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为什么把东坡肉形石和翡翠白菜当镇馆之宝呢?

台北故宫博物院为什么把东坡肉形石和翡翠白菜当镇馆之宝呢?,第1张

由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受展厅面积所限,通常每3个月会换一次展品,即便这样,要把这里所藏60余万件稀世文物逐个儿在世人面前亮个相,至少需要30年时间。尽管这里展出的文物是常换常新,但是有三件宝物始终没有换过,这就是翠玉白菜、肉形石和毛公鼎,它们被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在清乾隆早期,青绿色的翠玉并不受到欢迎。但到了乾隆晚期,翠玉的价格开始高升,这可能与乾隆年间曾攻克金川(今四川境内),让翠玉产地至中原的交通畅通。清乾嘉经学家阮元曾在《翡翠玉效乐天乐府》中写道:“古有骠国乐,今有骠国玉;朝廷不宝之,此玉入流俗。色不尚白青,所贵惟在绿;炫以翡翠名,利欲共相逐。佳者比黄金,价更倍五六;滇关驼玉来,粗皮皆碌碌。"由此可知,乾隆到嘉庆年间虽然有许多翠玉,但没有得到皇室的喜爱,反而在民间大为流行,且翠玉以绿色最佳、价格也是最贵。直到光绪时期,因为慈禧太后相当喜爱翠玉,翠玉终于在宫廷中流行起来。

翠玉白菜的来历众说纷纭,有一说是翠玉白菜是光绪皇帝的妃子瑾妃一同入宫的嫁妆,并摆放在瑾妃居住的永和宫中。据学者推测,翠玉白菜上刻有螽斯、代表多子多孙,白菜为青、白二色,象征家世清白又有纯洁隐喻,可能是瑾、珍二妃姊妹的母亲留给女儿陪嫁物。

翠玉白菜最初是立着种在珐琅花盆里的,让人感到相当违和,毕竟一般白菜是不会种在花盆里的。后来珐琅花盆与灵芝被收在库房,将白菜放在木架上,才让翠玉白菜精致的雕刻完整的展现出来。

而肉形石,与有着经细雕刻的翠玉白菜完全相反,外形浑然天成,几可乱真。其实肉形石是一块在生长过程中混有杂质的玛瑙,在不同的时间点受到杂质的影响,导至生成的颜色不同,形成了一层一层不同的色泽,经过工匠巧妙地琢磨,并将表面的石皮染色,完成这件肉皮、肥肉、瘦肉层次分明,毛孔和肌理逼真,与真实猪肉相似极高的成品,就像一块令人食指大动的东坡肉。

毛公鼎的名气,是缘于出土后的沧桑历程。毛公鼎于1843年陕西董家村被村民董春生所挖掘,因其鼎上铭文引来四方觊觎。经过几番波折甚至被密藏,之后辗转来到金石学家陈介祺手上,但1882年陈病故后,后代子孙贪图钱财,毛公鼎被骗到两江总督端方手中。而不久端方病死家道中落,毛公鼎又经一番波折来到书画家叶恭绰手上。抗日战争暴发后,为了避免毛公鼎落入日本人手中,还做了一个假鼎上交日军,后来叶家不得已将毛公鼎典押银行,在抗战结束后此鼎被捐献给国民政府,收藏在南京的中央博物院,在国共内战国民党政权失败后,随着国府迁台。

翠玉白菜与肉形石或许因为年代与其他文物相比不够久远,但它们有着让一般民众一看就懂、又容易亲近的外形,身影经常出现在教科书中,身负艺术基础教育的使命,也成为社会大众所共同拥有的文化记忆。

关于国宝“翠玉白菜”到底属于谁确实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珍妃的嫁妆,有的说是瑾妃的嫁妆,还有的说是来自山西太谷曹家。翠玉白菜原是永和宫的陈设器,而永和宫恰恰是瑾妃所居之宫殿,所以一般认识翠玉白菜即为瑾妃的随嫁的嫁妆。

翡翠从缅甸传入中国后,深受清朝王公贵族的喜爱,尤其是乾隆皇帝更是对翡翠爱不释手。“翠玉白菜”是翡翠中的极品,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这件更是极品中的极品,它不仅是台北故宫十大国宝之一,更是台北故宫的“招牌”。这件“翠玉白菜”来自于清朝皇宫,据说出自于一名天才工匠之手,是其呕心沥血之作。这位匠人根据玉料自然形成的外形与色泽,发挥超凡的想象力,终于设计出了最合适的形状,成就了“翠玉白菜”量材就质的美誉。“翠玉白菜”因形似白菜而得名,菜身洁白如雪,菜叶翠绿剔亮,它的青翠与白透特别容易让人心生喜欢。在菜叶最绿的地方,工匠还特意设计了两条虫子——螽斯与蝗虫,这两种虫子繁殖力都很强悍,所以有多子多孙寓意与希冀。

2007年3月,台媒披露了“翠玉白菜”虫须断裂的震撼消息,一时之间引起两岸百姓热议。针对“翠玉白菜”到底是什么时候损坏的,又是怎么损坏的?坊间传闻甚多。有热爱文物的学者说自己在2003年高雄展览上就已经看到“翠玉白菜”上出现裂缝了,但随后台北故宫就拿出了1966年拍摄的“翠玉白菜”照片,在照片中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那个时候虫须上就已经断裂了。所以接着又有人猜测是在1949年国民党将“翠玉白菜”运送到台湾的过程中损坏的,甚至还有人猜测可能早在清朝时就已经受损了,但最后专家学者也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据故宫文物资料记载,“翠玉白菜”最早是从皇宫中的永和宫搬出来的,而永和宫正是光绪爱妃瑾妃的住处,所以后来就有人猜测“翠玉白菜”是瑾妃的陪嫁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瑾妃还有一个亲妹妹——同为光绪爱妃的珍妃,两姐妹都是礼部侍郎长叙的女儿,成年后二人被一同选进皇宫。“翠玉白菜”最早其实是妹妹珍妃的陪嫁品,只是后来珍妃因为顶撞慈禧、参与维新变法等一系列违制举动,被慈溪活活逼死,这样“翠玉白菜”才最后名正言顺地转手到了瑾妃手中。

1、清代时期缅甸翡翠并未得到大规模的开采,对于翡翠的质地划分也并没有如今细致,即使是清宫廷,对于原料的看重也远不如今,而是更在乎对材料的使用。

2、老种翡翠和新种的区分,只看种水。老种翡翠结构紧密细腻,结晶颗粒小,色泽均匀纯净,水头足,光感强,起莹起胶。新种翡翠结构疏松,颗粒大、密度小,水头短,耐磨性差,颜色不均匀,底色多显示灰白、乳白、浅绿等色。

3、明清翡翠往往会被检测出蜡或者其他物质的残留,但毕竟是弱酸并不会酸蚀透整件作品,因而其天然的内部结构并未被破坏,这也是我们鉴定其是否为天然的重要方面。

4、清代至民国时期,常见的翡翠饰品是朝珠、翎管、扳指儿、龙钩、别子、手镯、戒指、耳坠、表杠、烟壶。

5、清代老翡翠的盛行,要从乾隆皇帝说起,因为在此之前,很少有人佩戴翡翠制品,它不仅加工粗糙,美观程度不高,而且款式单一,因此并不受欢迎。而乾隆皇帝热衷于收藏玉石字画,他为了制作心爱的玉器,不惜从几千里之外,派人将玉石运送进京,因此才有了现在的国宝“大玉海”和“大禹治水”。

6、从清宫翡翠器翠的质地等级看,大部分均为老坑种翠料,而通身满绿的“纯翠”甚少,尤其水头足、玻璃地、艳绿欲滴的高翠更是难得一见,只有从小件的佩饰中偶可找到。白地含斑点状的翠较多,还有一批无绿的白地翠。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称翠为“翠玉”,偶称翡翠。劣质翠称翠根子,个别的承袭原名仍称“云玉”,有的黄签上称翠为“绿玉”。

7、故宫翡翠藏品多源自清朝,雍正时期翡翠器件极少,乾隆时期器件渐增,晚清慈禧掌权时期的翡翠藏品器物最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4023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