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蜡质感,应该是黄蜡石。
黄蜡石又名龙王玉,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而得名。是石英岩矿物因为受地质变动影响,与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热或火山等自然条件,长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变质形成黄蜡石。所以结构紧密,韧性强,硬度65~75。
品质良好的黄蜡石有着田黄般的颜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鲜艳丰富。
黄蜡石根据不同质地,规格价格会有差距,从几毛几块一克到上千一克都有。
黄腊石分粗腊,晶腊,胶腊,细腊,冻腊,冰腊,品相不好的粗腊可以填路基,晶腊,胶腊,细腊基本1毛到1块,极品冰腊可以卖到上千一克。
辨别:
黄蜡石冒黄翡大可乱真,黄蜡石的色彩、质地和硬度特征与天然翡翠中的**翡翠(黄翡)有着惊人的相似,以至当黄蜡石刚刚进入市场时,很多消费者和珠宝商将其误当作黄翡,一些粗心的检测部门甚至也出现将黄蜡石鉴定为黄翡的错误。关于二者的无损鉴别方法,主要可以根据它们在矿物颗粒度、密度、折光率、抛光面纹理和高倍放大镜下褐铁矿分布特征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来区分。
眼看颗粒度和抛光面纹理
优质黄蜡石的成分为蛋白石或者玉髓,矿物颗粒度一般小于001毫米,肉眼一般看不到颗粒;而黄翡的成分为钠铝辉石,矿物颗粒度一般大于001毫米,肉眼一般可以看到结晶颗粒以及颗粒解理面所显示的光性(翠性,或称翡性)。
就是说,高品质的黄龙玉因为颗粒非常细,肉眼看不见组成颗粒,所以抛光面上的光性特征没有翠性(或称翡性),没有微波纹,而黄翡则有翠性(或称翡性),有微波纹。
手掂重量
黄蜡石和黄翡的密度有差异,前者的密度为260,后者的密度则为333,这就导致手掂同样大小的物件,黄蜡石明显轻于黄翡。
测折光率
黄蜡石的折光率为154,而黄翡的折光率为166。这点差异让黄蜡石的折光率、光泽等光性特征明显弱于黄翡。
高倍放大镜下观察褐铁矿分布特征
黄蜡石的黄褐色胶体状褐铁矿均匀分散在非晶质的蛋白石或者隐晶质的玉髓内,不显示网状分布的特点;黄翡的黄褐色胶体状褐铁矿充填在细粒的钠铝辉石的晶体间隙内,显示网状分布的特点。
-黄蜡石
正确的说法是“一两田黄三两金”田黄石的价值会更高一点。
近几年,田黄石在国际上的热度都是高居不下,在价值升高了以后,很多极为难得的田黄石珍品也开始出现了,并且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两田黄三两金”、“市场的硬通货”、“田黄时代” 等词,这些词更凸显了田黄石现在的热度和价值,在网上差了点资料,对田黄石的价格估值,”如果是是裂格少,萝卜纹清晰,色泽及润度,重量在10克以上,品相达到60分以上的田黄精品市场价格5-10万一克 “
田黄石非常适合雕刻、做印章,主要是因为它材质温润凝腻 ,从明代开始,就被当作帝王的印章材料和各种工艺品放在皇宫中,也因此田黄石被成为“印石之王”,并且在现在,因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禁止了犀牛角,象牙的贩卖,所以更提高了田黄石的地位,并且在现在的市场上,田黄石的成交量也是居高不下,仅次于翡翠。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田黄石在中国可开采量特别少,产地只有中国福建省寿山乡寿山村一处,并且范围还特别小,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已经日渐枯竭,也就是说,中国境内的田黄石只有这么多了,如果以后想要买中国的田黄石,只能从已经开采出来的这里面买,其他地方已经没有了,而黄金在在 2019年我过总产量300多吨,田黄石这么多年可能只有300公斤,这个对比更能看出来田黄石的珍贵。
好看的石头千篇一律,好看的田黄百年难遇,就田黄石真实的交易记录来看,一两田黄石三两黄金,确实不是骗人的,并且田黄石的价格高的还不是一星半点。
鸡血石,是辰砂条带的地开石,因鲜红色似鸡血的辰砂(朱砂)而得名。鸡血石含有辰砂(朱砂)、石英、玉髓35%-45%。磁铁矿、赤铁矿6%-12%。辰砂约5%-8%。
鸡血石同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并列,享有中国“四大国石”的美称。主要用作为印章或是工艺雕刻品材料。中国最早在浙江昌化发现玉岩山鸡血石。后来又发现了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巴林鸡血石。20世纪90年代又在贵州、陕西、甘肃、四川、湖南、云南等地发现了鸡血石。
鸡血石由于产量相当有限,市场价格经久不衰。
品种
昌化鸡血石可分为冻地、软地、刚地和硬地四大类。冻地鸡血石为玻璃冻、羊脂冻、牛角冻、桃花冻等,微透明或半透明,硬度在2—3级。软地鸡血石的硬度为2—4级,刚地鸡血石是高岭石、明矾石岩经后期硅化的产物,硬度在4—7级。硬地鸡血石是成矿过程中硅化作用的产物,地质学名为辰砂硅化凝灰岩或含辰砂硅质岩,主要成份SiO2,其硬度大于7级。
昌化鸡血石的品质是血和地。血色为鲜红、正红、深红、紫红等,鸡血的形状有块红、条红、星红、霞红等,并能达到鲜、凝、厚为佳,深沉有厚度,深透石中,有集结或
鸡血石
鸡血石
斑布均衡为佳。血量少于10%者为一般,少于30%为中档,大于30%者为高档,大于50%者为珍品,70%以上者珍贵难得。全红或六面血为极品。红而通灵的鸡血石称为“大红袍”,除了红色“鸡血”以外,底色尚有黑、白、黄、绿、蓝、灰褐、紫、青等基本颜色,再加上浓淡深浅不一的各种色彩相互融合,天然浑成,不须人工雕凿,已构成一幅幅自然美丽的图案。黑白地与鸡血三色的称为“刘关张”,也是奇妙之品,色彩奇丽,变化万千。除此之外,昌化鸡血石石质中,还具有“细、红、润、腻、温、凝”之六德。
桂林鸡血石颜色丰富,以红色为主,兼备了和田玉的白、翡翠的绿,另一方面鸡血石以红为上,红色越鲜明越有收藏价值,所以这几年,桂林鸡血石很受一些高端人士的收藏。
根据鸡血石的血色和质地可分为:大红袍、玻璃冻、田黄冻、羊脂冻、牛角冻、朱砂冻、藕粉冻、五彩冻、桃红冻、豆青冻、玛瑙冻、木纹冻、鱼脑冻、鱼子冻、蛇皮冻、雪花冻等。
方法
鸡血石的质量评价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考虑:
1、“血”:“血”的好坏由血色、血量、浓度和血形四个方面决定。质量上乘的鸡血石要求其血色艳而正,还要活,并要融于“地”之中,血量要多,越多越好,而且要浓,血形以团血状血较佳,点血次之。
2、净度:以无瑕疵、无裂纹者为佳。瑕疵和裂纹的存在会影响鸡血石的质量。
3、“地”:“地”的质量由其颜色、透明度、光泽和硬度四个要素决定。要求“地”的颜色深沉而淡雅,并且要求“地”半透明,呈强蜡状光泽,硬度小。
影响因素:
一、血色;鸡血石的颜色从鲜红为最贵,次为朱红、暗红较差。鲜红者又称“活血”;暗红因似凝血,故称“死血” ;
二、血量;一般来讲鲜红血含量大于30%的为高档品,大于50%为精品,大于70%为珍品,含血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如全部都是血,那就是一块辰砂而不是鸡血石了。对成品印章而言;六面血者为上品,叫“满堂红”;四五面含血者为正品;三二面含血次之,单面见血者为下品。
三、血形;有星点状(点血),条带状(条血)、块状(块血)三种。血形评价应抓住“血”在石中的分布特点,若其云中似雾,构成抽象图形,则鸡血石价值培增。[2]
鸡血石章
鸡血石章
带血色的石头称为鸡血石,不带血色的则称为昌化石。
品评鸡血石,首先是看“血”的红色,以其鲜、凝、厚为佳。鲜者红如淋漓之鲜血;凝者聚而不散;厚者指有厚度有层次深透于石层中者。另外鸡血石的地张也是判断鸡血石的重要依据。地张就是红色染在什么样的石头上。鸡血石的地张以纯净、半透明,无钉与血之鲜红色彩交相辉映者为上品。鸡血石的品样可分为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圆形、畸形,尺寸大致以5——2公分的径边为宜。[3]
鸡血石的质地细腻,带韧性,结构紧密,受刀不崩。
好的鸡血石都不加雕琢,以做印章为最宜。可以这么说,凡是加雕刻的鸡血一般都为遮掩其疵,是不足为贵的。
可分为鸡血、质地、重量等三种方式区分:
1 、假鸡血:没有银斑,色度深浅不匀,线条粗细不一,花纹不自然,排列不符合鸡血赋存规律,肉眼细观极易区别。
2 、质地:用塑胶化合物假造,完全没有石感,用刀刻也没有石屑粉。有人甚至将鸡血石切片,再粘贴于粗石上,再用填缝胶及石粉粘合,状极似真鸡血石,仔细在强光下则可辨别真伪,或观察血色及画形是否一致或有无连贯,不难识破。再则,有人用石粉加化合物,塑模涂上“朱砂”或大红水彩假造鸡血而成。
3 、重量:真鸡血石的重量较沉稳,假鸡血的重量较轻浮,只要细心用以下步骤测
鸡血石
鸡血石
试:
(1 )用砂布细磨,真鸡血石材会呈石粉状而有朱砂红之现象,化石物则没有
(2 )用刀雕刻,假鸡血石下刀后呈塑质之卷曲石屑,能感觉出来
(3 )用火烧,假鸡血石会有烧焦的胶臭味,真鸡血石则不会;
(4 )用手量质重,假鸡血石因质地不同而感觉较轻
赝品
伪劣品:鸡血石由于其含有特征的“鸡血”,一般不易与其他玉石相馄淆,但仍有少数几种玉石的外观与鸡血石存在相似之处。这几种玉石是朱砂玉、血玉髓、寿山石和染色岫玉等。血玉恤硬度明显大于鸡血石,其中血红色常呈斑点状,与鸡血石中的团块状、条带状形成明显差别,且其他物理特征也明显不同;朱砂玉是含辰砂的脉石英,由于其主体是石英,加之其中辰砂的分布主要呈星点状、丝状等,与鸡血石较易区别,寿山石中的桃花冻因其为散布有如同米粒大小的鲜红血点,宛如无数片艳丽的桃花花瓣漂浮在一愁清水之中而得名,但其分布特征与鸡血石明显不同;染色岫玉俗称“血丝玉”,市场上常用于仿冒鸡血石,但其明显其有染色特征,加之其物理性质明显不同,因而也易于鉴别。
鸡血石
鸡血石
拼合石:一般有拼接鸡血石和镶嵌鸡血石两种。鉴别时,只要认真,不难找到拼合的痕迹。
假石:假血鸡血石是用无“血”或少“血”的天然鸡血石并在其上绘上红色假“血”而成。鉴别时主要从其“血”的特征、硬度、血形、辰砂矿物存在与否并借助于化学试剂等方法进行。
各地石:一般来看,昌化鸡血石的血色为纯浓艳色,而巴林鸡血石的血色偏暗,多呈暗红色。昌化鸡血石的血形多呈条带状、片状和团块状,略具方向性,而巴林鸡血石的血形多呈棉絮状、云雾状,无方向性;昌化鸡血石的血浓集,而巴林鸡血石的血清散;昌化鸡血石不易褪色,而巴林鸡血石易褪色。此外,其在质地、硬度、韧度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只要有经验,不难将其区别。
人造石:其一般是以略色不透明的塑料为“地”,在其上用辰砂粉未或红色有机颜料当“血”,并在其外涂一层保护树脂,俗称“工艺鸡血石”。它的鉴别主要是基于其“地”的特征,并用热针探测及借助于化学试剂等进行。[4]
https://gss0baiducom/-v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baike/s%3D220/sign=a4fcfb78564e9258a23481ecac83d1d1/8694a4c27d1ed21ba32b3df9ad6eddc450da3fcfjpg
田黄石和黄龙玉相比,颜色近似,但黄龙玉硬度更大,密度更高,重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白云母。田黄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土、伊利石、叶蜡石等,具有最典型的特征萝卜纹,这是黄龙玉所没有的,单就这个特征,用肉眼就可以将两者区分开来。
田黄石(Field-yellow stone),简称“田黄”,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呈**而得名。寿山石优良品种。广义的田黄石指“田坑石”,狭义的田黄石指田坑石中发**者。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方面,田黄石与寿山石相近,已成为独立的印章石品种。英文名称:larderite(tian huang)主要矿物为: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土、伊利石、叶蜡石等。常见的颜色:为黄、白、红、褐等色。其中产于中坂田中的各种**田坑石称为“田黄”。田黄石,是寿山石品种中的珍品。由于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
黄龙玉最初人称黄蜡石。在当地人看来,它有着田黄般的颜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鲜艳丰富。由于其产在龙陵,又以**为主色,故最终得名为黄龙玉;目前,从鉴赏角度可分为‘原生黄龙玉’和‘雕件黄龙玉’两种。黄龙玉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白云母等,另含有铁、铝、锰等金属元素及40多种微量元素,但和水晶不同并非单晶体,而是类似翡翠及和田玉的多晶复合体。硬度与翡翠相当,摩式硬度为65-7,韧性好于翡翠,略低于和田玉,所以是非常适合雕刻的优秀玉石材料,黄龙玉自发现以来屡获中国玉石最高奖天工奖等大奖并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喜爱和收藏,成为时下最为火热的三大优秀玉石之一。
金田黄 产自印度尼西亚爪洼岛的太阳溪,由于这种石头在未经加工时,看上去很像是肥皂,被称为“肥皂石”。 由于是从800米长的溪水和泥沙中挖捡而出,也称太阳石、太阳仔冻石,田黄精石,金田黄冻。 “金田黄”是含镁和锰较多的方解石,学名是“镁锰方解石”或者“镁菱锰矿”,“金田黄”颜色艳丽,有红色、橙色或者**等不同色调,而“金田黄”的红色、橙色或者**正是来源于方解石中所含的锰了。 “金田黄”属于方解石;其化学成份钙111 锰089 (CO 3)2,主要成份为碳酸钙,由较高纯度碳酸钙,氧化硅等无机化合物组合而成;摩氏硬度35-45,易雕刻,一般温度下不干不裂。一般为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其摩氏硬度为35~45,比重为29~30。 由于没有赏玩石头的传统,这种石头在当地并没有受到任何特殊的待遇。直到2000年前后,这种石头进入中国台湾,被加工成艺术品进行收藏,它的名字也相应改成了“太阳石”。2005年这种石头被台商带到大陆,开始在少量藏石爱好者之间流传,名字也改为现在的“金田黄”。在此过程中,这种石头的价格开始逐级上行。而从2008年开始,中国金田黄市场逐渐形成,金田黄原石及其制品的价格,也进入了加速上冲阶段。 “金田黄”在市场上通常被称为“印尼金田黄”或者“台湾金田黄”。该石种产于印度尼西亚一个不太知名的地方——“太阳溪”,所以当地又称之为“太阳石”或者“肥皂石”,质地优良,也有山产的“山料”和河中采掘的“水洗料”之分。据商家说,其产量也很稀少。市面上通常见到的“金田黄”原料多为团块状、结核状,有的带有共生的“石皮”,透明度较高。上等“金田黄”比寿山石中品质较好的“冻石”的级别还要高。其金黄、橙红、粉红等颜色非常有特征,也很好看,且与产于中国福建地区的顶级名石——寿山田黄非常接近,所以有商家称之为“印尼金田黄”。由于“金田黄”最早进入的市场是中国的台湾地区,也是最早由台湾商人带入福建地区销售的,因此也有“台湾金田黄”的说法。金田黄 金田黄 “金田黄”在本世纪初登陆台湾时,并没有引起藏家的特别兴趣,也没有什么大的轰动。但是,近两年来“金田黄”再次进入福建地区后,身价便陡然暴涨:在印尼当地,台湾商人的原料采购价格已从一公斤原石3000元台币涨到3万元台币(约合人民币6000多元),涨幅约是10倍,而且这一价格仍在不断攀升;福建地区一方石印从原来的1万元到几万元,一下就涨到了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不少商家甚至认为,优质“金田黄”的价格已经超越了黄金。有媒体近日还称:“在台湾,金田黄的行情价是500元/克,比黄金还要贵。即便如此,金田黄的身价现在仅为田黄的1/3。”于是,很多商家都在期待,“大陆市场目前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后市应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所以放言鼓励藏家:“现在是最好的投资和收藏时机。”甚至有媒体报道厦门玉石市场时用了“震荡连连,金田黄想做下一个黄龙玉”的标题,认为“金田黄”也应该像黄龙玉一样,可能还有几万倍的涨幅。 称“金田黄”名不正且言不顺 尽管详细的矿物学报告还未出台,但根据矿物学家的肉眼鉴定和已有的一些介绍资料,我们仍然可以弄清楚“金田黄”的材料本质。 “金田黄”是含镁和锰较多的方解石,学名是“镁锰方解石”或者“镁菱锰矿”,英文名为Kutnahorite,也可翻译为“锰白云石”。“金田黄”颜色艳丽,有红色、橙色或者**等不同色调,属于艳色方解石的集合体。我们知道,纯的碳酸钙就是方解石或者文石,含镁多时就多了白云石的成分了,含锰多时就多了菱锰矿的成分了。所以,虽然“金田黄”为方解石,但有较多的白云石成分和较多的菱锰矿成分。而“金田黄”的红色、橙色或者**正是来源于方解石中所含的锰了。 “金田黄”一般为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具有不完全的板面解理和贝壳状断口。其摩氏硬度为35~45,比重为29~30。“金田黄”主要形成于外生作用条件下,产于近代海底沉积、黏土或石灰岩洞穴中,也可形成于内生作用,产于温泉沉积及火山岩的裂隙和气孔中。“金田黄”的材质在外表上酷似寿山田黄,但两者在折光率、硬度、透明度、质感等物理性质上却大相径庭。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或许是寿山田黄太令国人着迷了,抑或目睹了寿山田黄近几年价格狂飙,于是商家便把这种外来的石头称为“金田黄”。这一名不正且言不顺的称呼现已让寿山田黄的粉丝及商家大为反感,也令很多国人懵懵懂懂。我想如果老外听了这个名字,可能更会莫名其妙。因此,这个“金田黄”也需要正名。 那么,应该怎么命名呢?目前,在政府机构没有下达约束性的、具备强制力的文件来对“金田黄”进行命名的情况下,用材料名+工艺名的二名法或是一个首选方案:工艺名或者可以就叫“金田黄”,但材料名必须是科学名,因此称之为“橙色方解石”或许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这样,“金田黄(橙色方解石)”或许能够纠正市场对于这种漂亮石材的种种失之偏颇的理解。 硬度高于寿山田黄适合做印材 “金田黄”摩氏硬度为35~45,因此这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石头以其比寿山石、寿山田黄明显为高的硬度和不容易被指甲划伤的优点,理所当然地成了文人骚客的理想印材。 我们知道,寿山田黄是福建产寿山石中的优良石品,它与寿山石一样,主要也是由地开石、珍珠石和其他黏土矿物组成,硬度很低——摩氏硬度只有2~3,有可能为手指甲(指甲的摩氏硬度为20~25)、铜钥匙(铜钥匙的摩氏硬度为30)刻动。作为广义的玉石,寿山田黄一般只作为图章石和工艺美术雕刻石料。但是,不少商家在介绍“金田黄”时,都强调“金田黄”很软,如称其摩氏硬度在3以下或在3~35之间等。总之,为了和寿山田黄“攀亲”,基本把“金田黄”的硬度人为地界定为与寿山田黄相当。这就很容易让人误以为“金田黄”与寿山田黄在物理属性上区别不大。而实际情况是:作为方解石致密集合体的“金田黄”的摩氏硬度比方解石单晶体的硬度要高,为35~45。所以,行内的雕刻师对“金田黄”下刀后发现:作为雕刻石,“金田黄”与寿山田黄或“昌化田黄”相比,用起刀来还真有点儿难度。 此外,不少业内藏家(包括雕刻师)敏锐地捕捉到了“金田黄”显而易见的优点——上手后有细腻、润滑之感;看起来,还有与寿山田黄一样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高贵浓艳的橙**。 各色“田黄”你追我赶论高下 市场价值是检验艺术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也往往最令人们关注,各色“田黄”固然也不例外。 翻翻寿山田黄在中国的历史,其价格或许会令人失望,因为这种稀有的石头在中国历史上竟一度不甚值钱,即使到了明代与皇权拉上了关系,它也大都被当做奇效的治病之粉。只是到了清代,特别是相传以“玉痴”和“石痴”而闻名天下的乾隆皇帝做了一个“福寿田”的黄石美梦之后,寿山田黄便从此一跃成为“印石之王”、“印石之冠”,身价陡然百倍,以至于被一些人称为“石帝”。显然,寿山田黄在清代的发迹要归功于乾隆皇帝那个著名的梦和他的“博爱”。 被奉为“印石之王”、“印石之冠”以及“石帝”后,寿山田黄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款”:清代,“一两田黄一两金”;民国时期,“易金三倍”;今天,就不是“一两金”或“三倍金”的问题了,而是“一克田黄值千金”:寿山田黄价格一路上扬,优质者在收藏市场上的宣传价格竟然高达每克数万乃至数十万元,让不少石痴“望黄兴叹”。这还不算,近年来,从矿物组成、特征及成因都与寿山田黄相同或类似的“昌化田黄”的横空出世,又让藏家蒙了一头雾水。现在更热闹了,产自印度尼西亚的“金田黄”又来中国溜达,而且在硬度、质感、光泽、折光率、透明度等方面都可以和寿山田黄及“昌化田黄”一论高下,且报价一路上扬——今天的一方石印高达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写到这里,我不禁感叹:300多年前的乾隆爷如果看到这个具有帝王专宠的**的“外来户”,又会作何感想呢?说不准,尽管这种**的石头并未承载丰富的中华文化,它也会像产自缅甸的翡翠一样,真正会令今天的中国藏家如痴如醉,让世人为之癫狂。 碳酸盐质玉石碳酸盐玉 化学成分 CaCO3结构 细粒状结构硬度 5碳酸盐玉外观图 碳酸盐玉外观图 象征意义 纯洁之石 颜色 白色 矿物成分 石英岩、白大理岩 光泽 玻璃光泽 碳酸盐玉:平川秀色雪域高原翠岗云海丹峰山茶碳酸盐质的玉石其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 CaCO3 )或白云石( CaMg(CO3)2 )。这类玉石的名称很多,主要是根据产地、颜色、花纹等的不同而命名: “汉白玉” 纯白色,细腻均匀,最为著名的产地是北京房山周口店。有时用来仿白玉。也有人用粗粒的大理岩染绿后仿翡翠。 “云石” 产于云南大理,灰色、深灰色、深绿色、褐色的花纹衬托在白色的底色上,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的效果。其白色部分是方解石,而暗色花纹中含有金云母、绿泥石、角闪石、黑云母、炭质。 “灵璧玉” 产于安徽灵璧的石灰岩。战国时代就已开发利用。其中有三个著名品种:红皖螺、灰皖螺、磬云石。前两种含有地质上称之为叠层石的化石,即蓝绿藻低等植物群体的遗迹。而磬云石是含有金属矿物和有机质的一种非常细腻的石灰岩,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有一套磬云石做的磬。 “百鹤玉” 又称“百合玉”。产于湖北鹤峰距今43亿年的古老地层中,是一种含有海百合茎化石的石灰岩。其中,生物碎屑的形态有圆形、椭圆形、长条形或圆锥形,颜色有白色、红色、绿色、褐色。适宜制作金钱豹、梅花鹿等动物摆件或是香炉、宝塔、花瓶等仿古玉器。 "蜜蜡黄玉" 产于新疆哈密地区,是一种**的白云岩。其颜色来源于所含的氧化铁。 呈明显的蜡状光泽。 “木纹玉” 产于黄河沿岸,是一种木纹状的白云岩。其纹理由铁质渲染而成。最初用于桌面、茶几、装饰板材等,近年来多用于茶具、酒具、健身球等小件物品。 “阿富汗玉” 近年来在市场上出现的新品种,由很纯的方解石组成。
3种。
鸡血石按产地划分可分为昌化鸡血石、巴林鸡血石和其他产地鸡血石三大类。
巴林鸡血石是指产于内蒙古巴林的鸡血石。其“地”细腻滋润,透明度好,并以冻地为主,几乎没有软地、刚地、硬地,且不含砂钉,但血色淡薄娇嫩,因而有“北地”之称。
昌化鸡血石可分为冻地、软地、刚地和硬地四大类。冻地鸡血石为玻璃冻、羊脂冻、牛角冻、桃花冻等,微透明或半透明,硬度在2—3级。
软地鸡血石的硬度为2—4级,刚地鸡血石是高岭石、明矾石岩经后期硅化的产物,硬度在4—7级。硬地鸡血石是成矿过程中硅化作用的产物,地质学名为辰砂硅化凝灰岩或含辰砂硅质岩,主要成份SiO2,其硬度大于7级。
桂林鸡血石颜色丰富,以红色为主,兼备了和田玉的白、翡翠的绿,另一方面鸡血石以红为上,红色越鲜明越有收藏价值,所以这几年,桂林鸡血石很受一些高端人士的收藏。
扩展资料
鸡血石由“地”和“血”两部组成。一般认为“血”的矿物成分主要是辰砂。“地“的成分,如昌化鸡血石,其“地”的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中的地开石为主,也含有相当量的高岭石,明矾石、埃洛石、石英、黄铁矿等。
在早期,古代文人雅士及官僚就采用鸡血石制作印章,是极富盛名的章料奇石。巴林鸡血石主要是高岭石和硬水铝石;而其质地较为细腻的黑冻鸡血石和芙蓉冻鸡血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地开石和辰砂。
前些年在吉林某金矿之顶部发现有近似“金顶红”的脉石英致密块体,其中辰砂非常细小,质地坚硬细腻,也是硬地含辰砂石料,当地称朱砂玉。
-鸡血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