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洗双手。首先要清洗双手,因为如果手上有油脂污垢,这些油脂污垢便会附着在扳指身上,因为扳指有的是雕件,会有许多细小的凹痕,所以,如果要清洁起来就变得十分困难了。因此,在对翡翠扳指进行把玩时要先将手上的污垢清洁干净,然后再对扳指进行把玩。这样既能起到把玩的效果,又不至于会污染扳指。
2、系上绳子。洗净双手后,就可以进行盘玩了。可以将翡翠放在手中细细盘玩。也可以在翡翠上系上红绳,以免盘玩过程中翡翠滑落摔坏。
3、充分接触。在盘玩时,可以将翡翠扳指放在手心,然后合拢五指,用五指慢慢来回抚摸、摩擦、按压,让每一根手指都与翡翠扳指充分接触。
4、长期盘玩。在盘玩的翡翠扳指过程中,不需要太刻意,不经意的抚摸、摩擦也是比较好的。最重量的是要有耐心,如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盘玩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1、看光泽,真的天然翡翠扳指通常都是比较具有玻璃光泽,而假的是蜡状光泽。翡翠的折射率为66左右,天然的翡翠扳指表面光泽有玻璃质感,水头十分足。
2、判断翡翠扳指的好坏,主要从:透度,净度,颜色,器形和完美度,五个方面综合评估。1,实际试戴,选择最适合的大小和厚度。2,透光细看,不能有纹裂等破坏性瑕疵。3,最好选择透度高,净度好的翡翠扳指。
3、如何鉴定翡翠扳指:可以通过看光泽、听声音、掂重量进行鉴定翡翠扳指。翡翠表面光泽有玻璃质感,水头十分足。仿冒翡翠在经过化学物质冲洗后,在内部填充了透明的树脂导致产生了漫反射,光泽先出树脂和蜡状质感。
4、就是把玉扳指贴在脸上,觉得很冰凉,过两三秒有不凉说明是真的。因为玉扳指传热快散热也快!如果贴在脸上不凉就是假的。
玉扳指是一种十分受成功人士喜欢的玉饰,它看上去庄重大气,不仅十分符合男性的气质,而且也是能力和地位的象征。很多人都喜欢玉扳指,但玉扳指的戴法及意义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
1、古代的玉扳指最早是被人们用来保护手指的。在冷兵器时代,拉弓射箭对于很多男性来说都是家常便饭,而人们在张弓拉箭的时候,很容易被划伤手指,在那个时期,扳指的意义就是在于保护人的手指,方便拉弓射箭。
2、为了方便人们拉弓射箭,早起的扳指也根据不同人群的习惯而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且扳指上都带有弦槽,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调整扳指的样式,戴法上也会将扳指调整到右手拇指的关节处,以保护自己的拇指关节。
3、玉扳指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则更多地成为了一种装饰品和象征物。特别在清朝,非王公贵族是不能随意佩戴玉扳指的,普通人即使戴,也是能佩戴瓷质的扳指。至此,佩戴玉扳指的意义也就变成了象征身份、区分等级。
正因如此,玉石扳指从清代开始成为了一种身份和权力的象征,此时的戴法虽然没有明显变化,但意义却已经大不相同。
如今,扳指的戴法及意义则变得更加人性化。玉扳指发展至今,凭借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大气的样式,成为了众多男性日常佩戴的装饰品,佩戴玉扳指的意义也更加偏向展示自我品味和身份。
至于扳指的戴法,虽然大多数人还是遵循古人佩戴在右手拇指关节的习惯,但实际上人们对于所谓的正确戴法早已经没有了严格的要求。
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在一些达官显赫的拇指上看到一种装饰物,这种装饰物在古代的称呼是韘,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翡翠玉扳指。扳指早前的作用是拉弓射箭时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的一种辅助工具,起到一个保护拉弦手指的作用,后来逐渐引申为能够果断决策事务,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征。
随着扳指的大战,制作它的材料也越来越多,有象牙、鹿骨、水晶、翡翠、碧玺等,其中翡翠是比较珍贵的一种。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翡翠玉扳指不是很多,不过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翡翠玉扳指的佩戴者更能体现其不凡的身份。
虽然饰用和把玩的翡翠玉扳指的人局限在收藏界和上层的一些文化人,他们对现代制作的翡翠玉扳指评价不高,反而偏爱旧饰扳指,但是,翡翠玉扳指在我国的戒指系列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出席一些场所或宴会时,得体的服装,高大魁梧气质彪悍的再佩戴一枚翡翠玉扳指,古朴庄重的美感那你吸引众人的眼球,让你拥有强大的气场。参考资料:意绵绵珠宝
1、清代的满族人佩戴的扳指,一般都是白玉磨制而成的。贵族扳指以翡翠做的为首先选择的,而且翡翠的颜色还有均匀度都不一养,并且花斑各异,碧绿而清澈如水者价值连城,非贵胄而不敢轻易佩带。以其大小厚薄论,又有文武之分,武扳指多素面,文扳指多于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这种种分别,在当年是判定等级身份的标志,在如今则是衡量市场价格和收藏价值的尺度。
2、为了保护手指并且减少手指的活动量。清代以民族军事力量夺取天下,射箭作为冷兵器时代重要的个人军事技能受到极大重视,因此清朝军事力量的核心武装——八旗——对此物甚为重视,几乎人手一枚,因而成习。初时因重实用,大小扳指皆选韧涩材质制作,宽窄肥瘦不一,因人而异,以便套带。入关以后,举天下以奉养八旗,不劳而获,待遇优厚,八旗风气日渐奢靡,扳指这种军事器械渐渐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饰品,这八旗的富贵子弟都相互攀比,那贵重的饰物翡翠等来制作扳指,互相表现炫耀。最终,这样的行为导致上自皇帝与王公大臣,下至满蒙各旗子弟,以及附庸风雅的富商巨贾,形成了虽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的风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