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钻》**观后感范文推荐
非洲大陆长期以来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如果你想长命百岁,那么就别碰钻石(If You want long life,never touch the diamond)。”在部分非洲国家,钻石是军队用来购买军备的资金来源,也是连年征战的原因。战争国家出产的每颗钻石都粘有非洲采矿工人,或者战争牺牲者的鲜血。因此这里的钻石被称为“血钻”,这也是本片片名的由来。在被由血钻引燃的战火中,西非国家塞拉利昂经历了十一年漫长煎熬。塞拉利昂位于西非东部,与几内亚、利比里亚交界,濒临大西洋。当年葡萄牙人从伊比利亚半岛航海到这里的时候,误把雷声当作是狮子的吼声,因此给这里命名“塞拉利昂”,意思是“狮子山”。但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塞拉利昂陷入了长达十一年的内战,狮子的吼声变成了塞拉利昂人民的悲鸣声。而这一切的起因,也正是那些熠熠生辉让人目眩的钻石。作为非洲主要的钻石出口国之一,塞拉利昂的钻石每年有两亿美元的收益,而在战争期间这些钱自然落在了叛军的口袋里,用于购买战争使用的武器。直到2002年内战结束,这种可悲的恶性循环才算停止。
A diamond is forever。这个简单的句子或许很多人都对它陌生,但是如果告诉你它在中国的翻译,恐怕几乎每个人都会恍然大悟。“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就是它的翻译,戴比尔斯的钻石广告语。十个汉字通过用同义词的使用和名词量词的变换排列将这简单的四个单词中国化,翻译得如此完美,就像钻石本身一样完美,完美的分子结构排列,完美的质地,完美的色泽,再经过能工巧匠们的琢磨最终成为完美爱情的象征,几乎每一个女人当心爱的人在她无名指戴上钻戒都会露出天使一般的微笑……在这幸福的时刻谁又会在乎这钻石的来历。
《血钻》就是这样一个在人们追求奢侈的时候给你敲响警钟的故事。在塞拉利昂,几乎每一个人的命运都被钻石左右,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政府、革命军、雇佣军都在为了钻石的'控制权你争我夺,无辜的百姓成了他们耀武扬威肆意屠杀的羔羊,一部分被抓做了奴隶,一部分成了他们的童子军。影片中一幕幕血腥残酷的场面让人看了感觉是在地狱一般,反政府武装肆意的屠杀贫民百姓,还穿着开裆裤的小孩就拿着AK47到处杀人,一望无际的难民营,枪炮声、哀号声、惨叫声混杂在一起的死城,想着用武器装备换取钻石的军火贩子,等等一切都可以归纳为“血腥”,这就是被万千人所渴求的钻石的来历之一。
影片中莱昂纳多所扮演的游走在杀戮中间、希望离开的沧桑男人――丹尼阿彻,他为了离开非洲而希望得到那颗鸡蛋大小的粉色钻石,在和发现钻石的黑人所罗门寻找的钻石的过程中,与女记者、收容孤儿的首领等等人的相遇,使他道出了血钻进入市场交易的真相,并最终完成了救赎,在重伤之际将钻石还给了所罗门,挽救了黑人父子。黑人所罗门原本平静的生活被革命军打乱,自己沦为了奴隶,儿子也被训练成六亲不认的童子军,幸运的是他的父爱召唤回了儿子,通过钻石换得了财富和家人的安全。珍妮弗康纳利扮演的女记者说希望通过自己的报道让人们了解在钻石市场背后所隐藏的血色交易,阿彻的信息帮助了她将真实的一面公布于众。莱昂纳多扮演的阿彻就对珍妮弗康纳利扮演的女记者说,每个女人都想要,所以非洲才会这样!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就是因为人们对钻石的渴求,为了获取巨大的利益人们的欲望导致了杀戮。影片就是在这样一个基调之上讲述着惨烈的故事,同时探讨着人性,利欲熏心的人、丧心病狂的人、被人利用的人、无助迷茫的人、想治愈世界却力不从心的人以及面对这样血腥环境而玩世不恭的人。这是一部难得的好**,在衣着光鲜纸醉金迷的世界另一面不为人知的故事。
钻石,早先只有欧洲王室男性的贵族才能佩戴,然而痴心的贵族们为了向他们心爱的女人示爱把代表尊贵的钻石当成了表达爱情的礼物,瑞典国王为了让妻子带上钻石凤冠不惜改变宪法,法国国王将钻戒送给了美貌的情人,奥地利大公以钻戒向柏根地的公主许下海誓山盟,逐渐的贵族们独享的钻石成了女性和爱情的最爱,由此形成了遍布世界的巨大市场需求。有需求就有供给,这是简单的市场规律。南非,南美是钻石的主要产地,在19世纪总会有报纸报道又一颗大钻石被发现,少数人因此发了大财。拥有世界80%以上的毛坯钻石的公司就是英国著名的钻石公司“戴比尔斯”,这个财力雄厚的公司有着英国王室的巨大支持,如果你是一个钻石商在戴比尔斯订购了一批钻石,可是你发现给你的那批钻石不满意想要退货,那你惨了,你不仅永远买不到戴比尔斯的钻石而且会被英国政府列为不受欢迎的人而永远别想拿到英国任何签证。
《血钻》**中的所影射的伦敦钻石公司恐怕就是戴比尔斯了,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世纪之钻”以及无数无价之宝就藏在戴比尔斯的伦敦总部保险柜里,世界第二、第三大钻石库里南1号、库里南2号则分别镶嵌在英国国王的王冠和权杖上,并且英国王室贵族拥有着世上最有价值的钻石,当一些没落贵族无力支撑家业时随意拿一颗小钻石在市场出售就可以高达500万英镑!世界第二大毛坯钻石的交易当属瑞典的钻石交易市场,一些发现了钻石的人纷纷前往这里希望圆了自己的钻石梦、发财梦。说到这里,恐怕也难怪在**上映的时候,那些钻石商纷纷指责**的血腥,保证自己的钻石是通过的正当渠道收购得来的,可事实上真的会是这样么?在**最后的字幕中写道,黑市钻石的流通只能依靠商人的自律来形成……
钻石,如同其他奢侈品一样,当人们由于她的美丽而兴奋时是不会在乎她的来龙脉,就像《尼罗河上的惨案》中嘲讽林耐特的珍珠项链一样:一粒沙子进入贝壳里形成了珍珠就这样戴在了你这样一个美人儿身上,你知道那个贝壳怎么样了吗?它因此送了命!一部好的**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和讨论,《血钻》就是这样一部,让我们思考人性、生活和这个世界。
;钻石,一直都是璀璨和永恒的象征。然而,历经了亿万年的历练和沉积,从地心到你的手心,在钻石的璀璨背后,凝聚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和无数手工业劳动者的艰辛劳动。在今年F1 摩纳哥站的比赛中,一颗名为“ Ponahalo”(非洲土语,意为精美绝伦)抢走了所有风头——在惊艳的注视中,五颗分别重102 克拉、70克拉、12 克拉、5 克拉以及4 克拉的钻石,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而它们竟然出自同一枚重达316 克拉的钻坯——“Ponahalo”。一时间,所有F1 赛车的速度与激情都在Ponahalo 面前黯然失色。
一脚踢出来的奇迹
即便是一颗细小的钻石,其设计和雕琢也都要经过漫长和复杂的步骤,而一颗硕大钻石的出现更有很多传奇的色彩。说起Ponahalo,那得让时间倒回到2005 年10 月里的一天。那天,在De Beers 戴比尔斯集团位于南非的Venetia 钻石矿种系统缜密的矿石粉碎区里,一位矿车驾驶员因为失误造成了一次错误的倾倒矿岩操作,坐在监控室里的流程监督员Simon 大为恼火,在钻石这类精密工业中,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得是精确严谨的。Simon 怒气冲冲地从监控室内走进操作区,想上前对驾驶员进行一番指正,可突然间,他一个趔趄踢飞了一块矿石,这时意外发生了:即使已经在矿区工作了15 年,但在那一刻Simon 还是怎么都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本该藏匿在灰黑色金伯利矿岩中、重达300多克拉的罕见钻坯竟然赤裸裸地暴露在了自己的脚边!在Simon和世人不可思议的惊叹声中,钻石专家对钻坯进行了鉴定,鉴定表明,那确实是一颗世间罕见的巨大钻坯,也是De Beers 戴比尔斯集团在南非的 Venetia 矿开矿以来发现的最大钻坯。
在200吨砂中找寻1克拉
2006 年,好莱坞曾经推出过一部由莱昂纳多主演的影片《血钻》,紧凑的剧情和钻石产业的艰辛和血泪让很多观众非常震撼。的确,每一颗钻石都凝聚了无数人的艰辛劳动,钻石的挖掘工作恐怕也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浩大的工程之一了。因为钻石“生活”在深层的地心,所以开挖的矿井都很深,南非著名的金伯利矿,开采深度已经达到了千米,一个个绵延几公里的巨型矿坑,看起来令人惊心触目。不管是传统的手工开采,还是高科技的机器开采,过程都是复杂且漫长的,采获率有如大海捞针。那些含钻石的矿体风化后经河水、雨水的搬运富集形成的露天矿,开采的后期过程更要艰难,因为不仅要除去表层浮土,对含矿砂层以及岩缝也都要认真清理,追求钻石梦想的人,一双双手艰辛地在砂石中搜索着,要知道,平均每200 吨砂石中才可以选出1 克拉钻石!
切割是一门艺术
在历经艰辛的开采和多道处理遴选之后,毛坯钻石终于露出了它的面目,但在这些毛坯钻石中仅有20%左右可作首饰用途,而大部分只能用在切割、研磨及抛光等工业用途上。经验丰富的钻石评估师从毛坯钻石中遴选出这20%的钻石,决定了钻石日后的命运,也冥冥中决定了它们和你的缘分。标准的钻石瓣面通常为五十八面,这五十八个瓣面决定了钻石是否能“竭尽所能”散发出光芒。对切割师来说,天然的钻石会有各种形状,而八面体是最受欢迎的形状,因为其通常可以被完整的从腰部一分为二并进行完美的圆形切割,加工过程中,如何将损失降低到最小从而得到良好的利用率和价值回报,是切割者们追求的目标。而除八面体之外的其他不规则形状的钻坯,往往只能切割成祖母绿形、心形、梨形等等,较大的损耗使得这些形状的钻石价格也相对较高。 Ponahalo 还在钻坯的时候,就把切割这一至关重要的步骤委任给了世界著名的钻石Steinmetz 进行。在经过精确的计算后,最终重达316克拉的钻坯幻化成为5 枚裸钻继而被送往伦敦,印记上仅有1/20 微米,相当于头发厚度1/500 的FOREVERMARK 永恒印记。
传统方法不可取代
为了最大限度展现出钻石的美,还必须对钻石原石实施加工。加工钻石最普通的方法是传统的打圆和抛光,虽然一些高科技的打圆和抛光机器已经出现,甚至还有些是自动操作,但“传统”这个词在加工中至关重要,毕竟精湛的手工技巧和对钻石的感觉还是机器所无法体验到的。在很多钻石加工厂,传统的操作方法是无可取代的:打磨师将钻石绕在快速旋转的轴上,让它与另一颗钻石相互接触研磨——钻石由粘附在转盘片上的其它钻石或钻石粉末进行机械加工,—部分钻石在加工过程中变成了钻石粉末。用钻石打磨钻石,这也是由钻石的物理特性决定的。由于钻石的物理硬度位于所有物质之首,大师们所用的工具的刀头也都是用钻石做的,只有精良的切割工艺才能成功地用钻石切割钻石,也只有钻石才能相互打磨,才能被磨去天然的表面,也打磨出了身上固有的美。抛光工艺也依然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抛光师们将钻石粉与油混合,以保持钻石表面的湿润,然后将它们一起粘附在一个铸铁的盘子上进行抛光。抛光技术也是对钻石净度影响最深的传统方法,可以除去明显的杂质,提高了钻石的价值。
有关钻石相关问题,可以在百度搜索“逸钻”相关的知识会有许多哦~~
故事发生在90年代非洲的塞拉利昂,当时内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时局一片混乱。丹尼·阿彻,一名来自南非唯利是图的商人,以及所罗门·范迪,一名当地的渔夫,被卷进了一场有关一块稀世之宝粉色钻石的纠纷当中,他们必须找到这块钻石,以此来挽救他们各自的性命。在他们都被关进了监狱之后,阿彻才弄清楚,所罗门被强迫离开家庭,到一个钻石矿里工作,而事实上他找到了那块稀世粉钻,并且偷偷地把它藏了起来。所罗门希望逃出监狱,用钻石交换被叛军抓去的孩子,家庭团聚之后过上平静的生活,可作为钻石商人的阿彻
则对粉钻有另外的打算。虽然两个人各自有自己的计划,但首要的事情是,他们必须联合起来逃出监狱,才能有生还的希望。
阿彻联系到了跟自己有过一面之缘的美国女记者玛蒂·鲍温,希望得到她的帮助。玛蒂虽然有着自己来塞拉利昂的目的——寻找新闻素材,但她却被阿彻身上一种莫名的魅力所吸引,下定决心不惜卷入这场乱局也要帮助阿彻。很快阿彻和所罗门逃出了监狱,三个人怀着各自不同的目的,一起踏上了寻找粉钻的旅程
最后结局唉还是你自己看吧
影片还不错
个人收集了些资料外加个人看法,如果选我就多给几分吧,呵呵。
我们经常会把对世界末日的预言归于某个失落的文明或者神秘的天才。
正经的学术界坚持认为根本不存在着预言世界末日这当子事。事实上,不同的玛雅历法有着不同的循环周期,其中周期最长的一个在2012年底结束,然后开始下一个循环周期。就像太阳升起、落下、再升起一样,这样一个“守时”的工具不会伴随有什么离奇的事件。
对玛雅人的 东西 传的得言过其实了 。
一 玛雅历法是像传言那么准确,他们的常用历法“哈布年(Haab)”,只有365日,并不是像某些朋友说的那样精确到分秒,他们都没有“闰”年这个说法,何来的精确?与同时代古代中国历法的无中气置闰,还有当时的波斯历法能准确到小数点后四位的年长相比,玛雅人还差得很远。
二 玛雅人并没有完全消失,中美洲墨西哥依然存在玛雅民族的人。只不过他们的古老文明失落了,没有像我们以及其他文明古国那样传承下来。
三 “玛雅人预言到了希特勒,汽车飞机。。。。”,这种骗小孩的把戏还是收起来吧,玛雅人还知道一种东西叫汽车?“汽车”这东西的的叫法多去了,他们知道哪一种?汉语蒙语藏语闽南话山东话还是东北话?英语日语法语还是西班牙语?
媒体以及个人过于对古文明的神秘进行炒作,导致了末日啊什么的东西越来越多。下边是有关玛雅历法的一些比较实际的资料,LZ愿意看就看吧,还有个照片!
玛雅历法由三大主要的平行系统组成,一是卓尔金(Tzolkin)历日,二是哈布(Haab)年,三为长期积日制(Long Count)。其中卓尔金历日以260日为计量单位,主要用于宗教活动;哈布年以365日为计量单位但不置闰,多用于日常事务。这两者长度的最小公约数,也就是52个哈布年长,是玛雅的一个历法循环。
当然,由于卓尔金历日的长度不与任何大天体的运行吻合,但其应用的历史却非常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因此关于其起源,学界颇有争议。相关猜测包括人类孕期、北纬14度42分到15度之间太阳两次过天顶的时间间隔,以及玛雅神话中天国的层数(13)与人体指头总数(20)之积等等。
与流传的末日预言相关的,是长期积日制,主要用于长期计年。长期积日制使用的计数有5个单位,是20进制和18进制的混合历法。在这一体系中,一天记为一个金(kin),20金为一个维那尔(winal),18个维那尔为一个吞(tun),20个吞为一个卡吞(katun),20个卡吞为一个巴克吞(baktun)。一般认为,巴克吞的计量范围是从1到13,某些人所说的世界末日,也就是第13巴克吞、0卡吞、0吞、0维那尔、0金的那一天。倘或采取最常用的玛雅历法转换关系,即古德曼—马丁内斯—汤普森(Goodman-Martinez-Thompson)关系,将公元前3114年8月11日视为长期积日制的起点,那么这一天就是2012年12月21日。
但是且慢,难道这真的就意味着是世界末日吗?哪怕单纯从玛雅神话的角度来看也是未必。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玛雅神话本身只是将第13巴克吞、0卡吞、0吞、0维那尔、0金这天看作是启蒙时代(Age of Enlightenment)的到来,但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个启蒙时代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所谓世界末日之说,很有可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而从历法本身来看,在玛雅人眼中,每个哈布年年末的5天都是不吉利的;每个52年历法循环的结束也被认为是极端危险的。但在这些日子里,历史还是照常继续下去,就算是发生了天灾人祸,也与玛雅历法的大小循环没有什么必然关联,不是吗?那么为什么非要把长期积日制特殊对待呢?再者,为什么不将长期积日制的局限视为玛雅历法的自身缺点呢?考虑哈布年连闰日都没有设置,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毕竟几千年的时间对于千百年前的古人来说已经是相当之长了。何况关于巴克吞的最大允许取值究竟是13还是20,相关学者还尚存争论,更不要提的就是早年无数落空的末日预言先例了。
另有一点值得注意,虽然长期积日制的最大单位是巴克吞,玛雅人还是有计量更长时间的单位的,只是很少使用而已,比如相当于20个巴克吞长度的皮克吞(pictun)。如果玛雅人真的把第13巴克吞、0卡吞、0吞、0维那尔、0金看作世界末日,设置比巴克吞还要长的时间单位,意义何在呢?
最后再顺便提一句,古德曼—马丁内斯—汤普森关系并不是唯一的玛雅历法转换关系。关于长期积日制的起点,笔者至少见过三种说法。末日的宣传者在这一点上也是不严肃得可以,不知道为什么非要抱着既不是距今最近也不是最远的古德曼—马丁内斯—汤普森关系不放?
石刻上的玛雅历法日期,最左侧一行为长期积日制,表示8巴克吞、5卡吞、16吞、9维那尔、9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