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钻石颜色等级表将钻石颜色从无色到黄褐色划分为从D到等23个等级,其中D为最高级别,依次递减,钻石净度表将钻石净度从高到低分为FL、IF、VVS、VS、SI、I等6个等级。
2、D级钻石是钻石颜色等级表中的最高级别,属于完全无色类型的钻石,极其罕见,因此异常珍贵,E级钻石属于接近于无色的钻石,F级钻石等级比E级钻石等级低一些,这G-H级别的钻石颜色接近无色,I-J级别的钻石颜色已经开始偏向**,K-M级这类钻石颜色**偏向比较多了,M级以后的钻石成色已经不做等级划分了。
3、无瑕级(FL)钻石净度的最高等级,内无瑕级(IF)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没有任何内含物,但是表面有些微小的瑕疵,可借由磨光去除,极轻微内含级(VVS)等级又分为VVS1、VVS2两个级别,轻微内含级(VS)VS等级又分为VS1、VS2两个等级,微内含级(SI)SI等级又分为SI1、SI2两个等级,内含级(I)这类钻石内含物已经很明显了。
钻石等级按照四个维度来区分即钻石的4C参数(重量、净度、颜色、切工)。
钻石重量
钻石重量是影响钻石价格的重要因素,自然界中越大颗的钻石越稀有,因此,克拉数越大的钻石,价格越贵。
钻石净度
钻石是天然矿物,多少会含一些其他矿物或裂纹等天然瑕疵,这些包裹体越少的话就越稀有,价值也越高,所以就根据它包裹体等瑕疵的大小、数量、颜色、位置及特性等将钻石的净度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净度等级的划分均以十倍放大观察为标准。完全纯净的钻石是最受欢迎的但是也是最昂贵的。
从高到低依次分为:FL-IF-VVS1-VVS2-VS1-VS2-SI1-SI2-I1-I2-I3,FL的是等级最高(完美无瑕),IF的只能看到极小表面特徵内涵物,VVS1和VVS2的有非常极小内涵物,一个是极难看到,一个是难看到;VS1和VS2有极小内涵物,一个是极难看到,一个是难看到;SI1有小内涵物,极难看到,肉眼难见内含物; SI2有小内涵物,肉眼可见内含物
钻石颜色
钻石有多种天然色泽,由珍贵的无色(切磨后白色),罕见的浅蓝、粉红到常见的微黄不等。愈是透明无色,白色愈是能穿透,经折射和色散后更是缤纷多彩。钻石色泽分级是在专业实验室的分级环境中,由技术人员将待分级钻石与标准色泽比色石反复对比而确定。
最白的钻石定为D级(即从Diamond的第一个字母开始)。颜色---决定钻石的黄白程度。钻石色泽共分为11个级别,依次分别为:D、E、F、G、H、I、J、K、L、M、N。越接近D色,钻石越透明,I~J色肉眼几乎感觉不到颜色的存在,K色往后越黄。
钻石色泽是D,E,F的,又称为透明无色,是极为珍贵罕有,它们之间的区别要靠专家很仔细去辨别;较普遍的是色泽是G至J,又称为接近无色。专家较易分辨,但一般人很难区分,若镶在首饰上就更难察觉;色泽是K以下的,又称为淡**,一般人或许分辨得到,但价格就明显便宜很多了。
钻石切工
精湛的切工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钻石本身的瑕疵,令钻石变得更璀璨闪耀。钻石成色等级将切工分为5个等级:极优(excellent)、优良(very good)、良好(good)、尚可(fair)、不良(poor)。
钻石的成色是通过四个方面来体现的,钻石的重量,钻石的净度,钻石的切工还有钻石的色泽。
重量的等级就是大小,重量越大,钻石越昂贵。而钻石的净度等级是根据钻石所含瑕疵的多少有高低的等级,一般等级最高的就是fl级别,它属于完美无瑕级,其次是if级别,属于内部无瑕级,往下依次是vvs1等级、vvs2等级,vs1等级、vs2等级,si1等级、si2等级,i1-i3等级。
钻石成色之切工等级
钻石的成色受切工的影响颇大,钻石的切工是受人工影响的,切工水平越高的钻石越好。根据切工的好坏,切工等级可以划分为“EX”“VG”“G”“F”“P”五个等级,ex属于完美切工最好,最璀璨,能代表恋人间永恒的爱情。
钻石成色之色泽等级
钻石的成色好坏还要看其具体的色泽,通常我们说的钻石都是无色钻石,钻石越无色越有价值,根据石头颜色由浅到深的不同程度,色泽等级可划分为D、E、F、G、H、I-J、K-L、M、N-O、P-R、S-Z。其d色是最完美的颜色。
钻石颜色共分为23个等级,从D级的优质无色到Z级的淡**或者棕色,等级逐级递减,品质也随之递减,这23个级别以色级程度有划分了几个不同的级别:
无色级别:D、E、F,无色级别的种类非常有稀有,其中D色是非常好的等级颜色,也是很多钻戒喜欢用的色泽等级。
近无色级别:G、H、I、J,肉眼几乎看不出任何颜色,但是将它们和无色级别放在一起对比,会相对显色一点。
轻度微黄级别:K、L、M,直观看一般很难看出来颜色,如果是1克拉以上的钻石,那颜色就会相对明显一些。
微黄级别:N、O、P,即便肉眼也能看到的颜色,很少有人会选择这样的钻石戒指。至于P级以后的,更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因为珠宝行业对钻石色级的把控很严格,大多数品牌钻戒都使用的无色级别钻石
钻石颜色I、J为次优等,接近无色等级。
钻石的颜色分级,依GIA之色泽等级表,由完全无色的D到带有黄褐色的Z,共分为23级。其中,DEF级属於无色范围,GHIJ属於接近无色范围,KLM为微淡**,N以下为淡黄。在Z以下的称为彩钻,价格十分昂贵。
钻石E色便是其中成色比较好,也就是完全无色的一种钻石,但这样的钻石也是十分稀有的。钻石的色泽等级主要分为D、E、F、G、H这几个等级,越是接近D级别的钻石戒指,其色泽就越好,越接近于无色。在珠宝行业中,D级别的钻石戒指是具有很高的价值的。
扩展资料
钻石有多种天然色泽,由珍贵的无色(切磨后白色),罕见的浅蓝、粉红到常见的微黄不等。愈是透明无色,白色愈是能穿透,经折射和色散后更是缤纷多彩。
钻石色泽分级是在专业实验室的分级环境中,由技术人员将待分级钻石与标准色泽比色石反复对比而确定。最白的钻石定为D集(即从Diamond的第一个字母开始)。钻石色泽共分为11个级别,依次分别为:D、E、F、G、H、I、J、K、L、M、N。
钻石重量以克拉(又称卡)计算。1克拉=200毫克=02克。一克拉分为一百份,每一份称为 一分。075克拉又称为75分,002克拉为2分。在其它条件近似的情况下,随着钻石重量的增大,其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重量相同的钻石,会因色泽、 净度、切工的不同而价值相差甚远。
—钻戒
钻石完全无色级别最好。
1、D级:D级钻石是钻石颜色等级表中的最高级别,属于完全无色类型的钻石。极其罕见,因此异常珍贵。
2、E级:E级钻石属于接近于无色的钻石,这类钻石往往只有钻石鉴定专家用专业的设备才能检查出微小的色素,也属于比较稀有的钻石。
3、F级:F级钻石等级比E级钻石等级低一些,但也只有少数的珠宝鉴定专家可以检测出微量元素,但是仍属于品质较高的钻石。
4、G—H级:这G—H级别的钻石颜色接近无色,除非把它们和成色比较好的钻石放在一起对比时,可以发现它们颜色有轻微的变化。
5、I—J级:I—J级别的钻石颜色已经开始偏向**,如果用肉眼仔细观察时的话,可以看出轻微的色温和色调颜色。虽然这些钻石颜色并非上乘,但是还是具有购买价值的。
6、K—M级:这类钻石颜色**偏向比较多了,消费者仔细观察,可以看出它们内部所蕴含的色素,购买价值比较小。
7、M—Z级:M级以后的钻石成色已经不做等级划分了,因为这类钻石内部**已经很明显了,消费者可以明显看出**色素,钻石品质比较差,因此没有购买价值。
钻石净度级别划分
1、FL级:钻石没有任何包裹体或表面特征(较少出现)。
2、IF级:钻石内部无可见包裹体。
3、VVS1 / VVS2:钻石内部有极微小的包裹体,即使是专业鉴定师也很难观察到。
4、VS1 / VS2:钻石的内部可以看到微小的包裹体。
5、SI1 / SI2:钻石有可见的包裹体。
6、I1 / I2 / I3:钻石的包裹体明显可见,并且可能会影响钻石的透明度和光泽度。
行业内也按照不同颜色级别的钻石色调特征,进行类别划分:
1、无色(D-F):最罕见,因此也最珍贵。
2、近无色(G-J):除受过训练的分级师外,其他人难以察觉的颜色。
3、微黄(K-M):未受过训练的人士仍旧难以看出的颜色。
4、极淡黄(N-R):未受过训练的人士可凭肉眼在更大钻石中看到的微弱颜色。
5、淡黄(S-Z):在各种大小的钻石中均可看到的颜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