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梨是什么木头

老油梨是什么木头,第1张

  老油梨海南黄花梨的一种材质。

  油梨和糠梨是海南黄花梨产地地域划分出来的两个品种,昌化江流域分界,油梨在海南西部,糠梨在东部。油梨的料子油性大,密度高,生长周期长。糠梨的料子纹路漂亮,荧光强。喜欢纹理的就选择糠梨,喜欢质感的就选择油梨。

  黄花黎(梨)中文学名降香黄檀,又称海南黄檀木、海南黄花梨木。原产地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多生长在吊 罗山海拔100米左右阳光充足的地方。因其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始终位列五大名木之一,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据《中国树木志》记载,野生海南 黄花梨产于海南岛上除万宁、陵水、五指山市以外的各市县,其中白沙、东方、昌江、乐东、三亚、海口为主要产区。它们一般生长于海拔350米以下的山坡上。 名贵的海南黄花梨则主要生长在黎族地区,其中尤以昌江王下地区的海南黄花梨最为珍贵。

  产于海南岛西部的料子都叫油梨,所以也一般称为海南黄花梨西部料子。但是西部产的料子不一定都是油梨,只有油性密度达到一定的级别才能算作油梨的。清·《崖州志》中有过对海南黄花梨的区分的:“花梨、紫红色,…。气最辛香,有油格、糠格两种。油格者,不可多得。”这里描述的油格就是常说的油梨,其实应该叫做油黎,油黎一般是产在海南岛的昌化江流域,笼统地说西部也不科学,这一带产的海南黄花梨含油量高,含油15%--38%比重大多重于水,也就是能沉水,质地好,稍加打磨抛光就晶莹透亮,荧光特强,呈半透明琥珀状。海南黄花梨油梨的木性最为稳定,很少发生变形扭曲的现象,颜色很深,即使是新料,也跟糠梨的老料差不多,一般为红褐色和褐灰色,这种料子在海南存世量极少,价格也是最贵。

还有油料,是指海南黄花梨,分油梨料和糠梨料,

南黄花梨中分有油梨与糠梨(黄梨),又称油料与糠料,是对深色海南黄花梨树心材和浅色海南黄花梨树心材的笼统划分。从前海南黄花梨没有新料,因为手珠、把件等小物件的流行是近几年的事儿,不规整的树根料也无人使用,过去油梨与糠梨的划分只针对老料(野生海南黄花梨)。经过近些年人们疯狂的采伐交易今已难见规整的野生大料,这些年走访海南黎族村寨时也只能看到几十年前的刨子、墨斗、牛铃等零星小件。其中颜色有深有浅,在深色海南黄花梨中以暗红色较多,料质细腻温润、颜色均匀统一,经长期氧化摩擦易在表面形成一种沉静透明的幽光,被称为包浆,这种料被称为油梨。其余颜色偏黄的则被称为糠梨。

海南黄花梨的“油梨”也被称作油格或者油料,颜色多为深深褐色,紫色,最深接近黑色。油梨的特点就是比重大,油性强,荧光好。它多产于海南的西部,比如昌江,乐东,白沙等地。海南黄花梨“糠梨”,也被称作糠格或者黄梨,颜色多为浅黄、金黄、淡褐色和红褐色,糠梨相对于油梨来说,比密度和密度稍差,没有多大的油性,荧光也差些,但是却胜在糠梨的纹理好,清晰漂亮。它的产地主要产于海南的东部和东北部,例如三亚和海口一带。

由于山中野生大料被砍光,所剩小树因土地贫瘠而生长缓慢,当地人就开始把能够找到的小树移植到土地肥沃的村寨中。这种料在生长过程中改变了环境,心材颜色由深变浅,纹理之间色差明显,黑、黄、红相互掺杂非常花哨,深得年轻玩家喜爱。还有人较早意识到海南黄花梨的经济价值,用野生种子培育出小树苗种植在水养丰富的土地中,二、三十年也可杀鸡取卵制成手珠,偶有大料但色浅,因掺杂黄格较多而比野生老料的纹理更加明显。海南黄花梨新料本不分油与糠,但玩家普遍缺少对海南黄花梨的认知,买东西喜欢问问是油是糠,商家觉得说起来麻烦,便跟据颜色给个答案敷衍了事,但新料中普遍色浅,常被纳入糠梨之列。

随着近些年小件文玩和手珠的流行,从前被人遗弃在山中的海南黄花梨树根也开始被大量挖掘出来。海南黄花梨树根质感坚硬,颜色较深且因颜色分布不均匀而显得纹理花哨,不但具备了传统油梨的色泽,还突破了传统拥有漂亮的花纹,常被商家作为油梨出售。其中有些颜色发紫手感沉重的又被人们延伸出一个新名词来,叫紫油梨。

海南黄花梨中油与糠的定义并无明确标准,它不是一个科学分类,由于实践经验和认知程度的不统一,也很难约定成俗。以现在的市场状况来看,多数消费者还是比较热衷油梨,因此商家们也尽可能的会把那些可油可糠的说成油梨迎合消费,就像那些花哨的纹理今天也变成了鬼脸一样,很多传统的定义都在改变。老料因色泽均匀而在被制作手珠等小件后纹理低调不够花哨,又因存世较少没有货源而难有商家提及和推广,根料被当作油梨登上历史舞台是市场决定的,这种变化无伤大雅,也容不得我们矫情。对于新接触黄花梨的朋友们也不必过于计较这些分门别类,因为在今天,能买到真正的海南黄花梨就已经很不容易。

那么,肯定会有木友会问,海黄的油梨和糠梨到底哪种更好了每个人对木头都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也都是不同,这完全是个人的喜好了。

相对来说,糠梨纹理更加清晰漂亮流畅,特别是海黄最有名的鬼脸纹,生动自然,十分惹眼。因为糠梨的油性稍差,颜色更浅,所以糠梨做的工艺品在盘玩的时候颜色会慢慢加深,即便是布盘颜色也会有所改变,但是纹路却依然清晰自然,盘玩形成包浆以后,珠子也更加圆润剔透。但是糠梨的珠子也因为油性低,所以会发生一些开裂的现象,而且棕眼比油梨的料子偏大。油梨的油质感强,棕眼小,密度高,即使不盘玩,都可以看到莹莹的油光,十分通透,如同琉璃一样的质感。而且因为油性足,所以开裂的现象也会比糠梨的好很多。但由于颜色较深,所以长期盘玩会让油梨的手串颜色更深,所以油梨的珠子更需要细心的盘玩和保养。引用

无反应。无论是黄花梨木油料、梢料、枝干、根料。在紫外光下都是没有反应的。

强光下的黄花梨木在打磨后光洁的表面会看到很强的随管孔分布较均匀的星点状荧光反射。而其他形态与黄花梨相近的缅甸花梨、越南花梨、云南花梨、巴西花梨、非洲花梨、非洲黄花梨、紫花梨、红檀、老挝鸡翅、草花梨等都没有这种特征。

其实,判断是否黄花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表面用400-600号砂纸稍加打磨,即可散发出黄花梨特有的降香味,那是其它花梨木不具备的。

黄花梨木新料浸泡在水中,水中会出现荧光绿的物质,浸泡的水具有药理作用:降压、降血脂、民间也有用来泡水喝防治感冒。水微辣、微苦。带有一点点涩。这也是判断黄花梨品质与真伪的方法之一。

黄花梨也称降香黄檀是佛家喜用的沉香、檀香、降香,香料之一。也是国标红木5属8类33种材中香枝木类的唯一一种木材,香味怡人。给人宁静安神。黄花梨所特有的降香香味也是少数现代科技无法复制的自然香之一。

第一种:根据生长在海南的地理位置不同来分,分为东部的和西部的。

第二种:根据海南黄花梨的花纹来分,分为鬼脸纹和虎皮纹黄花梨。

第三种:按照海南黄花梨的油性来分类,分为黄黎(糠梨)和油黎。

以下是一种根据海南黄花梨的花色油性等大家比较容易识别和接受的特征来分类的,分为黄黎、黄油黎和油黎。这样就取消了原先一直沿用的糠梨的说法,增加了一个黄油黎。

一、黄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糠梨,但是使用的黄黎的名字主要是为了区分很多花色较深的老海南黄花梨重的糠梨。但老油梨是由于长时间的放性和氧化的情况,木头里面的油性和水分已经发散殆尽。尽管纹理中还能看出油黎的几分模样,但是实际上料质已经非常干糠甚至糟烂。对于这样的海南黄花梨,我们就成为糠梨。由于很多黄黎颜色浅淡,油性非常地丰富,我们就不能称之为糠梨,这里把它们叫做黄黎。总结一下,黄黎的主要特征有:线条明朗,颜色浅淡,线条明快,多以大气明腻的环形纹理为主。

二、黄油黎

黄油黎,是近几百年才有的称呼,也是由于红木市场的实际才开发出来的名字。黄油黎可以这样理解,就是纹理和线条保持了黄黎的明快和妖娆,但是整体色泽偏向黄棕色,甚至有些地方发深棕色。黄油黎不同于黄黎的最大区别是,黄油黎多以鬼脸为主,纹理更加妖娆深邃,较黄黎相比油性也更为丰富。一般黄油黎的纹理更加变化莫测,更加不规则,料质整体色泽更加深一些。很多极品虎皮纹都出自于黄油黎。

三、油梨

油黎,一直被很多海黄玩家作为海南黄花梨的最高级别来对待,而且有些商家也用称重量大小来表明油黎的好坏、新老、细密程度与含油量。其实,这是不完全科学的。实际上,木头的重量更多的并不是取决于料质的细密程度,而是料质的含水量,同样科属的一种木头的新老料,新料的重量并不比老料小,因为新料放性不好,水分极大。所以,多数情况下新料的重量往往高于老料。特别是很多老海黄,料质非常干,油性也都散发殆尽,重量还不如人工种植的海黄。所以,油黎的好坏与否,重量其中一个参考方面,但是重量对料质的好坏、细密和新老不起决定因素。

一般成材的海黄在芯材部分的大小和颜色上都有区别,按照海南地区的黎族人叫法,海黄的芯材部分都叫做“格”。其中芯材较大,呈深褐色的叫“油格”;芯材部分较小,呈红褐色或紫褐色则被叫做“糠格”。

海黄的芯材初切开时一般都为红褐色或紫红褐色,有犀角的质感。如果细致的按照芯材颜色划分的话,可以分为浅黄、金黄、橘黄、红褐、赤紫、深褐等。一般不同的颜色所体现出来的相对密度、油性、气味也不同——颜色越深,则相对密度、油性也就越大,降香气味也就更浓。

海南黄花梨油梨

玩海黄的朋友很多都懂得,木料要讲究油性。那么,按照油性花色的区别,海黄又有黄梨、黄油梨、油梨三类。黄黎有别于糠梨,颜色更浅,还具有较高的含油量,纹理顺畅清晰,环形纹理为主。黄油黎整体色泽偏棕,“鬼脸”纹较多,纹理更加深邃,变化多样,含油量也更大。至于油梨则是公认的高油性。

按照木料的时间长短,海黄也分了老料、干料和新料三类。老料就是放置时间较久的木料,白皮已经腐蚀氧化殆尽;而新料则是刚砍伐下来的材料;介于两者之间的,就是干料。其中老料的含水量最低,基本已经干透;新料含水量大;干料虽干,但是水分仍未干透。相比之下,新料虽然新鲜自然,花纹鲜艳但是容易开裂,而干料和老料就更稳定,纹理也显得沉稳典雅。

关于黄花梨的分类,木材经营商、明清家具研究的学者及收藏家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现介绍如下。

1按油格、糠格分

据《崖州志》记载,海南岛的黎族人将木材分为两类:有心的格木和无心的杂木。木材的心材部分称之为“格”。黎族人根据黄花梨的心材特征,将心材分两种。

油格:心材部分颜色较深、密度大、油性强,主要产于海省西部。

糠格:心材部分颜色较浅,油性稍差,主要产自于海南省东部、东北部。

2按黄花梨心材部分的颜色

黄花梨的心材是不断由边材转换而形成的,转换过程十分缓慢,根据心材的颜色不同,可以分为浅^、^、金^

(橘色、蜜^),浅褐色、红褐色、深褐色等。

3按黄花梨家具的总体外观分

总体上,可分为浅色黄花梨、深色黄花梨两类。

浅色黄花梨:光泽较强,分量略轻,纹理清晰流畅。浅色黄花梨所制的家具多见于北方。

深色黄花梨:光泽不如浅色黄花梨强,目测感到油性大,重量较浅色黄花梨轻,纹理没有浅色黄花梨的纹理清晰。深色黄花梨家具多见于南方。

4按区域分

东部:颜色较浅,分量稍轻,油性稍差,由于明清时期的过度采伐凡近绝迹。

西部:油性强,油质感不会轻易减弱,价格略高于东部的黄花梨。

可以从香味,材质,花纹上鉴别。

黄花梨木

简介:

黄花黎(梨),学名降香黄檀,又称海南 黄檀木、海南 黄花梨木。原产地中国 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多生长在 吊罗山海拔100米左右阳光充足的地方。因其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始终位列五大名木之一,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根据《中国树木志》记载,野生海南黄花梨产于海南岛上除万宁、陵水、 五指山市以外的各市县,其中白沙、东方、昌江、乐东、三亚、海口为主要产区。它们一般生长于海拔350米以下的山坡上。 名贵的海南黄花梨则主要生长在黎族地区,其中尤以昌江王下地区及保亭的海南黄花梨最为珍贵。

特点性能:

海南黄花梨花纹美丽、色泽柔和,有香味,容易进行深颜色和浅颜色的调配,可表现出浅黄、深黄、深褐色、紫色。也适合镶嵌,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软硬轻重恰好,不易变形等特点。特别适宜制作榫卯,所以它是当时最佳的木料选择。

海南黄花梨推荐大家看看周默先生的《木鉴》。 另外黄花梨的气干密度为082~094g/cm³

形态特征:

显微镜下的 海南黄花梨纹路细密不乱 几乎可以看清任何一条细密的 生长纹即便是结节处纹路还是没有交叉混乱, 这个是其他任何木头都不具备的(包括越南黄花梨,酸枝,紫檀瘤,因其海南黄花梨的生长特性以及环境决定)(纹理形似鸡翅木的 纹理 但是细密程度相比 钱币的 防伪线条有过之而不及。)以下为显微图鉴:

一:黄花梨的香味:

海黄的香味是一种瘾,让人上瘾的就是它那香味无法像照片那样定格加以诠释,只能想象,不停的闻。正大国际艺术表示大多数海黄玩家开始接触海黄前都是从字面上来了解海黄的,写出来的都是赞美黄花梨最美的一面,这就容易令人走入一个误区,只有闻到令人心旷神怡的香味才证明是海南黄花梨。是的,是黄花梨都具有 降香黄檀这个树种独特的香味。然而大家能接触到的海黄香味却有许多的“变味”,有的甚至是臭味,这就要求大家走出光靠味道辨别海黄、越黄的误区。

海黄的香味并不像沉香那样浓密而且香味持久,那是一种自然的美,就像鲜花会谢去。黄花梨只有新切面或者封严的杯子罐子才好闻到,一旦新切面暴露在空气中,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开新的表面就又会散发出来,另外,雨天或者潮湿的天气海黄宝贝也会散发出悠悠降香。当然也有千年难遇的老料,这样的老料做出来的宝贝,哪怕上腊也难封住它的香味,而且非常醇香,这是千百年沉淀的结果,只能机缘巧遇。因此,每一位新的玩家不要以为你的宝贝闻不到香味了,就开始怀疑它是不是真正的海南黄花梨,因为要辨别,黄花梨的花纹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二:黄花梨的花纹:

海黄除了香味能让人上瘾,就是花纹能令人陶醉了。 海南黄花梨很少有人能不被它那惊世之美折服。一块木,一块千年不朽之木,要么是千奇百怪的鬼脸,要么是密密麻麻的鬼眼,要么就像一张虎皮这些都是人们对黄花梨美好花纹的描述。新玩家往往凭这些概念来判断黄花梨真假、好坏。其实黄花梨的花纹,纹路线条有许许多多种形式,“鬼脸”就是一个朦胧的概念,什么样的花纹才是鬼脸呢?这也很难用文字来给大家一个准确形容。不是所有的黄花梨都有鬼脸的,以鬼脸来判断黄花梨好坏是很错误的。除了鬼脸还有“鬼眼”,也就是相对小的,生长过程中向外冒新芽的树疙瘩,往往一出现就是一排一排的,且非常密集。海黄的花纹有粗有细,但都很清晰,不显乱,有流线的,有弯曲的,甚至有直的。以黑线花纹居多,偶尔也能见到深褐色或红线花纹(东部黄梨多)。细花纹的材质颜色往往色差不大,粗花纹的花纹颜色跟材质颜色色差明显,整体颜色又非常好看,多为西部油梨。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海黄都有漂亮的花纹,许多老料大料,老料的边脚料做出来的东西就没什么花纹,却又很值钱!要么花纹细而浅,要么粗而淡,这些也都是有可能的,因此新手光以花纹来判断黄花梨这也是走进了误区。凭香味,花纹,也不敢100%判断海黄或者越黄的,黄花梨的材质也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

黄花梨的花纹中,还有褶皱纹,更漂亮的还有黄花梨瘿木花纹。不管怎样越黄也是值得收藏的,在行业内,一个越黄瘿木碗就曾经以30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过,极品甚至报价百万人民币。

三:黄花梨的材质:

谈黄花梨就不得不说到它的材质,以材质花纹来区分海南黄花梨本身都有无数种,没有任何两件相同的器物是相同材质花纹的。材质也是海黄跟越黄较大的区别,大家所能接触到的绝大部分的海南黄花梨材质表面都能比较容易打磨出荧光,扫腊后什么荧光感,半透明琥珀质感,温润如玉感都出来了,而少数长期泡水的海黄根料或杆料会出现像 越南黄花梨一样的材质表面,光打磨不上腊反而要好看的多。海黄打磨后,表面毛孔较少,甚至没有,反光感很强;越黄就毛孔较粗,看起来材质有些疏松,感觉吸光,上腊后二者对比就更加明显。

海南黄花梨气干密度为082-11/cm3,仅有少数重的料或成品入水即沉,多数都会有点浮出水面,所以,不沉水就不是好料这样理解也是错误的。黄花梨又分为东部的黄梨(颜色发黄)和西部的油梨(红、紫、黑三种颜色都有)。东部的黄梨相对西部的油梨来说材质要轻,作为古时进贡皇家的木料,最为出名的形容就是荧光感强,半透明质感透露出屡屡金丝。产于海南岛西部的料子都叫油梨,所以也一般称为海南黄花梨西部料子。但是西部产的料子不一定都是油梨,只有油性密度达到一定的级别才能算作油梨的。其实这些说法并不是很科学。清·《崖州志》中有过对海南黄花梨的区分的:“花梨、紫红色,…。气最辛香,有油格、糠格两种。油格者,不可多得。”这里描述的油格就是我们常说的油梨,其实应该叫做油黎,油黎一般是产在海南岛的昌化江流域,笼统地说西部也不科学,这一带产的海南黄花梨含油量高,含油15%--38%比重大多重于水,也就是能沉水,质地好,稍加打磨抛光就晶莹透亮,荧光特强,呈半透明琥珀状!海南黄花梨油梨的木性最为稳定,很少发生变形扭曲的现象,颜色很深,即使是新料,也跟糠梨的老料差不多,一般为红褐色和褐灰色,这种料子在海南存世量极少,价格也是最贵的,属于海南黄花梨中的搜索上品!

对于新手理解何为“荧光”呢,那是对物论物,不尽相同,荧光、金丝还有沉水等常见的形容,都跟材质分不开的。荧光只是一个概念,不必深究。太把荧光当回事也就走进了误区。材质细腻的,反光强烈的,想简单就这么回事。有些人拿木屑泡水来区分海黄越黄,那也是不严谨的,容易误导。

人工种植40多年海南黄花梨(左)与野生海南黄花梨(右)制作的家具对比(见图)。

海黄越黄:

海南黄花梨与 越南黄花梨的区别与定义,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即使是有关林科部门,暂时也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那需要太多的经费用来提供大量的木材标本。对于一个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来说,这两种木材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于玩珠子的人们,要在很小的细节处去观察,这比去分辨大块的木料和家具要难的多,因为他们的某些特征很不明显。但对于初次玩家来说,即使给你提供成千上万个样本,依然是很难分辨出子丑寅卯来。像这样的文章,只能是给大家对这两种木材有一个简单的笼统上的概念,说是两者之间的鉴别,不如说是对两者之间的一个初步了解。林科部门要想把这个事情研究明白,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不是简单的几百万块钱经费就能够搞定的。

一、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纹理(棕眼)细,越南黄花梨纹理粗一 些。

二、海南黄花梨味道大一些,即所说的降香,而越南黄花梨香味略小。

三、海南黄花梨纹理好,鬼脸多,即所谓的虎皮纹,越南黄花梨相对差一些。

四、从材料上看,越南黄花梨树材粗大,海南黄花梨直径普遍较小。越南黄花梨心材直径大多在20-40厘米。而海南黄花梨,我们以前见过的,心材直径最大的也不过30厘米。

五、颜色上二者也有区别,海南黄花梨颜色深一些,越南黄花梨浅一些。

家具辨别:

(1)黄花梨木本身是中药,有一种中药的“降香”味道;

(2)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美观,视感极好,有麦穗纹、蟹爪纹,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

(3)有“鬼脸”,“鬼脸”是由生长过程中的结疤所致,它的结疤跟普通树的不同,没规则,所以人们才叫 它“鬼脸”,但不能说是个花梨木都有鬼脸;

(4)有如萤火虫般的磷光,木屑经浸泡后,水是绿的。

独特味道:

海南黄花梨中的油梨和糠梨的味道也是有出入的,油梨和油梨,糠梨和糠梨,新料和老料,料尾和料头也是有出入的。有些新料的味道就比较冲一些,有些放了几十上百年的料子就不一样,甘甜醇厚。有些微微的醇香,有些浓郁的香味。而且料子的不同,体现的形状和感觉也是不一样,就好像檀香有奶香味,有玫瑰香味一样,只是产地和时间上都有分别。所以真正的主要是亲自实际的上手真实的材料才是最确保的。

个人感觉紫油梨和油梨最大的区别显而易见,紫油梨的颜色带紫色更显得神秘美丽,两种的油性都很不错,不过紫油梨更为罕见,在海黄里属于上品,海南黄花梨紫油梨就拿颜色来说,可谓端庄大气,沉稳优雅,透着一股深深的高贵艳丽。纹理细腻规整,墨线是紫色,深紫色,两条墨线之间夹的是浅紫色,或紫红色,极有韵味。但是如果是老料,则纹理几乎不可见,独留一抹紫光。

我收料加工海黄多年,对海黄有一些认识,紫油梨的色泽更深更紫,密度油性更好,大部分紫油梨都沉水,油梨基本不沉水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22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