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银、印度纯银、泰国纯银、苗银、藏银都有什么区别?

925银、印度纯银、泰国纯银、苗银、藏银都有什么区别?,第1张

含银量不同:

1、925银含银925%、含铜75%的合金,国际上称为标准银。在英国也称为英镑银(Sterling)。

2、印度首饰基本都用的925银,但是印度不少商人为了赚钱一般银含量达不到925,尤其是小作坊。

3、泰银一般指含银量99%以上,但其实泰国很多供应商提供的银饰品也有很多925银和925-99之间含量的银。

4、苗银一般以加入其他合金(如铜)和99银来打造首饰,一般苗银含银量在15%以内,市场所售苗银含银量已越来越低,成本几块的苗银手镯,均会被卖到最低50的价格。

5、藏银一般不含银的成分,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传统上的藏银为30%银加上70%的铜,但即便是这样传统工艺的“藏银”,市场上也已见不到了,大多以完全白铜替代。

所以不存在买哪种银制品好,而要看的就是你想要含银量多少的饰品。银饰品最多的就是含量925、990、999三种,其实一个首饰这三个含量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记,成本价最多差个几十块钱。

扩展资料:

鉴别银饰真假方法:

首先,要看颜色。银首饰纯度越高,银色越洁白,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有润色。如果含铅,首饰会呈现出青灰色;如果含铜,首饰表面会显得粗糙,颜色没有润泽感。

其次,掂重量。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做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属其他金属。

再次,查硬度。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可用大头针划首饰不起眼的地方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饰品。

-925银

导读:纽约,1913年11月,卡地亚的印度印象展览在第五大道轰动一时。20件灵感源自于印度艺术的珠宝作品同时被收录在一部先前从未出版的艺术品目录中,而这本目录封面采用的正是印度传统的细密

纽约,1913年11月,卡地亚的印度印象展览在第五大道轰动一时。20件灵感源自于印度艺术的珠宝作品同时被收录在一部先前从未出版的艺术品目录中,而这本目录封面采用的正是印度传统的细密画。卡地亚所展示的作品广泛汲取了伊斯兰和印度的艺术元素,设计款式多样,风格各异,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莫卧儿玉石、红宝石珠,还是雕花祖母绿:这些绚烂夺目的印度宝石都承载了历史的轮回,记录了文明的变迁——它们最早于16世纪被西班牙人在哥伦比亚发现,随后被葡萄牙人贩卖至印度,最后历经百转千折回到欧洲。这是一段文化与珠宝制作携手相伴的旅程,而在这漫长的旅程中,卡地亚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印度风格化妆盒,1956年,卡地亚巴黎

 饰有珐琅铜盘、金色皮质内衬的印度风格化妆盒。 金色、青绿色、蓝色的绿玉髓 内置一面小镜和四个分格,包括一个装有脂粉和粉扑的带盖粉盒、一个贝壳梳子、以及一个小盒子 东方与西方的交汇与融合对卡地亚的风格产生了全新而大胆的影响。更出人意料的是,花朵和各类象征性的图案并没有与卡地亚的几何风格牴触,相反却相得益彰,甚至使几何风格得以升华。克什米尔披肩上的莲花、棕榈树与锥形叶簇图案并配以斜点花纹,轻盈中渗透着强有力的象征意义,这些元素卡地亚早已通过作品传承至今。 卡地亚,赋予印度古老珍宝永恒的青春 卡地亚兄弟是开明而富有远见的旅行家,他们早在1919年就来到了印度。雅克卡地亚走遍了印度大陆,每次旅行归来都带回无数的照片,记录下这片未知且神秘的世界。第一次的驻足是在孟买,他们开办了一家名为孟买贸易公司的分支机构。当时印度的王公贵族们向他们敞开了大门,订购最完美无瑕的全套首饰 。 当这些王公贵族委托卡地亚将他们的黄金首饰改制成铂金首饰时,卡地亚亦对印度的传统工艺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卡地亚将这些艺术品加以改造,让它们以全新的姿态登上20世纪的舞台:莫卧儿细密画以天然的光辉装点着珠宝盒或菸灰缸等优雅的日常物件;精致而端庄的沙巴哈杜尔一世(Shah Bahadur I)肖像(正是这位沙贾汗修建了不朽的泰姬陵),被卡地亚饰以红色或绿色珐琅线外框而愈加光彩夺目。这些17世纪戴着头巾的肖像,虽然做了修改,却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精髓;它们就像神秘的标点符号,装饰在软玉烟盒平滑又极其精致的盒盖上。这些印度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形象,蕴含着无数的奇闻轶事。物件是实用的,而形式又是纯粹的、几何感的和华贵的。这些独具匠心的印度风格作品一经完成,便令女士们为之倾倒和着迷。不论在何处,从《Vogue》到《Harper’s Bazaar》杂志,从伦敦到纽约,这些揉合着原始存在感与繁复感的黄金珠宝和古董珍品都大受追捧。比如一条串着玉石片形小金盒的项链,小金盒上雕有红宝石花纹图案;再比如由方形珐琅搭配宝石的颈饰。一时间,佩戴这种华丽的原始风格饰品蔚然成风,更让当时的女士们爱不释手。

水果锦囊(Tutti Frutti)项链

 1936年卡地亚巴黎,特别订制,1963年改款 铂金,白金,马眼形、长阶梯形和圆形旧式切割钻石、13颗明亮型式切割蓝宝石,总重1469 克拉,两颗叶形雕花蓝宝石(5080 和4245 克拉),蓝宝石珠,一颗凸圆形切割蓝石、方形雕花祖母绿,槽刻式和光滑打磨祖母绿珠,凸圆形切割祖母绿、叶形雕花红宝石,光滑打磨和雕花红宝石珠,凸圆形切割红宝石。 这款项链最初为印度风格,搭配黑色软绳,在背后固定。后经客人要求进行了重新镶嵌。为黛西法罗太太(Daisy Fellowes)特别订制,后传给其女儿卡斯特加伯爵夫人。 卡地亚寻访了印度所有的奇珍异宝。在拥抱这片广阔而活力四射的土地时,卡地亚亦将流行年代的风格注入到精美艳丽的“水果锦囊”(Tutti Frutti)系列之中,使它焕然一新,变得更加奕奕生辉、雍容华贵。繁茂的鲜花、果实与平纹图案彼此交织,平滑而带有罗纹的珠子、梨形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叶形雕花祖母绿交相辉映,编织出一幅花团锦簇的绚丽图画。黛西法罗的这款项链日后成为了卡地亚的经典之作。1951年,在威尼斯著名的卡洛斯德贝斯特古(Carlos de Beistegui)的化妆舞会上,这位时尚之神的高贵使者佩戴的正是这条令人难以忘怀的项链。  这是两个世界的胜利交融,来自印度的博大丰富、种类繁多的宝石配以西方精美的结构、精妙的镶嵌技术和隐形铰链,经过卡地亚工作坊的精雕细作,两者得以完美融合。 这两种流派的融汇亦是丰富感性与几何艺术的结合。这款华美的吊坠由两块雕花祖母绿和一块硕大的凸圆形蓝宝石组成,其间以精巧的矩形链条相连,将这种结合演绎得淋漓尽致。

钟摆,1927年,卡地亚巴黎

 出售给了帕蒂亚拉君主——布平达尔辛格爵士(Sir Bhupindar Singh)。 金、蓝宝石、孔雀石、玛瑙、祖母绿、珍珠层、珊瑚、翡翠、钻石以及珐琅。蓝宝石制作的矩形基座,两块珍珠层盘,外饰珊瑚星图案,并以孔雀石、蓝色珐琅和黄金做边。蓝宝石圆柱上镶有玛瑙环和凸圆形切割祖母绿并安置了一个以蓝宝石镶边的滑动金盒。珍珠层制作的钟面,以珊瑚镶制罗马数字。金制和蓝色珐琅指针,饰以凸圆形切割祖母绿和玫瑰形切割钻石。该金盒会沿着圆柱缓缓下降;当它每8天滑落至基座时,必须用人力将其移回顶部。指针的转动是靠该金盒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圆柱下降而驱动的。高度:254厘米

Bazuband臂链

 1922年,卡地亚巴黎为卡地亚伦敦制作 铂金,旧式切割钻石 臂链挂饰,男女皆可佩戴,是源自莫卧儿王朝(16至19世纪)的传统手环。这是由卡地亚制作的首款臂链,采用铂金铰链结构,极具柔韧性,与臂部曲线完美契合。镶嵌钻石的三道圆环(现已遗失),可将臂链固定于手臂。这款首饰 也可作为垂饰、胸针 或胸饰佩戴。 这款臂链以客人所提供的宝石制作而成。是859颗钻石中仅余下28颗(共099克拉)未被使用,归还于原主人。 为杜恩吉博伊伯曼吉(Dhunjibhoy Bomandji)爵士特别订制。 杜恩吉博伊伯曼吉爵士(1862-1937)来自孟买,是一位船业钜子,在印度和英国均拥有众多地产。他还是一名慈善家,为印度和英国的众多慈善机构提供了支持。

印度风格手镯

 1920年,卡地亚巴黎;1928年由卡地亚纽约改款铂金,祖母绿,钻石及黑玛瑙。 刚硬的铂金镯体表面抛光,外镶呈现印度风格图案的钻石与黑玛瑙。 两端用带棱纹的祖母绿珠装饰,上面镶有以钻石为芯的黑玛瑙钉,四周配以钻石。 中间的铰链镶有一排钻石,钻石之间镶有4列大小相同的黑玛瑙。

合体的衣服再佩上珠宝和首饰,永远是古印度女性最流行的打扮。因为,珠宝和首饰既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也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早在6000多年前的印度河流域,就已经出现石头做的项链。1975年,考古学家费尔色威斯在卡拉奇附近的小镇阿拉赫迪纳出土了大量的珠宝,在一些陶罐里装满了金、银、铜、玛瑙和玉髓等原料制成的珠宝和首饰,甚至有被誉为令全世界震惊的五大宝藏。这些用各种昂贵材料制成的珠宝首饰,都是用极其复杂精湛的技艺做成的。做成妇女们项链的材料各种各样,蓝绿釉陶、绿松石、玛瑙、黄金等,应有尽有。除了项链,手镯、发卡、耳环等也都是必要的装饰品。考古学家在摩亨佐·达罗发现的一条距今四千多年的发带,非常美观,两端还有小孔,有精致的图案,这种样式至今仍然在印度流传。还有用金属和石头、贝壳做的耳环、胸针、手镯等。

印度结婚项链的寓意是:项链等首饰是女性生活的一半,再穷也要戴首饰。

印度女性的首饰五花八门,大致分为耳环、项链、戒指、手链、手镯、发饰、额饰、胸饰、脚链……这个古老的国度,对首饰非常讲究,他们认为:“首饰是女性生活的一半。”于是,在婚礼上,不要说出生有钱家的**,即使是贫寒女子都会倾其所有添置配饰珠宝。

印度婚礼的饰品习俗

1、戴鼻环

鼻饰,包括鼻环、鼻钉等等。最初,这种东西从阿拉伯国家传到印度,其本意是指人们穿过牲口鼻孔拴上的牵牲口绳,表示对牲口绝对的“所有权”。想不到,其中的象征意义被印度男人充分利用,他们迅速给女人们拴上了鼻饰。所以,鼻环、鼻钉,是印度妇女婚否的标志之一。

2、戴脚铃

除去“鼻饰”、“耳饰”之外,结婚后的女子还须佩戴一种更新鲜的小玩意儿——“脚铃”。这种金属饰物,总是发出“叮叮当当”的撞击声。其一,美观;其二,辟邪;其三,为了防范新娘招蜂引蝶,做出越轨的事来。

3、画曼海蒂

另外,印度社会一直有“没有曼海蒂,婚礼不算齐”的说法。结婚当天,手脚画满图案的新娘前往夫家开始全新的生活。等到十几天后再回娘家探视时,母亲如果看到女儿的手绘还在便会如释重负,由此知道女儿在夫家没有干粗活过得很好。

在我们的印象中,印度是一个并不发达,生活水平低下的国家,所以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去印度旅游,但是还是会有一部分人因为好奇去那里参观。其实印度人是十分爱美的,他们经常佩戴黄金首饰,然而很多人却不了解印度人的黄金首饰是怎么来的,其实事实是这些首饰是用下水道的黄金提炼出来的。

1

印度人给人的感觉并不是那么好,他们的生活习惯都比较脏乱,个人卫生不太干净,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印度人特别爱漂亮,他们经常佩戴一些闪亮的黄金首饰,在很多小巷都能看到有首饰店,但是在这里要提醒一句,千万不要到印度买首饰。因为大部分首饰都是从下水道来的,非常不卫生,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1

在印度,黄金可以直接作为钱使用,一些有钱的印度人经常在身上挂满黄金的首饰,有些还在身上洒一些金粉,还有黄金的边角料。印度有很多加工黄金的小作坊,只要有外地人想要买首饰,小作坊就立马会让印度人跳进下水道,挖出淤泥里的黄金来进行制作。那么,这些下水道里的黄金又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前面也提到了,有钱的印度人会将黄金的一些边角料涂抹在身上,印度天气很炎热,富人们在洗澡的时候会将黄金边角料冲洗进下水道,所以一些聪明的商家就利用这些边角料来进行加工,打造黄金首饰。

1

因为印度加工的技术并不发达,加工出来的首饰也比较粗糙,所以卖的并不贵,而且这些黄金边角料成本也并不高,所以商家也并不会因此而亏损。这样给印度人的收益带来很多,所以也提高了这方面的经济发展。有很多外国游客听到印度的黄金首饰如此便宜,都纷纷去购买。后来知道了这些黄金都是从下水道里提炼出来的,便有很多人都不会再想去购买了。

1

我们也知道印度人的生活水平也比较低,生活环境比较差,印度本土的细菌也比较多。尤其下水道更加脏,隐藏着大量的细菌。所以从这些下水道里淘出来的黄金制作件加工而成的首饰,都是对人体有害,里面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化学物质有可能会严重损害人的皮肤,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皮肤病。所以说,在去印度游玩的时候,千万不要买那里的黄金,虽然便宜,但是很不卫生。

印度人再穷也要戴珠宝的原因如下:

一、珠宝对于印度人来讲就跟衣服一样

其实珠宝对于印度人来讲,其实就是日常的衣服一样,是必须要穿戴的,如果没有穿戴珠宝就像没有穿衣服一样。所以即使在引渡很穷的人家,也会购买一些廉价的首饰来佩戴。所以说印度人佩戴的珠宝虽然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首饰都是非常珍贵的,可能有些只不过是很便宜的装饰品,不能称之为珠宝。

所以说印度人佩戴首饰其实跟贫富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是有钱人肯定就会购买更加昂贵的珠宝,但是穷人也会购买廉价的首饰,总之不管在哪种情况下都是要佩戴首饰的。这就跟印度人再穷也会穿衣服一样,就是印度人的传统。

二、佩戴首饰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

其实在印度,女性的地位还是非常低下的。佩戴首饰对于女性来讲可能并不仅仅是为了好看的装饰,反而就是一种枷锁,有的女性可能首饰佩戴以后,一辈子都不能取下来了。比如在印度,结婚的女性不管家境贫富,一定要佩戴脚链以及其他的首饰,而且这些首饰一定要很多叠加在一起佩戴。

不要以为这是印度独特的审美,就是为了叠加美,其实印度女性佩戴这么多的首饰,只是为了在她们行动的时候会发出叮当的金属撞击声。只要听到了叮叮当当的响声,就可以知道女性的方位。印度的男人也是通过这样的声响来防止自己的老婆出轨。所以说这些首饰对于女性来讲其实就是一把锁,希望可以把女性牢牢地锁住。因此这些首饰不见得都是珍贵的金属材质,很可能就是非常廉价的金属或者其他的材质,只要能够发出声音就可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8758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