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质玉、硅化玉、树化玉他们是什么,是一种玉吗?

硅质玉、硅化玉、树化玉他们是什么,是一种玉吗?,第1张

硅质玉 超过50%以上的硅酸盐 翡翠就属于硅质玉

硅化玉既称树化玉,又称木化玉。“树化玉”是地质学所称硅化木中的极品,是大自然奉献给人类的远古瑰宝,她光彩夺目,神秘莫测,价值不菲。“树化玉”诞生于距今两亿五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时期,当时横断山脉地区森林繁茂,一次次剧烈造山运动将森林深埋地下,在岩土、压力、温湿度等地质条件的变化下,经高浓度二氧化硅(sio2)溶液的地下水长期浸泡,树木中的有机质逐步为硅、钙、铁等元素所替代,经过时光荏苒的漫漫岁月,硅化为色彩斑斓,仪态万千的“树化玉”奇石。

它们一个是玉,一个是石

六千万到3亿年前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翻天覆地的史前剧变中被埋藏,保存在绝氧环境中,与SiO2的饱和水溶液发生交代,树木本身纤维结构中的碳元素被SiO2交代,保留了树木原始的纤维构造结构,形成硅化木;随后继续保持在低温高压之下(动力变质作用),SiO2水合物重新结晶,逐渐有序排列,形成树化玉。树化玉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水合物,摩式硬度达到70左右,稍逊于翡翠。

一、树化玉的稀有性:硅化木的数量不及古木埋葬量的百万分之一,能够成为树化玉的硅化木更是稀之又稀,迄今为止只有缅甸独有,在七八年的开采中迅速枯竭。

二、树化玉的观赏价值:二氧化硅水合物在透明度上保持了二氧化硅的特性,高透明度,地下环境中围岩各种矿物的浸染,使树化玉得天独厚,色彩缤纷。既具有透明度,又具备亮丽多彩的颜色,如果说硅化木是地史价值的传承者,那么树化玉就是现代审美的挑战者。树化玉既有地史价值的一面,又兼容了现代人的审美价值观,在观赏价值上远胜于普通的观赏石种,在一个石文化历史长达2000多年的市场来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三、树化玉的持久性:本身的致密结构,纤维的框架符合自然的力学结构,二氧化硅的硬度,让其兼容木材的韧性与岩石的强硬,有利于便捷地长期保存。与生俱来的高硬度可比硬玉翡翠,相对于其他脆弱的化石,树化玉自有无以伦比的优越感。

具备以上三大特征,但盲目将树化玉归于玉石是绝无稳妥地。归根结底,树化玉是化石,是一种乔木类化石,是具有玉石表现特征的化石。草率把树化玉归于观赏石更为荒诞,树化玉秉承的是原始古木的生存空间,是出有源,并非无生命的造物。树化玉具备玉石特征,兼有忧于观赏石的观赏性,是一种玉石表现的化石类型收藏品。

未完待续!

1、树化玉中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健康作用:微量元素也叫健康元素,在人类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中,是其中的一大类。而每一种微量元素,又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在某种情况下,一种微量元素可以产生多种特殊的生理作用

2、镁:可以促进磷酸酶的功能,有益骨骼的构成,还能维持神经的兴奋,缺乏时有抽搐现象发生。 镁(Mg)是人体多种重要酶的激活剂,对蛋白质的中间代谢和神经、肌肉的应激活性起调节作用,有防癌效果。缺Mg会产生慢性呼吸障碍症候群、急性腹泻、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缺Mg还与心脏功能失调等有关。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不能让阳光直射,不能放置于高温环境当中,不管任何石种,玉石若长期处于阳光直射下或高温环境中,都会对树化玉本身的质地造成不同程度破坏。 

2、刚买来的树化玉先放水里浸泡几天左右,吃足水份。浸泡过后从水里拿出来,会惊奇地发现颜色更鲜艳、种水更透明了。一般用棉布和软毛刷,清洁树化玉本身的洞及表面,把保养液即清水,用干净毛巾沾清水轻轻擦试树化玉表面,或用硅化油涂抹表面,再用柔软纸巾擦拭干净,这样就可以了。

2、日常清理用棉布蘸清水清洁表面,不规则拐角处就用软毛刷清理,背面未剥皮抛光处也用软毛刷将粉尘颗粒清理干净,总之在把玩观赏树化玉时,需手感细腻、润滑,无浮尘、粉粒,这种工艺加工的树化玉不用上任何保护油,用此简便的保养方法即可保证玉的通透度、细润感越来越好。

-树化玉

树化玉一,热处理

将宝石放置在可控气氛和温度的加热设备(电阻箱,马弗炉,石墨管炉,烧结炉等)中,添加不同的化合物后涂填物,选择不同的温度范围和气氛条件下(氧化,还原,中性),加热速率(升温,冷却)及恒温时间对宝石进行热处理,使得宝石颜色、透明度、净度、光学效应等外观特征得到明显改善。其原理是改变玉石组成分子中的共价键,从而改变光线照射到上面时对于光波的吸收,进而改变了颜色。例如,氧化气氛和高温条件下,对钱蓝灰色宝石进行热处理,通过Fe2+→Fe3+的转化,使之转变为橙红色。

此种方法常见于红蓝宝石、绿柱石、碧玺、锆石、黄玉、水晶、玉髓等,树化玉尚未发现,即使理论上可行,颜色也会极其不自然。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绿色树化玉价格的不断攀升,更多高超的颜色造假方法会随之出现,也许会有高人真能做出这种欺骗性极强足以假乱真骗过行家的假绿,那就只能怪自己水平太浅了。单凭肉眼很难辨别,那只能借助仪器和鉴定机构了。但是据我所知,稀有色树化玉鉴定现在仍是个盲区,虽然可以出具鉴定证书,但上面只是显示硅化木,不会显示“绿色硅化木”,“红色硅化木”等,即使绿色造假树化玉,证书上依然是硅化木,不会显示“处理”等字样。虽然理论上可以参照翡翠颜色造假的鉴定体系做出真假颜色鉴定,但是不能出具相应的标示证书,这就制约了稀有色树化玉的发展空间。我一个上海的朋友曾跑遍了上海最大的几个宝石鉴定机构,都是无功而返。当然,这只是我自己对于几个城市宝石鉴定机构了解到的情况,我感觉这种情况应该有普遍性。如若真有其他地区的宝石鉴定机构可以做到树化玉颜色真假的鉴定并出具证书,那对树化玉的发展真是一件大喜

树化玉的古生代

  (Paleozoic,符号PZ)

  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3亿年前。古生代共有6个纪,包括寒武纪(54亿年前)、奥陶纪(5亿年前)、志留纪(435亿年前)、泥盆纪(405亿年前)、石炭纪(355亿年前)和二叠纪(295亿年前)。石炭纪和二叠纪昆虫和两栖类繁盛。古植物在古生代早期以海生藻类为主,至志留纪末期,原始植物开始登上陆地。泥盆纪以裸蕨植物为主,两栖类完成了登陆。石炭纪和二叠纪时,蕨类植物特

别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树化玉便是此时期开始形成,树化玉的形成期应该推算到距今355亿年。

中生代

  (Mesozoic Era)

  距今约25亿年~距今约6500万年。中生代名称是由英国地质学家J菲利普斯于1841年首先提出来的。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生代时,爬行类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时出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繁盛为特征,故也称菊石时代。中生代植物,以真蕨类和裸子植物最繁盛。此时期是树化玉形成期结束,硅化木的形成在6500万年前结束。

化石年代的测定

 化石是古代埋藏在地层中的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如何了解形成化石的生物生活的年代?首先要了解埋藏化石的地层的年龄。关于各地层的年龄,过去只能根据地层的厚薄,按照底层每增厚1m约需若干年来计算,或首先估算地球的年龄,再按地球的厚薄,按比例计算。这种估算的方法误差很大。20世纪30年代以后根据同位素衰变速度计算地层年龄,才得到了比较准确的数据。同位素有一定的衰变速度,这个速度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利用这个特点,可以比较准确的测定地层的年龄。

  岩石或化石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主要是通过测定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量而计算出来的。放射性元素以自己恒定的速度进行衰变,不受外界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在一定时间内,放射性元素蜕变的份量和生成的元素具有一的比例。而放射性元素并非一定采用C14,因为C14精确测定的年代只有5万年。

树化玉的玉化程度是参照翡翠的,缅甸的德伯老坑料的冰种为精品的精品,其次是亚冰、玛瑙。

树化玉。第一,从外形看,树化玉保持了树木所有的外形特征,它向人们所展示的树皮、树杈、树结、木材纤维,无不保存了树木的原有形态。这种大自然流露出来的朴实、厚重、沧桑的外形是普通璞玉所没有的,璞玉向我们展示的往往只是圆滑、随意、鹅卵石或不规则石块般的外表。

第二,从剖面形状看,树化玉是一段树木。它清晰完整地保持了树木原有的年轮、纹理、蛀洞,是古代树木内质形态的完整保留。通过显微镜,人们甚至还可发现树木韧皮组织形成的层细胞、细胞壁、输水导管的形状痕迹。而玉往往是一块排列整齐、结构极为单一的矿石。它虽然也有纹理,但这种纹理是自然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主要价值体现在供人欣赏。

第三,从色泽上看,由于树化玉的形成是一个原木质纤维、炭质被矿物质逐渐置换替代的过程,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置换替代的矿物质的差异造成了树化玉色彩的五彩缤纷,往往比普通玉石更加丰富。而玉一般显示出的是白色向绿色过渡的各种颜色,一直到鲜艳夺目的翠绿。虽然也有其他颜色,如青灰、黄、红、黑,但数量较少,因此通常一提到玉,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绿色或白色。

第五,从用途上看,首先,树化玉是大自然形成的植物化石,是一部研究远古气象、其他生物和地理资料的书籍,有着珍贵的考古和科研价值。其次,在工艺上树化玉不仅可以制作雕饰、挂件、摆件等小型装饰品,还可制作大型雕件。而玉石很少有科考价值,一般只能雕琢成小摆件、首饰、挂件等小件装饰品。人们在欣赏它漂亮质地的同时,主要是欣赏它的雕琢工艺。但是,光从树化玉和玉石的质地看,它们的流光溢彩、晶莹透亮,抚之温润腻手、舒适恬爽的感觉是一样的,且从矿物质本身的成分、硬度、密度等多项物理属性分析,它们也是大同小异。

  1、科研价值

  树化玉不同于其他的一些宝石,它首先是一块化石,是远古树木石化了的的残体。从树化玉向我们提供的年轮、枝杈、纹理、虫洞、树壳以及各种品种的树化玉分布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层的状况,可以获得大量当地远古时期气象资料和植物群落组合、地域间变化关系、经纬度变化关系、地史变化、地壳运动等一些规律。它是一本极其珍贵的远古地理、气候、历史书籍,向我们提供了很多极为重要的远古信息。通过对其综合分析,能够不断的完善人类本身和生存环境的认识,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促使人类与大自然的进一步和谐共存。

  2、欣赏价值

  树化玉是大自然奉献给人类的远古瑰宝。它是一幅幅不朽的画,是一首首无声的诗,也是一本本浩瀚的书。不朽的画:我们欣赏树化玉,首先,欣赏它那天生具有的沉重、厚实、千奇百怪、变化莫测的形状和所保存完好的树皮、弯杈、蛀洞,还有些附在表面的,一头钻进树内的小虫及其他寄生物,它能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给予艺术家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

  一块树化玉便是一个故事,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幅图画不仅美丽,而且立体。它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个平面,而是具有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空间,如镂空的蛀洞、烂穿的树心,甚至还有树心的结晶和附生物。从这方面看,与其说它是图画,不如说它是天然雕塑,但雕塑却没有它的靓丽、细腻、逼真。

  这幅图画不仅美丽、立体,而且不朽。石头是泥土之精、大地之魂、地球之脊;玉石更是石头中的极品,它与大地同存,与日月同辉。它以其古老的生命穿透时光,来与现代文明交流,沟通传情。它是我们所处地球从无到有、由微致盛的见证。它还会继续默默关注现代社会和地球,不停的诉说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未来要发生的故事。

  无声的诗:在经过洗磨抛光后,树化玉就显示出流光溢彩的玉石质地,观之晶莹欲滴,光亮如冰,抚之温润腻手、恬爽舒适。从中显示出的年轮、纹理以及缤纷斑澜,变化万千的色彩和它流露出来的那股天然神韵,无不让人爱不释手、如痴如醉。树化玉必将成为新一代的案头摆设,家庭的装饰,庭院布置的显贵。

  浩瀚的书:树化玉的欣赏价值还体现在它阅之不尽的内涵和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浩瀚的传统文化。

  树化玉从质地上看属玉,玉石文化在我国可谓历史悠长,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史,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占卜算卦到求医问药,从婚配丧葬到日常的吃穿住行以及人们交往之间的礼品信物,几乎都能看到玉器的影子。孔子首先仔细了解和总结了玉石的特征,人性化地赋予玉石的品性有"十一德",并把它作为当时君子的楷模,认为君子应"比德于玉"。后人将"十一德"浓缩为"九德"、"五德",把对玉的审美和当时做君子的标准有机结合起来。玉石与人性、物质与文明的融会贯通,水乳交融,使玉石文化更是底气十足,在各种文化中独竖一帜,影响悠远。

  树化玉又属硅化木,由于它的奇妙、奇特、奇美和天然成趣的特征,从型上说又可归类于奇石或观赏石。而奇石文化在我国也是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山海经》便对奇石有明确清晰的记载,当时人们就开始收藏和欣赏各种奇石,并把它列为贡品。一直以来,人们都将硅化木用作皇家宫苑、园林建筑、厅堂雅室的装饰,在案头书桌中也广为应用。历代的玩石者在玩石过程中还对奇石进行分类归纳,并总结出了诸如"形、质、色、纹、韵"、"皱、瘦、漏、透"、"奇、秀、险、幽"的欣赏标准,提出"人道石道以石悟道,人性石性以石养性"的赏石境界。我们在欣赏奇石时,不仅在视觉上得到了极大的愉悦,也欣赏到一种文化,使精神和情操都得到一种升华。

  树化玉归根到底还是树化玉,人们在了解和研究树化玉的沧桑经历,玉质树形的特征中会得到很多启示。

  从我国传统阴阳五行学说来看,树属木,玉为石,属土,木克土,树是要克土的;反过来,玉中又含有许多金属元素,属金,金又能克木。这是一对始终相克的天然冤家。但由于它们的互相包容、相互结合,才创造出树化玉这个天地精灵。这本身已经向我们说明了一种即深且浅的禅意,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树化玉始于山崩地裂、海枯石烂的地壳大变动的时期,面对这惊天动地的巨变,它不仅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还能集天地之灵气为已用,聚日月之精华为精神,这是何等宽阔的胸怀和胆魄。人们赞美它这一品德,常把它作为镇宅驱邪的镇石,立在庭院或者门口,以佑家居和企业的稳定、平安、顺利。

  树化玉形于闭塞残酷的环境。经过高温高压,以及SiO2热液的入骨浸透,它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经受了令人难以想像的折磨和考验,终于脱胎换骨,化腐朽为神奇,成就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生命历程。人们常利用这一点作为礼物馈赠亲友或激励自己,正确对待现实中的坎坷,排除万难,去完成生命中的目标。

  树化玉成于漫长的岁月。它甘耐寂寞,潜心修炼,对入侵的SiO2热液不仅不排斥,还要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把自己推向辉煌。人们把这种精神寓意为敛财、守财、不散财的象征,把它置于厅堂之中以佑致富发财。

  树化玉或深埋广野,置身污泥而不染;或裸居深山,处荒山郊野而不馁;或供奉厅室,宠尊华堂而不骄,它不卑不亢,不攀不附,百邪不侵,百毒不进,傲然挺立,仙风道骨,堪称自许清高、洁身自好的高人雅士的楷模。

  它的历史悠久,成为人们健康长寿的象征,也可雅称为"寿石"。

  它宁折不弯,是人们坚定信仰、不屈邪恶的表率,正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它的沉静默言,让人联想到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雅士风采。

  它的坚固平实,被借称为朋友之间友谊长存,索性称好友、铁哥们为"石友"、"石交"。

  它的安固不移,被倚为平安的保证,"居无石不安"。

  

  总之,欣赏树化玉文化,是我们欣赏多种传统文化的综合和创建一种新的文化的尝试。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截取不同的特征,都能解读出不同的含义,得到不同的启迪,获取感念上的升华。

  3、艺术雕刻材料

  树化玉以坚硬的质地、奇特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独特的纹理为艺术家们拓展了艺术雕刻的材料、品种,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大显身手的阵地。有的甚至只要稍加琢磨便可成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它不仅可以雕刻成大型雕塑,也可雕刻成小件挂件、玉珠、带扣等小型雕刻艺术品。

  4、镇宅宝石

  在我国建筑中,历来有安放镇石的传统,这在很多历史书上都有记载。镇石分为三种,一种是在挖基础时埋在地下,现代人称之为"奠基石";一种是在庭院装修时,安放在人流进出的显要地方,现代人称之为"风水石";还有一种是摆在厅堂中或书桌上,一般称之为"案石"。古人甚至对镇石的大小、重量、方位、效能都有详细的描述,他们认为镇石有镇宅避邪、发家佑人的特殊作用。在现代庭院、公园的设计中,也常把巨大的石头摆设在非常显眼的地方,一方面是设镇石、求平安的传统使然;另一方面,也能使该住宅给人以沉稳、安定的感觉,它适应和吻合了人们追求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普遍心理。树化玉以其豪华的质地、古朴的外形、庞大的材料、古老的历史以及历尽沧桑而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等的特殊含义,使传统审美与独特寓意融为一体,成为当代建筑、豪华宾馆、豪贵家族们的首选镇石。

  5、医疗保健价值

  玉石有神奇的医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这在我国古代医药名着《神农百草经》、《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玉石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的功效,光是记载用玉屑来内服、外敷的治病方法也有106种之多,可谓洋洋大观。 我国古代道家以及民间更是将玉石的医药作用放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认为,玉石是阴阳二气的精纯,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神奇的作用,久服还能"耐寒暑,不饥饿,不老成神仙",或能"身轻如燕,飞檐走壁"。因此它是古道家炼"长生不老丹"的必加药材,简直成了无所不能的仙药。古代权贵们生前挂玉佩、戴玉镯、服玉屑、用玉器,死了还要含玉璧、穿玉衣、殉葬玉制品。剔除其封建迷信的部分,古代人推崇玉石已见一斑。 玉石还有神奇的美容保健功能,被现代西方

  女士们称为 "东方魔玉 "。古玉的美容作用在《肘后急方》、《拾遗记》等古籍中已有明确记载。唐代着名歌女庞三娘本是面有皱纹的半老徐娘,但她善于化妆,看起来宛如妙龄少女,传说用的便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保健玉器。在《御香缥渺录》中,慈禧太后有一套奇特的美容,就是用玉尺在面部搓、擦、滚。玉尺就是用珍贵的特种玉石制成的短短的圆柱形玉棍。

  由于树化玉与翡翠玉石内质上的相似和相同,而且块头大、质量重,某些保健功效当不逊于玉石。

  6、收藏价值

  树化玉的形成需要极其苛刻的地质环境条件。古生物化石形成的概率仅为万分之一,能形成树化玉的概率更少。缅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石翡翠出产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形成树化玉的条件,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树化玉贮藏最为丰富的国家。由于天然化石的不可再生的特殊性,世界上开采一根,地下贮存便少一根,这对人类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损失。

  树化玉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瑰宝奇石,也是缅甸国的又一国宝,它对研究缅甸国家远古时期的气象、地理、植物、动物以及地球发展历史都具有难以估量的科研价值。而树化玉一离开本土,离开它出土的地方,这种价值立刻大打折扣,仅留下观赏价值。缅甸政府当然也了解这种价值。因此,缅甸政府在积极向联合国申报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在国内三令五申,不能挖掘,不得出口,并制定了很多严厉的措施防止盗挖盗运树化玉。可是受利益驱使,缅甸的寨民们不顾政府的法令,肆意盗挖,利用国家管理上的漏洞,各种树化玉蜂拥而出,致使缅甸树化玉的贮存资源日益减少。有专家担忧,过了三五年之后,恐怕在缅甸也很难再找到树化玉了。因此,缅甸也必定会采取更严厉的法律来禁止,市场上货源将日益短缺。

  树化玉的大量开采让人们忽略了它的珍贵的科考价值和稀有宝贵,只作为一般的天然艺术品来收藏。须知在以前,人们发现了一种钻石也好,宝贝也好,他们外运交流,靠的是几匹马组成的马队,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可能辛辛苦苦几个月只运出几麻袋。而现在动辄几吨几十吨的大卡车往外运,不仅践踏和浪费了树化玉资源,也严重地冲击了市场,使树化玉的市场价值和实际价值严重脱离。现在市场上的价格其实远远没达到它应有的价值,一旦人们回过头来,发现和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它的价值就会迅速向它应有的价值靠拢。

  此外树化玉的质地和各项物理指标明显地超过了现有的软玉,有的甚至超过了翡翠,进入宝石的行列。但是,缅甸一时大量的涌出,使人们忽略了它的内质实际价值以及它的稀有性,把它看成普通玉石。特别是其中有些质量上乘的珍贵玉种也被当作普通材料在市场流通,令人扼腕。

  物以稀为贵。可以断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树化玉将体现出极高的收藏价值。目前,国内如云南地区有些销售商便明确提出等价召回承诺,只要你购买他的产品,无论何时你想反悔,他们都答应无条件的原价收回,以消除一些收藏家的担忧。商家如果没有对树化玉收藏价值的绝对自信,是不敢出此承诺怪招的。而事实上,有些珍贵的树化玉如绿料,仅二年时间,它的价格就已经涨了十几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4639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