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慈禧棺内最珍贵的陪葬品要属用白玉雕成、号称可以“烟云流动”的九玲珑宝塔了。
传说慈禧棺内还有4个翡翠西瓜,两个白皮黄籽粉瓤,两个绿皮白籽黄瓤,价值600万两白银。
据悉,慈禧陵中被盗的珍宝或被孙殿英等人用来行贿,或被变卖,或遭毁坏,甚至被走私到国外,绝大多数至今下落不明。
据传,为了逃脱罪责,孙殿英曾把慈禧口中所含的夜明珠送给宋美龄。
而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一棵翡翠白菜,是其镇馆之宝,很可能就是慈禧陵中流失之物。
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被盗珍宝到底去了哪里,谁也说不清了。
打探消息后决定挖开乾隆慈禧陵
1928年,驻在河北遵化清东陵附近的国民革命军第12军军长孙殿英打上了东陵的主意,并派师长潭温江去查明情况。
通过一名曾侍奉过慈禧的太监之口,潭温江得知定东陵的慈禧墓中随葬有大量稀世珍宝,并从这名太监手上抄录了《爱月轩笔记·慈禧葬宝图记》和《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等。
在摸清情况后,潭温江向孙殿英提出了盗掘慈禧陵的建议。
1928年7月1日,孙殿英命令潭温江严守东陵的所有要道,谨防他人入内。在把两个旅的兵力开进东陵四周后,他就开始探查地宫的入口,并计划在盗墓完成后以换防为由撤离东陵,把事情嫁祸到土匪身上。
炸开地宫大门后顺利进入慈禧陵
经过一番周折,盗墓的士兵找到了慈禧地宫的入口。从明楼下进入古洞门,过道尽头是一道浇铸了钢筋的墙壁,地宫入口就在这道“金刚墙”下。
从7月4日至7月10日,炮声不断从东陵传出,当地百姓以为是在打仗,谁也不敢出门。但令他们想不到的是,两座陵墓已经被炸开。
进入慈禧地宫中的盗墓士兵没有想到,走进主墓室竟非常顺利,没费什么事就见到了棺椁与陪葬珍宝。慈禧的主墓室是一个完全由汉白玉石铺砌的石室,正中是一座汉白玉石台,也就是“宝床”。在石台上面,停放着一具巨大的棺椁,这就是慈禧太后的梓宫。两侧的两座石墩上,则放着记录慈禧谥号的香宝、香册。
棺盖揭开霞光满棺慈禧太后面貌如生
盗墓者是怎样打开慈禧棺椁的呢?这曾经是一个谜。直到多年以后,一本叫《世载堂杂忆》的书披露了一名据称曾参与盗陵的连长的回忆,这个谜才被解开。
据这名连长叙述,为撬开慈禧的内棺,光芒四射的金漆外椁竟被匪兵刀砍斧劈得七零八落。匪兵们把砍碎的木头搬开后,就现出了一具红漆内棺。由于怕刀斧损伤棺内的宝物,当官的就命匪兵小心谨慎地用刀撬开内棺。
“当时,将棺盖揭开,只见霞光满棺,兵士每人执一大电筒,光为之夺,众皆骇异。俯视棺中,西太后面貌如生,手指长白毛寸余……珠宝堆积棺中无算,大者由官长取去,小者由各兵士阴纳衣袋中。于是司令长官下令,卸去龙袍,将贴身珠宝搜索一空。”
相关链接
慈禧的陵寝建筑堪称金木石三绝
慈禧的陵寝是清东陵建筑群中最精美的一座,可称得上是金、木、石三绝。
“金绝”:据《清史》记载,仅三大殿所用的叶子金就达4592两以上,殿内外彩绘2400多条金龙,64根柱上都缠绕着半立体铜鎏金盘龙,墙壁上的五蝠捧寿、万字不到头图案等也全都筛扫黄金。这货真价实的金碧辉煌虽经盗墓者洗劫,但如今依然可见“金绝”的豪华残迹与碎片。
“木绝”:是说三大殿的梁、枋都是用木中上品———黄花梨木制成。这种木质坚硬、纹理细密的木材现在已濒临绝种,其价值称得上是寸木寸金。而慈禧的棺椁更是用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
“石绝”:是指慈禧陵寝的石料一律采用上好的汉白玉,石雕图案更是绝中之绝。隆恩殿的汉白玉石栏板上,都用浮雕技法刻成前飞“凤”、后追“龙”图案。76根望柱柱头全部雕刻着翔凤,凤的下面是雕在柱身里、外侧的两条龙,形成独一无二的“一凤压两龙”造型,寓意着慈禧生前的无上权力。而殿前的凤龙丹陛石雕刻更是石雕中的珍品。
裕陵劫后白骨遍地帝后无奈重葬一棺
在慈禧的定东陵被盗时,乾隆的裕陵也被孙殿英手下的一个营长韩某炸开。
令盗墓贼们没想到的是,乾隆的地宫通道中充满了积水,由于年深日久,积水竟有四五尺深,而通道又很陡滑,疯狂涌入地道口的士兵毫无准备。不少人滑倒在积水中,惊悸窒息而亡。
和同时被盗的慈禧陵相比,裕陵中的乾隆与5位后妃的遭遇更加悲惨。两陵被盗后,清室负责善后的人进入裕陵地宫后发现白骨凌乱地扔在各处,除嘉庆帝生母孝仪皇后尸身完整外,其他的已经分不清哪个是皇帝的,哪个是后妃的,只好把骸骨殓葬在一具棺木内。
在将两陵内的骸骨重新收殓后,裕陵、定东陵被封闭,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清东陵管理处为清理地宫,才重新打开两座陵墓。
乾隆皇帝的裕陵被誉为地下佛堂
裕陵在乾隆帝在世时就已建成,虽然陪葬品已被孙殿英洗劫一空,但地宫中那些搬不走的石雕仍令人叹为观止。
裕陵被誉为“地下佛堂”和“石雕艺术宝库”,在地宫的墙壁、天花板上,到处雕琢着佛像、经文,像是一座石雕艺术宝库。佛像虽款式、造型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地雕刻得栩栩如生。
在安放乾隆与两位皇后的棺木的“金券”券顶,还刻有3朵佛花,花心由梵文、佛像组成,金券周围也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经文,约有3万字。
可是在慈溪过60岁大寿的时候,张之洞根据慈溪的爱好,赠送了一个翡翠降魔杵。
张之洞将宝贝献给了慈禧太后,慈禧十分的惊喜。自此有了降魔杵后,慈禧每天晚上都睡得很好。她认为这件宝物可以为自己降妖除魔,清除那些不好的东西,所以几乎是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连晚上睡觉都离不开这个宝贝,仅仅无在手里。
慈禧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抱着的宝贝,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叫做翡翠降魔杵。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它来自于印度,最开始的作用是武器打仗用的,并且威力比较巨大。后面被佛教用作为一种护法的法器。它的形状上面比较粗,方便用手拿。
这些宝物里面,除了众所周知的翡翠白菜之外,慈禧还有一件非常喜欢的宝物,睡觉时都将它握在手里,一刻都离不开。
慈禧一生携带的宝物是降魔杵,即便是睡觉都抱着这个宝物。慈禧作为晚清的统治者,不仅生活奢侈浪费,而且手中的宝物也是数不胜数。而其中有一件她最重视的宝物,就是张之洞送给她的降魔杵。
而在这些翡翠制品当中,慈禧最喜欢的就是这根翡翠做的降魔棒以及翡翠玉镯,每天晚上只要把这两样东西放在床头,慈禧太后就会睡得特别的安稳。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件中国玉器的稀世之宝,这就是翠玉白菜。而收藏在天津博物馆的翡翠蝈蝈白菜,则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被文物专家发现的。 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天津市文化局的专家,在当时财政局的库房中,惊喜的发现了一颗翠玉白菜。这件玉器珍宝也是以白菜造型所作,菜心的浓郁之处有两只蝈蝈和一只螳螂。有专家说,正是因为这棵白菜上生动描绘了螳螂和蝈蝈“和平共处”,才使这件国宝更添加了积分妙趣横生的意境。 根据这颗翠玉白菜的造型,专家将这件国宝定名为“翡翠蝈蝈白菜”,也叫翠玉白菜。1953年,翡翠蝈蝈白菜正式在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展出,吸引了不少游客。观众还亲切地为这颗翠玉白菜起了个“冻白菜”的别名。
翡翠以丰富艳丽的色彩、温润细腻的玉质赢得历史上许多达官贵族的钟爱。而最喜欢翡翠的人莫过于慈禧太后
了。
慈禧太后珍爱玉器与历代帝王相比是空前绝后的,对翡翠的热爱达到了几近疯狂的程度。在她居住的长春宫里随处
可见各种翡翠玉器用品。饮茶用的是翡翠盖碗儿,用膳用的是翡翠玉筷。头发上插的是翡翠,耳朵上挂的是翡翠耳钉,
手指上戴的是翡翠戒指,手腕上戴的是翡翠手镯,手里经常把玩的是一颗翡翠白菜。
慈禧独宠翡翠,是有故事的:说道地翡翠在慈禧心中应该是女性的象征和霸权的象征: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外国人拿着一颗他们西方人引以为傲的钻石,献给了慈禧太后。
结果,这位权倾天下的女人,对此并不像现代女人一样,见到钻石就两眼放光,她很不屑一顾地说了句:“边儿去。”
人们感到很奇怪,这件火彩闪瞎双眼的钻石怎么没得到太后的欢心呢?因为它虽然漂亮,但不符合当时东方女人的审美。慈禧她更喜欢自己收藏的那些玉石。
其中,最受慈禧青睐的宝石就是翡翠。一次,一个大臣捧着一块产自缅甸的绿色宝石进献给慈禧。面对这绿莹莹的小玩意儿,慈禧忽然心情大悦,直说道:“好东西!好东西!该赏!该赏!”这块绿色宝石就是缅甸产的翡翠了。
▲说到上面这挂珠子可不得了,它曾出现在香港的拍卖会上。这朝珠规格极高,由108颗老坑玻璃种帝王绿翡翠串成,其中最大的一颗直径达12厘米,总重量3423克 ,据传这挂朝珠曾是慈禧太后生前旧藏,后经由光绪帝转赠珍妃,最终因战祸流落民间。由于此说法的存在,这挂朝珠被不少人视为举世罕见的“慈禧翡翠”。拍卖行当即决定:以18亿元起拍。
从此在她统治的年代里,进贡的缅甸硬玉翡翠,是他最珍爱的宝物。皇太后有数不尽的玉器。
不仅仅这样,在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最重要的就是翡翠玉器,有:
翡翠西瓜二枚,呈绿皮红肉,估计值500万两银子;
翡翠甜瓜四枚,二枚白皮黄肉,另二枚绿皮红肉,估计值600万两银子;
还有一枚绿色翡翠荷叶,叶干和叶身的绿色浓淡分明,融入天然,估价285万两银子;
翡翠小佛像27尊,翡翠樱桃10枚;
翡翠雕成的白菜两颗,呈绿叶白心,估价值1000万两银子。
价值多少钱只能说难以估量了,慈禧的陪葬品大多都被盗或被毁了。下面这篇文章介绍了慈禧的陪葬品:
慈禧的陪葬品到底值多少钱?(来源: 法制晚报)
她不是皇帝,却把两代帝王玩弄于股掌之中;她只是个女人,却让凤高高地飞翔于龙之上;她的陵墓超越了她的丈夫,是清东陵中最精美的。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种精美令她死后陵墓被盗、灵魂不得安宁。她就是统治中国近60年,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
棺内“填空”的珠宝就值223万两白银,陪葬品价值白银亿两
慈禧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
李莲英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太监,慈禧死后往棺内葬宝时,他也是参与者之一。李莲英和侄子合写的《爱月轩笔记》中,详细记载了慈禧随葬品的种类、数量、位置以及价值等。
在慈禧棺内,底部铺的是金丝织宝珠锦褥,厚7寸,镶有大小珍珠12604粒、宝石85块、白玉203块。锦褥之上铺着一层绣满荷花的丝褥,丝褥上铺珍珠2400粒。
盖在慈禧尸身上的是一条织金陀罗尼经被,被子用明黄缎捻金织成,织有陀罗尼经文25万字。经被上还缀有820粒珍珠,盗墓者拆走珍珠后,就将这条价值连城的经被弃之于地,1979年清理地宫时才被发现。经被之上还覆有一层缀有6000粒珍珠的被子,也是无价之宝。
入殓时的慈禧头戴镶嵌珍珠宝石的凤冠,冠上一颗珍珠重4两,大如鸡蛋,当时就值白银1000多万两,凤冠价值则可想而知;口内含夜明珠一粒,据传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脖颈上有朝珠3挂,两挂是珍珠的,一挂为红宝石的;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
在其身旁,还陪葬着金、玉佛像,以及各种宝玉石、珊瑚等。据说,当宝物殓葬完毕后,送葬的人发现棺内还有孔隙,就又倒进了4升珍珠和2200块红、蓝、祖母绿宝石。光这些“填空”的珠宝,就价值223万两白银。
变卖毁坏被走私到国外,被盗珍宝下落不明
据说,慈禧棺内最珍贵的陪葬品要属用白玉雕成、号称可以“烟云流动”的九玲珑宝塔了。
传说慈禧棺内还有4个翡翠西瓜,两个白皮黄籽粉瓤,两个绿皮白籽黄瓤,价值600万两白银。
据悉,慈禧陵中被盗的珍宝或被孙殿英等人用来行贿,或被变卖,或遭毁坏,甚至被走私到国外,绝大多数至今下落不明。
据传,为了逃脱罪责,孙殿英曾把慈禧口中所含的夜明珠送给宋美龄。
而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一棵翡翠白菜,是其镇馆之宝,很可能就是慈禧陵中流失之物。
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被盗珍宝到底去了哪里,谁也说不清了。
打探消息后决定挖开乾隆慈禧陵
1928年,驻在河北遵化清东陵附近的国民革命军第12军军长孙殿英打上了东陵的主意,并派师长潭温江去查明情况。
通过一名曾侍奉过慈禧的太监之口,潭温江得知定东陵的慈禧墓中随葬有大量稀世珍宝,并从这名太监手上抄录了《爱月轩笔记·慈禧葬宝图记》和《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等。
在摸清情况后,潭温江向孙殿英提出了盗掘慈禧陵的建议。
1928年7月1日,孙殿英命令潭温江严守东陵的所有要道,谨防他人入内。在把两个旅的兵力开进东陵四周后,他就开始探查地宫的入口,并计划在盗墓完成后以换防为由撤离东陵,把事情嫁祸到土匪身上。
炸开地宫大门后顺利进入慈禧陵
经过一番周折,盗墓的士兵找到了慈禧地宫的入口。从明楼下进入古洞门,过道尽头是一道浇铸了钢筋的墙壁,地宫入口就在这道“金刚墙”下。
从7月4日至7月10日,炮声不断从东陵传出,当地百姓以为是在打仗,谁也不敢出门。但令他们想不到的是,两座陵墓已经被炸开。
进入慈禧地宫中的盗墓士兵没有想到,走进主墓室竟非常顺利,没费什么事就见到了棺椁与陪葬珍宝。慈禧的主墓室是一个完全由汉白玉石铺砌的石室,正中是一座汉白玉石台,也就是“宝床”。在石台上面,停放着一具巨大的棺椁,这就是慈禧太后的梓宫。两侧的两座石墩上,则放着记录慈禧谥号的香宝、香册。
棺盖揭开霞光满棺慈禧太后面貌如生
盗墓者是怎样打开慈禧棺椁的呢?这曾经是一个谜。直到多年以后,一本叫《世载堂杂忆》的书披露了一名据称曾参与盗陵的连长的回忆,这个谜才被解开。
据这名连长叙述,为撬开慈禧的内棺,光芒四射的金漆外椁竟被匪兵刀砍斧劈得七零八落。匪兵们把砍碎的木头搬开后,就现出了一具红漆内棺。由于怕刀斧损伤棺内的宝物,当官的就命匪兵小心谨慎地用刀撬开内棺。
“当时,将棺盖揭开,只见霞光满棺,兵士每人执一大电筒,光为之夺,众皆骇异。俯视棺中,西太后面貌如生,手指长白毛寸余……珠宝堆积棺中无算,大者由官长取去,小者由各兵士阴纳衣袋中。于是司令长官下令,卸去龙袍,将贴身珠宝搜索一空。”
相关链接
慈禧的陵寝建筑堪称金木石三绝
慈禧的陵寝是清东陵建筑群中最精美的一座,可称得上是金、木、石三绝。
“金绝”:据《清史》记载,仅三大殿所用的叶子金就达4592两以上,殿内外彩绘2400多条金龙,64根柱上都缠绕着半立体铜鎏金盘龙,墙壁上的五蝠捧寿、万字不到头图案等也全都筛扫黄金。这货真价实的金碧辉煌虽经盗墓者洗劫,但如今依然可见“金绝”的豪华残迹与碎片。
“木绝”:是说三大殿的梁、枋都是用木中上品———黄花梨木制成。这种木质坚硬、纹理细密的木材现在已濒临绝种,其价值称得上是寸木寸金。而慈禧的棺椁更是用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
“石绝”:是指慈禧陵寝的石料一律采用上好的汉白玉,石雕图案更是绝中之绝。隆恩殿的汉白玉石栏板上,都用浮雕技法刻成前飞“凤”、后追“龙”图案。76根望柱柱头全部雕刻着翔凤,凤的下面是雕在柱身里、外侧的两条龙,形成独一无二的“一凤压两龙”造型,寓意着慈禧生前的无上权力。而殿前的凤龙丹陛石雕刻更是石雕中的珍品。
裕陵劫后白骨遍地帝后无奈重葬一棺
在慈禧的定东陵被盗时,乾隆的裕陵也被孙殿英手下的一个营长韩某炸开。
令盗墓贼们没想到的是,乾隆的地宫通道中充满了积水,由于年深日久,积水竟有四五尺深,而通道又很陡滑,疯狂涌入地道口的士兵毫无准备。不少人滑倒在积水中,惊悸窒息而亡。
和同时被盗的慈禧陵相比,裕陵中的乾隆与5位后妃的遭遇更加悲惨。两陵被盗后,清室负责善后的人进入裕陵地宫后发现白骨凌乱地扔在各处,除嘉庆帝生母孝仪皇后尸身完整外,其他的已经分不清哪个是皇帝的,哪个是后妃的,只好把骸骨殓葬在一具棺木内。
在将两陵内的骸骨重新收殓后,裕陵、定东陵被封闭,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清东陵管理处为清理地宫,才重新打开两座陵墓。
乾隆皇帝的裕陵被誉为地下佛堂
裕陵在乾隆帝在世时就已建成,虽然陪葬品已被孙殿英洗劫一空,但地宫中那些搬不走的石雕仍令人叹为观止。
裕陵被誉为“地下佛堂”和“石雕艺术宝库”,在地宫的墙壁、天花板上,到处雕琢着佛像、经文,像是一座石雕艺术宝库。佛像虽款式、造型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地雕刻得栩栩如生。
在安放乾隆与两位皇后的棺木的“金券”券顶,还刻有3朵佛花,花心由梵文、佛像组成,金券周围也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经文,约有3万字。
都是真的,翡翠白菜存世并非只有一颗,只是台北故宫这颗名气最大。目前根据史料及实物推断,全世界上应该有6颗“国宝级”的翡翠白菜。其中,台北故宫3颗,北京故宫1颗,天津博物院1颗,还有1颗至今下落不明。
第一颗:台北故宫“翠玉白菜”
台北故宫博物馆这颗镇馆之宝,高187厘米,宽91厘米,厚度达到507厘米,远远看来,与真实白菜相似度几乎是百分之百。
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清朝工匠不仅利用玉料翡翠原料上天然颜色变化,琢碾出一片片生动自然,叶脉分明,鲜活欲滴的白菜叶子。在菜叶浓绿之间还停留了两只螽斯虫(俗称蝈蝈,因繁殖能力强,有多子多孙的寓意,同时蝈蝈与“国”谐音,也有祝福国家富足之意),它们正低着头,专注地嚼着菜叶。
据说,这颗翠玉白菜是光绪帝瑾妃陪嫁之物,唯一遗憾的是,这件国宝有一处硬伤——白菜叶上的一只蝈蝈的左须缺了一小截。至于原因,是本来就有,还是后天损伤,至今无从得晓!
第二颗:台北故宫“翠玉小白菜”
台北故宫还有两颗翡翠白菜,其中一颗,因为个头较小,高度约134厘米,人称“翠玉小白菜”!
这颗小白菜,大体绿黄相间,颜色偏黄,菜叶上也有菜虫,但整个质地和雕工,远比不上那颗著名的“大白菜”,但作为清宫旧藏,也极具价值!
第三颗:台北故宫“翠玉花插白菜”
台北故宫还有一颗翠玉白菜,为花插型,称为“花插白菜”。 它高243厘米,口径128厘米。这颗“花插白菜”最大的特点是,中心开有一孔的翠玉白菜花插非常娇小,白菜的中心在雕刻制作时就被刻了一个洞,因此收藏家推断,它最初是用于插花。
“花插白菜”和“小白菜”平日并不展示,仅曾与“玉大白菜”一起,公开展示过一次。
第四颗:北京故宫“翠玉白菜”
北京故宫也收藏有一颗“翠玉白菜”,但极少公开展出,北京故宫的资料上,也很少提到这颗馆藏玉白菜。
从能找到的上看,北京故宫这颗翠玉白菜与台北故宫的相比,欠缺鲜嫩。圈内戏称北京故宫的翠玉白菜是颗“老白菜”,无法与台湾故宫那颗媲美。
第五颗:天津博物馆“翡翠蝈蝈白菜”
虽然北京故宫的翠玉白菜稍逊台北,但在天津博物馆却有一颗国宝级“翡翠蝈蝈白菜”,可媲美台北故宫翠玉白菜!
这颗“翡翠蝈蝈白菜”高194厘米,宽14厘米,重约2公斤,天津博物馆藏。个头比台北的稍大,质地没后者纯,但胜在雕工。天津白菜的菜心处也有两只蝈蝈,个头比台北的蝈蝈还大,高约191公分。更绝的是,菜上还多了一只螳螂,螳螂和蝈蝈和谐共处,可谓妙趣横生,称为国宝当之无愧。
第六颗:慈禧清东陵“翡翠白菜”
这颗白菜据说慈禧死后,成了她的随葬品。慈禧太后一生好珍珠,之外便是好翡翠,她拥有大量的翡翠饰品。据大太监李连英侄子所著《爱月轩笔记》,慈禧陪葬品中,有一颗翡翠白菜,最为值钱。这颗白菜绿叶白心,菜梗上还刻着一只振翅的蝈蝈,另外还有二只红白相间的马蜂。
可惜的是,1928年孙殿英盗清东陵,慈禧地宫中的随葬宝物被洗劫一空。这颗举世绝品的翠玉白菜从此不知去向,成为历史的悬案。也有人说,《爱月轩笔记》是托名伪造,随葬慈禧的这颗玉白菜根本就不存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