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玉有什么区别,翡翠是玉吗?那个值钱

翡翠和玉有什么区别,翡翠是玉吗?那个值钱,第1张

翡翠习惯上亦称为缅甸玉,是缅甸出产的硬玉,日本、苏联、墨西哥、美国加州等地均产有硬玉,但其质量与产量远远不如缅甸联邦。缅甸联邦北部的密支那地区,翡翠矿床储量最大,很早就开采宝石级翡翠,供应世界各地。所以人们长期以来只知道缅甸联邦才出产翡翠,因此将缅甸联邦玉作为硬玉的代名词了,硬玉是学名,而缅甸玉则是行家的行话。

上好的翡翠,目前已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珍爱,同时在世界珠宝习俗中,人们还把翡翠定为五月的诞生石,为善良、热情之石。翡翠产于缅甸联邦及中缅边境地带,大量输入中土是清中期以后的事情。但从文字记载及出土实物记录看,翡翠的出现时代还要早得多。

翡翠,自古以来就以它的深邃晶莹的质地,蕴涵着神秘东方文化的灵秀之气,有着“东方绿宝石”的美誉,被人们奉为最珍贵的宝石。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

古人用两种美丽的小鸟来命名一种玉石,该是拥有一种怎样动人的情怀,无形中为这种玉石增添了一种悠远的文化气息。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翡翠正是以它优雅华贵深沉稳重的品格,与中国传统玉文化精神内涵相契合,征服了中国大众的心灵,被推崇为“玉石之王”。翡翠是一种人们喜爱的石头,它光彩温润、色泽鲜艳、美丽动人。它与其他玉石一起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构成了独特的文化;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石头,而且在人们的心目中,它还带有神秘的信仰的附托。更为甚者,它还带着强烈的政治经济色彩,在玉的精神中,深深地烙下了人类历史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印痕。

儒家思想的道德哲学可用五个字来概括:仁、义、智、勇、洁。其象征意义则可以从玉的物理性质来喻意:“玉乃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也。其声舒畅远闻智也。不折不挠,勇也。锐廉而不悦,洁也。”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道德思想对玉的理解,对玉的美的理解完全与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追求融为一体。玉的品质就是人的道德、人格。后来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牺牲精神,即是以玉的纯洁高尚为喻,不愿做丑陋的小人。

中国人对玉的理解,首先是从古代人对自然、天地、环境的神奇力量的不可捉摸到作为神来膜拜、祭祀,进而转变为宗教观念的。无论是道家、儒家、佛家,都认为神灵的玉给予力量和智慧,并以达到平安的人生。故玉器中出现了祭礼、避邪、护宅、护身等独特文化景观。例如,祭礼的玉大体有璧琮圭璋琥璜。礼曰: “苍璧礼天,苍者如天之色,璧圆像天体之形;黄琮礼地,**象征大地,四方喻地;青圭礼东方,圭代表玉者的身份,也喻寓太阳,青色代表东方,属木,喻春天,为天子大典之祭器;赤璋礼南方,半圭称为璋,赤代表南方,夏天,属火;白琥礼西方,世称白虎西方,属金,喻秋天,白虎星为西方之星;玄璜礼北方,璜为半璧,喻冬天、北方,属水”。 故古礼死尸心背四方置璧、琮、圭、璋、琥、璜六种玉器,以礼天地四方之精。玉器文化中独特的佛神文化也是玉器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玉器的政治经济思想是从社会有阶级开始的,因此,它具有鲜明的地位等级、政令、战争、财宝等特点。中国人对玉器的地位等级的理解尤为精辟,它用不同的形器划分了人的政治地位。《周礼》中讲道: “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恒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天子既执圭,后则奉琮”。在后来清朝中出现的不同官位朝珠的不同及珠质的不同即是这一思想的延续与发展。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和氏璧的故事,以及历代王朝都将玉器作为财宝收藏与玩赏,无一不是这一属性的最好体现。

在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生活的艰苦和解释不了的自然现象,先民们把硬度高的石头用石打石的方法制造工具,后又把色泽艳丽的美石,经过打磨穿孔,甚至系上自捻的小绳、套在颈项上以辟鬼魔、护身求安,这是最为原始的信仰与寄托。随着生活资源的丰富,先民们感到美的石头,不但能护身辟邪,而且它还是一种美化自己的饰物,这又是最原始的审美意识,一种最早出现的信念和虔诚。

从这以后经过儿千年,玉不断的被赋予新的含意,发生着新的作用,在以后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更产生了许多和玉紧密关联的神话与传说,在华夏文明史上,玉石文化无处不见,精神美的象征,因而文人常用以比喻许多事物,使许多人、物、事、景为之增辉生色。如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称美女为玉人;牛峤《菩萨蛮》:“门外雪花飞,玉郎犹未归”,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至于玉容、玉面、玉貌、玉手、玉体、玉肩等,都是古代文人用来赞美美发性肌肤和姿色的。白居易《长恨歌》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梁简文帝《乌栖曲》中“朱唇玉面灯前出”里的“玉容”、“玉面”,则是指代“玉女”了。此外,形容人的风致还有“亭亭玉立”、“玉树临风”、“金有价,玉无价”、“君子以佩玉为美”,“金玉满堂”,“金口玉言”,“冰清玉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佳句名诗,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一种玉文化及崇拜,都体现玉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

“玉,石之美者也”。许慎在解释并感慨着。

生成了亿万年的玉,遇到了中国人之后,才变成了通灵宝玉。而具有人类所有的美好品性的中国人,把玉看作了民族的精魂。因为玉也具备了人类所向往的所有的美好的品性,温文、宁静、含蓄、纯净、坚贞和正气。“君子比德于玉”,是中国人一句古训,是中国人与玉一见倾心的真情流泻。中国人活着,像玉一样,去世了,最神圣的悼念,也是“生刍一束,其人如玉”。玉最让人称道的品质还在于玉永远不折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玉最让中国人感动的品性。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其中有不少涉及到玉器或与玉有关的名篇名句,如“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郑风‧女曰鸡鸣》),其意是:我知道你来慰劳我,把由几种玉组成的佩玉赠送给你。“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秦风‧小戎》)之意为:想起我那心上人,温文儒雅有如美玉。屈原《九章‧涉江》中云:“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此句是说:登上昆仑山品尝玉之精华,可与天地一样长寿,像日月一般光辉。这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之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用“玉”字的句子或题名,还有涉及玉的主题与情节。描写玉工碾玉劳动及其不幸爱情遭遇的宋话本《碾玉观音》,与玉的关系就更为直接。元明杂剧《玉玦记》、《拾玉镯》、《一捧雪》等,也都是以玉文化素材为创作线索的代表作品。

唐宋诗词中,用“玉”字或以玉字组句的,确是屡见不鲜、比比皆是,但以全诗吟玉或与玉密切相关的却不可多见。罕见的以玉为主题的唐诗,有李贺所作《老夫采玉歌》(《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一),这首七言古诗描写一老夫在兰溪冒着饥寒和死伤的危险采玉的苦难生活,摘引前半部分: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兰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历代有不少有关玉的名句,如: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李清照:《孤雁儿》)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玉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效陶潜体>白居易

顾惭青云气,谬奉玉樽倾 <献从叔当宰阳冰>白居易

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陆游

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满江红 中秋>辛弃疾

飞起玉龙三百万,揽得周天寒彻 <念奴娇 昆仑>毛泽东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无题> 李商隐 碧香三酌半,玉笛医生段 <月下闻笛> 杨万里

还有许多有关玉的美妙成语及词句,现列出最主要的如下:

鉴玉尚质,执玉尚谨,用玉尚慎。家家抱荆山之玉,人人握灵蛇之珠。藏玉显真情,佩玉升情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宁可玉碎,不愿瓦全。无阳不看玉,月下美人多。太平盛世玉生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丰年玉、荒年谷。无瑕胜美玉。化干戈为玉帛。莱霞倚玉树,玉石俱焚,玉洁冰清,玉鱼之敛,玉姜避难,玉燕投怀,玉扇之报,玉昆金友,玉粒桂薪,玉润珠圆,玉不琢不成器,金科玉律,金玉良言,金玉满堂,金枝玉叶,金口玉言,金马玉堂,金浆玉醒,金童玉女,冰肌玉骨,洁身如玉,亭亭玉立,温润如玉,守身如玉,抛砖引玉,良金美玉,琼楼玉宇,怜香惜玉,香消玉陨,飞珠溅玉,玉树临风,美玉如斯等。

当人类的祖先把一颗兽牙或一块兽骨用皮绳穿起挂在自己的颈部时,那不仅仅是爱美的天性在作怪,还希望挂在胸前的战利品,能为他们趋吉避凶,消灾解难。每个民族在它的文明发展史中都蕴育了独特的珠宝文化,一些珠宝首饰由于它材质的特殊性和某种传说而被赋予了特殊的灵性,成为人们所说的祈福珠宝。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自然不会再迷信珠宝的所谓神灵作用。然而,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形成的审美观念和民风民俗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追求幸福祈求平安也是人类共同的心愿。当你戴上一件祈福珠宝,只要你心中怀着真善美,紧贴你肌肤的珠宝自然会体会你的真心与真情,相信吉祥、安康、幸福、快乐会永远环绕着你。翡翠是玉中的一种,与璀璨闪耀的钻石相比,中国人对细密圆润、色彩鲜丽的翡翠倾注了更大的热情。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古人云:“君子之德比于玉”。戴一件晶莹碧透、内蕴坚实的翡翠,就是你君子之风的体现,那些雕刻着吉祥图案的翡翠更是幸运与幸福的象征,翡翠让你福运连绵。

如今,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翡翠作为玉石中最珍贵的品种之一,更为人们广泛使用。人们用翡翠制作出各种精美的饰品、工艺品和首饰,来演绎艺术的真谛和美丽的风姿。每年一届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常常有翡翠精品以惊人的价格成交,其拍卖价值居各类宝石之首,可见翡翠的受欢迎程度。

西方人用钻石代表永恒,东方人用翡翠代表精神和艺术,“五福临门,福禄寿喜,步步高升,大展宏图,花开富贵,万象更新……”等中华文字的经典用语皆可由能工巧匠用翡翠雕琢成项链、戒指、挂件等来装扮自己,显示美丽和富贵。人们戴翡翠制成的神像等挂件,来达到精神上的寄托,用翡翠做成的摆件工艺品镇宅、辟邪、欣赏及收藏。

“玉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多兴盛于太平盛世。今天,翡翠文化艺术的繁荣,与人们处在一个和平、富裕的时代有关。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翡翠所展示的艺术文化也越来越昌盛。翡翠的欣赏是一门艺术,我们每个人不但要从文化的层面来认识翡翠、欣赏翡翠,而且要多了解一些物化的东西,如翡翠的料石、翡翠的颜色、关于翡翠的一些常用术语,如水、种、地子、照映等,全方位地来对翡翠进行把握。人们收藏翡翠时,收藏的不是料石,而是雕琢成型后的器物,艺人对翡翠加工的过程就是赋予翡翠魂魄、性灵的过程,这之后翡翠才真正具有了艺术价值。就如和氏璧一样,只有剖璞雕琢以后才表现出它的价值,而艺术是无价的。

翡翠的欣赏水平,是博采众长而形成的。珍藏翡翠的人,他必须具备多种知识,必须了解中国整个玉器史,包括玉器的品种、形制、产地和工艺等。还必须了解中国青铜器,中国陶瓷器,中国书画。因为在古老的文化中,各种文化都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另外,还必须了解金、银器的知识,因为在首饰类中,翡翠是与它们配伍而存在的。还有有关民族、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掌握。

1描写玉器珠宝的成语急

抛砖引玉 我国与玉石有关的四十一个成语典故1冰肌玉骨 肌指皮肤,直意是指女子的肌肤若冰雪,骨骼像玉石。

典故的含义是形容纯洁而美丽的女子,也可形容梅花的傲寒斗艳。出自《庄子?逍遥游》2冰清玉润 直意是指岳父像冰那样清洁,女婿像玉那样温润。

古文中也有将翁婿称为“冰玉”的。出自《晋书?卫阶传》高濂《玉簪记?琴桃》3冰清玉洁 直意是指像冰那样清明,像玉那样纯洁,形容操行清白、品格高洁,也可以比喻官吏办事清明公正。

即“如冰之清,如玉之洁,洁而正威,和而不亵”。出自《魏书?广陵王传》4不吝金玉 直意是指不吝惜金玉,成语中的“金玉”是指宝贵的意思,不吝金玉是请人指教时的客气话,是欢迎批评指正,希望不要吝惜宝贵意见。

出自《初刻拍案惊奇》5堆金积玉 金玉为细软珍贵之物,一般在匣箱中锁起,如果堆放说明金玉太多,形容占有的财富极多,也有的可能为显富而为之,即“堆金积玉夸毫毅”出自李贺《昌谷集?嘲少年》诗6粉妆玉琢 直意为白粉装饰的,白玉雕琢的。多形容雪景,也可形容小孩生活的白净可爱。

出自《红楼梦》第一回7怀璧其罪 其意身上藏有璧玉,因而成了罪过。转意比喻有才能的人遭到嫉妒。

即“匹夫无罪,怀璧兵罪”。出自《左传?桓十年》8怀瑾握瑜 瑾瑜均为美玉别称,直意是指衣里怀着瑾,手里拿着瑜。

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即“怀瑾握瑜,穷不知所示”。

出自《楚辞?九章?怀沙》9金科玉律 科律均指法律条文;原来是形容法律条文尽善尽美,现在多指不可改变的条规。出自陈子良《平城县陈子干诔》10金口玉言 古代称皇帝讲的话,后来有时泛指说话不能改变。

11金石为开 金石指最坚硬的东西(最坚硬的石乃钻石也),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能被感动,形容人的真诚所能产生的感动力,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12金题玉躞 金题是指佥字题签,玉躞系缚卷轴用带上的玉别,直意指精美的书画或书籍的装潢,也有泛指装饰精美的礼品。

出自《通雅?器用》13金相玉质 比喻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完美。如,王逸的《离骚序》:所指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报,永不刊灭者矣”。

出自王逸《离骚序》14金友玉昆 昆:兄弟。比喻一门兄弟“才德俱美”,“昆玉”为兄弟的美称。

出自《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辛攀》15金玉良言 比喻非常宝贵的劝告。出自李嘉宝《官场现形记》11回16金玉满堂 原来形容占有很多财富,黄金和美玉摆满全屋后来比喻人很有才能,学识丰富。

出自,《老子》九章1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外表像金玉,内里却是破棉絮,比喻虚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实质坏的人或事。出自刘基《诚意伯集?卖柑者言》18金枝玉叶 指出身皇族的后代、王孙公子或出身高贵的公子**。

出自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了宗》19锦衣玉食 直意华丽的衣服,精美的食品形容奢侈豪华的生活。出自《魏书?常景传》20昆山片玉 昆仑山是产玉的直意是昆仑山许多玉石中的一块,用以表示谦逊,虽然是美玉,但昆仑山玉中的一片,有沧海一粟之意,后来转用比喻众美中之杰出者。

出自《晋书?隙冼传》21兰摧玉折 用兰草、美玉折断比喻贤人夭折,哀悼有才华的人早死,也有转意“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22蓝田玉生 蓝田是古代产玉的山名,比喻贤父生贤子。

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23美如冠玉 古时人们将美玉缀在帽子上,原比喻陈平像帽子缀玉一样外表好看内里空虚,后转用以比喻男性的美貌。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2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作玉器被打碎,不作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牺牲,不愿苟全性命。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25璞玉浑金 未经雕琢的玉为璞玉,未经冶炼的金为浑金。指天然美质没有人的修饰。

比喻人的品质淳朴,没有受过坏的影响。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26抛砖引玉 直意抛出砖引回玉来,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目的在于能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

出自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从稳禅师》27被褐怀玉 直意是身穿粗劣衣服却怀抱美玉,比喻身怀绝技,不在人前显露。出自《老子》七十章28完璧归赵 璧是和氏璧,为战国时赵国所有,秦昭王派人去谎称以15城来换和氏璧,赵王不敢拒绝,但又怕受骗,只好派蔺相如携璧去见秦王,发现秦王的骗局后施巧计夺回和氏璧送回赵国。

成语用于比喻把原物完整归还本人。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9亭亭玉立 亭亭指耸起的样子,玉立比喻身长而美丽,形容女子身材硕长秀美或花木形体挺拔俊秀。

出自沈复《浮生六记?闰名记乐》30一片冰心在玉壶 形容淡泊名利不热中于功名的品格。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31化干戈为玉帛 干戈指古兵器或打仗,玉帛指玉器和纺织品,是指会盟和好送的礼物,指冲突解决双方和好,比喻变战争为和平。

32珠圆玉润 像珍珠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温润,形容歌声或文字既委婉曲折,又自然流畅,即所谓“珠圆玉润,四面玲珑”。出自周济《司辩》33珠联璧合 将美玉珍珠有机的组合。

即“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比喻人才和美好的事物凝集在一起。出自《。

2描写玉石的词语

01琼 美玉。《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02琳 美玉。青碧色的玉。《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03球 美玉。《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04瑜 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05环 圆圈形的玉器。《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有环,其一在郑商。”

06璇 美玉。《集韵·平仙》:“璿,《说文》:美玉也。引《春秋传》:璿弁玉缨……或作琁、璇。”

07璧 扁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3描写玉器珠宝的成语急

抛砖引玉 我国与玉石有关的四十一个成语典故1冰肌玉骨 肌指皮肤,直意是指女子的肌肤若冰雪,骨骼像玉石。

典故的含义是形容纯洁而美丽的女子,也可形容梅花的傲寒斗艳。出自《庄子?逍遥游》2冰清玉润 直意是指岳父像冰那样清洁,女婿像玉那样温润。

古文中也有将翁婿称为“冰玉”的。出自《晋书?卫阶传》高濂《玉簪记?琴桃》3冰清玉洁 直意是指像冰那样清明,像玉那样纯洁,形容操行清白、品格高洁,也可以比喻官吏办事清明公正。

即“如冰之清,如玉之洁,洁而正威,和而不亵”。出自《魏书?广陵王传》4不吝金玉 直意是指不吝惜金玉,成语中的“金玉”是指宝贵的意思,不吝金玉是请人指教时的客气话,是欢迎批评指正,希望不要吝惜宝贵意见。

出自《初刻拍案惊奇》5堆金积玉 金玉为细软珍贵之物,一般在匣箱中锁起,如果堆放说明金玉太多,形容占有的财富极多,也有的可能为显富而为之,即“堆金积玉夸毫毅”出自李贺《昌谷集?嘲少年》诗6粉妆玉琢 直意为白粉装饰的,白玉雕琢的。多形容雪景,也可形容小孩生活的白净可爱。

出自《红楼梦》第一回7怀璧其罪 其意身上藏有璧玉,因而成了罪过。转意比喻有才能的人遭到嫉妒。

即“匹夫无罪,怀璧兵罪”。出自《左传?桓十年》8怀瑾握瑜 瑾瑜均为美玉别称,直意是指衣里怀着瑾,手里拿着瑜。

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即“怀瑾握瑜,穷不知所示”。

出自《楚辞?九章?怀沙》9金科玉律 科律均指法律条文;原来是形容法律条文尽善尽美,现在多指不可改变的条规。出自陈子良《平城县陈子干诔》10金口玉言 古代称皇帝讲的话,后来有时泛指说话不能改变。

11金石为开 金石指最坚硬的东西(最坚硬的石乃钻石也),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能被感动,形容人的真诚所能产生的感动力,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12金题玉躞 金题是指佥字题签,玉躞系缚卷轴用带上的玉别,直意指精美的书画或书籍的装潢,也有泛指装饰精美的礼品。

出自《通雅?器用》13金相玉质 比喻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完美。如,王逸的《离骚序》:所指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报,永不刊灭者矣”。

出自王逸《离骚序》14金友玉昆 昆:兄弟。比喻一门兄弟“才德俱美”,“昆玉”为兄弟的美称。

出自《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辛攀》15金玉良言 比喻非常宝贵的劝告。出自李嘉宝《官场现形记》11回16金玉满堂 原来形容占有很多财富,黄金和美玉摆满全屋后来比喻人很有才能,学识丰富。

出自,《老子》九章1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外表像金玉,内里却是破棉絮,比喻虚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实质坏的人或事。出自刘基《诚意伯集?卖柑者言》18金枝玉叶 指出身皇族的后代、王孙公子或出身高贵的公子**。

出自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了宗》19锦衣玉食 直意华丽的衣服,精美的食品形容奢侈豪华的生活。出自《魏书?常景传》20昆山片玉 昆仑山是产玉的直意是昆仑山许多玉石中的一块,用以表示谦逊,虽然是美玉,但昆仑山玉中的一片,有沧海一粟之意,后来转用比喻众美中之杰出者。

出自《晋书?隙冼传》21兰摧玉折 用兰草、美玉折断比喻贤人夭折,哀悼有才华的人早死,也有转意“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22蓝田玉生 蓝田是古代产玉的山名,比喻贤父生贤子。

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23美如冠玉 古时人们将美玉缀在帽子上,原比喻陈平像帽子缀玉一样外表好看内里空虚,后转用以比喻男性的美貌。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2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作玉器被打碎,不作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牺牲,不愿苟全性命。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25璞玉浑金 未经雕琢的玉为璞玉,未经冶炼的金为浑金。指天然美质没有人的修饰。

比喻人的品质淳朴,没有受过坏的影响。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26抛砖引玉 直意抛出砖引回玉来,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目的在于能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

出自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从稳禅师》27被褐怀玉 直意是身穿粗劣衣服却怀抱美玉,比喻身怀绝技,不在人前显露。出自《老子》七十章28完璧归赵 璧是和氏璧,为战国时赵国所有,秦昭王派人去谎称以15城来换和氏璧,赵王不敢拒绝,但又怕受骗,只好派蔺相如携璧去见秦王,发现秦王的骗局后施巧计夺回和氏璧送回赵国。

成语用于比喻把原物完整归还本人。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9亭亭玉立 亭亭指耸起的样子,玉立比喻身长而美丽,形容女子身材硕长秀美或花木形体挺拔俊秀。

出自沈复《浮生六记?闰名记乐》30一片冰心在玉壶 形容淡泊名利不热中于功名的品格。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31化干戈为玉帛 干戈指古兵器或打仗,玉帛指玉器和纺织品,是指会盟和好送的礼物,指冲突解决双方和好,比喻变战争为和平。

32珠圆玉润 像珍珠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温润,形容歌声或文字既委婉曲折,又自然流畅,即所谓“珠圆玉润,四面玲珑”。出自周济《司辩》33珠联璧合 将美玉珍珠有机的组合。

即“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比喻人才和美好的事物凝集在一起。出自《。

4形容“玉器”的词语有哪些

鉴玉尚质、执玉尚谨、用玉尚慎、宁可玉碎,不愿瓦全。

成语: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拼音: nìng kě yù suì,bù néng wǎ quán解释: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

出处: 《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举例造句: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苟活,生不如死。

拼音代码: nkyq近义词: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反义词: 委曲求全、苟且偷安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个性英文: Better die standing than live kneeling故事: 公元550年,东魏的孝静帝被迫让位给丞相高洋后被毒死。高洋同时还杀害他的儿子及所有亲属以斩草除根。

后扬言杀他的远房宗族。元景皓表示“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宁愿被杀头也不愿改元姓高,被元景安告密遭到高洋的杀害。

5描写玉器的诗词

1、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4、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5、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6、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7、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傲野高难狎,融怡美不殚。

冀迎新渥泽,遽逐逝波澜。8、玉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9、缅思冰雪容,重想金玉玉器。可但发其蒙,端能病斯愈。

10、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11、天公娇子性通灵,风沙磨砺俏玉容。

冰晶玉肌飘清韵,暴雨洗礼驻彩虹。12、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

1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6描写玉器的诗词

1、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4、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5、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6、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7、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傲野高难狎,融怡美不殚。冀迎新渥泽,遽逐逝波澜。

8、玉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9、缅思冰雪容,重想金玉玉器。可但发其蒙,端能病斯愈。

10、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

11、天公娇子性通灵,风沙磨砺俏玉容。冰晶玉肌飘清韵,暴雨洗礼驻彩虹。

12、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

1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7描写玉的成语有哪些

1不吝金玉[ bù lìn jīn yù ]

2堆金积玉 [ duī jīn jī yù ]

3冰肌玉骨[ bīng jī yù gǔ ]

4冰清玉润 [ bīng qīng yù rùn ]

5冰清玉洁

1 不吝金玉 [ bù lìn jīn yù ]

释义:

直意是指不吝惜金玉,成语中的“金玉”是指宝贵的意思,不吝金玉是请人指教时的客气话,是欢迎批评指正,希望不要吝惜宝贵意见。

造句:

谦虚的人总是希望对方不吝金玉的指出自己的不足。

2堆金积玉 [ duī jīn jī yù ]

释义:

金玉为细软珍贵之物,一般在匣箱中锁起,如果堆放说明金玉太多,形容占有的财富极多, 也有的可能为显富而为之。

造句:

地主家的财报堆金积玉。

3冰肌玉骨[ bīng jī yù gǔ ]

释义:

肌指皮肤,直意是指女子的肌肤若冰雪,骨骼像玉石。典故的含义是形容纯洁而美丽的女 子,也可形容梅花的傲寒斗艳。

造句:

她冰肌玉骨,长得特别漂亮。

4冰清玉润 [ bīng qīng yù rùn ]

释义:

直意是指岳父像冰那样清洁,女婿像玉那样温润。古文中也有将翁婿称为“冰玉”的。

造句:

这是个冰清玉润的女子。

5冰清玉洁 [ bīng qīng yù jié ]

释义:

直意是指像冰那样清明,像玉那样纯洁,形容操行清白、品格高洁,也可以比喻官吏办事清 明公正。

造句:

见过她的人都形容她冰清玉洁。

8求所有形容“玉”的字

瑜:美玉。

瑕:玉上缺陷斑点。

璞:未经雕琢的玉。

琪:一种玉的名字。

琮:一种玉器,外八角,内圆,多祭祀用。

珙:形体大的玉璧。

珥:妇女的耳饰。

珩:玉佩名,形似磬而小。

琇:石中质地略次于玉者。

琛:宝玉。

玎:玉器撞击之声。

玖:黑色质次于玉的石头。

玠:玉圭大一尺二寸者谓之玠。

玢:形容玉石的纹理。

玦:玉佩的一种,状如环而缺。

珏:二玉相合为一。

玼:玉色鲜明

珂:质次于玉的石头,亦指白色玛瑙

琬:玉圭的一种

琰:玉石上的美丽光彩

琚:一种玉佩名

瑄:一种六寸大的玉璧

瑗:内孔大的玉璧

瑛:玉上的光彩

瑶:质地美好的玉

莹:珠玉颜色鲜明光彩夺目

瑲:玉撞击的声音

璀:玉的光泽

璇:质次于玉的美丽石头

璜:半块玉璧形的玉器,即类似玉玦

璐:美玉

璧:圆形中有孔的玉器

珰:一种首饰名

珑:一种祈祷用的玉器

璋:半块玉圭

怎么夸一块玉好

 怎么夸一块玉好,玉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是很多人都喜欢的,大家应该也都知道,玉器也是有分等级和种类的,一块好的玉器其实也并不常见,以下了解怎么夸一块玉好。

怎么夸一块玉好1

 1、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诗句果如玉,沈谢不足多。

 2、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3、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

 4、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强。

 5、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6、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

 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9、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

 10、天公娇子性通灵,风沙磨砺俏玉容。冰晶玉肌飘清韵,暴雨洗礼驻彩虹。

 11、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

 1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1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4、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作诗亦如之,要在工夫至。

 15、良人玉勒乘骢马,待女金盘脍鲤鱼。

 16、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

 1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8、磊落光明其人如玉,慈祥岂弟与物皆春。

 19、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强。

 20、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诗家体固多,文章有正脉。

 21、金炉香动螭头暗,玉佩声来雉尾高。

 22、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23、小序见卖玉器者。或人欲买。疑其是珉。不肯成市。聊作此诗。

 24、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25、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

 26、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

怎么夸一块玉好2

  赞美玉的词语有哪些?

  1、琳琅满目lín láng mǎn mù

 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这些寿礼陈列在坤宁宫的东西庑中,琳琅满目。

 商店里,各色各样的珠宝首饰琳琅满目。

  2、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意思: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

 出自:《荀子-劝学》

  3、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意思:山如果藏有美玉,那么它上面的花草树木就会显得特别的滋润有光泽,水里能孕育出明珠的话,那么山就会变得明媚。

 出自:魏晋 陆机 《文赋》

  4、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

 意思是:玉的声音贵在清脆悠扬,玉是颜色爱在不搀杂其它成分的。

 出自:宋 戴复古 《题郑宁夫玉轩诗卷》

  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出自:唐 李商隐《锦瑟》

 意思: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怎么夸一块玉好3

  1、关于和田玉的诗句推荐

 屈原曾有赞美和田玉的诗句:“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在御制《和阗来玉》诗中,乾隆写道:“和阗昔于阗,出玉素所称,不知何以出,今乃悉情形。”

 为了使人形象地了解当时新疆开采山料玉的情景,他还令玉工琢自制了一件碧玉《于阗采玉图》山子(1765年),题诗于背面:“于阗采玉人,淘玉出玉河;秋时河水涸,捞得璆琳多;曲躬逐逐求,宁虑涉寒波。玉不自言人尽知,那曾隔璞待识之,卞和三献刖两足,审然天下应无玉。”

 苏州工匠利用废玉料琢成的“桐荫仕女图”,乾隆非常欣赏这件品, 因而在底部阴刻乾隆帝御题文:“和阗贡玉,规其中作椀,吴工就余材琢成是图,既无弃物,又完璞玉。御识。”及诗:“相材取椀料,就质琢图形。剩水残山境,桐檐蕉轴庭。女郎相顾问,匠氏运心灵。义重无弃物,赢他泣楚廷。”

  2、描写和田玉的现代诗句

 祁人/和田玉

 ——献给母亲当我穿越帕米尔高原 看见一只普通的和田玉 是那么地像母亲的眼睛 她的纯粹、内蕴和温润 令我怀想起遥远的故乡 想起故乡的天空下 那一丝母亲的牵挂

 今生,我无法变成一棵树 在故乡永远站立在母亲身旁 当我走出南疆的戈壁与沙漠 为母亲献上这一只玉镯 朴素的玉石,如无言的诗句 就绽开在母亲的手心 如今,母亲将玉镯 戴在一个女孩的手腕 温润的玉镯辉映着母亲的笑颜 一圈圈地开放在我的眼前 戴玉镯的女孩 成了我的新娘 为什么叫作新娘? 新娘啊,是母亲将全部的爱 变做妻子的模样 从此陪伴在我的身旁

  3、关于和田玉的诗词有哪些

  1、《玉》李峤

 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洛阳陪胜友,燕赵类佳人。

 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马新。徒为卞和识,不遇楚王珍。

  2、《咏玉》韦应物

 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3、《咏玉》朱湾

 歌玉屡招疑,终朝省复思。既哀黄鸟兴,还复白圭诗。

 请益先求友,将行必择师。谁知不鸣者,独下董生帷。

  4、《琢玉》丁居晦

 卞玉何时献,初疑尚在荆。琢来闻制器,价炫胜连城。

 虹气冲天白,云浮入信贞。佩为廉节德,杯作侈奢名。

 露璞方期辨,雕文幸既成。他山岂无石,宁及此时呈。

  5、《和阗玉》乾隆

 和阗昔于阗,出玉素所称,不知何以出,今乃悉情形。

  和田玉:

 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蓝田玉、独山玉和岫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传统概念的“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田国境内而被称为“于田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 ,中国宝石学指出软玉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玉石都命名为和田玉,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和田玉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Ca2Mg5(OH)2(Si4O11)2,密度为2、95—3、17。

战国至西汉时期,国人偶用滑石制印,用于殉葬。元末,文人以花乳石制印,石材开始跻身艺术之林。中国印石的种类,细分起来约有数百种,其中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为佳,合称中国四大名石。至明代中叶时,印石的欣赏部位还仅侧重于印面,后推及至边款,然印石除石质外,纹理、色彩等仍未列入欣赏要素。随着青田、寿山、昌化等印石的大量开采,人们印石欣赏的视角渐渐扩大。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但出产印石的地方却不是很多。有以地名而命石名的。也有以质地和色彩而命石名的,还有以开矿者或象形而命名的。在中国,印章石历史很是久远,从古至今,印章石一直为文人术心灵和思绪的寓体,陆游有诗云“花如解语嫌多事,石不能言最可有”,印石以其特有的色、纹、韵、刚、柔、形,无言地传文达意,以无声现有声。

注意看图中右下角印章上的字,这些印石的书籍资料均出自于此

150多册印石类的书籍资料目录:

《[古代玉器]昭明,利群》

《[珠宝玉石鉴定实训]张林扫描版》

《爱莲居士藏东汉画像石拓片》

《爱莲居士藏魏晋碑帖部分》

《爱莲居士收藏汉画像石小品拓片》

《安阳北齐陶瓦铭文》

《巴林彩石》

《巴林冻石》

《巴林福黄石》

《巴林鸡血石》

《巴林石水草系列》

《巴林石种典范》

《巴蜀地区佛教造像选粹》

《宝鸡地区出土西周青铜器珍拓》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滙编选录》

《彩石凋刻工艺》

《彩石凋刻作品集》

《昌化石精品名品展网络展》

《大朴不凋—伊秉绶》

《当代印钮精品展示》

《东汉刑徒砖拓片》

《东周时期金属货币》

《豆庐赏石-五百年寿山芙蓉美石选集》

《端砚凋艺家罗卓成的作品欣赏》

《方宗珪论《寿山石》

《方宗珪《寿山石问答》

《福字大观》

《高式熊篆书[观月记]》

《古法印泥》

《关于印泥的使用》

《关中《秦汉陶录》

《虢季子白盘清末朱拓》

《韩天衡先生《豆庐刀式》》

《汉镜铭书法特展》

《汉司徒袁安碑》

《汉魏碑额题记》

《杭州文交所首场[溪泠印象]中国印石展精品欣赏》

《和斋 藏《秦汉陶佣铭文拓片》

《黄牧甫印谱(集墨拓、印蜕、印石相片、边款拓片为一身,绝对精美》

《几个珍藏的瓦当拓片》

《鉴识鸡血石》

《鉴识田黄》

《金乙堂晒篆刻刀》

《金乙堂造原色兰馨桂馥金丝楠木直方印床》

《金乙堂造篆刻刀》

《精磨八角纯钨钢刻刀》

《楷书边款技法jpg

《柯铭骥作品》

《来楚生篆书千字文册》

《览石斋精品素章大荟萃》

《李刚田篆书古诗百首》

《历代古钱图说》

《历代文物装饰文字图鉴》

《林飞作品选》

《林劭川的《寿山石作品-情系江南系列》

《林树岳作品选》

《林文举三色套章》

《洛阳所出汉晋刻划砖拓片15品》

《眉县《秦汉瓦当图录》

《美石系列第二集 印章》

《美石系列第一集 美石》

《美哉!青田素石》

《梦回《秦汉 瓦当实物之惊艳绝伦》

《明城墙砖拓片汇编》

《明清玉器识真·佩件》

《倪东方大师青田石凋精品欣赏》

《潘惊石作品选》

《奇异的巴林石》

《钱君陶篆书千字文册》

《秦汉瓦当拓片精品赏析》

《秦汉砖铭百种 汉砖部分》

《秦汉砖铭百种 秦砖部分》

《秦汉砖铭文》

《秦陶文新编 上编》

《秦陶文新编 下编》

《青田极品 蓝星》

《青田石图谱》

《清花瓷碗底花押欣赏》

《如何磨硬质合金篆刻刀》

《山西洪洞新出汉十六字吉语砖拓片集锦》

《陕西古代砖瓦图典》

《上海博物馆造像记原迹》

《十八罗汉贺新春》

《寿山石》

《寿山石宝典》

《寿山石的品种》

《寿山石凋名家作品欣赏》

《寿山石鉴藏指南》

《寿山石精美[国石魂]》

《寿山石精品》

《寿山石赏识 名贵石种 坑头石》

《寿山石赏识 名贵石种 田黄石(1)》

《寿山石赏识 名贵石种 田黄石》

《寿山石赏识-凋刻艺术-薄意》

《寿山石印章掠影》

《寿山石志》

《寿山石种表》

《寿山石种大全》

《寿山石种鉴真》

《寿字大观》

《水晶原石》

《四灵瓦当精品拓片》

《宋徽宗赵佶[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

《谈谈篆刻的临摹[陈茗屋]》

《谈篆刻刀之种种》

《田刚作品选》

《田老师作品欣赏》

《拓碑自己来》

《瓦当汇编之[战国画当]》

《吴昌硕篆书[小戎诗]》

《吴大澄临金文三种》

《吴让之临天发神谶碑册》

《西泠印社第三届印文化博览会名石》

《细说我知道的绿松石doc

《徐维着印石俏色巧凋作品选》

《徐维着作品选》

《玄密塔碑整拓》

《颜家庙碑》

《杨鲁安藏珍馆印章精选》

《一般材料硬度对照表》

《尹宙碑》

《印材收藏[袁慧敏]》

《印床的暗榫拼接法》

《印泥漫谈》

《印石鉴赏与收藏》

《印石抛光打磨上蜡流程》

《印石欣赏》

《硬质印材简论》

《玉凋精品欣赏》

《战国齐陶铭精拓》

《赵明边款的临习》

《治印三参》

《中国古代石刻纹样》

《中国古玉器图鉴 人物、动物和瓜果类》

《中国历代器物图册》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陶文 磗文 瓦文》

《中国赏石大典rar

《中国《寿山石网-《寿山石种图谱》

《中国《寿山石印章艺术》

《中国印石》

《中国印四大名石 《巴林石》

《中国印四大名石 青田石》

《中国印四大名石 《寿山石》

《周《秦汉瓦当》

《朱拓瓦当》

《铸造铜印随想》

《砖拓20种》

《砖拓片》

《篆刻-美丽印石》

《篆刻边款技法与拓法介绍》

《祖庵所藏寿山石展》

1、雕琢为世器, 真性一朝伤。——唐代·韦应物《咏玉》

雕琢得过于华丽的玉反而成了世俗之物,其真正的美感一下就被破坏了。

2、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唐代·李白《客中作》

翻译: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

3、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宋代·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翻译:闺阁内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

4、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唐代·李贺《老夫采玉歌》

翻译:民工不断地采玉啊采玉,要采那珍贵的水碧。

5、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刚。——魏晋: 棘据《诗》

金和玉都有它们本身的质地,怎么可能不坚固强硬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8897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