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简明钻石加工发展史」

科普「简明钻石加工发展史」,第1张

    钻石(Diamond)的名称来源于希腊语中的「adamas」,意为「坚不可摧」。这种稀有的贵重宝石由碳元素(C)组成,通过正四面体的方式连接,形成稳定的结构,因此钻石拥有天然宝石中最高的硬度,相应的加工对珠宝匠也有着极高的要求。

这种宝石最早发现于公元前4世纪的印度,其加工工艺则起始于14世纪,由最初保留天然结晶形态的「尖琢型」(Point Cut),保重的「玫瑰式切割」(Rose Cut),再到如今的「明亮式切割」(Brilliant Cut),钻石的加工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才呈现出完美的火彩。

除了传统的圆形切割,常见的现代钻石琢型还包括「祖母绿切割」(Emerald Cut)、「梨形切割」(Pear Cut)、「椭圆形切割」(Oval Cut)、「长阶梯形切割」(Baguette Cut)、「枕形切割」、「心形切割」(Heart Cut)、「公主方切割」(Princess Cut)、「榄尖形切割」(Marquise Cut)等。

钻石加工工艺的演变

诞生于14世纪中叶的「尖琢型」(Point Cut)是钻石最早的切磨形态,当时的珠宝匠依照钻石的八面体外形,仅进行简单的抛光打磨,保留钻石的天然结晶形态。

15世纪初,「桌形切工」(Table Cut)首次应用于钻石,八面体中的一个顶角被磨去,形成上半部分的「冠部」与下半部分的「亭部」,这种切割方式标志着现代宝石琢形的诞生,一直沿用到17世纪。

「玫瑰式切割」(Rose Cut)出现于16世纪中期,由24个三角形切割面组成的拱顶和一个底面组成。这种琢型最大的特点是「保重」,多用于扁平状的钻石晶体,此后演化为48个切面的「双玫瑰切割」。

「老式单多面形琢型」(Old Single Cut)是近代圆形切割钻石的雏形,由一个台面、八个冠部刻面、八个亭部刻面组成,这一切割方式为34个切面的「双多面形琢型」(Double Cut)、正圆形的「新式单多面形琢型」(New Singel Cut)奠定了基础。

17世纪后半叶,一位威尼斯钻石切割师在「双多面形琢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数个切面,显著提高了钻石的亮度和火彩,这种枕形的切割方式被称为「老矿工切割」(Old Mine Cut),是最早的「明亮式切割」的尝试。

「老式欧洲切割」(Old European Cut)是现代「明亮式切割」钻石的原型,诞生于18世纪初,拥有较小的台面和较厚的冠部,从顶部欣赏呈现与「明亮式切割」钻石相同的正圆形。

「明亮式切割」(Brilliant Cut)由比利时钻石切割师 Marcel Tolkowsky 于1919年发明,能够完美地呈现出钻石各个角度的火彩。一颗天然的正八面体钻石被切割为一大一小两颗钻石,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原料的浪费。

    其实钻石切磨加工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不但是钻石首饰的发展史,也是欧洲乃至世界发展的一个缩略,它从最开始的王室专享到如今结婚必备,它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了,而且大众对它的关注也是水涨船高,在未来的时间里相信钻石会有更好的发展趋势。

钻石晶体有很多个面,比如八面体就有八个面,由于原子的排列结构,钻石每个面的硬度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先辈早就发现了这个现象,所以就用钻石较硬的面来切割打磨较软的面。

劈割:劈割师将划好的线的钻坯安放在套架上,然后以另一颗钻石沿分割线削一个凹痕,再把方边刀放在凹痕上,以手捶在劈刀上以合适的力敲击,钻石会沿纹理方向被劈成两半或多块。

锯切:大多数钻石并不适宜劈开,这时需要用锯切开,由于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因此锯片是一张在边缘涂有钻石粉及润滑剂的磷青铜圆片。钻石固定在夹子上,锯盘以高速旋转,即可将钻石锯开。现代激光技术引入钻石切割,大大提高了钻坯的加工效率。

成型:锯开或劈开的钻石再送到打圆部门去打圆、成型,即按照设计要求将钻石做成圆形、心形、椭圆形、揽尖形、祖母绿形等常见的切割花形,或其它特殊的形状。由于钻石是目前为止人类所认识到的最硬的天然物质,所以只有钻石才能打磨钻石,而且因钻石各个方向的硬度略有不同。所以研磨时要凭借经验,把握住钻石的基本形态:三方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及晶体特性。一般方法是将钻坯高速旋转的车床上,然后用另一臂杆上的钻石把转动中的钻坯打圆。

起瓣、抛光:在一个涂有钻石粉和润滑油的铸铁圆盘上,车磨出所有瓣面(刻面),使钻石发出诱人的光彩。

钻石是使用高速旋转的锯片切割的。钻石是硬度非常高的矿物质,但是钻石的脆性也很大,用力碰撞就会碎裂。我们在切割钻石时一般会在锯片的边缘涂有钻石粉及润滑剂的磷青铜圆片,然后将钻石固定在夹子上,锯盘以高速旋转,钻石就被锯开了。

钻石切割时要先划线,划线就是在钻石表面做标记;然后分割原石,将划线好的钻石固定在专业的固定架上,然后用另一颗钻石沿分割线划一道凹痕,再把刀具放在凹痕上,用手捶敲击刀具,钻石会沿纹理方向被劈成两半或多块。最后成型,将分割好的钻石可以按照设计要求将钻石做成设计的形状,再进一步抛光加工。

扩展资料

标记是钻石切割的第一步,先检验钻坯、并在钻石表面做标记,做这项工作的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并精通加工技术。最终目的是制造出最大、最干净、最完美的钻石,以尽可能高地体现钻石的价值。划线员必须留意两点:即既要尽量保持最大的重量,又要尽量减少内含物。划线员利用放大镜研究钻坯的结构,如果是大颗粒钻石,这项工作可能要历时数月,对普通钻坯则需要几分钟。

其次是劈割,劈割师将划好的线的钻坯安放在套架上,然后以另一颗钻石沿分割线削一个凹痕,再把方边刀放在凹痕上,以手捶在劈刀上以合适的力敲击,钻石会沿纹理方向被劈成两半或多块。

再次是锯切,大多数钻石并不适宜劈开,这时需要用锯切开,由于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因此锯片是一张在边缘涂有钻石粉及润滑剂的磷青铜圆片。钻石固定在夹子上,锯盘以高速旋转,即可将钻石锯开。现代激光技术引入钻石切割,大大提高了钻坯的加工效率。

最后是成型,锯开或劈开的钻石再送到打圆部门去打圆、成型,即按照设计要求将钻石做成圆形、心形、椭圆形、揽尖形、祖母绿形等常见的切割花形,或其它特殊的形状。由于钻石是目前为止人类所认识到的最硬的天然物质,所以只有钻石才能打磨钻石,而且因钻石各个方向的硬度略有不同。所以研磨时要凭借经验,把握住钻石的基本形态:三方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及晶体特性。一般方法是将钻坯高速旋转的车床上,然后用另一臂杆上的钻石把转动中的钻坯打圆。

参考资料:

-钻石切,

八心八箭好

什么是H&A

H&A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八心八箭,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一位日本商人在销售普通圆钻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其中有一些切割极好的圆钻在切工镜下能呈现出8心8箭这样的光学效果,后来经过大量的数据总结,普通圆钻的切工必须落入某一范围,才能呈现标准的8心8箭的图案,这一现象契合了亚洲追求完美的需求,而被广泛的推崇,这一趋势甚至影响了欧美地区。

误区:H&A是一种特殊的钻石切工;

正解:H&A是一种圆钻(另外还有一种圆方钻)中出现的光学现象,57面的标准圆多面型钻石(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圆钻)用切工镜观看时,如果台面向上可见从中心呈放射型的八箭图案,亭部向上时可观察到八颗心的图案,心的尖部朝中心,这就是八心八箭现象。

所以八心八箭不是一种特殊切工,只是普通圆钻的切工等级达到一定标准所呈现出的图案效果。

误区:能看到8心8箭的钻石就是H&A钻石;

正解:一般的圆多面型钻只要拥有不错的对称性,就可以看到类似8心和8箭的图案,但是这并不代表这颗钻石这就是H&A钻石,H&A钻石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是完美的心和箭图案,整个图案呈现完美的圆形外观并撑满钻石外廓,图案稍有一点瑕疵,都不能称为H&A钻石。例如心形图案左右略不对称、箭头部分稍有歪斜、八颗心的大小不一致、箭发散的角度不同、箭有弯折、还有明显的阴影使图案缺损(可能由钻石内部包裹体引起,和切工无关)等,都是不合格的H&A钻石,所以消费者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观察结果来判断是否为H&A钻石。必须依靠专业的鉴定证书。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世界上只有IGI可以出具H&A的鉴定证书,GIA是不做八心八箭鉴定的,其H&A刻字只是根据客户要求刻上去的而已,15美金一个,不代表GIA认为该钻石为八心八箭!

误区:3EX的钻石就是H&A钻石;

正解:真正的H&A的钻石有99%是切工3EX的,但并不是说3EX的钻石就一定是H&A。切工比例的EX只是实验室电脑扫描出来的平均结果,并不代表每一个局部都是完美的,举例来说,一处角度数据稍微偏大,而另外一处角度数据稍微偏小,它的平均值还是落在EX的范围以内的。但是这样的钻石在IGI并不能判定为H&A。因为任何角度的稍微偏差,就会导致钻石内部的光线反射出现误差,从而使图案呈现出不完美的结果。

误区:对称性好的钻石就能看到H&A的效果;

正解:H&A是钻石切工,对称性,抛光各个因素达到完美的综合光学效果。试想一颗钻石对称性达到EX,但是其切工比例不在完美的范围内,亭部过深,即使对称性达到EX,光线从亭部漏出,就不会出现8心8箭的效果;也有很多整个辐射状的心和箭图案偏小,没有撑满外部圆钻轮廓的所谓“H&A”钻石—都不能算做真正的H&A钻石。

误区:H&A钻石比一般非H&A的3EX钻石贵是因为商业炒作;

正解:H&A钻石在切工上的实现难度非常大,其要求的切工比例范围比普通的EX更小,更精确。任何一点的不对称或者比例达不到要求都不能达到H&A的评价。这样在打磨的时候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大的难度。而且,H&A钻石的加工也比一般的3EX钻石更消耗原石,更高的原石耗损成本加上更高的人工成本、时间成本造成了H&A钻石更高的价位,普遍比一般的3EX钻石高,所以真正的H&A钻石是非常非常少的,以上两点才是造成真正的H&A钻石高价的原因,而绝非是因为商业炒作。

但是这样的高价也是物有所值的,H&A钻石在切工要求上的严苛,造就了其火彩更足,更为闪亮的外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6756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