如翡翠砾石皮壳下出现蜂蜜雾,往往表明其内部玉质很细腻且透明,所以蜂蜜雾是赌石的好雾。还有一种白雾和蜂蜜雾混合雾,通常这种雾的翡翠肉质细腻,会出现好种水的翡翠料子。
4红雾
开窗一层红雾。
红雾也是因为致色氧化铁浸入内皮形成的,由于其含量较高而形成红色。这种红雾颜色常见淡红和艳红,也称牛血雾和干血雾。牛血雾其雾色凝结和牛血一般,出现牛血雾的翡翠砾石其内部肉质一定发灰。此外,这种雾的翡翠砾石还会裂多、癣多、色偏。红雾包裹的肉质其绿色多偏暗,且红雾易跑皮和穿底。经验认为红雾跑皮的翡翠内部肉质十个有九个灰。
5黑雾
黑雾环绕一圈。
黑雾翡翠砾石多形成在较深部的还原环境下。黑雾多出现在黑色翡翠砾石皮壳下,研究认为黑雾形成是还原作用的结果。当翡翠砾石处在砾石处在砾石沉积层深部时,其皮壳上的三价铁、四价锰还原为二价的铁和锰,便形成硬锰矿、黑色铁矿物,构成黑色的雾。雾下绿色多带油性,但是容易出现跑皮和污染底子现象。经验认为,黑雾太黑,内部肉质可能变成蓝色、灰蓝底或黑蓝底,肉质中还会出现黑点或癣。黑雾薄厚不一,厚雾底子发灰,但也会出高绿。
1、依据场口判断原石。翡翠原石的场口,即开采翡翠原石的具体地点,不同场口的翡翠有相同点,也有其独特的特征,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场口其特性相当鲜明。只要确定了场口,才能根据这个场口石头的特性来观察判断这块石头的品质。
2、依据皮壳判断原石。翡翠原石的皮壳,即翡翠原石的风化外皮,不同皮壳的不同表现决定了其内部质地的不同,皮壳的颜色有黑色、灰、黄褐、浅黄、白等色,依据皮壳的表现大致可估计出翡翠内部的色彩,底的好坏、种的老嫩和绺裂的多少等。
3、依据雾判断原石。翡翠原石的雾,是指存在于外层风化壳与内部翡翠之间的一层雾状不透明物质,主要有白雾、黄雾、红雾和黑雾,雾虽然不能直接影响色,但是不同颜色的雾具有不同的指示作用,能指示翡翠内部杂志的多少,同时也是种老或种嫩的表现,因而雾是判断赌石场口、质量和真伪的重要标志。
4、依据蟒判断原石、翡翠原石的蟒,即在石头表皮上出现的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细沙形成的细条或块状,乃至缠绕整个石头的部分,有蟒的石头有的可以据此下赌,有的则必须在蟒上找到松花,方可下赌。
5、依据松花判断原石。翡翠赌石皮壳上出现的隐约可见的像干了的苔藓一样的色块、条带状物称为松花,松花即是赌石皮壳上绿色的表现,即原来翡翠原石上的绿,经风化已经失色留下的痕迹,所以根据松花颜色的浓淡、数量的多少、分布的疏密程度、形态的变化,可以推断翡翠赌石内部颜色的状况。
6、依据癣判断原石。翡翠原石的癣是指在翡翠原石皮壳上出现的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痕迹,以斑块状和条带状出现为最多,呈黑色、深绿色或者灰色的印记,癣与绿关系密切,但有癣不一定有绿,有绿不一定有癣,故民间有“活癣”、“死癣”之说。
7、依据绺裂判断原石、翡翠原石的绺裂,裂开的称为裂,愈合或填充了物质的称为绺,绺裂分为:原生绺裂,即和原石同时形成的,次生绺裂,即成岩后形成的,原生绺裂有些已被后期热液活动修复,或在后期的动力作用下受挤压而愈合,所以翡翠绺裂中大多数填充了后期形成的矿物,尤其是碎屑物质。后期的绺裂大多肉眼明显可见,行话称之为“筋”。
8、依据肉判断原石。翡翠的“肉”存在于皮与雾的下面,是真正的翡翠。“肉”是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外界风化影响的翡翠原石。判断肉质的好坏,要根据翡翠的质地(行话叫“种”)透明度(行话叫“水头”)、“底障”(又称“底”或“底子”)等做整体评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