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祖先历来就爱玉,欣赏玉是一种高尚的嗜好。
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五千多年,就认识到玉石的坚硬和美丽,玉石不仅可以用来磨制工具、武器,又是美丽的装饰物件,寄托了人们的艺术情怀和精神追求,而且还作为一种礼器用来祭祀祖先,因此中国玉器一开始,就带有神秘的色彩,有辟邪,象征着权力、财富、贵贱等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故宫珍藏的勾连纹玉灯,就是标准的和田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
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
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历史,更反映了人们以玉比德、陶冶情操的愿望。
中国是世界上开采玉石最早的国家,近七千年的用玉历史成就了以新疆和田玉等为代表的璀璨玉文化,从周代的“三礼玉论”到唐代玉器中的佛教文化,无不表现出玉器与生俱来的细腻与温润。
到清晚期,晶莹剔透、翠绿盎然的翡翠后来居上,顷刻间独领玉石之 ,成为玉石之王。
乾隆、慈禧都是翡翠“发烧友”
翡翠称王与当时统治者的喜爱有很大的关系。
传说乾隆就是翡翠最大的“发烧友”,当时皇帝身上的饰物、手玩件、宫廷摆宝阁上的摆设很多都由翡翠雕刻而成,乾隆对翡翠的喜爱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年命令云南巡抚进俸的物品就是翡翠玉器,尤为钟爱的就是被后人命名为“乾隆盛世十八宝”的十八件玉器,并成为后来玉器行争先效仿的玉雕题材。
“还有一个女人对翡翠的影响可谓是巨大的,就是慈禧太后,她对翡翠的喜爱、收藏绝对是顶级的,众所周知的“翡翠白菜”(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当时的价值就是500万两白银。
令人叫绝的“翡翠西瓜”共四个,两个白皮黄籽粉瓤,两个绿皮白籽黄瓤,价值600万两白银。
只可惜这些宝贝很多都流失了。”
唐朝就开始收藏新疆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的历史更加久远,从唐朝宫廷里就开始收藏、使用和田玉了。
尤其唐明皇爱玉如痴,常将玉赏赐给有功之臣和爱妃。
北海团城国家珍宝馆,进门最大玉件就是新疆和田玉雕件—《大禹治水》,足有十几吨重。
据说:当时皇帝下令限期三个月从新疆昆仑山运到北京,由于路途遥远,交通工具落后,误了期限领军大臣被杀头了。
这块偌大的和田玉雕了几十个人物、山水、松柏和桥梁,大禹挥旗指挥民工造渠,场面壮观,雕刻生动,更让人惊叹的是,在那个无电、无工具的年代又是怎么雕出如此巨大的雕件的。
解放后,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中国顶级的玉雕老艺人(号称五大巨首)研究这件作品是怎样雕出来的,专家们都望石兴叹,这至今还是个谜。
翡翠的流行
传说十三世纪初,云南的一个盐商偶然的从缅甸驮了一块石头回国,那块晶莹透亮的绿石头一下子征服了爱玉的中国人,这块石头就是翡翠,因其色泽艳丽、产出稀少、具有玻璃光泽、质地滋润、韧性较强、硬度高,在玉石家族中称“硬玉”,又称“玉中之王”。
翡翠产地多属于未开发山区,虽不致鬼魅魑魍、豺狼虎豹,但孟尹深山,往往走上一日不见阳光,茫茫林海,只有求玉人走出的小毛路;雾露河,滚滚浊流,每逢夏日雷雨天气,水面上处处泡起,缕缕烟生,烟生至三尺高度即聚拢不散,人坐在船中,伸手不见五指,如入五里雾中。
除了蛮烟瘴气,蚊蟒疟疾以外,环境恶劣,加上工具原始,旱季短少,物资缺乏,玉石的开采,备极艰辛。
直到18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翡翠才真正大量进入中国云南。
虽然翡翠从传入到应用也只有300~400年的时间,但由于喜爱翡翠的人们赋予其神奇的文化内涵,其短暂而辉煌的历史足以让其他玉石羡慕不已,并与其他玉石一并构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玉器文化。
明代,我国出现缅甸翡翠;清代,由于王公贵族的喜爱(尤其是受到清朝乾隆皇帝的推崇和慈禧太后的癖爱),被称为“皇家玉”,由此翡翠身价百倍,成为玉中极品。
翡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眼中,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石头,还带有神秘的信仰和附托。
古人与今人都皆爱玉、喜玉、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现业已成为世界各地炎黄子孙及韩国等地最流行的玉石,佩玉爱玉已成为一种现代时尚。
中国素有“玉石王国”的美称,玉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东方文明的象征。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玉的踪迹,至四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及良渚文化时期更是涌现出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在古人心目中,“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可见人们对玉石由衷的喜爱之情。深厚的玉文化底蕴,使翡翠在明末清初之际,以其缜密坚韧的质地、天然艳丽的色泽而成为了玉石家族中个重要的后起之秀,顷刻间在玉石界独领风骚,并且其价值在近二百年的演变中日益升高,远远超出了中国传统的玉石一透闪石、阳起石质软玉。翡翠凝聚着亿万年天地的造化,承载着五千载华夏文明的精髓,深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而最终当之无愧地赢得了“玉石之王”的美誉。翠的美是含蓄典雅的,深深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它具有一种灵韵古典的气质,这是一种来自文化深处的柔美,是一种历史的沉淀的美,是一种别有韵味的难忘之美…凭借其朦胧外皮之下所蕴含着的万千美色与晶莹别透,翡翠最终以其独具魅力的种、水、色征服了所有爱玉、惜玉、崇玉、赏玉、藏玉之人,担当起了“器以载道”、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重任翡翠颜色五彩斑斓,质地晶莹别透,品性润若凝脂。它既有青翠欲滴的绿,又有热情如火的红;既有雍容华贵的黄,又有典雅庄重的紫:既有圣洁高贵的白,又有凝重犀利的黑……“这些种种自然而又富于变化的色彩,无不是收藏家们倾心向往的经典。
1、翡翠形成大约需要一亿年,翡翠生成的地质条件十分苛刻,它需要一个高压低温的地质环境,首先硬玉岩在整个地壳中非常难于形成,并且十分稀少,另外它的超基性岩也十分少见,有了以上二个条件为前提,还须有微量铬离子,色素离子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漫长的时间里,不间断地进入硬玉晶格,才能形成一般的绿硬玉。
2、中国的历史文化中,翡翠出现的时间很早,大致周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但是真正形成文化的时期当属清朝,清朝时期,翡翠被当作贡品上奉给朝廷,优越的质地、艳丽的品相使得其一出现就成为人们的宠儿。国人对于翡翠十分钟爱,雕琢形式多样,翡翠制成的各种雕件、摆件以及人物、动物、风景等的形象,都代表着人们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仕途、前途的祝愿等等。
3、翡翠的形成要追溯到侏罗纪(约18亿年)时期,那时的缅藏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并向欧亚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到第三纪的渐新世(约3500万年)前、印巴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缅藏板块碰撞,并俯冲于欧亚缅藏板块之下。这两次的碰撞,尤其是第二次的碰撞,不但使青藏云贵高原上升隆起,还造成了世界屋脊。使原残存的缅藏板块更加支离破碎,造成大大小小的断裂,超基性岩及其他岩浆岩沿断裂带侵入。
4、翡翠生成的地质条件十分苛刻,它需要一个高压低温的地质环境,首先硬玉岩在整个地壳中非常难于形成,并且十分稀少,另外它的超基性岩也十分少见。若要成为特级硬玉翡翠,还须具备以下条件,翡翠围岩必须是高镁高钙低铁岩石,这种环境产出的翡翠更纯净,少铁使底不发灰,尽管低铁但还是有铁的存在,要翡翠十分纯净无杂质,还须在强还原条件下即在还原环境中生成,因为在缺氧环境中,它所含的铁会形成磁铁矿而析出,而不进入翡翠的晶格内,可使翡翠绿更正。
在中国云南省腾冲地区,曾多次发现用翡翠玉料磨制的很原始的玉器。如1987年,在云南保山地区龙陵县出土了三把玉斧,经鉴定,材质为翡翠;再经考古学测试,为远古时期的文物。目前谈论翡翠历史比较系统、资料较为丰富的文章是杨希林先生所撰写的《翡翠简史》一文,杨希林先生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出土的汉唐等时期的翡翠,其原石应为日本所产,经高丽(朝鲜)运人中国,而不是缅甸出产的翡翠。但至少在唐代以前,商品级的硬玉矿物在中国很少见,也还未获得翡翠的美称,如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南郊,唐代玢王府旧址地窖发现的出土文物中有翡翠六颗,但其名称却与其他玉石一道题记为“颇黎十六”。显然,当时人们还未将硬玉矿物定名为翡翠,当时流人中国的翡翠除产自日本外,还有可能来自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一带。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滇游日记》中已明确记载有在腾冲、保山两地加工、经营翡翠(后来才称为翡翠)的消息,从记载中可以看出,腾冲的翡翠加工业和翡翠商贸活动已经达到了繁荣的程度;清乾隆时期的大学士,纪昀(1724-1805)所著《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记载:“记余幼时……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如蓝田,乾黄强名之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出真玉上矣.…盖相去五六十年,物价不同已如此,况隔越百年乎!”从徐霞客在永昌府(今云南保山、腾冲一带)加工“翠生石”(翡翠)时(1639),至纪昀幼时(1734年左右)的近百年间,翡翠仍未被内地认为是价值较高的“真玉”,其消费群体很小,价格也很低。所以,皇室、贵族当然不屑使用价格低的玉石自贬身价。因此不能因十三陵中没有翡翠,就断定当时在民间也没有发现和使用翡翠。根据史料及考证,从周朝至明朝(公元前11世纪~公元1644年),中国民间已有翡翠玉器及饰品,但数量极少,未受到起码的重视,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软玉(和阗玉)文化最辉煌的时代。软玉,尤其是软玉中的白玉,在使用上占有主导地位——我们从故宫博物馆所藏的玉件珍品中可以看出这一现象,这一时期的玉件多为各种软玉制作的雕件。即使到了明代,翡翠也未被重视。清代康熙以后,缅甸国王常将翡翠饰品作为贡品,向中国皇帝进贡,历史上著名的“翡翠之路”得到了拓展,康熙之后,由于乾隆皇帝对玉有着特殊的爱好,使得大量的翡翠进入皇亲国戚阶层,翡翠业迅速地兴旺了起来,翡翠逐渐流人中国上层社会,为统治阶级所注重,尤其在清末,翡翠受到慈禧的特别偏爱,其身价陡然上升。史料记载,曾有一外国进贡者向慈禧献上一颗大钻石,她不接受,反而欢迎送给她小件翡翠的人。在慈禧的殉葬品中,有翡翠西瓜两个,绿皮红瓤,黑子白丝,估价值白银500万两;翡翠甜瓜4个,形象神似,估价值白银600万两;翡翠荷叶1件,叶上布满绿筋,估价值白银285万两;翡翠白菜2棵,生动逼真,令人叫绝:菜心上有两只满绿的蝈蝈,绿叶旁有两只**的马蜂,均为一块玉料制成,估价值白银1000万两。另外还有许多翡翠制品。1928年慈禧墓为军阀孙殿英所盗,致使这批翡翠珍宝大量流人外国。从史料中及这些史实可以看出,到了清代特别是清末,翡翠在中国王文化及玉贸易中的地位已超过了白玉和其他玉石。总之,翡翠制品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就已流人中国西南边陲,但数量极少;在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中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600年)
1、清代时期缅甸翡翠并未得到大规模的开采,对于翡翠的质地划分也并没有如今细致,即使是清宫廷,对于原料的看重也远不如今,而是更在乎对材料的使用。
2、老种翡翠和新种的区分,只看种水。老种翡翠结构紧密细腻,结晶颗粒小,色泽均匀纯净,水头足,光感强,起莹起胶。新种翡翠结构疏松,颗粒大、密度小,水头短,耐磨性差,颜色不均匀,底色多显示灰白、乳白、浅绿等色。
3、明清翡翠往往会被检测出蜡或者其他物质的残留,但毕竟是弱酸并不会酸蚀透整件作品,因而其天然的内部结构并未被破坏,这也是我们鉴定其是否为天然的重要方面。
4、清代至民国时期,常见的翡翠饰品是朝珠、翎管、扳指儿、龙钩、别子、手镯、戒指、耳坠、表杠、烟壶。
5、清代老翡翠的盛行,要从乾隆皇帝说起,因为在此之前,很少有人佩戴翡翠制品,它不仅加工粗糙,美观程度不高,而且款式单一,因此并不受欢迎。而乾隆皇帝热衷于收藏玉石字画,他为了制作心爱的玉器,不惜从几千里之外,派人将玉石运送进京,因此才有了现在的国宝“大玉海”和“大禹治水”。
6、从清宫翡翠器翠的质地等级看,大部分均为老坑种翠料,而通身满绿的“纯翠”甚少,尤其水头足、玻璃地、艳绿欲滴的高翠更是难得一见,只有从小件的佩饰中偶可找到。白地含斑点状的翠较多,还有一批无绿的白地翠。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称翠为“翠玉”,偶称翡翠。劣质翠称翠根子,个别的承袭原名仍称“云玉”,有的黄签上称翠为“绿玉”。
7、故宫翡翠藏品多源自清朝,雍正时期翡翠器件极少,乾隆时期器件渐增,晚清慈禧掌权时期的翡翠藏品器物最多。
翡翠的形成过程
翡翠原石从石化玉,到玉生色,再到玉成皮这样一个过程经历了六千多万年的演变。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在花岗岩脉和淡色辉长岩类岩脉在12~14kPa压力下,在钠的化学势高的热水溶液作用下发生交代而成。
翡翠的形成是因为在高压条件下,岩浆侵入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在区域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成硬玉而形成。
翡翠形成的说法有很多,有一种说法认为翡翠是在区域变质作用的情况下,原生钠长石分解成硬玉形成的。或者是板块碰撞的过程中产生了压扭性应力和低温,在这两个条件下,钠长石形变成蓝闪石片岩后,再进一步转变为硬玉形成的。
翡翠是天然形成的一种晶体矿石,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也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成分是钠铬辉石和钠钙质辉石组成,常伴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
翡翠的形成有很多说法,例如有一种说法认为翡翠是岩浆在高压条件下,逐渐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
翡翠玉的历史有多少年但是直到明朝末年还是罕见的宝物,翡翠制品在我国盛行,是清朝的事了。”通过这位权威史学家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翡翠的历史有很多年了,翡翠进入中国的时候大约是在清朝中期。
大约一亿年,经过火山爆发的积淀和二次板块运动的挤压才形成的,地区也仅限于喜马拉雅山板块附近。翡翠(jadeite),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
翡翠原生矿的发现始于1875年,开采难度较大,产出的翡翠品质也往往不及砂矿。20世纪90年代,大型的挖掘机投入到翡翠的开采工作中最近几年更是将大量的炸药运用其中,大大提高了翡翠的开采进程。
于第四纪的更新世后已有大量硬玉巨砾侵蚀搬运再沉积了。因此,翡翠的生成时间与恐龙生活的时期一致,经历了上亿年的地质变动才形成尤为珍贵,而且同样的复杂环境不可能重演,因此才说黄金有价玉无价。
在中国云南省腾冲地区,曾多次发现用翡翠玉料磨制的很原始的玉器。如1987年,在云南保山地区龙陵县出土了三把玉斧,经鉴定,材质为翡翠;再经考古学测试,为远古时期的文物。
翡翠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1、由此可见,翡翠并不是慈禧的最爱,而是民间的一种曲解。有人说,元代就有翡翠制品,明代和清代逐渐多见,但目前我们并没有发现元代和明代的翡翠制品,清早期也并不见什么翡翠制品,还是以白玉为主,宝石为辅。
2、很多学者认为是周朝发现的,有的说是汉代,有的说是梁代等不同的看法。
3、所注产翡翠的缅甸勐拱、密支那一带,距我国云南边境只有150公里。在明朝万历年间,此地曾属永昌府(今云南省保山市)管辖。由于历史的原因,被称为东方瑰宝的翡翠经云南腾冲、瑞丽等边城输入我国,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
翡翠一般都是多少年形成的,所谓的老坑和新坑是什么意思1、新坑是指翡翠的原生矿,即翡翠形成之后没有经历较大的地质作用改造,也称为“新场”。老坑则是次生矿,即翡翠形成之后经常风化、地震、流水等等作用改造,其玉性发现了较大的变化,也称为“老场”。
2、翡翠的次生矿,就是经过河水等自然地质运动搬运的翡翠矿物,为水石或水翻砂石,通常称之为老坑,翡翠的原生矿则称之为新坑。老坑的次生矿翡翠有外皮,质地细腻,结晶颗粒小,水头足,透明度高为老坑种。
3、老坑指的是翡翠的产地以及产业链,新坑指的是翡翡翠的魅力以及影响力。
翡翠和水晶形成时间1、缅甸翡翠与巴西水晶年代对比:水晶的形成条件要比一般玉石更加苛刻。
2、翡翠玉的形成需要大约一亿年,经过火山爆发的积淀和二次板块运动的挤压才形成的,地区也仅限于喜马拉雅山板块附近。
3、其实讲的是相同的东西。一般,工业用途的人造水晶,其厚度约需三公分左右,即30MM,需要约40天左右的时间来成长;若要供作珠宝业来磨成十公分(100MM)以上的水晶球,通常约需120~180天也就够了。
4、基性岩)。钠长石的化学成份为NaAlSi3O8,所以可以推测翡翠是在中─低温、高压条件下由含钠长石的岩石去硅作用而形成的。翡翠习惯上又称为缅甸玉,是缅甸出产的硬玉,日本、苏联、墨西哥、美国加州等也均产有硬玉。
5、一般,工业用途的人造水晶,其厚度约需三公分左右,即30mm,需要约40天左右的时间来成长;若要供作珠宝业来磨成十公分(100mm)以上的水晶球,通常约需120~180天也就够了。
6、玉的形成时间比较长。天然水晶是大自然的产物,它生于地下形成过程需要上亿年的时间。玉石的形成时间非常久,一般几万年,几亿年十几亿年都有可能。
翡翠形成的时间是多少年1、大约一亿年,经过火山爆发的积淀和二次板块运动的挤压才形成的,地区也仅限于喜马拉雅山板块附近。翡翠(jadeite),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
2、大约一亿年,经过火山爆发的积淀和二次板块运动的挤压才形成的,地区也仅限于喜马拉雅山板块附近。翡翠是由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
3、因其被发现得较晚(1983年),加之产量颇巨,目前用来做翡翠饰品的原料,主要来自那个矿区。而真正老坑矿床由于几代人的开挖,已经资源殆尽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