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闪石 Glaucophane

蓝闪石 Glaucophane,第1张

Na2(Mg,Fe2+)3(Al,Fe3+)2[Si8O22](OH)2

单斜晶系 β=103°42′

Ng=1618~1652

Nm=1612~1650

Np=1594~1630

Ng-Np=0018~0022

(-)2V=10°~60° r<v中到强,

b‖Nm,c∧Ng=4°~14°,光轴面‖(010)

图4-111 蓝闪石光性方位

化学组成 蓝闪石的化学成分分类界限为:NaB≥134,(Na+K)A<05,Fe3+/(Fe3++Al[Ⅵ])<030,当 Mg/(Mg+Fe2+)>05时为蓝闪石,<050 时为铁蓝闪石。三价阳离子以Al为主,Fe3+代替Al,但一般不超过50%,二价阳离子以Mg为主,Fe2+代替Mg约在20%~50%之间。蓝闪石是富含铝和镁的钠质碱性角闪石。蓝闪石-青铝闪石-镁钠闪石构成完全的类质同象。

结晶特点 晶体呈柱状,横切面为近菱形的六边形,集合体多为放射状、粒状及纤维状。{110}两组解理完全。

光性特征 灰蓝、深蓝至蓝黑色,薄片呈蓝及紫色,多色性明显:Ng—深天蓝,Nm—淡紫蓝(红紫),Np—无色至淡黄(照片381,382),吸收性:Ng>Nm>Np。正中突起,折射率随Fe3+的增加、Al的减少而增大。干涉色一级顶至二级蓝,但常被本身颜色掩盖。纵切面大多为斜消光,消光角c∧Ng较小,正延性。二轴晶负光性,光轴角一般小于40°,但也可达60°。双晶结合面为(100),具有简单和聚片双晶。蓝闪石晶体中可见锆石、榍石、磷灰石和磁铁矿等的细小包裹体。有时蓝闪石与青铝闪石呈环带状构造(照片383),晶体中心部位为蓝闪石,边缘部位为青铝闪石,或相反。

变化 蓝闪石在温度升高条件下,可转变为阳起石,也可转变为绿泥石、钠长石、赤铁矿和绿帘石等矿物的混合物。辉石、角闪石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也可转变为蓝闪石。

鉴别特征 蓝闪石以其特有的多色性、较小的消光角和光轴角可与其他角闪石区别。蓝闪石与钠闪石区别在于钠闪石为负延性,其多色性及吸收性均较蓝闪石强,光轴角也较大。蓝闪石与钠铁闪石的区别在于后者为负延性。与镁钠铁闪石区别是后者延性可正可负,且两者的产状及共生矿物差别较大。蓝线石与蓝闪石区别是前者干涉色二级中部至顶部、且为负延性、无角闪石式的解理。与青铝闪石的区别见下节。

产状及其他 蓝闪石是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特征变质矿物之一,主要产于蓝闪石 硬柱石相变质岩中,常与硬柱石、硬玉、绿纤石、葡萄石、钠长石、文石、黑硬绿泥石、绿帘石、硬绿泥石、云母等矿物共生,有时也见于绿片岩相的岩石中。在榴辉岩中也可见蓝闪石与石榴子石、绿辉石等矿物共生。玄武质岩石热液蚀变亦可形成蓝闪石,但它不具有指示高压低温变质条件。

化学组成Na2Mg3Al2[Si4O11]2(OH)2。常含Fe2O3以及CaO。成分变化大,与变质原岩232有关。

晶体结构单斜晶系;空间群 C2/m;a0=0954nm,b0=1774nm,c0=0529nm;β=103°40′±1′;Z=2。

形态对称型2/m。晶体少见。常见单形为斜方柱{110}和{011},平行双面{010}。可依{100}成聚片双晶。集合体常呈放射状、纤维状。

物理性质灰蓝、深蓝至蓝黑色;蓝灰色条痕;玻璃光泽。{110}完全解理。硬度6~65;相对密度为31~32。

成因产状是板块俯冲带靠大洋一侧低温高压变质带蓝闪石片岩的标型矿物。

鉴定特征放射柱状,灰蓝—暗蓝色。

主要用途同角闪石族石棉;大地构造标型。

蓝闪石常常分布在蓝闪石片岩中,后者为一种粗粒而致密组织的岩石,分布在高压低温变质带,它含有斑状变晶(Porphyroblastic)的黑色角闪石,岩基为粉红色,是由细粒的石榴子石、绿帘石及石英所组成。各成分体积百分比大致如下:蓝闪石55%、柘榴子石17%、绿帘石13%、石英12%、白云母15%、绿泥石07%、榍石06%、及黑硬绿泥石。

在地表受风化作用后可变化为绿泥石、菱铁矿和褐铁矿,蓝闪石的外观有时与角闪石相似,但蓝闪石具纤维状的晶态和明显蓝色,可以作为与其他角闪石之分别。但矿物颜色较深时可用击碎方式以观察内部新鲜之颜色,才能得以分辨。蓝闪石仅能生成于高压低温的变质岩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9295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