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头珠翠、遍体绫罗」是赞美美人的诗词。其中的翠特指点翠,一种在金银托底上精心黏贴翠鸟羽毛的珠宝工艺。点翠之贵在于翠羽稀有,据说一只翠鸟只取28根羽毛,且必须活取,否则羽毛便丧失那层魅影般的光泽。翠羽易随岁月消殒,大多数真品早消失在历史的追忆中了。
世间唯有一种珠宝由生命与华贵共同拼贴而成,它属于中国,被珍藏在故宫的珍宝馆中,它的故事得以让故宫博物院破例受访,它是全世界珠宝史上永远不可复制的蓝色传奇,它的名字叫做“点翠”。本期我们带你重新泅渡历史的长河,荣幸走进北京故宫博物院并寻访台湾设计大师,在已经远去的光阴之中,怀着为之感动的心情共同探寻这种自战国时期开始,便已经成为皇室掌上明珠的天工奇巧。
《红楼梦》中曾有这样一个桥段,某日贾母看见一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起把玩开来,笑说,“这件东西好像是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戴着一个的。”遥想日光之下,那些光泽鲜亮的翠羽,配上金光闪闪的底托、凸边和镂刻花纹,该是如何的灵动华贵,难怪贾宝玉一见之下,便爱不释手地收藏起来,准备赠给表妹湘云。
而事实上,“满头珠翠、遍体绫罗”,这是中国古代诗歌之中对于美人的必然赞颂。那些真正闪耀在绝代佳人们发间鬓侧,流丽夺目的珠“翠”,其实是特指点翠,一种在金银的托底上精心粘贴随形修剪的翠鸟羽毛的珠宝工艺。数千年以来,它一直是贵族女子们装点仪容时最重要的华贵头面,因为,它是那样的稀少,那样的脆弱,又是那样的华贵难言。
晋代学者张华在《禽经注》上提到点翠时特意说“妇人首饰,其羽值千金。”也许,现代的人很难理解,这种由翠鸟羽毛制成的珠宝,为什么能轻易与宝光流转的明珠齐名,但若是你到访过北京故宫博物院,在见到那些繁复华贵的明清皇室后冠的瞬间,那一汪汪既明丽又深沈的宝蓝,就一定会瞬间夺去你的呼吸。
在古代,珠宝大多由金银珠宝制成,虽然光华夺目,但颜色失却单调。于是,鲜艳夺目的翠鸟羽毛,便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上古时期的皇后公主们,仅是简单地将它插在发髻之上。但自战国起,能工巧匠们便开始将上好翠鸟的羽毛沿着纹理,细细地贴在金银首饰上,最后再镶嵌上各色珍稀的珠玉宝石,如此一来,平凡珠宝的华贵富丽与翠羽的明蓝流丽完美地结合起来,其亮采华丽,难以形容,无怪乎自唐时起,皇室衣冠仪制里,便将点翠视为帝、后冠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不可复制的艳美传说|
点翠之贵,除了在于托底珠宝的珍贵,更在于翠羽之难得,翠鸟身躯娇小,仅有麻雀大小,而那些柔细而鲜艳的宝蓝色羽毛,也仅长在翅尖与鸟尾。在制作点翠之时,每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二十八根羽毛,还必须“活取”,因为翠鸟一旦生病或死亡,其羽毛便会丧失那层魅影般的光泽。如此一来,一支小小的点翠金簪,或许就要用上数只乃至数十只翠鸟的羽毛;那些繁复的首饰与摆件,用量更是难以计数。
而皇家所用的点翠,更是只用翠鸟头部数根最闪亮的羽毛,因此,点翠或许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将生物之灵与器物之美结合起来的宝物,其价值之昂贵,难以用平常的金银来衡量。
最好的点翠珠宝分“宝蓝”和“翠蓝”两种基本色泽,其中尤以宝蓝为佳。其色彩差异,主要与所用翠羽的品种以及不同部位的羽毛有关,其中以宝蓝色为上品,而根据工艺的不同,点翠还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若使用了其他色泽的翠鸟羽或者相近的孔雀鸟羽,制成的点翠则称“花翠”,相对价值较低。
点翠原理说来简单,但现世却很难见其芳踪。因为早在明清时期,上佳的翠羽就极为难得,即便是云南都督献给皇室的贡物,也不过每年数百对而已。而时至1933
年,中国最后一间点翠坊便也已经关门谢客,因为自那时起,点翠翠羽鸟毛就已经绝市,纵是千金亦难得一尾。如今,翠鸟更是高居国家保护动物之列。想要活取其羽毛制成点翠,更是绝无可能。
续接点滴的当代传承|,如今流传下来品相完整的点翠成品,不过数千件。因为翠羽必须加以极为细心的保存,稍有疏忽刮蹭,便会残缺破损。数千年弹指而过,如今市面上可以见到的点翠,大多数都是清代中晚期之作,而那些曾经让人惊艳的唐代翠钿,却只能消散在白驹过隙的时光之中,成为仅供追忆的传说。
目前淘宝上销售的以仿“点翠”首饰居多,真正的“点翠”首饰也有,但是价格高昂,基本上都是有年代的古董,以清代的居多,价格至少在千元以上,贵重的可达到数万元。销量大的一些首饰店出售的都是仿“点翠”首饰,店主称,是用染色的鹅毛代替的。
随后,记者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有所发现,有人正在出售翠鸟的尸体和羽毛。一个网名为“浅伯爵”的店主发布的宝贝中,有一袋翠绿色的羽毛。店主说,这袋羽毛约有五六十根,售价60元。
“除了处理好的羽毛外,也有整张的翠鸟毛皮,数量不多,只有三件。”在这名店主的销售记录里,记者发现了天然翠鸟皮的,说明中称可以制作“点翠”,不过销售记录并不多,只有数笔。“我不卖活鸟,也不是捕捉的,捡了一些翠鸟尸体卖卖,夏天会用盐包裹防止发臭,直到找到买家。”店主称。
记者了解到,这名店主出售的翠鸟基本在50到60元一只,羽毛的价格也差不多,有购买意向的买家不在少数。
点翠的意思点染翠色。 首饰类贴以翡翠羽者。
点翠工艺是一项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汉代已有。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只要在使用过程注意保护,光泽和色彩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晚清到民国仍然流行后因全面抗战爆发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依托于人们对漂亮美好事物的追求。现在已可用鹅毛、丝带等多种材质替代翠鸟羽毛制作点翠首饰,工艺得以传承。
点翠工艺是一项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汉代已有。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只要在使用过程注意保护,光泽和色彩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晚清到民国仍然流行后因全面抗战爆发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依托于人们对漂亮美好事物的追求。现在已可用鹅毛、丝带等多种材质替代翠鸟羽毛制作点翠首饰,工艺得以传承。
中国古代珠宝首饰
双鬓隔香红,玉钇头上风
中国古代女子的发饰中国古代首饰的历史悠久,各朝代风格早期遗存,以骨贝玉石为主;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金银首饰出现越来越多;两汉后金银簪钇越来越常见,唐宋元时代继续发展,明代得以辉煌,数量品类都是最多;到了清代,珠宝串珠点翠与金银交织,另呈一番色彩。
骨笄 掩鬓 小插 牡丹钗
竹节钗 桥梁钗 步摇 珠花钗 点翠钗
分心 叠胜 五凤花钿 扁方
胜 金珰 金梳 金丝鬏髻 点翠凤冠 金宝髻
唐-宋
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 花钿
南宋―女史箴图 发钗
五代至北宋 女子戴冠
唐代绘画
北宋-金花筒桥梁钗
宋
宋―送子夫王图 步摇
宋钦宗皇后像―龙凤花 钗冠
宋―杜秋娘图 梳篦
明―吴氏先祖容像 分心→华鬓钗倒插
明人容像 头箍
宋-明
明人容像 头箍 顶簪 头箍
围绕鬓折戴的一幅头面
清
五凤钿子
清―皇后冬朝冠
春闺卷读图 清―完颜氏像
清―美人绢画
翠羽必须由活的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颜色之鲜艳华丽。翠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加之鸟羽的自然纹理和幻彩光,使整件作品富于变化,生动活泼。由于保护鸟类及制作工艺的残忍而在清末民初由烧蓝工艺取代
虽然没有宝石的炫亮华丽,但是点翠制成的饰物,自有一种艳丽拙朴之美,体现了东方饰品注重细节,讲求工艺的精细、含蓄
每一个配饰都有着历史的韵味,中国的美不是热烈的,是素净的美。翠鸟身上的羽毛就是颜料。用特殊的传统工艺将翠鸟的羽毛一根一根粘在饰品上。首饰是美了,翠鸟也死了。因为点翠工艺必须从活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颜色之鲜艳华丽
它的制作工艺极为繁杂,制作时先将金、银片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在中间部分涂上适量的胶水,将翠鸟的羽毛巧妙地粘贴在金银制成的金属底托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上一般还会镶嵌珍珠、翡翠、红珊瑚、玛瑙等宝玉石,越发显得典雅而高贵
如今点翠工艺也面临失传,一是翠鸟已经濒临灭绝,二是与当今风格早已不匹配。诗人曾为此写: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如今,翠鸟已是国家保护动物,而点翠工艺已经失传。于是留传下来的品相完好的点翠饰品,可以说都是万中取一,价值连城的珍品。
点翠采用的翠鸟羽,左右翅膀上各十根(行话称“大条”)、尾部羽毛八根(行话称“尾条”),所以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二十八根羽毛,且病死的翠鸟其羽毛好的首饰一般还不用(行话称“暗条”,色泽不行)
最好的点翠珠宝分“宝蓝”和“翠蓝”两种基本色泽,其中尤以宝蓝为佳。其色彩差异,主要与所用翠羽的品种以及不同部位的羽毛有关,其中以宝蓝色为上品,因为根据工艺的不同,点翠还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若使用了其他色泽的翠鸟羽或者相近的孔雀鸟羽,制成的点翠则称“花翠”,相对价值较低。
翠嵌宝石耳珰
翠嵌宝石耳珰,清,一对,长27cm,宽06cm。
耳珰翠玉质地,半圆形,一半为绿色,一半为白色,绿白分明。绿色一端部有铜镀金质蜜蜂及长弯针,蜜蜂腹嵌粉红色碧玺,翅膀由两组米珠组成,余皆点翠,两根长须之须端各有珍珠一粒。
耳珰是清代宫廷中皇后、妃嫔们耳部的装饰品。此对耳珰设计精巧,配色讲究,采用蜜蜂造型尤显活泼。
点翠钿子
点翠钿子,清,高17cm,直径24cm。清宫旧藏。
帽胎以黑色丝绒缠绕铁丝编结而成,形似覆钵。由珍珠、珊瑚、玉石、碧玺等珠石组成各色花饰,点翠铺衬,铜镀金底托。花饰组成有吉庆祥瑞,有卐寿、蝴蝶、连钱、仙鹤、灵芝、兰花、寿桃、如意、笔、葫芦、花篮、蜻蜓、天竺、石榴、祥云等,意寓子孙万代、长寿如意。钿子是清代妇女的头饰,穿戴时多与吉服相配。
金镶珠翠耳坠
金镶珠翠耳坠,清,一对,长85cm。
耳坠为流苏式,金托各嵌翡翠蝴蝶,背面有金针,用于穿耳。下坠珍珠一串,最上一颗为三等珍珠,下有金托,刻“宝源九金”戳记。珍珠串下为茄形翡翠坠角,以荷花纹粉碧玺为托,两侧嵌珍珠。
从戳记可知此耳坠为清代民间珠宝店所制。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清,高14cm,宽30cm,重671g。
钿以铁丝、纸板为架,其外缠绕以黑丝线编织成的网状纹饰,表层全部点翠。前部缀5只金累丝凤,上嵌珍珠、宝石,口衔珍珠、宝石流苏。金凤下排缀9只金翟,为银镀金质,口衔珍珠、珊瑚、绿松石、青金石、红蓝宝石等贯串的流苏。钿后部亦有几串流苏垂饰。
钿又称钿子,是皇后、妃、嫔们平时戴的便帽。这种帽子一般用藤丝编成帽架,也有的在纸板或细铁丝上缠绕黑色丝线为胎并编成方格纹、钱纹、盘肠等形式,再用各种宝石、珍珠嵌于帽架上,组成各种吉祥图案。此钿子用大珍珠50颗,二、三等珍珠几百颗,宝石二百余块,珠光宝气,珍贵豪华,主要是在吉庆场合和传统节日时戴用的。
铜镀金点翠嵌珠石海棠仙鹤纹头花
铜镀金点翠嵌珠石海棠仙鹤纹头花,清光绪,长14cm,宽6cm。清宫旧藏。
这支铜质头花以珍珠、珊瑚珠、翡翠及各种料石使用缉缀与镶嵌工艺装饰出海棠、仙鹤及寿桃等纹饰,寓长寿之意。此头花为清宫造办处制作,做工精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代花丝镶嵌工艺的发展水平。
头花是清代后妃妆饰必备之物,它们多以银或铜质为骨架,用翠鸟的羽毛以及各种宝玉料石镶嵌装饰。
金嵌珠宝圆花
金嵌珠宝圆花,清,直径7cm。
此花为圆形,金质底托上镶嵌珠宝。中心为一颗大块的祖母绿宝石,外围嵌两圈小颗的祖母绿与红宝石,每圈各15粒,宝石皆随形。最外嵌一圈珍珠,共16粒,且外围皆有可系缀的套环。
圆花中心及外圈宝石中所选用的祖母绿宝石号称“绿宝石之王”,它晶莹通透,碧如新柳,肉眼可见祖母绿宝石内部天然生成的'包裹体,这些俗称“蝉翼”的绵绺纹等天然杂质是其他宝石所少有的,更是人工制品所不能的,丝毫不影响其本身的价值,也为鉴别其真伪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种圆花为古代妇女头上的饰品。
1、点翠
点翠不是一种头饰形制,而是一种装饰技艺。“翠”是指翠鸟的羽毛。点翠工艺十分复杂,先以金属制成底托,将银子拉成银丝,用银丝捻成绳纹花丝,勾勒出图案纹样,经过鎏金处理后,将翠鸟的羽毛修剪成相吻合的外形,粘贴在线条间的凹陷处。翠鸟非常稀有,体型又娇小,所以制一朵小小的头花需要许多只翠鸟。
2、金约
这款有点“紧箍咒”的既视感,这是清代后妃穿朝服时佩戴的头饰,在戴朝冠时需先戴金约来束发。金约由金箍和后部垂缀的串珠两部分组成,金箍的节数和串珠的行数多少,反映了后妃等级地位的高低。
3、扁方
满族妇女颇具特色的发式为两把头和大拉翅,梳这两种发式的时候要用一种横簪来贯连固定,即为扁方。扁方更像一把尺子,造型扁而长,一端卷起另一端呈半圆形。宫廷中所用扁方多为玉制,也有珊瑚、翡翠、金镶玉和玉嵌宝石等制品。
参考资料:
4、流苏
现在女生的包包也流行这种流苏,在清代宫廷头饰中则是一种近似簪子,下垂珠穗的饰物。而古代首饰中的“步摇”一词更形象地定义了此种饰物——随着佩戴者行动,走一步摇一下,充满了动感。
5、钿子
这是一种用金嵌成花状的美饰。这种头饰实际上是皇后、妃嫔们在穿吉服时所戴的便帽,一般用藤丝或细铁丝编成帽架,上面缠绕黑色丝线,再用各种宝石、珠翠嵌于帽架上。组成各种吉祥图案。同时钿子分为凤钿、满钿、半钿三种。
参考资料:
-点翠
-金约
-扁方
-流苏
-钿子
人民网-真实的清朝宫廷头饰远比影视剧中的精致致奢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