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钻石河南造,霸占全球40%的人造钻石产能,河南是怎么做到的呢?这还要从1960年说起,在那个时候前苏联停止了对我们金刚石的供应,于是为河南郑州的三磨所就开始研发人造金刚石,1963年的时候,中国第1颗人造金刚石问世,之后又经过发展,培养了大量的相关人才,而且又产生了很多的相关企业,所以后来河南成为了人到钻石产能非常高的地方,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1、1960年起,河南郑州三磨所开始研发人造金刚石。
后来之所以能够成为产量那么大的人造钻石产地,拥有很多的历史因素,包括在1960年的时候,前苏联停止了对我们的金刚石供应,所以我们为了发展需要自己研发人造金刚石,位于河南郑州的三磨所,就接到了这个保密的科研任务,一直到1963年,我们的第1颗人造金刚石出来了,在之后,我们就培养了大量的关于人造钻石相关的一些人才,这些人把技术带到各个地方,遍地开花,再到后来又产生了很多的私营企业,像现在非常有名的力量钻石,他们的创始人其实就是之前那么多私营企业中的一个工人。2、河南拥有很多技术工人,所以发展出了很多的企业。
河南因为培养了大量的相关人才,而且又拥有很多的私营企业,里面还有很多的技术工人,像力量钻石的创始人就曾在此工作,所以这些人回到家乡之后,有些人就开始自立门户,像柘城县的钻石就有很多的相关企业,所以这个不到80万人的小县城也成为了人们所说的钻石之都。因此河南也成为了霸占全球40%的人造钻石产能的地方。总而言之,河南之所以能够霸占全球40%的人造钻石,一方面是之前河南郑州三磨所的功劳,他们率先开发出了这样的技术,之后又发展出了很多的人才,就这样遍地开花,有一些人回到家乡之后就开始办工厂创造企业,形成了现在很多的大企业,所以河南的人的钻石产能很高。
钻石的形成
火山爆发以及矿石中的钻石均是在地球内部经过高温高压后形成的。
钻石在地下 160~480km 处形成。大部分钻石被发现位于一种称作 “金伯利岩” 的火山岩中,这种岩石埋藏于火山活动依然活跃的地带。其他任何被直接发现的钻石,都是经其他作用而直接从原始的金伯利岩中分离出来的。
钻石骗局钻石又名金刚石,其本质上是由碳构成的一种单质,其除了外观精美和硬度极高也并无多大特点。
其实在19世纪钻石本应不是那样稀有和昂贵,而当今如此昂贵的钻石可以说完全是由 钻石巨头戴比尔斯一手吹捧出来的。
1870年采矿工人在南非先后发现几个巨大的钻石矿场,仅在当时的开采技术下一天便可开采出上吨的钻石。
于是钻石商联合成立了戴比尔斯公司将几乎所有的钻石矿坑都收入囊中,从此便开始了饥饿营销的模式,之后更是在媒体吹捧钻石象征着永辉的爱情,于是这个概念便一直深入人心。
人工钻石所谓人工钻石就是如天然钻石形成一般模拟高温高压的条件合成钻石。而且现如今的人工钻石已经达到宝石级别。2005年美国人造钻石的产能已达到每小时5克拉,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要造出与天然钻石无异的钻石只是时间的问题。
钻石是一种昂贵的宝石,是由金刚石加工而成。除了首饰行业会用到钻石,工业领域也会用金刚石制作钻头、玻璃刀等。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和石墨为同素异形体。在知道了金刚石是由纯碳组成之后,就有人想方设法用碳制造金刚石,并且早就取得了成功。上世纪70年代人类就有能力制造出1克拉以上的钻石,目前很难统计出市场上的钻石有多少是人造钻石。
金刚石为正八面体结构,不论是中国产的还是南非产的,也不论是地球上的金刚石还是火星上的金刚石, 也不论是天然的金刚石还是人造的金刚石。
地球表面附近的金刚石比较少,内部的金刚石相对就要多很多。地球上天然的金刚石一般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产生的,地球内部的温度及压强比较高,碳元素要比在地面附近更容易结晶成金刚石。地壳深处的金刚石可以通过火山喷发或大地震到达地球表面附近。人工制造金刚石的时候可以用石墨做原料,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改变碳原子的排列结构,就有可能制造出金刚石。人造金刚石的成本要远低于钻石的价格,只是目前限于技术手段,人造金刚石的尺寸还达不到几十克拉、几百克拉之巨。
除了价格低廉,人工制造金刚石的时候还可以掺入一些杂质,使得制造出的钻石具有某种特定的绚丽色彩。这是人造钻石的其中一个优势。有时候可以根据掺杂在钻石中的杂质鉴定出这是一枚人工制造的钻石,若是制造钻石的时候没有留下类似的痕迹,还能不能鉴定出那是一枚人工制造的钻石?难!很难!因为钻石的结构都一样,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也是一样的。
钻石虽然价格昂贵,但它没有金融属性,不像黄金那样可以作为支付手段或金融储备。钻石有工业用途,除此之外就是一件奢饰品。如果你不是小资女人,不是傻白甜,不是土豪,没必要关心钻石是人造的还是天然的。
天然钻石也是在高温高压的地方产生,所以钻石矿附近一般曾有小行星撞击或者火山喷发。模拟天然钻石的形成时的高温高压环境就可以制造钻石,但其晶体结构和天然化石有所不同。
天然钻石一般是在地下 压力在45到6Gpa,温度在1100到1500℃。大致换算下来相当于地下150到200km的环境中 形成,然后被火山喷发等地质运动过程带到地球表面,形成钻石储量较高的矿藏;而另一种情况是小行星撞击,由于短时间内大量动能转化为热能,撞击时的压力也非常高,也能形成钻石晶体。钻石可以分为等轴晶系四面六面体立方体与六方晶系钻石,是均匀性质相同的碳单质晶体,密度(g/mLat 25°C):35, 熔点3550°C-4000°C,绝对硬度10000-2500,因为含有的杂质元素不同,也是钻石有不同的颜色,有粉的、黄的、蓝的等等颜色,而天然的钻石未经打磨,形状可能不是很规则,而且也不会像经打磨的钻石一样形成正八面体的规则、闪耀的晶体。
既然知道了钻石形成的环境,那么人工模拟那样的高温高压环境就能制造钻石,可以在2300℃、15到18个大气压的环境下,以一颗直径1毫米左右的天然钻石作为“种子”,石墨作为碳的来源,在那样的环境中石墨中的碳原子会在天然钻石的外层重新形成结晶,但是由于不能完美地重现地下数百公里或者小行星撞击时的温度或者压力变化曲线,人造钻石的晶体结构更加混乱一些,不像天然钻石是规则的等轴晶系结构。但是硬度方面与天然钻石差别也不是很大,而且经过打磨后肉眼很难分辨天然或者人造。而如今美国的人造钻石生产已经能达到5克拉每小时,由于天然钻石开采的难度而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人工钻石可以在很多场合替代天然钻石。
通过钻石的人工制造和天然形成过程,可以知道人造钻石并不能完全地替代天然钻石,但也不是过分追求钻石的理由。钻石可以算是“可再生资源”,不过投入市场的钻石不是很多造就了它们的稀有,然而实际上在地下深处钻石的储量还是很高的,据一些科学家估计地球上总共有1000万亿吨钻石。
天然的钻石是在地球的深处,经过几亿、几十亿年的时间,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自然形成的,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之力,将钻石从地表以下160公里的深处带到浅层地表。我们可以参照已挖出最深的洞来看,俄罗斯的科拉超深钻孔,仅约123公里,相对来说,160公里简直是遥不可及。天然的钻石是稀有的,不是自然界的钻石少,而是可获取的非常少,除了地球深处有大量钻石,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还会下钻石雨,其大气中的甲烷,在闪电的作用下变成煤灰型态的碳。煤灰在沉降的过程中固化成石墨,高温高压的环境使之变成钻石。
高温高压就能人工造钻石,第一批人工钻石是1954年在通用电气实验室制造的,在1600摄氏度高温和10万个大气压的环境下,使钻石晶种生长成钻石,利用晶种可以缩短钻石形成的时间。 人工钻石是真钻石,天然钻石和人工钻石的主要元素是碳,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外观基本相同,硬度也一致。 人工钻石与天然钻石之间唯一的化学区别是, 大多数天然钻石含有微量氮,而人工钻石通常不含氮 ,正因为天然钻石的稀有性,人工钻石的价格约为天然钻石价格的30-50%。绝大多数天然钻石是科学家所称的IA型钻石,IA型钻石含有大量的氮,呈团状或成对,目前这种钻石不能人工合成。
因此,想要区分天然钻石还是人工钻石,只能用科学仪器微观鉴定,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现在,你知道在哪里有可能捡到天然钻石吗?
把人工钻石放开进入珠宝市场会把天然钻石市场打的溃不成军……而且不止钻石,很多其他宝石都很容易工业化生产出来
你知道吗?我们平常所看到闪烁生辉的钻石,都是由一颗不起眼钻坯经过仔细的设计、劈、锯、车、磨五道工序制作而成,虽然并不是每一颗钻石从原坯到成品都必须经过设计、劈、锯、车、磨五道工序,但无论任何磨工和琢型的钻石,设计和磨钻这两道工序都是必不可少的,因而直接影响钻石的价值。
工艺流程一、钻石的原石分选
根据钻石原石的大小、颜色、净度、晶形四个方面进行分选。从设计的角度观察原石,主要考虑晶形和净度两个方面的因素。①净度:如果说晶形主要影响出成率的话,净度则直接影响到成品钻石的价值。从设计的角度看原石,应先搞清内含物的种类、大小、数目、位置、对比度;其次确认通过加工可以去掉的瑕疵最后对于去不掉或去不干净的瑕疵要尽可能把它们安置在不显眼、不反射的位置。②晶形:习惯上把原石的晶形分为六类,即规则晶形(Stones)、变形晶形(Shapes)、劈理晶形(Cleavages)、双晶(Macles)、薄片(Flats)、 和六面体形(Cubes)。客观地说,这几类晶形之间的区分并没有严整划一的尺度,在一定程度上要凭经验来判断。
工艺流程二、钻石的琢磨设计
(有关钻石设计小编已经前面几期中已经分享,不作累赘,可以查阅往期《钻石原石到成品如何设计?钻石切面设计4个通用原则》)
工艺流程三、钻石的劈钻
劈钻起源于几个世纪之前的印度,是一门古老的钻石加工工艺。到现在只是在对付晶形极不规则、解理上有严重瑕疵的原石或者接触双晶的时候才用到它。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原石——3106ct的库利南钻石和后来726ct的琼克钻石的加工,都是先行靠劈钻工艺进行磨制的。此项工序要求劈钻师对钻石的特性,尤其对诸多异常情况要准确判断并谨慎。
工艺流程四、锯钻
17世纪,锯钻被运用到实际之中。那时的锯钻的工具是一根绷紧拉直的细铁丝,抹上钻石微粉,与现在掏空用的木工钢丝锯相似。410ct的“摄政王”钻石,前后花了一年时间才锯开。由此可知这道工序的劳动效率非常低。目前锯钻的方法主要是机械锯钻,最近兴起的还有激光切割。现代的机械锯钻机一般是十台一组,安装在铸铁机架或实心水泥机座上。通常一个工人可以照看20锯钻机。钻石设计标好锯切线之后,便可送到锯钻工序进行钻钻、装机、开孔、锯切、清洗、质检等程序。
工艺流程五、车钻工艺
车钻的针对的是钻石腰棱,目的是赋予它以未来成品钻琢型的优美曲线(圆形、双弧形、弯弓形等)。阶梯型的磨工腰棱也是直线,打磨它们的时候用不着车钻这道工序。
工艺流程六、磨钻工艺
钻石根据其硬度的各向异性,同一颗钻石不同的晶面硬度会有差异,其相对硬度之比约为1:1414:2308。同一个晶面不同的方向上的硬度也会有差异。所以设计师在选择台面时,也应该参照这个比率,在同质等大的前提下,设计成四向纹是上策,两向纹是中策,三向纹是下策。当然,钻石相对硬度的大小,还有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结构现象(双晶缝、生长线等)、应力状态、内含物乃至荧光颜色等,这些都需要技师综合考虑。
磨钻是占据钻石加工工艺整个流程工作量50%~60%的一道主要工序。西方国家传统的做法是分两步走。
第一步:“磨十字”(Cross),即磨台面、底四面、冠四面。
第二步:“添光加彩”(Brilliantering),即磨底八、底腰小面、冠八、冠腰小面、星小面。
遇到这种情况的话,磨底和磨冠是交替进行的。也有先磨底在磨冠的,或者反过来。前者一般适合用于小钻,后者一般小型钻石厂大都采取这种做法。最细致的做法可以分成八大工序:台面—>底四—>冠四—>底八—>冠八—>底腰小面—>星小面。具体怎么做,依习惯而定。但是专业分工、流水作业无疑是发展趋势。生产规模则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工艺流程七、清洗和检验分级
钻石磨成之后的清洗是成品分级前最后一道工序。将1000ml浓硫酸掺100g硝酸钾配成溶液,注入盛有适量钻石的瓷盘或烧杯,煮沸几分钟,冷却后用蒸馏水或开水冲洗几遍滤干,然后送检并分级。以上七个流程就是钻石原石到成品的一个具体流程,复杂和繁琐的流程,也证明了钻石光辉来之不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