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样的钻石透明度和亮泽度最饱满。
天然钻石是碳元素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形成,自然条件,钻石在形成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包裹别的物质,这就是钻石内含物;钻石表面特征,包含像晶面花纹、原始晶面等。钻石就净度就是其内含物和表面特征的综合体现。
钻石的净度分级,国家标准BG/T16554《钻石分级》是以GIA钻石分级为参考,基本上维持了GIA一致性,所以现在已GIA钻石净度分级体系为标准详写。
GIA钻石净度分级,分为6个类别,11个等级。
无瑕级FL ,在10倍放大镜观察,钻石没有任何内含物及表面特征。
内无瑕级IF,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无可见内含物,但是可以看到表面特征,如晶面花纹、内凹原始晶面等。
极轻微内含级(VVS1 和 VVS2)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有极微小的内含物,即使是专业鉴定师也很难看到。
轻微内含级(VS1 和 VS 2)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内部可以看到微小的内含物。
微内含级(SI1 和 SI2)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有可见的内含物。
内含级(I 1、I2 和 I3)钻石的内含物在 10 倍放大镜下明显可见,并且可能会影响钻石的透明度和亮泽度。
钻石的内含物和表面特征通常都非常微小,只有专业的钻石鉴定师才能看到。 肉眼看上去,VS1 级钻石和 SI2 级钻石可能完全一样,但其整体品质却相差极大。 因此,专业精准的钻石净度鉴定非常重要。
如果视力好的话的确可以看见,而且SI级别在国检证书上是没有具体标明SI1还是SI2的,一般情况下,SI1级别是不易见到瑕疵的,SI2会能看见瑕疵的几率比较大,您说您没有佩戴过,那就排除了钻石底部污渍的可能了,最后补充一下,这个价格应该是商场里买的,应该还打折了,但是如果去正规裸钻店买的话,价格不会这么高,一般这样的等级的2500~2800就可以了,如果是国际证书的(比如GIA证书),价格大概在3000~3200,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钻戒毕竟是饰品,只要有它的意义,自己喜欢就好了,对吧
钻石级别和净度对照表如下:
FL级:钻石没有任何包裹体或表面特征(较少出现)。
IF级:钻石内部无可见包裹体。
VVS1 / VVS2:钻石内部有极微小的包裹体,即使是专业鉴定师也很难观察到。
VS1 / VS2:钻石的内部可以看到微小的包裹体。
SI1 / SI2:钻石有可见的包裹体。
I1 / I2 / I3:钻石的包裹体明显可见,并且可能会影响钻石的透明度和光泽度。
钻石净度级别越高,瑕疵越少,看起来也越干净。
颜色等级对照
对于常见的无色系钻石而言,色调浓郁度是决定其颜色等级的关键。钻石颜色等级从字母D(代表无色)开始,等级越低,颜色带的**调就越浓,随颜色逐渐加深一直排列到字母Z(代表浅**,浅褐色或浅灰色)。每个字母分级有着清晰的颜色范围界定。
无色(D-F):最罕见,因此也最珍贵。
近无色(G-J):除受过训练的分级师外,其他人难以察觉的颜色。
微黄(K-M):未受过训练的人士仍旧难以看出的颜色。
极淡黄(N-R):未受过训练的人士可凭肉眼在更大钻石中看到的微弱颜色。
淡黄(S-Z):在各种大小的钻石中均可看到的颜色。
祖母绿琢型的钻石,从台面看是比较透彻的,这是这一类切工的特点,所以净度级别较低钻石一般不设计成祖母绿切工的。
这颗钻石颜色很好,这个净度级别,属于肉眼无暇级,正常情况下是不容易看到钻石的内部特征的,但也不排除个别眼神比较好的人也会有感觉。大多数情况下是OK的。
如果是圆钻的话,就更OK一点了,呵呵!
附注:
1、SI1指在标准分级环境下,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在10倍放大镜下容易观察到钻石有明显的内部特征的状况;
2、同等净度等级的钻石,其内部特征的可见性也与其大小有一定的关系。
钻石净度si属于轻微内含物,只有用放大镜放大10倍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内部轻微的内含物。si级别分为si1和si2,其中si2杂质含量比si1多,可以用肉眼查看内含物。钻石净度共有五个级别,其中LC钻石要比si级别更高。
钻石净度si的等级钻石净度si属于轻微内含物,从外表看的时候无法看出里面的杂质,只有用放大镜放大10倍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内部轻微的内含物。同时si级别的钻石还分为si1和si2,其中si2的杂质含量要比si1的多。
si级别的钻石净度特征有钻石冠部少量包裹体,可以从台面看见晶体轮廓的深色或浅色包裹体,还可以在尖部看到磨损的部位。视力较好的人可以肉眼查看si2级钻石,但是si1内部的内含物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
钻石净度除了有si级别之外,还有LC、VVS、VS、P这四个级别,其中LC钻石属于无瑕钻石,是钻石种类里面品质较好的。一般钻戒可以用VVS、VS级别的钻石制作,不仅品质比较好,而且性价比也比较高。
按照钻石的4C标准,SI级别指在10倍宝石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很容易见到瑕疵, 肉眼极难察觉。 而I1、I2、I3指在10倍宝石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易于见到小瑕疵,肉眼易见,个别有明显的解理和裂隙。所有钻石都是用10倍放大镜观察净度,只有I3级可用肉眼毫不费力地看出瑕疵。
如果你的证书上写的是SI1,而你肉眼可见瑕疵的话,那这个情况就不对了。
钻石4C分级指的是从净度、颜色、克拉质量、切工等4个方面,对钻石进行综合评价,进而确定钻石的价值。
1、其中颜色是按其变化分为12个颜色级别:D、E、F、G、H、I、J、K、L、M、N、<N。
(1)D-E级:极白,又称作“特白”、“极亮白”、“净水色”。
D色:纯净无色、极透明,可见极淡的蓝色。
E色:纯净无色,极透明。
(2)F-G级:优白,又称作“亮白”。
F色:从任何角度观察均为无色透明。
G色:1ct以下的钻石从冠部、亭部观察均为无色透明,但1ct以上的钻石从亭部观察显示似有似无的黄(褐、灰)色调。
(3)H级
H色:白。1ct以下的钻石从冠部观察看不出任何颜色色调,从亭部观察,可见似有似无的黄(褐、灰)色调。
(4)I-J级:微黄(褐、灰)白,又称作“淡白”、“商业白”。
I色:1ct以下的钻石冠部观察无色,亭部观察呈微黄(褐、灰)色。
J色:1ct以下的钻石冠部观察近无色,亭部观察呈微黄(褐、灰)色。
(5)K-L级:浅黄(褐、灰)白。
K色:冠部观察呈浅黄(褐、灰)白色,亭部观察呈很浅的黄(褐、灰)白色。
L色:冠部观察呈浅黄(褐、灰)色,亭部观察呈浅黄(褐、灰)色。
(6)M-N级:浅黄(褐、灰)色。
M色:冠部观察呈浅黄(褐、灰)色,亭部观察带有明显的浅黄(褐、灰)色。
N色:从任何角度观察钻石均带有明显的浅黄(褐、灰)色。
(7)<N:黄(褐、灰)色。
对这一类钻石,非专业人士都可看出具有明显的黄(褐、灰)色。
2、其净度按照GB/T16554-2003中分为:LC、VVS、VS、SI、P五个大级别,共10个小级别。
(1)LC级:称镜下无瑕级。在10倍放大镜下未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以下情况下仍属LC级:
1)额外刻面位于亭部,冠部不可见。
2)原始晶面位于腰围内,不影响腰部的对称,冠部不可见。
3)内部纹理无反光,不影响透明度。
4)钻石内、外部有极轻微的特征,经轻微抛光后可去除。
(2)VVS级:称极微瑕级。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这些极轻微的内、外部特征通常是一些很细小的点状包体、颜色很淡的云状物、纹理、须状腰、缺口、击痕等。
极微瑕级还根据内、外部特征的大小、分布位置等因素,也就是说根据观察的难易程度细分为VVS1和VVS2两个级别。
VVS1级: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极难观察。
VVS2级: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很难观察。
VVS级与LC级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同时能看到内部及外部特征,而后者只能看到轻微外部特征。
(3)VS级:称微瑕级,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细分为VS1、VS2。
VS1级: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难以观察。
VS2级: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比较容易观察。
典型包体:点状包体群、较轻微的云状物、小的浅色包体、较小的羽状纹等。
VS级与VVS级区别是在10倍放大条件下,前者可以观察到瑕疵,尽管也比较困难,而后者则为几乎观察不到。
(4)SI级:又称瑕疵级。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又细分为SI1、SI2。
SI1级:钻石具明显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容易观察。
SI2级:钻石具明显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很容易观察。
典型包体:较大的浅色包体、较小的深色包体、云状物、羽状纹等,各种包体类型都可能出现。与VS区别在于SI级钻石用10倍放大镜即可很容易发现内、外部特征,但是去掉放大装置用肉眼无法看到内、外部特征。
(5)P级:称火重瑕疵级。从冠部观察,肉眼可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细分为P1、P2、P3。
P1级:钻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可见,在10倍放大条件下,净度特征显而易见,而用肉眼从冠部观察比较困难,但不影响钻石的亮度。
P2级:钻石具很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易见,而且已经影响钻石的亮度。
P3级:钻石具极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极易见,并且影响钻石的亮度、透明度,部分贯穿性的裂隙还可能影响钻石的耐久性。
典型包体:主要为大的云状物、羽状纹、深色包体,并且这些包体可能影响钻石的耐用性或者影响透明度、明亮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