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石的开采

猫眼石的开采,第1张

为此,原生金绿宝石多产在穿插于超基性岩的含祖母绿云英岩中,地质学者称之为气成热液矿床,同许多祖母绿形成一样,所有金绿宝石和祖母绿往往生长在一起。原生金绿宝石形成后,遭受风化剥蚀便成为砂矿,在一定有利位置富集成矿。著名的斯里兰卡猫眼和变石就是产自砂矿之中。原生金绿宝石还产自伟晶岩脉中,金绿宝石是熔融挥发组分作用的结果。由于一些可熔矿物的结晶,导致伟晶岩脉的形成。沿着围岩的裂缝和断层形成岩脉,金绿宝石在其中形成孤立的晶体,在伟晶岩脉中与金绿宝石共生的矿物还有绿柱石(包括祖母绿)、碧玺和磷灰石。伟晶岩脉围岩多是古老变质岩(片麻岩),有可能是金绿宝石的源岩。

斯里兰卡是著名的金绿宝石产地,也是唯一生产变石和金绿猫眼的国家。该国金绿宝石矿床位于康提城东南60公里,已有2000多年的开采历史,是个大型的综合砂矿。含宝石的高原群由麻粒岩相变质岩组成,矿化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与金绿宝石共生的宝石有蓝宝石、红宝石、锆石、尖晶石等。这些宝石均产于河谷冲积物之中,含矿冲积层一般厚15-15米,有时厚达30米。

斯里兰卡产的猫眼质量最佳,以蜜**,光带呈三条线者为特优珍品。该国的猫眼为世人珍爱,且非常出名,斯里兰卡猫眼有专门的英文名:Cymophane。这种猫眼有一种奇异的现象,当把猫眼放在两个聚光灯束下。随着宝石转动,猫眼会出现张开闭合的情况。猫眼石是指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在所有宝石中,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品种很多,但在国家标准中只有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才能直接称为猫眼,其它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都不能直接称为猫眼。金绿宝石矿物为铍铝氧化物(BeAl2O4),原生矿物晶体常呈板状、短柱状晶形,属斜方晶系,折射率为1745-1755,密度为376g/cm3,硬度为8-85,常见颜色为金**、黄绿色、灰绿色、褐色、褐**等等,其颜色成因是在于金绿宝石矿物中含有F离子。猫眼主要产在斯里兰卡、巴西等地,斯里兰卡猫眼一直著称于世。

在于金绿宝石矿物内部存在着大量的细小、密集、平行排列的丝状金红石矿物包体,金红石的折射率为260-290,由于金绿宝石与金红石在折射率上的较大差异,使入射光线经金红石包体中反射出来,集中成一条光线而形成猫眼如图,当金绿宝石越不透明,金红石丝状包体越密集,则猫眼效应越明显。当用一个聚光手电照射猫眼宝石时,在某个角度,猫眼向光的一半呈现**,而另一半则呈现乳白色。如果用两个聚光手电从两个方向照射猫眼,并同时以丝状包体方向为轴线来回转动宝石,可见猫眼线一会儿张开,一会儿闭合的现象。

猫眼石是一种名贵宝石品种,其质量好坏主要由颜色、眼线、重量等决定,下而分别加以简述:

1、颜色:猫眼的颜色有多种,以带其它色调的黄为主,最好的颜色为蜜**60000元,

2、眼线:眼线要求平直、均匀,连续而不断线,清晰而不混浊,明亮而不灰暗;

3、重量:对宝石来说,重量越大,其价值则呈几何倍数增加,对猫眼来说,也不例外,市场上的已经很少,而直径大于5cm的则更少见。

世界上宝玉石的著名产出国有二十多个,它们及其产出宝玉石分别是:南非:金刚石、虎睛石、镁铝榴石和祖母绿等;斯里兰卡:金绿宝石(包括猫眼石和变石)、红宝石、蓝宝石、海蓝宝石等;缅甸:翡翠、红宝石和尖晶石等;巴西:海蓝宝石、紫晶、碧玺、黄玉等;哥伦比亚:祖母绿等;澳大利亚:欧泊、蓝宝石等;坦桑尼亚:坦桑石、红宝石、蓝宝石、碧玺、钙铬榴石和祖母绿等;马达加斯加:碧玺、蓝宝石等;墨西哥:玛瑙、欧泊和紫晶等。阿富汗:青金石和蓝宝石等;泰国和柬埔寨:蓝宝石、红宝石和锆石等;赞比亚:紫晶、祖母绿等;巴基斯坦:红宝石等;印度: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东陵石等;津巴布韦:祖母绿和猫眼石等;玻利维亚:紫晶等;智利:孔雀石、青金石等;加拿大:软玉等;美国:碧玺、松石等;独联体:软玉、青金石、松石、翠榴石、紫晶等;伊朗和埃及:松石等。

   猫眼石是金绿宝石矿物家族的一个重要变种,与宝石之王——钻石、绿色宝石之王——祖母绿、华贵吉祥之石——红宝石、庄重高雅之石——蓝宝石并称为世界五大高档珍贵宝石。下面跟着一起来看看猫眼石有什么美丽的传说。

猫眼石的历史传说 猫眼石的产地

 

 猫眼石(Cat‘s eye),即“猫儿眼”、“猫睛”、“猫精”。猫眼石又称东方猫眼,是珠宝中稀有而名贵的品种由于猫眼石表现出的光现象与猫的眼睛一样,灵活明亮,能够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因此而得名。这种光学效应,称为“猫眼效应”。

 猫眼石是金绿宝石矿物家族的一个重要变种,与宝石之王——钻石、绿色宝石之王——祖母绿、华贵吉祥之石——红宝石、庄重高雅之石——蓝宝石并称为世界五大高档珍贵宝石。

  猫眼石的历史传说

 在东南亚一带,猫眼石象征着“好运”,因为人们相信猫眼石能保护主人健康长寿,免于贫困。然而有趣的是,古代的猫眼石在中国被称为“狮负”,在俄国则名为“亚历山大石”。

 关于“狮负”这一称谓,有这样一段来历:大约在元代,中国人认为猫眼石与猫有关,但不能科学地认识“猫眼效应”,而是认为猫眼石与猫儿死后埋于深山化为猫睛有关。对此,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记》中有详细记载称:埋在深山里的猫化为两只猫睛之后,如果被吞食,就会产生神力,一头像狮子一样的猫就会将吞食猫睛者背负起来,腾空而去。所以这里的“猫睛”又称“狮负”。

 与诡异的“狮负”之说不同的是,公元1830年,俄国人在乌拉尔山的托卡瓦加祖母绿矿山发现了具有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因为发现当时正值俄国沙皇亚历山大21岁生日,因此俄国人将此宝石称为“亚历山大石”,即通常所称的“变石”。应该说,如果将变石琢磨成蛋圆宝形状,它同样能呈现“猫眼”的光学效果。但如果这样的话,它精彩的变色效应就不能完美地表现了。因此一般而言,变石是不会琢磨成猫眼的,而是雕成刻面宝石,以表现其在烛光或钨丝灯照耀下呈红色、在日光照射下呈绿色的精美绝伦的变色效果。

  猫眼石的产地

 人们最先在砂矿中发现金绿宝石的,目前开采猫眼地方多是在坡积地河床中。原生金绿宝石的形成与上侵花岗岩熔融体的含铍挥发组分同富含铬组分的超基性岩相互作用有关。为此,原生金绿宝石多产在穿插于超基性岩的含祖母绿云英岩中,地质学者称之为气成热液矿床,同许多祖母绿形成一样,所有金绿宝石和祖母绿往往生长在一起。原生金绿宝石形成后,遭受风化剥蚀便成为砂矿,在一定有利位置富集成矿。

 著名的斯里兰卡猫眼和变石就是产自砂矿之中。原生金绿宝石还产自伟晶岩脉中,金绿宝石是熔融挥发组分作用的结果。由于一些可熔矿物的结晶,导致伟晶岩脉的形成。沿着围岩的裂缝和断层形成岩脉,金绿宝石在其中形成孤立的晶体,在伟晶岩脉中与金绿宝石共生的矿物还有绿柱石(包括祖母绿)、碧玺和磷灰石。伟晶岩脉围岩多是古老变质岩(片麻岩),有可能是金绿宝石的源岩。

 斯里兰卡是著名的金绿宝石产地,也是唯一生产变石和金绿猫眼的国家。该国金绿宝石矿床位于康提城东南60公里,已有2000多年的开采历史,是个大型的综合砂矿。含宝石的高原群由麻粒岩相变质岩组成,矿化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与金绿宝石共生的宝石有蓝宝石、红宝石、锆石、尖晶石等。

 这些宝石均产于河谷冲积物之中,含矿冲积层一般厚15-15米,有时厚达30米。斯里兰卡产的猫眼质量最佳,以蜜**,光带呈三条线者为特优珍品。该国的猫眼为世人珍爱,且非常出名,斯里兰卡猫眼有专门的英文名:Cymophane。这种猫眼有一种奇异的现象,当把猫眼放在两个聚光灯束下。随着宝石转动,猫眼会出现张开闭合的情况。

猫眼石在矿物学中是金绿宝石(Chrysoberyl)中的一种,属尖晶石族矿物。金绿宝石是含铍铝氧化物,化学分子式为 BeAl2O4。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或板状。猫眼石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如蜜黄、褐黄、酒黄、棕黄、黄绿、黄褐、灰绿色等,其中以蜜**最为名贵。透明至半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泽。折光率1746-1755,双折射率0008-0010 。二色性明显,色散0015,非均质体。硬度85,密度371-375 克/立方厘米。贝壳状断口。猫眼石与其它相似宝石猫眼、人造猫眼的区别。自然界能产生猫眼效应的宝石还有碧玺、绿柱石、磷灰石、石英、蓝晶石等,但是都不如金绿猫眼珍贵。碧玺猫眼:硬度较小,为7-75,密度306克/立方厘米, 折光率1624-1644。石英猫眼:硬度低,65左右,密度小,为278克/立方厘米,折光率小,为144。人造猫眼:由人工玻璃纤维造成的猫眼石,有褐**、蓝色和红色。但是人造猫眼石在弧形顶端同时出现2-3条亮带,天然猫眼石仅出现一条亮带。用放大镜观察可看见人造猫眼石有六边形蜂窝状结构,硬度低,为5左右,密度小,为246克/立方厘米,折光率14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872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