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沁色与人工沁色的鉴别是什么?

和田玉沁色与人工沁色的鉴别是什么?,第1张

鉴别自然沁色和人工沁色的主要方法有拉曼光谱仪、红外线光谱仪、查尔斯滤色镜、偏光镜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20倍以上的放大镜仔细观察颜色,如果出现缝隙表层的沁色深就是自然的。

注意人工沁色的方法一般为:

1、利用高温加热,使玉产生裂纹,再用各种染料浸染;

2、利用现代高分子材料为基料,辅以各种颜料用高压方法沁色;

3、利用化学试剂或化学反应人工制造沁色。在天然的籽料中,一般有沁色和皮色。如果单单只有沁色而没皮色,就应该谨慎了。有可能是被利益驱使的商家,沿玉料的松散裂隙处沁色,其他地方因质地致密、坚硬而无法染色。

沁料形成的条件:

1、致色源

玉矿边上必须存在有色矿藏色素。

2、玉质不紧密

为何沁料里没有羊脂白玉?就因沁料本身就是玉质松才入沁的,这也是为何顶级的羊脂玉,大多为光白籽。而即使有皮色,也是少量的洒金皮,这也就是密度高质地紧密,根本无法入皮的原理。

3、过程漫长

玉石入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时间不够,那也是无法入沁的。当然,如果质地相对紧密,而接触矿色时间长,也是存在入沁的可能。

-沁色

沁(拼音:qì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沁”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形声字,从水,心声。本义为沁水。另有渗入;浸润;头向下垂;纳入水中等义。

沁水,即今山西省沁源县东北绵山东谷,南流至河南省武陟县南入黄河。

县名。在山西省中部偏南。汉置铜鞮县。金为沁州治。1912年改为沁县。

古州名。隋置。州治在今山西省沁源县。本汉谷远县。後魏置沁源县,武德初置州,因沁水以名之。——《广韵·沁韵》

沁河。源出河北省邯郸市西北紫金山,北流入滏阳河。

渗入;渗透。

沁,按:唐人诗用为沁脾字。此清灌之意。——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临部》,仙闱井初凿,灵液沁成泉。——唐·孙欣《奉试冷井诗》,醉卧凉阴沁骨清,石牀冰簟梦难成。——唐·唐彦谦《咏竹》,一种淡淡的异样的香味慢慢儿沁入了我的鼻里。——巴金《玫瑰花的香》

1、沁qìn 可做名词

(1)从水,心声。本义:沁水

出处:沁水,出上党谷远羊头山,东南入河。——《说文》 

(2)县名。即出今山西省沁源县东北绵山东谷,南流至河南省武陟县南入黄河,在山西省中部偏南 

2、沁 qìn,可做动词

渗入、透出,如:沁绿(透出绿色);沁溢(渗透漫溢) 

出处: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唐·韩愈孟郊《同宿联句》

1、沁凉 qìn liáng [方言]∶凉得透人肌肤;清凉 

2、沁人心脾 qìn rén xīn pí :原指吸入芳香气味、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等时,感到舒适和愉快,也用来形容文艺作品的美好与感人所给予人的清新爽朗的感受

3、沁入肺腑 qìn rù fèi fǔ :渗入人的内脏,喻指感受极深 

出处:吹气胜兰,沁入肺腑。——明末清初·张岱《陶庵梦忆·乳酪》 

4、沁绿[qìn lǜ]:透出绿色。

5、沁润[qìn rùn]:渗透浸润。

6、沁园春 [qìn yuán chūn]:   ①词牌名。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咏其事,因此得名。双调,一百十四字,押平声韵。 

②曲牌名。南曲中吕宫、北曲黄钟宫都有。属南曲中吕宫的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相同,也有与词牌全阕相同的。用作引子。 

7、绿沁沁[lǜ qìn qìn]:形容绿色植物清香沁人。

8、沁沁涀涀[qìn qìn xiàn xiàn]:拘束、谨慎貌。

9、啮血沁骨[niè xuè qìn gǔ]:形容极端诚信。  

10、撒沁 [sā qìn] :放泼;撒赖 。

释义①渗入;浸润:沁人心脾|额上沁出汗珠。②方言,头向下垂:沁着头。

沁人心脾qìn rén xīn pǐ吸入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令人感到舒适。也形容优美的诗文、音乐等给人清新、爽朗的感受。

〖例句〗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从湖上飘来,愈往前走便愈分明地看出湖上的那一片墨绿。

更多信息:

沁〈名〉形声。从水,心声。本义:沁水

同本义

沁水,出上党谷远羊头山,东南入河。――《说文》

即出今山西省沁源县东北绵山东谷,南流至河南省武陟县南入黄河

县名

沁 〈动〉:渗入;透出

吸水

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唐·韩愈 孟郊《同宿联句》

沁qìn

⒈浸,渗入:~人肺腑。

⒉〈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186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