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台湾游很火爆.翠玉白菜(如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

近些年来台湾游很火爆.翠玉白菜(如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第1张

1、“翠玉白菜”是翡翠中的极品,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这件更是极品中的极品,它不仅是台北故宫十大国宝之一,更是台北故宫的“招牌”。这件“翠玉白菜”来自于清朝皇宫,据说出自于一名天才工匠之手,是其呕心沥血之作。

2、黄玉与白玉雕刻成了白菜的菜帮,翠玉雕刻成了当时白菜的菜叶子还用其他的玉来雕刻上面趴的蝈蝈。故宫所珍藏的这颗翡翠白菜其实是瑾妃的陪嫁品。当时这颗翡翠白菜是一直储存在瑾妃的寝宫之中的。

3、翠玉白菜是光绪瑾妃的陪嫁品,白菜上还刻着寓意多子多福的螽斯和蝗虫。

我国历史悠久,在无数的岁月中涌现了无数的奇珍异宝,他们中很多人珍宝都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然而由于战乱等原因,我国的很多珍宝就下落不明,其中更有四件顶级国宝,最贵的价值上百亿元。那么,这四件顶级国宝还会出现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

九州鼎

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后夏启下令铸造九鼎,并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象征九州,显示了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可以说九鼎不再是简单的九个铜鼎,而是是天下的象征。

夏朝亡国后,商朝接收了九州鼎。随后周灭商,九鼎再次转手到周朝手里。周朝末年,周王室衰亡,各个诸侯都觊觎九鼎。根据史料记载,秦军攻占洛东周王畿后,夺鼎从渭水运往咸阳途中落入渭水,后下落不明!由此记载可知,九鼎沉水在渭水。相信九鼎虽然历经千年, 很有可能在渭水水底,总有一天会重建见天日的。

传国玉玺

秦国破赵国,得到了绝世美玉和氏璧。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秦朝之后,传国玉玺成为了我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权力令人痴狂,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导致传国玺屡易其主,后来,唐末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焚于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随后的皇帝们不仅大肆搜索传国玉玺,而且宋明清的帝王们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竟然还伪造传国玉玺。至于传国玉玺到底在哪里一直都是一个谜。这样一个珍宝绝不会凭空消失,很有可能被人埋在了古墓里,作了随葬品,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现,让其早日重见天日。

兰亭序

王羲之有书圣之称,《兰亭序》是他的巅峰之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去世后,《兰亭序》的真迹几经辗转,最后落到了唐朝辩才的和尚手中,后被唐太宗李世民骗走了。后李世民命当时的书法大家虞世南、褚遂良和欧阳询等人临摹《兰亭序》,我们今天看到的《兰亭序》,就是临摹品。

关于《兰亭序》的真迹,一种说法是在李世民死后,成为其随葬品,但唐末被温韬所盗,后来毁于战火。另一种说法是《兰亭序》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当然这一切都是传说,但我们更愿意相信它被埋在了乾陵地宫,等待后人将其取出。

北京人头盖骨

1929年冬天,考古学家开始在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挖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些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北京猿人,也叫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一经公布,立即震惊了世界。有专家估计它的价值超过上百亿,但其真正的学术价值则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国宝,北京人头盖骨被移交给即将离开北京撤回美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同年12月5日,该部队所乘火车驶往秦皇岛,但由于随后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军队俘虏了北京、天津等处的美国兵,北京人头盖骨从此下落不明。2012年3月,“北京人头盖骨遗失之谜”出现新线索,可能埋在秦皇岛的某处土地下。但是至今还是没有找到,北京人头盖骨下落有三种可能:一是埋在秦皇岛的某处土地下;二是被日本人得到,秘密地带回了日本,并且藏了起来;三是在美军被俘前,就偷偷地运回了美国,并藏起来,进行研究。在这三种猜测中,更愿意相信它被埋在了秦皇岛的某处地下,但是被美日两国私藏的可能性最大了。

结语

九州鼎、传国玉玺、《兰亭序》、北京人头盖骨都是我国顶级的国宝,由于战乱等原因而消声觅迹。但相信像这样的国宝一定被埋藏在某一个隐秘的地方,总有一天会重见天日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件中国玉器的稀世之宝,这就是翠玉白菜。而收藏在天津博物馆的翡翠蝈蝈白菜,则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被文物专家发现的。 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天津市文化局的专家,在当时财政局的库房中,惊喜的发现了一颗翠玉白菜。这件玉器珍宝也是以白菜造型所作,菜心的浓郁之处有两只蝈蝈和一只螳螂。有专家说,正是因为这棵白菜上生动描绘了螳螂和蝈蝈“和平共处”,才使这件国宝更添加了积分妙趣横生的意境。 根据这颗翠玉白菜的造型,专家将这件国宝定名为“翡翠蝈蝈白菜”,也叫翠玉白菜。1953年,翡翠蝈蝈白菜正式在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展出,吸引了不少游客。观众还亲切地为这颗翠玉白菜起了个“冻白菜”的别名。

翡翠白菜原是清朝永和宫的陈设器,相传为光绪的妃子瑾妃的嫁妆之一。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纯洁。这棵白菜所用的物料细腻圆润、水头充分,工匠又根据原料的天然色彩雕琢出菜的白帮绿叶,在嫩绿的菜叶上仍旧趴着两条小虫,一条是螽斯,一条是蝗虫,迎合了中国人传统的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这棵白菜以它出色的品质和精美的做工征服了广大观众,真可谓雅俗共赏,人见人爱,难怪在历次网络评选中,它力压举世闻名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和《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多次高票当选该院十大国宝的第一名。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出土于陕西岐山。

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圆腹,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毛公鼎的高度和重量与其他殷商时期所挖掘到的巨大青铜器区别很大,但毛公鼎上刻的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有32行,499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

东坡肉形石像是一块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间的“东坡肉”。东坡肉形石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地位,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台北60多万件文物,会基本按照3个月一次的频率更换展品,而这三件文物却不会进入轮换名单,一直在展厅永久向公众展出。

东坡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清康熙时供入内府,现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色峰纹理全是天然形成,是一块天然形成的石头。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都有一种想咬它一口的冲动,因为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无论是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乱真。人们似乎都能闻到红烧肉的香味。真正人间极品,价值连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1706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