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祖先历来就爱玉,欣赏玉是一种高尚的嗜好。
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五千多年,就认识到玉石的坚硬和美丽,玉石不仅可以用来磨制工具、武器,又是美丽的装饰物件,寄托了人们的艺术情怀和精神追求,而且还作为一种礼器用来祭祀祖先,因此中国玉器一开始,就带有神秘的色彩,有辟邪,象征着权力、财富、贵贱等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故宫珍藏的勾连纹玉灯,就是标准的和田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
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
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历史,更反映了人们以玉比德、陶冶情操的愿望。
中国是世界上开采玉石最早的国家,近七千年的用玉历史成就了以新疆和田玉等为代表的璀璨玉文化,从周代的“三礼玉论”到唐代玉器中的佛教文化,无不表现出玉器与生俱来的细腻与温润。
到清晚期,晶莹剔透、翠绿盎然的翡翠后来居上,顷刻间独领玉石之 ,成为玉石之王。
乾隆、慈禧都是翡翠“发烧友”
翡翠称王与当时统治者的喜爱有很大的关系。
传说乾隆就是翡翠最大的“发烧友”,当时皇帝身上的饰物、手玩件、宫廷摆宝阁上的摆设很多都由翡翠雕刻而成,乾隆对翡翠的喜爱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年命令云南巡抚进俸的物品就是翡翠玉器,尤为钟爱的就是被后人命名为“乾隆盛世十八宝”的十八件玉器,并成为后来玉器行争先效仿的玉雕题材。
“还有一个女人对翡翠的影响可谓是巨大的,就是慈禧太后,她对翡翠的喜爱、收藏绝对是顶级的,众所周知的“翡翠白菜”(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当时的价值就是500万两白银。
令人叫绝的“翡翠西瓜”共四个,两个白皮黄籽粉瓤,两个绿皮白籽黄瓤,价值600万两白银。
只可惜这些宝贝很多都流失了。”
唐朝就开始收藏新疆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的历史更加久远,从唐朝宫廷里就开始收藏、使用和田玉了。
尤其唐明皇爱玉如痴,常将玉赏赐给有功之臣和爱妃。
北海团城国家珍宝馆,进门最大玉件就是新疆和田玉雕件—《大禹治水》,足有十几吨重。
据说:当时皇帝下令限期三个月从新疆昆仑山运到北京,由于路途遥远,交通工具落后,误了期限领军大臣被杀头了。
这块偌大的和田玉雕了几十个人物、山水、松柏和桥梁,大禹挥旗指挥民工造渠,场面壮观,雕刻生动,更让人惊叹的是,在那个无电、无工具的年代又是怎么雕出如此巨大的雕件的。
解放后,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中国顶级的玉雕老艺人(号称五大巨首)研究这件作品是怎样雕出来的,专家们都望石兴叹,这至今还是个谜。
翡翠的流行
传说十三世纪初,云南的一个盐商偶然的从缅甸驮了一块石头回国,那块晶莹透亮的绿石头一下子征服了爱玉的中国人,这块石头就是翡翠,因其色泽艳丽、产出稀少、具有玻璃光泽、质地滋润、韧性较强、硬度高,在玉石家族中称“硬玉”,又称“玉中之王”。
翡翠产地多属于未开发山区,虽不致鬼魅魑魍、豺狼虎豹,但孟尹深山,往往走上一日不见阳光,茫茫林海,只有求玉人走出的小毛路;雾露河,滚滚浊流,每逢夏日雷雨天气,水面上处处泡起,缕缕烟生,烟生至三尺高度即聚拢不散,人坐在船中,伸手不见五指,如入五里雾中。
除了蛮烟瘴气,蚊蟒疟疾以外,环境恶劣,加上工具原始,旱季短少,物资缺乏,玉石的开采,备极艰辛。
直到18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翡翠才真正大量进入中国云南。
虽然翡翠从传入到应用也只有300~400年的时间,但由于喜爱翡翠的人们赋予其神奇的文化内涵,其短暂而辉煌的历史足以让其他玉石羡慕不已,并与其他玉石一并构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玉器文化。
明代,我国出现缅甸翡翠;清代,由于王公贵族的喜爱(尤其是受到清朝乾隆皇帝的推崇和慈禧太后的癖爱),被称为“皇家玉”,由此翡翠身价百倍,成为玉中极品。
翡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眼中,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石头,还带有神秘的信仰和附托。
古人与今人都皆爱玉、喜玉、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现业已成为世界各地炎黄子孙及韩国等地最流行的玉石,佩玉爱玉已成为一种现代时尚。
1、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颜色呈翠绿色或红色。古人认为翡翠本是天上的石头,可以带来好运。象征纯洁、太阳、公正、勇气、和谐以及纯洁的精神,同时也暗指男女之情。
2、地位象征:翡翠等玉石因为色泽天然、肌理纹路独特、细腻洁白等多种因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往往被用作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特别是在古代,翡翠和玉等玉石更是贵族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被认为只有有地位的人才能拥有。
3、佩戴玉器祛病益寿翡翠的微量元素有保健作用。这些都是我从皇族逸品那复制过来的,呵呵,官网里有很多这类知识的,你可以进网站看看3w8十个0。
4、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大量互动式开发利用翡翠资源的时代,人们曾建立“作玉坊”对翡翠原石进行加工和销售,从而获得大量的经济收入,而且当时云南的腾冲、大理就是翡翠较为著名的集散地。
5、寓意够奢侈作为信物,翡翠梳子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定情信物,表达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并流传至今。同时一把翡翠梳子也是吉祥之物,让所有者爱情甜美,事业发达,生活美满,事事顺心。
翡翠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盛行的,发展至今已经几百年,翡翠虽是玉器中的后起之秀,但是几百年来也凝聚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历史上著名的如段家玉、官四玉、正坤玉、绮罗玉、王家玉、“翡翠大王”、“毛员外”等,以及慈禧、宋美龄收藏和佩戴的翡翠,那些翡翠名家和极品的翡翠已然成为一种代名词,沉淀在中国翡翠历史中,其历史价值之高是毋庸置疑的。
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认为翡翠是18世纪以后才从缅甸经云南传入中国的。
对中国古玉器的研究表明,历代的古玉器中,少有翡翠制品,虽然有些文献记载和少量的考古发现,但是否确为缅甸翡翠并无定论。只是到了清朝中后期,翡翠器件才有较多的发现,并逐渐增多,直到取代新疆软玉的位置,成为中国玉石市场的主要品种。
在明代,江阴人徐霞客在游记中首先作了记载。考古发现中国的明代已使用翡翠,清雍正时进入皇宫,乾隆
时期使用范围扩大,而到嘉庆时的价格超过了和田玉。
可见当时的翡翠只是小范围流传。虽然自明初就发现了翡翠,但其商贸的发展却是十分缓慢的,乾隆皇帝对玉石的欣赏,促进了翡翠的推广,清末及民国初年,爱好翡翠的风气日盛,加上欧亚各国对翡翠也有了一定的需求,玉石贸易量急剧上升,翡翠贸易进入鼎盛时期。六十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整个珠宝加工及进出口贸易已基本停顿,翡翠交易市场迅速转往泰国的清迈。改革开放以后,玉石贸易才缓慢发展并空前兴盛。
从发现翡翠到满清皇室推崇翡翠百年间时间,翡翠已经是当时达官贵人的时尚饰品。清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同西方交流日益增多,消费观念悄然的改变,也是翡翠文化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以与和田玉文化并驾齐驱的重要原因。
稳定的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传统习俗和文化的重新审视,使人们对翡翠的认知程度不断增加,多元的价值观使人们除了佩戴翡翠之外,社会些资 本的持续介入为了人们满足投资、增值、保值的需求。
1、翡翠形成大约需要一亿年,翡翠生成的地质条件十分苛刻,它需要一个高压低温的地质环境,首先硬玉岩在整个地壳中非常难于形成,并且十分稀少,另外它的超基性岩也十分少见,有了以上二个条件为前提,还须有微量铬离子,色素离子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漫长的时间里,不间断地进入硬玉晶格,才能形成一般的绿硬玉。
2、中国的历史文化中,翡翠出现的时间很早,大致周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但是真正形成文化的时期当属清朝,清朝时期,翡翠被当作贡品上奉给朝廷,优越的质地、艳丽的品相使得其一出现就成为人们的宠儿。国人对于翡翠十分钟爱,雕琢形式多样,翡翠制成的各种雕件、摆件以及人物、动物、风景等的形象,都代表着人们对于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仕途、前途的祝愿等等。
3、翡翠的形成要追溯到侏罗纪(约18亿年)时期,那时的缅藏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并向欧亚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到第三纪的渐新世(约3500万年)前、印巴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缅藏板块碰撞,并俯冲于欧亚缅藏板块之下。这两次的碰撞,尤其是第二次的碰撞,不但使青藏云贵高原上升隆起,还造成了世界屋脊。使原残存的缅藏板块更加支离破碎,造成大大小小的断裂,超基性岩及其他岩浆岩沿断裂带侵入。
4、翡翠生成的地质条件十分苛刻,它需要一个高压低温的地质环境,首先硬玉岩在整个地壳中非常难于形成,并且十分稀少,另外它的超基性岩也十分少见。若要成为特级硬玉翡翠,还须具备以下条件,翡翠围岩必须是高镁高钙低铁岩石,这种环境产出的翡翠更纯净,少铁使底不发灰,尽管低铁但还是有铁的存在,要翡翠十分纯净无杂质,还须在强还原条件下即在还原环境中生成,因为在缺氧环境中,它所含的铁会形成磁铁矿而析出,而不进入翡翠的晶格内,可使翡翠绿更正。
1、由此可见,翡翠并不是慈禧的最爱,而是民间的一种曲解。有人说,元代就有翡翠制品,明代和清代逐渐多见,但目前我们并没有发现元代和明代的翡翠制品,清早期也并不见什么翡翠制品,还是以白玉为主,宝石为辅。
2、很多学者认为是周朝发现的,有的说是汉代,有的说是梁代等不同的看法。
3、所注产翡翠的缅甸勐拱、密支那一带,距我国云南边境只有150公里。在明朝万历年间,此地曾属永昌府(今云南省保山市)管辖。由于历史的原因,被称为东方瑰宝的翡翠经云南腾冲、瑞丽等边城输入我国,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