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的特点

玉石的特点,第1张

玉石的特点

玉石的特点就是品质一般是从质地、硬度、透明度、比重和颜色五个方面来判断的。玉石的质地是指玉石的细密温泽程度。玉与石的区别之一就是玉入手细腻,温润坚结,半透明状,光泽如脂肪;而石则粗糙干涩,缺乏光泽,也多不透明。硬度是指玉石抗外来作用力(如压、刻、磨)的能力。硬度越高,加工难度越大,玉石的品质也越好。

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

(1)玉石特点就是色: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玉的色泽暗淡、微**为下品。如果单色玉:要选择均匀的为好。

(2)玉石特点就是透: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

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居多。

(3)玉石特点就是匀:玉的色泽重在均匀,如含白、绿而色泽不均匀,则价值很低。

(4)玉石特点就是形:玉石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审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样式,无特殊标准。

一般说,玉石的个头愈大愈好。

(5)玉石特点就是敲:玉当中常有断裂、割纹,一般不易观察到,如果用金属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轻轻抛在台板上,可由声音的清浊辨出裂纹存在与否。声音越清脆越好。

(6)玉石特点就是照:玉当中有肉眼不易发现的黑点、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镜照一照,便可一览无余。

  和田玉的特点

 透明度

 透明度是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主要与玉石对光的吸收强弱有关,矿物学上一般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3种。鉴定透蝗度要把玉磨光,在一定厚度下看透视其它物体情况,分透明体、半透明体、微透明体、非透明体等4个级别。和田玉属于微透明体,在一般进取度下,能透过光,但看不清透过物像。

 透明度是指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一般来讲透明度高的也叫作水头足,虽然水头足可以烘托玉石的质地、颜色,但并非所有透明度高的就是好玉。和田玉在一般厚度下就属于一种半透明——微透明体,虽然能够透过光线,但看不清物体。这种透明度增强了和田玉光泽的温润之感,故而和田玉器在雕刻时不宜琢制太薄。

 光泽

 光泽是玉石对光反射的能力。和田玉光泽属油脂光泽,这种光泽很柔和,不强也是不弱,即没有强光的晶灵感,也没有弱光的蜡质感,使人看着舒服,摸着润美。古人称和田玉“温润而泽”,就是它的光泽带有很旨的油脂性,给人以滋润的感觉,特别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玉就是因为有着像羊的脂肪一样滋润的光泽而闻名天下。

 光泽是评价和田玉质地的一个重要依据,一般光泽油润者价值较高,光泽干涩者价值就会降低。

 颜色

 和田玉的颜色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的软玉相比,色调较多,自成系列。和田玉有白色、青色、**、黑色等四种基本色调,还有一些过渡色,如清白色、灰白色等等。和田玉有世界罕有的白玉,尤以色如截脂的羊脂白玉为和田玉所特有,极为名贵。另外,和田玉有多种皮色。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此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尤其是和田玉子玉皮色很多,有秋梨、芦花、枣红、黑等等颜色。琢玉艺人以各种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子、虎皮子、枣红皮子黑皮子等等。利用皮色可以制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从石到今,璞玉十分贵重采玉者得之,称为得宝。

 颜色不权是评价和田玉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而且也是划分和田玉种类的主要依据。

 和田玉的颜色与其主要组成矿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当组成矿物主要为白色透闪石时,玉石颜色呈白色即为白玉;当阳起石中铁对透闪石中镁的类质同象增加,和田玉就会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青绿色,即我们常见的青玉、青白玉等。

 和田玉的颜色同国内外其他地区软玉相比,色调多,可自成系列。和田玉向以白为贵,特别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更是稀世罕有,目前仅有新疆出产。

 在古代人们就认为“于阗玉有五色,白玉其色如酥者最贵”。

 硬度

 硬度是鉴定和田玉的重要标志之一。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搞其它物体侵入的一种力学性质。

 和田玉的摩氏硬度为约为65,不同品种略有区别。一般来说青玉硬度稍大于白玉。珠宝业中一般把硬度作为划分宝石和玉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宝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度,摩氏4度以下通常称为彩石或雕刻石。硬度大,抛光性好,能使玉器发亮,同时也便于保存。

 硬度是指抵抗外界压入、刻划、研磨的能力。在宝玉石学中通常所用的摩氏硬度就是指其中的刻划硬度。硬度是鉴别和田玉的重要标志之一。经测定和田玉的摩氏硬度在65-69之间,在选购和田玉饰品时,也许会发现一些有经验

 的人用和田玉刻划玻璃进行辨别,这是因为和田玉的硬度要高于玻璃(摩氏硬度为5-56),刻划后玻璃上会留下明显的划痕,而和田玉却丝毫不会被划伤。硬度对玉器的琢磨是很重要的。

 由于和田玉的硬度较大,使得器饰的抛光性好,而且保存时不易受损。

 韧性

 韧性通常是玉石内在的结合能力,也就是对外界压力或破碎力的抵抗能力。韧性大的特点是不易破碎、耐磨。软玉韧性很大,这一特点是其它玉石所没有的,可以作细工工艺 。

 世界上所有玉种中,软玉的韧性是最高的,而和田玉又是软玉之王,若以和田玉的韧度为1000,则翡翠的韧度相对为500,岫玉的韧度相对为250,玛瑙的韧度相对为5。和田玉韧性极高,抗压强度可以超过钢铁。经科学测试,中碳钢的抗压强度为1600公斤/平方厘米,而和田玉的抗压强度最高可达到6541公斤/平方厘米,和田玉有如此大的韧性与其特有的毛毡状结构是分不开的。

 比重

 重量是玉石单位体积的重量。和田玉的体重经用小体重样测定,为266—2976。不同品种略有差别,白玉为2922,青白玉为2976,墨玉为266。一般白玉体重小于青或青白玉,墨玉因含有较轻的石墨鳞片而体重较小。

 块度的大小即指玉材的重要,它是评价和田玉玉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一块白玉子的特级品,其块重需要达到6公斤以上,一级品块重一般在3公斤以上。块度越大越难得,价格也就越昂贵。

和田玉的产地分类

 青海白玉

 青海的白玉矿区中目前只出产有山料,产出量是青海软玉中最大的。青海白玉块度较大,形状不规则,多棱角,大面较整齐,颜色多为灰白蜡白色,透明度高于新疆白玉和俄罗斯白玉,质地呈毡状、束状结构,常见絮状棉绺或黑褐色翳状斑点。

 韩国白玉

 软玉的原生矿床在韩国也有分布,因此当地也有一定的白玉产出,国内市场俗称为“韩料”,也是近些年才在国内多起来。“韩料”整体的品质都偏低,颜色多呈青**或淡淡的棕色,蜡质光感明显,质地结构也相对松散。

 不同产地的和田玉在外形、块度、外皮、颜色、透明度和质地等几个方面既有相似性,有存在一定的差异,“韩料”一般属于和田玉中的低档料。

 新疆和田料

 新疆地区出产的'白玉整体品质偏高,因此市场价格也相对高于其他产地,尤其是优质的籽料。新疆白“籽料”外形呈鹅卵状,一般块度较小,体态光滑,质地紧密,颜色以白色为最佳,外皮是籽料的重要外观特征。新疆白玉“山料”块度大,有不规则棱角,质地也比籽料粗,颜色以青白、灰白为多。出产的“戈壁料”大小不等,多为片状,表面光滑,常带有波纹面和大小不等的沙孔,质地细腻、紧密、坚硬。“山流水”与“戈壁料”在外形和质地上有类似地方,但块度稍大,颜色较白。

 俄罗斯白玉

 产自俄罗斯的和田玉,圈内行内称为俄料,产出形态也可以分为山料、籽料、山流水料。但俄料的籽料很少,大多为山流水和山料,随着新疆料的日益稀少,俄料的白玉价值也逐渐提高,市场上的高端白玉,90%以上都是俄料。

和田玉的产状分类

 一、按产出环境划分

 软玉按产出地质环境,分为仔玉、山料和山流水。

 ①仔玉:由原生软玉矿藏或岩体经风化搬运至河流中堆积而成。软玉呈卵石状,大小悬珠,磨圆度较好,外表可有厚薄不一的皮壳。

 ②山料:原生软玉矿床的玉石,呈块状,棱角分明。

 ③山流水:从原生矿床自然剥离的残坡积,一般距原生矿较近,次棱角状,磨圆度差,通常有薄的皮壳,块度较大。

 二、按颜色及花纹划分

 软玉按颜色及花纹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白玉:指呈白色的软玉,传统珠宝界对于不同程度的白色软玉有不同的叫法,如羊脂白、梨花白、雪花白、象牙白、鱼骨白、糙米白、鸡骨白等,其中以呈羊脂白色(状如凝脂者)为最好,售价也最高。

 ②青玉:中国传统的“青玉”为深绿带灰或绿带黑色。青玉为淡青绿色,有时呈绿带灰色的软玉。

 ③青白玉:指介于白玉与青玉之间,似白非白,似青非青的软玉。古人即用此名。

 ④碧玉:指呈绿、鲜绿、深绿、墨绿、有时为暗绿色的软玉,但它决非石英质玉石中的“碧玉”或“碧石”。

 ⑤黄玉:指呈黄、蜜蜡黄、栗黄、秋葵黄、鸡蛋黄、米黄、黄杨黄等色的软玉,但它决非宝石中的“黄玉”或“黄晶”。

 ⑥黑玉:指呈纯黑、墨黑、深灰色,有时呈“青黑”色的软玉,往往与青玉相伴,其光泽比其他玉石暗淡。即使在一块以黑色为主的玉石上也会杂有青色,甚至白色。

 ⑦糖玉:指呈血红、红糖红、紫红、褐红色的软玉,其中以血红色糖玉为最佳,多在白玉和青玉中居从属地位。但如果红色在鲜艳程度和分布上有“特色”时亦可予以保护和利用之。

  和田玉英文名为And Tian,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已被提名为中国的“国石”。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 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对于鉴定部门和商家来说,“和田玉”一词的被广泛使用,将原来的和田玉,青海玉,昆仑玉,以及俄罗斯软玉,统称为和田玉。这个概念模糊了“玉”与“和田玉”的产地之分,但对于买玉的人来说,这从主观上是一定程度误导的销售行为。

  在我国,和田玉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和田玉成矿带连续长1100多公里。

  籽玉(籽料或水料)是由山料,经冰川不断裂解崩落,地震风化或雨季被洪水冲入河道并受到河水的长期碰撞冲刷侵蚀经千万年的冲刷所形成,籽玉因被水长年浸泡,冲刷,打磨,所余下的质地:细糯、滋润、密度大,具有玉液之光泽,所以籽玉为玉中之珍品。玉龙喀什河:玉龙喀什河,即古代著名的白玉河。这条河源于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与喀拉喀什河汇合成和阗河,河流长325公里,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河里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来是和阗出玉的主要河流。人们拣玉主要在中游,而上游因地势险恶,很难到达。黑山地区(籽玉发源地之一)发现白玉后,给找玉人带来新的希望,人们冒险前 往。

  黑山,即古称之喀朗圭塔克,其山是昆仑山之主峰之一,高峰达7562米,群山峻巅,冰雪盖地。产玉地点为阿格居改山谷,此为玉龙喀什河支流之一,距喀什塔什乡里山大队约30多公里,部分河段冰积物广布,山坡崩塌,巨砾遍布,只有徒步到达,雪线以上冰川遍布,海拔高5000米以上,相对高600—1000米。雪融水每日有一次洪水,洪水把巨大的冰块沿河冲向下方,这些冰块及冰层融化后也露出玉砾。产出的玉石有白玉和墨玉。这个地区应有原生和阗玉矿床,是玉龙喀什河中子玉的主要来源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207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