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谷景区的美食特产

翡翠谷景区的美食特产,第1张

徽菜,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它发祥于南宋时期,起源于歙县(古徽州府)。徽菜历史上以烹制山珍野味而显其特色。因古徽州地处皖南山区,山珍野味非常丰富,有山鸡、斑鸠、石鸡、山龟、甲鱼、果子狸、黑熊、穿山甲、娃娃鱼等野味,有野蕨、冬笋、香菇、石耳等山珍,为徽菜的烹调提供了特殊而又丰富的原材料。

徽菜 在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溜,讲究佐料。重火功,提倡原汁原味;重油,以滋润肠胃和肌肤;此外,徽菜还重色,以增强审美效果,达到“色、香、味”的统一……

如今,随着黄山旅游业的发展,徽菜经过挑选、巩固和创新,已确定下了一百二十多个品种供应广大游客,另外徽菜及风味小吃的个体、集体经营者也大量兴起,相互争奇斗艳,一派繁荣景象。

现夜幕降临时,黄山市内街道旁有很多大排挡,尤为黄山会堂、老街口最多,您可以在此吃到黄山诸多小吃-臭鳜鱼、石鸡烧石耳、 油煎毛豆腐、青炖石鸡、火腿甲鱼等(不要忘记点菜时问好价格,以免被宰)。经济实惠的餐厅有老街第一楼,位于老街入口出,不凡一试。 徽剧黄山市于1987年设立,以前叫徽州地区。由于是山区山多田少。正常的耕种养活不了一家老小,所以出外做生意的人很多。由于徽州人能吃苦耐劳,所以做生意成功者也很多,以至在明清时代产生了与晋商相抗衡的徽商,并形成了“无徽不成镇”之盛况。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各种徽派艺术门类争气斗艳,徽剧在此情形下诞生。

徽州人善歌舞。东晋时新安歌舞就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明代时,徽州人对戏剧的爱好得到进一步发展,各地民众在祭祀、婚丧喜庆之际,常常聚众演戏;到了清朝中期,造就了“四大徽班进京”的盛况;再后徽剧的二黄调和汉剧的西皮调结合产生了京剧,揭开了我国艺术史的新篇章。 明朝嘉靖年间,徽州艺人在吸收戈阳腔的基础上,形成徽州腔,它就是徽剧的前身。

徽州情在寓意深刻的词曲中,增加了大量的解释曲文,并增加了便于观众理解的道白、设问对答,给观众以更多的戏剧性,增强了表现生活的能力,使它便于推广。 明万历年间,徽州旌阳戏班上演目连戏,把民间杂耍融入剧中,成为表演武戏的特殊招事,并运用火彩、幻术等特技,逐步形成徽剧的特殊风格。 明末清初,西秦腔等乱弹声流入,经过演变,形成徽调主要唱腔吹腔拨子,其后又演变成二黄腔。清代中期,徽剧风靡全国,形成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剧种。在乾隆五十五年,为庆祝乾隆皇帝80寿辰,浙江盐务大臣召集徽剧三庆班进京祝寿,以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的进京。四大徽班在京,名声大振,技压群芳成为北京戏坛盟主,占据北京戏曲舞台达一百年之久。

并且徽剧同后入京的、艺术风格相近的汉剧相结合形成皮黄合奏的新局面,后来有根据观众要求,使唱白“北京化”,创造出南北观众都能接受的戏剧语言——韵白。再从昆剧、秦腔等地方戏曲中,吸取部分身段动作等表演艺术的长处,最终产生了这种雅俗共赏的新剧种——京剧,并成为我国的国剧流传至今。徽州人对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徽派朴学 朴学又称汉学,主张学问重史实依据,解经由文字入手,以音韵通训诂,以训诂通义理。明末清初,有深厚理性思维功底的歙县学人黄生由训诂入手治学,撰《字诂》、《义府》,开徽派考据学之先河。以后则有婺源县的江永,以及他的学生程瑶田、戴震、金榜等,都是徽派朴学之佼佼者。在中国经学史上,徽派朴学被称为皖派,其治学方法影响深远。徽派朴学的集大成者是清中叶休宁县戴震(现属屯溪区隆阜乡人),他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学者,“乾嘉朴学”的代表人物。中国近代的经学大师吴承仕(歙人),则是徽派朴学的著名继承者。

梅兰芳(1894~1961),京剧大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思凡》、《游园惊梦》等。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梅派艺术传人有李世芳、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等。

梅兰芳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出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艺名由来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祖父梅巧玲是清末著名旦角演员,伯父梅雨田是京剧胡琴演奏家。父明瑞,字竹芬,小生改花旦,母为杨隆寿之长女长玉。他8岁学艺,师从名小生朱素云的哥哥朱小霞,11岁登台,他刻苦钻研不断实践,继承并发展了京剧传统艺术,形成风格独具的“梅派”,成为四大名旦之首。他的表演艺术很早就蜚声海内外,但他到16岁才起了“梅兰芳”这个艺名。梅兰芳为中国“四大名旦”之一!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秋天,喜连成班主叶春善带领他的科班在吉林演出。一天早晨,叶春善偕筹资组建喜连成的开明绅士牛子厚到吉林北山散步。他俩边爬山,边闲谈,忽然发现有一人在小树林里练剑,但见他体态轻盈,动作敏捷,那剑被他舞得寒光闪闪,风声嗖嗖,把自己围在水泼不进的弧光圈里,牛子厚简直看呆了。他生平酷爱京剧,也观赏过不少武术高手的表演,但像今天见到这样的绝伦剑技,还是不多,他情不自禁地连连拍手叫好。那舞剑人听到有人喝彩,连忙把剑收住,两颊绯红,用手帕揩拭额头沁出的细密汗珠、恭敬地向牛子厚躬身施礼:“牛老板,喜群献丑了。” 牛子厚这时近前定睛细看,只见面前这个年轻人仪表堂堂,气度潇洒,举止端庄,真是一个挑大梁的料子,便问道:“你可曾有艺名?”叶春善接答道:“我给他起了个艺名叫‘喜群’。”牛子厚沉吟良久说:“这孩子相貌举止不俗,久后必成大器,给他更名‘梅兰芳’如何?”叶春善师徒二人欣然同意。从此,就用了“梅兰芳”这一享誉国内外的艺名。

编辑于 2020-11-23

展开剩余68%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24个回答

冰种翡翠飘兰花的价格教您几招鉴别_玩原石必看

根据文中提到的梅兰芳为您推荐

辨别真假冰种翡翠飘兰花的价格要看懂这几点:1对光照翡翠原石上小孔,2要看翡翠原石的色料,雾,种,水等,3通过声音辨别

qianhuwejianzhancom广告

27条评论

热心网友10

写的真详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3594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