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墓到底有哪些宝贝

慈禧墓到底有哪些宝贝,第1张

慈禧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死后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白银高达亿两。据说慈禧墓中尸体周围的大件珍宝有:九玲珑宝塔、翠玉佛、翡翠西瓜、蝈蝈白菜、红蓝宝石、祖母绿宝石、玉石、红珊瑚树、墨玉荸芥等不计其数,均去向不明。

慈禧随葬的珍宝究竟有多少他的心腹太监李连英曾亲自参加了慈禧棺中葬宝的仪式,在李莲英和他侄子所著的爱月轩笔记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载。

根据《爱月轩笔记〉载,慈禧在未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了金丝所制的镶着珠宝的锦褥层,厚约七寸;锦褥上又铺了绣花丝褥子一层,然后在丝褥上再铺了亠层珠子,珠子上又铺了绣着佛串珠的薄褥子一层。头前放着翡翠荷叶,头下放好翡翠西瓜枕头,脚下放一大朵碧玺莲花。这一切放好后,始将慈禧的尺体移放棺内。慈禧身穿金丝串珠制作的缫绣礼服,外罩绣花串珠嵛子,又用珠串九练将尸体严密围绕,并以蚌佛十八尊放在慈禧的手旁边。据记载,以上所放的这些珠宝,都是私人孝敬之物,不在公账内列入。慈禧身盖陀罗经被子,头戴珠冠,珠冠两旁放入金佛、翠佛玉佛一百零八尊,两脚下各放西瓜一个,甜瓜两个,以及桃、李、杏、枣等宝物共大小百件身左边放玉藕三节,上有荷叶莲花等。身右边放珊瑚树一枝。其余空隙处全用珍珠、宝石等物填满,然后又盖上网珠被子一床、算是入殓完毕,正准备盖棺时,一位公主赶来,将网珠被子揭开,又给塞进去玉制骏马一份,十八玉罗汉一份,均放在慈格的手边,这才合上棺盖,殓完毕。

慈禧入棺珠宝的当时实价

据《爱月轩笔记)载,慈禧入棺的珠宝,当时账上都记有制作价和估价。金丝锦被制价八万四千两(均以银两定价):镶八分珠子一百粒,三分的珠子三百零四粒,六厘的珠子出千二百粒,米珠一万零五百粒;红蓝宝石,每块重四钱的十八块,每块重一钱的六十七块;祖母绿,每块重五钱的计两块,碧玺玉共二百零三块以上制价共四百八十五万四千二百两。一钱重的圆珠子层,共二千四百粒,制价百三十一万两绣佛串珠褥子制价十二万二千两1每粒重五分的珠子共一干三百十粒,制价十万零二于三百两。头顶翡翠荷叶,工十两五钱四分,叶满绿筋,天然长成与真荷叶极为相似制价三百八十五万两脚登碧玺莲花,重三十六两八钱,制价七十五万两身穿串珠袍褂二件,绣价八千两,共用大珠四百三十粒,中珠千粒,分的小珠四千五百粒,共用大小宝石千世百三十五块,制价二百二十万两。项戴朝珠三挂,其中两挂是珠子,一挂是红宝石,共制价五百四十五万两。佩戴十八子的珠镜等,用珠八百粒,宝石三十五块,制价五十九万两。陀罗经被子铺珠八百工十粒,制价四十六万两。珠冠制价十五万五千两。用四两重的珠子一粒,珠大如鸡蛋,据说是外国进贡的宝物,并非新制,当时账上估价二干万两。身旁放的金佛,每尊重八两,共二十七尊;翠佛每尊重六两,共三十七尊;红宝石佛每尊重三两五钱共三七尊总共八尊,制价一百六七万两。脚旁左右翡翠西瓜各校青皮红瓤白籽、黑丝,估价五百万两。翡翠甜瓜四枚,其中两枚是白皮、黄籽、粉瓤,两枚是青皮、籽、黄瓤,估价六百万两。翡翠桃十颗,青色,粉红尖,与真桃极为相似;黄宝石李子一百颗,红宝石杏六十颗,红宝石枣四十颗,共制价三十九万两。翡翠白菜两棵,绿叶白心,菜心上落一只蝈蝈,绿叶旁又落两只马蜂,**,公账上只录其名,或许是大臣们孝敬的账上注明估价一千万两。身左旁放玉藕三节,上有灰色泥污,藕上长出绿荷叶和粉莲花,还有黑荸荠一枚,共制价四百五十万两。身右旁珊瑚树一枝,红色,树上绕樱桃一枝,青梗绿叶,又有红果树上落一只翠鸟,都是天然长成,制价八十三万两。慈禧身上及空隙间填八分大的珠子五百粒,六分大的珠子一千粒,三分大的珠子二千二百粒,红蓝宝石二千二百块,共制价四百二十三万两。网珠被子用珠六千粒,每粒二分重,共制价四十二万八千两。番佛四十八尊,每尊高不过二寸,白身白足,穿黄鞋,放红衣,手持红莲花一枝,都是玉质,制价二十五万二千两。各王公所孝敬的宝物中,以某公主的八匹骏马玉质最佳,每匹长不足二寸,毛色式样各不相同,玉质十八罗汉也是颜色式样各不相同,这两宗均未入账,估价需百万两。以上都是慈禧棺内之物棺外还有很多宝物未上账的。如,放慈禧棺材的宝床上有个石洞,人称“金井”,里边满放着慈禧生前所喜爱的珠宝珍玩等物,这些宝物不记入公账,亦未作估价,如有估价,也一定是惊人的数字。就仅棺内珠宝而言,共计制价、估价已在七千三百一十九万五千四百两白银之巨。

关于慈禧,我们先简单的看看慈禧的一身,以及关键的几个时间点:慈禧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852年入宫,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

然而慈禧生前有着九大珍宝,就像我们所熟知的夜明珠,翡翠白菜等,也有我们所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慈禧太后到底有那九大珍宝。

一、夜明珠:说起夜明珠,大家可能会想起各种的**或者电视情节,实际上夜明珠是一种稀有的宝石,古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然而我们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夜明珠是指荧光石、夜光石。1928年,旧军阀孙殿英带领手下炸开慈禧墓时,看到慈禧太后嘴中含有夜明珠,就撬开她的牙齿取了出来。这颗夜明珠是两个半,合则发光,引用孙殿英原话:“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为了逃脱罪责,这颗夜明珠后被孙殿英送给宋美龄,如今下落不明。

二、翡翠白菜:现由一块天然玉石巧雕而成,是清代皇帝光绪之瑾妃嫁妆,白菜寓意清白,像徵新娘纯洁,菜叶端有一蝗、一螽斯,像多产子女。慈禧下葬时作为陪葬品放在慈禧的棺材中。目前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翡翠西瓜:

据资料显示翡翠西,属于“番邦”进贡的珍品。为了这翡翠西瓜的安全,慈禧太后曾还特意派了几名亲信太监,三人一班,日夜轮流看守这间存放珠宝房。

四、织金陀罗尼经被:1908年至1928年20年间,慈禧入葬,陀罗尼经被是盖在慈禧身上的。当时经被上还缀有八百二十粒珍珠,估值十六万两白银。那些珠子在1928年已被盗陵匪徒拆走;

五、玲珑白玉宝塔:这件白玉宝塔由羊脂白玉雕成,温泽莹润,分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分上下两层,下层是三层平台,上层是双层须弥座,上面还浮雕有笙萧筝瑟等乐器,刻工秀美绝伦,活灵活现,其中,最精美的地方,便在塔身部位,塔身上,雕刻有门窗匾额,窗门旁皆铭有金刚力士,透过门窗,还可以看到里面的24个佛龛,以及供奉的312尊佛爷。

六、肉形石东坡肉:这块肉形东坡肉是天然而成的,上面的色泽纹理也丝毫没有人工痕迹。可以称得上是罕见的天然宝物。

七、白玉莲藕:白玉莲藕,天然无瑕,洁白的藕身上长着绿色荷叶,鲜翠欲滴,看起来晶莹剔透。如今不知去向。

八、红珊瑚树:这棵红珊瑚树,全身长满了一串串连理的樱桃小树,青梗、绿叶、红果,娇艳欲滴,鲜亮无比。

九、凤冠:慈禧太后的这顶凤冠上有九只凤凰,每只凤凰嘴里都叼着一颗葡萄大小的“夜明珠”,这些夜明珠也极为有名。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慈禧太后还曾从凤冠上取下四颗夜明珠送与侵略者,求他们退兵。

关注文化历史达人:说儿桃 :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历史场景,用不同视觉看待世界。

大玉雕白菜的第一个寓意,取自白菜的谐音,意为“百财”,有聚财、招财、发财、百财聚来的含义;第二个寓意取自白菜的颜色和外形,寓意清白。目前,玉雕白菜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纯白玉料,如由方解石玉(阿富汗玉)、和田白玉、石英岩玉等制成;另一类为白绿相间或绿色玉料,如翡翠、岫岩玉、独山玉等。纯白玉料雕成的白菜,表示洁身自立,纯洁无瑕;白绿相间的玉雕白菜表示两袖清风、做人清白。另外玉雕白菜还有“摆财”之意。

玉雕白菜既有单一的白菜造型,也有与其他植物、动物相组合的造型。如白菜与蜘蛛、马蜂、螳螂、蝈蝈、促织相组合;与人参、南瓜、葫芦、黄瓜相组合。其中的含义:蜘蛛——知足常乐;马蜂——象征勤劳;螳螂,是有益的昆虫,能防止害虫侵害白菜,其意自然不必多讲;促织寓意抓紧时间获得更大发展;“蝈”与国同音,寓意国家富足有财;人参与人生谐音,寓意人的一生;南瓜在民间表示“福窝”;黄瓜则表示“飞黄腾达”。可见一件玉雕白菜图案中,包含、寄托了人们多少愿望和向往。真是见仁见智,见喜见财,各取所好。

蝈蝈白菜,白菜是中国人的大众菜,不论何种身份的人对白菜都有青睐,是最有人气的蔬菜之一。据说慈禧晚年身体每况愈下,她专喝白菜汤调节肠胃,颐养天年。“白菜”与“百财”谐音,寓意招财纳福,而金银又被称作是黄白之物,以至白菜被当成了极好的彩头。又因白菜是一层一层的,所以被当作了层层见财的好兆头。更由于白菜上有了活蹦乱跳的蝈蝈,使财变成了活财,隐喻财源滚滚而来。且白菜帮白、叶绿的外表,也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提倡“清白”做人的思想暗合。

蝈蝈和白菜的题材都受到大众喜爱,将二者合一,寓意就更丰富。“蝈蝈白菜”的寓意,于国家而言是:国有万财,国富民强!于个人家庭而言是:家财万贯,多子多福,步步高升!所以“蝈蝈白菜”被很多艺术家作为题材,用金、银、玉、纸、象牙等载体,以铸造、雕刻、绘画的形式做成艺术品,作为家中陈设。 [1] 

最著名的“蝈蝈白菜”的艺术作品,莫过于台北故宫里的翡翠玉“蝈蝈白菜”。因为“蝈蝈白菜”的寓意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太受欢迎,知名度很高,它成为台北故宫十宝之首。大画家齐白石的“蝈蝈白菜”题材的作品,流传下来许多佳作和故事。有一年冬天,白石老人见门前卖白菜的老人生活艰辛,便在屋里画好一张“白菜”与卖白菜的人交换白菜。一段误会之后,卖白菜的老人方才识货,知道此画的价值后喜出望外。

都是真的,翡翠白菜存世并非只有一颗,只是台北故宫这颗名气最大。目前根据史料及实物推断,全世界上应该有6颗“国宝级”的翡翠白菜。其中,台北故宫3颗,北京故宫1颗,天津博物院1颗,还有1颗至今下落不明。

第一颗:台北故宫“翠玉白菜”

台北故宫博物馆这颗镇馆之宝,高187厘米,宽91厘米,厚度达到507厘米,远远看来,与真实白菜相似度几乎是百分之百。

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清朝工匠不仅利用玉料翡翠原料上天然颜色变化,琢碾出一片片生动自然,叶脉分明,鲜活欲滴的白菜叶子。在菜叶浓绿之间还停留了两只螽斯虫(俗称蝈蝈,因繁殖能力强,有多子多孙的寓意,同时蝈蝈与“国”谐音,也有祝福国家富足之意),它们正低着头,专注地嚼着菜叶。

据说,这颗翠玉白菜是光绪帝瑾妃陪嫁之物,唯一遗憾的是,这件国宝有一处硬伤——白菜叶上的一只蝈蝈的左须缺了一小截。至于原因,是本来就有,还是后天损伤,至今无从得晓!

第二颗:台北故宫“翠玉小白菜”

台北故宫还有两颗翡翠白菜,其中一颗,因为个头较小,高度约134厘米,人称“翠玉小白菜”!

这颗小白菜,大体绿黄相间,颜色偏黄,菜叶上也有菜虫,但整个质地和雕工,远比不上那颗著名的“大白菜”,但作为清宫旧藏,也极具价值!

第三颗:台北故宫“翠玉花插白菜”

台北故宫还有一颗翠玉白菜,为花插型,称为“花插白菜”。 它高243厘米,口径128厘米。这颗“花插白菜”最大的特点是,中心开有一孔的翠玉白菜花插非常娇小,白菜的中心在雕刻制作时就被刻了一个洞,因此收藏家推断,它最初是用于插花。

“花插白菜”和“小白菜”平日并不展示,仅曾与“玉大白菜”一起,公开展示过一次。

第四颗:北京故宫“翠玉白菜”

北京故宫也收藏有一颗“翠玉白菜”,但极少公开展出,北京故宫的资料上,也很少提到这颗馆藏玉白菜。

从能找到的上看,北京故宫这颗翠玉白菜与台北故宫的相比,欠缺鲜嫩。圈内戏称北京故宫的翠玉白菜是颗“老白菜”,无法与台湾故宫那颗媲美。

第五颗:天津博物馆“翡翠蝈蝈白菜”

虽然北京故宫的翠玉白菜稍逊台北,但在天津博物馆却有一颗国宝级“翡翠蝈蝈白菜”,可媲美台北故宫翠玉白菜!

这颗“翡翠蝈蝈白菜”高194厘米,宽14厘米,重约2公斤,天津博物馆藏。个头比台北的稍大,质地没后者纯,但胜在雕工。天津白菜的菜心处也有两只蝈蝈,个头比台北的蝈蝈还大,高约191公分。更绝的是,菜上还多了一只螳螂,螳螂和蝈蝈和谐共处,可谓妙趣横生,称为国宝当之无愧。

第六颗:慈禧清东陵“翡翠白菜”

这颗白菜据说慈禧死后,成了她的随葬品。慈禧太后一生好珍珠,之外便是好翡翠,她拥有大量的翡翠饰品。据大太监李连英侄子所著《爱月轩笔记》,慈禧陪葬品中,有一颗翡翠白菜,最为值钱。这颗白菜绿叶白心,菜梗上还刻着一只振翅的蝈蝈,另外还有二只红白相间的马蜂。

可惜的是,1928年孙殿英盗清东陵,慈禧地宫中的随葬宝物被洗劫一空。这颗举世绝品的翠玉白菜从此不知去向,成为历史的悬案。也有人说,《爱月轩笔记》是托名伪造,随葬慈禧的这颗玉白菜根本就不存在!

古语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我国自古就有用玉、佩玉的习惯,从商周时期开始迄今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开创了以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等为代表的玉石文明,留下了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玉器文化,留下了和氏璧等古代名玉的千古传说,也留下了金缕玉衣这样让后人叹为观止的玉质珍宝。而翡翠这一硬玉,直到明代在我国数量极少,甚至一直没有自己的名字。但到了清代尤其是清代后期,翡翠这一来自缅甸的玉石,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短短数年间就征服了爱玉的中国人,取代了几千年来以和田玉为代表的白玉风尚,为自己赢得了“玉石之王”的美誉。

其实翡翠这一名称,最早是我国古代一种鸟的名字。这种翡翠鸟生活在南方,毛色艳丽,雄鸟为红色,谓之“翡”,雌鸟为绿色,谓之“翠”。唐代诗人陈子昂在《感遇》一诗中写道:“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树林……旖旎光首饰,崴蕤烂锦衾。”许慎也在《说文》中提到“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

不过翡翠一词除作为鸟名被广泛使用外,更多的时候则是作为鲜艳颜色的代名词,即翡红与翠绿。在清代的宫廷,翡翠鸟的羽毛作为饰物进入宫廷,因色彩艳丽而深受嫔妃们的喜爱,她们将其插在头上作为发饰,用羽毛贴镶拼嵌作为首饰,故其制成的首饰名称都带有翠字,如钿翠、珠翠等。与此同时,大量的缅甸玉通过进贡进入宫廷,为嫔妃们所喜爱。因为这些玉石的颜色多为绿色、红色,与翡翠鸟的羽毛色很相似,所以人们称这些来自缅甸的玉为翡翠,渐渐地这一名称也在民间流传开了。由此,翡翠这一名称也由鸟名转为玉石的名称了。

在清朝,曾经出现过两个爱玉的统治者,一个是爱收藏白玉的乾隆皇帝,在康乾盛世时,社会上曾掀起过白玉的收藏热潮,时至今日,乾隆时期的白玉屡屡在拍卖会上拍出高价。而另一个爱玉的代表人物,就是晚清垂帘听政40余年的慈禧太后。与乾隆皇帝不同,慈禧太后喜欢的不是白玉,而是翡翠。说起来,慈禧可以算是个地道的“翡翠发烧友”,在她居住的长春宫里随处可见各种翡翠玉器用品,饮茶用翡翠盖碗儿,用膳用翡翠筷子,头发上插翡翠簪子,手上戴翡翠戒指。由于慈禧对翡翠的钟爱,引得王公大臣竞相进献翡翠,从而带动了翡翠在中国的流通。

下落不明的翡翠西瓜

慈禧在颐和园里有一个珠宝室,里面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而在这成千上万件宝物里,她最喜欢的是一对翡翠西瓜。相传,这对翡翠西瓜是番邦进贡的珍品,当时市值达500万两银子。慈禧对它们爱若至宝,把它们放在最坚实的柜橱里,又加上一把机械锁,要想打开这把锁,必须把钥匙插入锁心左转五次才行,方向转错、多转少转,都不能开锁。为安全起见,慈禧还特意派了几名亲信太监,三人一班,日夜轮流看守这间珠宝房。

慈禧为何如此珍爱这对翡翠西瓜呢众所周知,一块翡翠上颜色越多越珍贵,相传这对翡翠西瓜上至少有三种以上的颜色,绿莹莹的瓜皮上带着墨绿的条纹,瓜里的黑籽、红瓤、白丝依稀可见,不能不让人感叹造物主的神奇。只可惜,这对翡翠西瓜由于藏于深宫,当年就很少有人能一睹其庐山真面目,现在由于缺少文献资料记载,更难以准确描述。

那么这对翡翠西瓜现在何处呢据慈禧的心腹太监李莲英及其侄子合作的《爱月轩笔记》中记载,慈禧死后,这对备受慈禧珍爱的翡翠西瓜作为陪葬品,一起埋进了东陵。然而在1928年夏天,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东陵盗宝事件,把慈禧墓中的陪葬品劫掠一空,其中也包括这对翡翠西瓜。

孙殿英盗宝东窗事发后,举世震惊,全国各地各界人士纷纷谴责,要求追回珍宝严惩元凶。孙殿英为了脱罪,多方奔走,四处行贿,而行贿的礼物就是那些东陵珍宝。据说,孙殿英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那对翡翠西瓜送给了宋子文。但也有人说,孙殿英当时送给宋子文的是一颗翡翠白菜,不是翡翠西瓜。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其中一个就是慈禧地宫里的那棵翡翠白菜。但无论如何,这对翡翠西瓜从此再也没能在世人面前出现,不知流落何方。对于它们的下落众说纷纭,有人说它们去了台湾,有人说它们还在大陆,也有人说它们在美国的博物馆中。无论它们身在何方,希望如此稀世珍宝能够有重见天日的一天。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翡翠白菜很是引人注目,每天都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这棵翡翠白菜由一整块玉雕成,呈现白绿两色。白的部分雕成层层相裹的菜帮,脉络隐现;绿的部分雕成翻卷的菜叶,鲜嫩自然,叶片上还趴着两只精雕的小虫,令人拍案叫绝。据说这棵翡翠白菜也是来自慈禧东陵的地宫中,还曾是光绪皇帝之瑾妃的嫁妆。这棵白菜是否是传言中说的孙殿英送给宋子文的那颗翡翠白菜,就不得而知了。

慈禧死后,据《爱月轩笔记》中记载,她的墓中除了闻名于世的翡翠西瓜、翡翠白菜外,还有玉佛、甜瓜、桃、李、杏等诸多翡翠珍品,由此可见慈禧对翡翠的痴迷。

慈禧死后,夜明珠含于其口中,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寝陵被军阀孙殿英指挥的军队所盗。后辗转流落到宋美龄手中,被当做鞋饰,随即不知去向。

据于善浦《孙殿英东陵盗宝记》载:‘ 慈禧陵建筑豪华,超越了清代所有帝后的陵寝尤其棺中随葬的珠宝更为珍贵。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慈禧死后,太监李莲英参加助殓,曾将随葬珍宝一一入册。'

又说:‘盗匪们首先收走慈禧尸体周围的大件宝器—翡翠西瓜、蝈蝈白菜、玉石莲花、珊瑚树等等,再把压在慈禧尸下的珠宝—一取尽,随后把慈禧尸体抬上棺盖,抓下龙袍,撕毁内衣脱下鞋袜,将周身珠宝搜索精光。慈禧的牙也被撬开,把含在口中的稀世明珠取走。'

该文引用孙殿英的话说:她(慈禧)口里含着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

听说这宝贝可使尸体不化,难怪慈禧的棺材劈开后,老佛爷像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才发黑,衣服也有些上不得手了。我把夜明珠托雨农代我赠给蒋夫人(宋美龄)。

扩展资料:

1928年6月,外号孙大麻子的河南军阀孙殿英以剿匪为名,深夜时直奔清东陵。工兵爆破墓室,炸开慈禧太后明楼下洞门里的金刚墙,打通了进入地宫的通道,撞开石门后进入墓室,从金椁内棺盗窃了大量稀世珍宝。

慈禧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死后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白银高达亿两。慈禧棺内底部铺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下面缀大小珍珠一万多粒,红光宝石85块,白玉200多块,锦褥上有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铺五分重的珍珠2400粒。

慈禧尸体上盖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明黄缎底,捻金织成,织有汉字陀罗尼经文25,000千字,缀有800多粒珍珠。头上的凤冠由无数珍珠宝石嵌成,其中仅一颗珍珠就价值白银约1000万至2000万两。

盗陵案被报道后,举世震惊,各地各界人士纷纷通电谴责,要求严惩凶首孙殿英,追回珍宝。蒋介石下令阎锡山查办盗陵案。

孙殿英将乾隆颈项朝珠中最大的两颗朱红朝珠送给戴笠,再托戴笠将一柄九龙宝剑送给国民政府领袖蒋介石;又将翡翠西瓜送给宋子文;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送给宋美龄,宋美龄将夜明珠缀在了绣花鞋上。

—慈禧夜明珠

人民网—揭秘慈禧陵墓珍宝 稀世罕见夜明珠首曝光(图)8

是要问慈禧墓吧!

不知稀世之宝的标准是什么

给你个清单,你看看哪些是你认为的稀世之宝

慈禧棺内底部铺金丝织宝珠锦褥,厚七寸,下面缀大小珍珠一万多粒,红光宝石八十五块,白玉二百多块,锦褥上有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上铺五分重的珍珠二千四百粒。慈禧尸体上盖一条织金的陀尼经被,明黄缎底,捻金织成,织有汉字陀罗尼经文二万五千字,缀有八百多粒珍珠。头上的凤冠由无数珍珠宝石嵌成,其中仅一颗珍珠就价值白银约一千至二千万两。

尸体周围的大件珍宝有:九玲珑宝塔、翠玉佛、翡翠西瓜、蝈蝈白菜、红蓝宝石、祖母绿宝石、玉石、红珊瑚树、墨玉荸芥等不计其数,均去向不明。慈禧太后的牙被撬开,口中所含的夜明珠,分开时是两块透明无光的珍珠,合拢时就是一个圆珠,射出一道绿色寒光,夜晚百步之内可以照见人头,十分清晰。

慈禧心腹太监李莲英亲自参加了慈禧棺中葬宝的仪式。据他和侄子所著的《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尸体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一层珍珠,共厚一尺。慈禧尸置荷叶、莲花之间,头部上首为翠荷叶,满绿碧透,精致无比,叶面上的筋络不是雕琢之工,均为天然长成;脚下置粉红碧玺莲花。

慈禧头戴珍珠凤冠,冠上最大一颗珍珠重四两,大如鸡卵,价值一千万两白银,是世间难得的瑰宝。身着金丝串珠彩绣袍褂。她盖的衾被上有珍珠堆制成的大朵牡丹花,手镯是用钻石镶成的一大朵菊花和六朵小梅花连贯而成。

身旁放金、红宝石、玉、翠雕佛爷二十七尊。脚下两边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两棵,慈禧尸身左旁,放着一枝玉石制成的莲花,三节自玉石藕上,有天然的灰色泥污,节处生出绿荷叶,开出粉红色莲花,还有一个黑玉石荸荠。

慈禧尸身右侧,放着一枝玉雕红珊瑚树,上绕青根绿叶红果的蟠桃一枝,树顶处停落一只翠鸟。还有宝石制成的桃、李、杏、枣二百多枚。身左放玉石莲花,身右放玉雕珊瑚树。另外,玉石骏马八尊,玉石十八罗汉,共计七百多件。安葬完毕,又倒进四升珍珠和红、蓝宝石二千二百块,填补棺内空隙;四升珍珠中有八分大珠五百粒、二分珠一千粒、三分珠二千二百粒;宝石与珍珠约值银二百二十三万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3753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