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的成语、谚语和名言警句

关于龙的成语、谚语和名言警句,第1张

白龙鱼服

笔走龙蛇

藏龙卧虎

车水马龙

成龙配套

乘龙佳婿

乘龙快婿

打凤捞龙

得婿如龙

二龙戏珠

风从虎,云从龙

风虎云龙

伏虎降龙

伏龙凤雏

龟龙鳞凤

龟龙片甲

虎斗龙争

虎踞龙盘

虎卧龙跳

虎穴龙潭

画龙点睛

活龙活现

骥子龙文

蛟龙得水

矫若惊龙

来龙去脉

老态龙钟

鲤鱼跳龙门

麟凤龟龙

龙飞凤舞

龙凤呈祥

龙肝豹胎

龙肝凤脑

龙肝凤髓

龙驹凤雏

龙马精神

龙鸣狮吼

龙盘虎踞

龙蟠凤逸

龙蟠虎踞

龙蛇飞动

龙蛇混杂

龙生九子

龙潭虎窟

龙潭虎穴

龙腾虎跃

龙跳虎卧

龙骧虎步

龙骧虎视

龙行虎步

龙血玄黄

龙吟虎啸

龙跃凤鸣

龙章凤姿

龙争虎斗

攀龙附凤

盘龙之癖

炮凤烹龙

跑龙套

配套成龙

烹龙炮凤

暴腮龙门

前怕龙,后怕虎

强龙不压地头蛇

乔龙画虎

群龙无首

人中之龙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神龙见首不见尾

生龙活虎

尸居龙见

痛饮黄龙

屠龙之技

土龙刍狗

望子成龙

卧虎藏龙

匣里龙吟

降龙伏虎

药店飞龙

叶公好龙

一龙一蛇

一龙一猪

一世龙门

游云惊龙

鱼龙混杂

鱼龙曼衍

元龙高卧

元龙豪气

云龙风虎

云龙井蛙

云起龙骧

直捣黄龙

1 二月二,龙抬头

2 千万不要去招惹龙,无论你是什么

3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4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5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6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7龙虎交战,龟鳖受灾 (龙争虎斗,原系两强的争斗(交战),与属于弱者的龟鳖无关,但最后遭殃受害者竟是龟鳖,形容强者相争,殃及无辜的弱者,亦即两方相争,却造成第三者受害。)

8龙肝凤胆拢歹医 (龙肝凤胆指稀有高贵的药材。 拢:全部。 歹医:很难或无法医治。谓病入膏肓,再好的药材也无效。)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由此,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的「龙王品」就称,「国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两两莫知何计时」,元始天尊乘五色云来临国土,与诸天龙王等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

龙王神诞之日,各种文献记载和各地民间传说均有差异。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考古专家认为,早期的龙就是一处头上带角的蛇,是一种纯粹的爬行动物;而有些人则认为,龙最初形成地,龙头很像猪,龙身则与蛇身相同;还有人指出,龙是由鳄鱼蜕变而成的;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对龙有独到的见解,闻先生认为:龙是由蛇与其它多种动物综合形成的,它以蛇身为基础,融入了马的鬃毛,牛的尾巴,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众多的专家学者对龙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从许多出土的带有有关龙的图形的文物中分析,龙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久远的历史。这其中河南濮阳出土的蚌龙,距现在已有六千年的历史,它一方面体现着仰韶文化的脉胳,另一方面又证明了龙的最初形成。

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尊敬;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有人认为这是古代炎黄统一中原各部落后,揉合各氏族的图腾形成的形象。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龙”,中国人经常自称“龙的传人”。

●恶龙但怕地头蛇

●是龙到处行雨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龙多思靠,人多思拗

●龙多死靠不下雨,人多死靠不做活

●龙多旱,人多了乱

●龙生龙子,虎生虎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麻雀生儿钻瓦缝

●龙不怕水深,虎不怕山高(苗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成语:龙驰虎骤、龙雏凤种、龙德在田、龙雕凤咀、龙断可登

龙断之登、龙蹲虎踞、龙多乃旱、龙幡虎纛、龙飞凤舞

龙飞凤翔、龙飞凤翥、龙飞虎跳、龙凤呈祥、龙肝豹胎

龙肝凤脑、龙肝凤髓、龙鬼蛇神、龙翰凤雏、龙翰凤翼

龙胡之痛、龙虎风云、龙化虎变、龙荒蛮甸、龙荒朔漠

龙江虎浪、龙精虎猛、龙驹凤雏、龙举云兴、龙举云属

龙楼凤城、龙楼凤池、龙楼凤阁、龙楼凤阙、龙马精神

谚语、名言警句:1二月二,龙抬头

2 千万不要去招惹龙,无论你是什么

3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4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5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6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7龙虎交战,龟鳖受灾 (龙争虎斗,原系两强的争斗(交战),与属于弱者的龟鳖无关,但最后遭殃受害者竟是龟鳖,形容强者相争,殃及无辜的弱者,亦即两方相争,却造成第三者受害。)

8龙肝凤胆拢歹医 (龙肝凤胆指稀有高贵的药材。 拢:全部。 歹医:很难或无法医治。谓病入膏肓,再好的药材也无效。)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鳌愤龙愁 笔底龙蛇 扳龙附凤 白龙鱼服 笔走龙蛇

乘龙佳婿 乘龙快婿 乘龙配凤 成龙配套 藏龙卧虎

禅世雕龙 车水马龙 鼎成龙去 鼎成龙升 打凤捞龙

打凤牢龙 打虎牢龙 鼎湖龙去 雕龙画凤 大水冲了龙王庙

得婿如龙 二龙戏珠 凤表龙姿 风从虎,云从龙 凤附龙攀

附凤攀龙 凤骨龙姿 风虎云龙 凤狂龙躁 飞龙乘云

伏龙凤雏 凤楼龙阙 放龙入海 伏虎降龙 飞龙在天

凤毛龙甲 凤髓龙肝 凤舞龙飞 凤舞龙蟠 凤箫龙管

凤臆龙鬐 凤翥龙蟠 凤子龙孙 凤翥龙骧 凤翥龙翔

贯斗双龙 龟龙鳞凤 龟龙麟凤 龟龙片甲 虎步龙行

虎变龙蒸 虎超龙骧 虎斗龙争 鹤骨龙筋 虎踞龙盘

虎据龙蟠 虎踞龙蟠 虎窟龙潭 画龙不成反为狗 画龙点睛

画龙点晴 火龙黼黻 活龙活现 画龙刻鹄 虎略龙韬

黄龙痛饮 活龙鲜健 骇龙走蛇 虎卧龙跳 虎穴龙潭

虎掷龙拿 踞虎盘龙 酒虎诗龙 蛟龙得水 酒龙诗虎

蛟龙戏水 矫若惊龙 矫若游龙 骥子龙文 跨凤乘龙

亢龙有悔 龙雏凤种 龙驰虎骤 龙雕凤咀 龙蹲虎踞

龙断可登 龙多乃旱 龙断之登 龙德在田 龙凤呈祥

龙飞凤舞 龙飞凤翔 龙飞凤翥 麟凤龟龙 龙幡虎纛

龙飞虎跳 龙肝豹胎 龙肝凤脑 龙肝凤髓 龙鬼蛇神

龙举云兴:形容人之风度威仪。《东观汉记·光武皇帝纪》:“帝既有仁圣之明,气势形体,天然之姿,固非人之敌,翕然龙举云兴,三雨而济,人无能名焉。”

龙楼凤阙(城、池、阁):指帝王宫殿楼阁。宋欧阳修《鹎词》:“龙楼凤阙郁峥嵘,深宫不闻更漏声。”元马致远《拔不断》曲:“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

龙马精神:比喻老而弥健的精神。唐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龙眉豹颈:形容勇士的长相。《北齐书·高昂传》:“昂字敖曹,乾第三节。幼稚时,便有壮气。长而傥,胆力过人,龙眉豹颈,姿体雄异。”

龙眉凤目:形容贵人相貌不同寻常。《水浒》第9回:“马上那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辰,三牙掩口髭须,三十四五年纪。”

龙门点额:比喻仕途失意或科场落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回》:“《尔雅》曰:‘鳝,鲔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警世通言》:“龙门点额,金榜无名。”

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王子乔墓在京茂陵,国乱时,有人盗发之,都无所见,惟有一剑,悬在空中,欲取之,剑便作龙狮吼。”

龙拿虎掷(攫,跳):犹言龙争虎斗。宋喻汝《八阵图》:“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拿虎掷堆胸胄。”

龙攀凤附: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就功业或扬威;亦比喻依附有声望的人以立名。汉扬雄《法言·渊謇》:“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汉书·叙传下》:“舞阳鼓刀,腾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龙盘凤舞:比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气象。宋方千里《西河·钱塘》词:“都会地,东南王气须记。龙盘凤舞到钱塘,瑞烟四起。”

龙盘凤逸:比喻怀才不遇。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即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龙盘凤翥:比喻山势雄壮蜿蜒。指王者的气象。《旧唐书·玄宗纪》:“初,上皇亲拜五陵,至桥陵,见金栗山有龙盘凤翥之势。”亦以比喻书法笔势飞动。宋王明清《挥尘后录》卷二:“诏二臣共作《艮岳百咏诗》以进……《草圣亭》:落笔纵横走电光,近臣时得赐云章。龙盘凤翥皆天纵,渴骥惊蛇不足方。”

龙盘虎踞: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谷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后因此“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宜作帝王之都。

龙盘虎:虬曲卷劲貌。明何景明《古松歌》:“龙盘虎终有神,白骨苍鳞半枯死。”

龙蟠凤翥:谓贤者遁世归隐。宋苏轼《水龙吟》词:“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翥。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寄语。”

龙蟠虎绕: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宋范成大《水龙吟·寿留寺》:“物外新闻,凤歌鸾翥,龙蟠虎绕。”

龙蟠虬结:犹言旋绕纠结。徐珂《清稗类钞·植物·银杏》:“南汇一团镇西有银杰树,高六七丈,围数抱,悬瘘累节……根中生古藤,大亦合围,龙蟠虬结而上。”

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清陈恭尹《送雪公归耕苍梧歌》:“毛摧羽落君莫叹,龙屈蛇伸自终古。”

1 龙伯钓鳌

2 龙驰虎骤

3 龙雏凤种

4 龙德在田

5 龙雕凤咀

6 龙断可登

7 龙断之登

8 龙蹲虎踞

9 龙多乃旱

10 龙幡虎纛

11 龙飞凤舞

12 龙飞凤翔

13 龙飞凤翥

14 龙飞虎跳

15 龙凤呈祥

16 龙肝豹胎

17 龙肝凤脑

18 龙肝凤髓

19 龙鬼蛇神

20 龙翰凤雏

21 龙翰凤翼

22 龙胡之痛

23 龙虎风云

24 龙化虎变

25 龙荒蛮甸

26 龙荒朔漠

27 龙江虎浪

28 龙精虎猛

29 龙驹凤雏

30 龙举云兴

31 龙举云属

32 龙口夺食

33 龙楼凤城

34 龙楼凤池

35 龙楼凤阁

36 龙楼凤阙

37 龙马精神

38 龙眉豹颈

39 龙眉凤目

40 龙门点额

41 龙鸣狮吼

龙门石窟里的佛像——老实(石)人 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 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大水冲了龙王庙: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河里划龙船:同心协力 跤龙头上搔痒:溜须不要命 烂板桥上的龙王:不是好东西 鲤鱼跳龙门:碰碰时气 两个人舞龙:有头有尾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 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 鲁鱼跳龙门:身价百倍(比喻名声、地位大大提高了) 麻布袋做龙袍:不是这块料 佘太君的龙头拐杖:有钱也买不至 水淹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四海龙王动刀兵:里里外外都是水 跳蚤变龙钟:冒牌货 未草里头藏龙身:农家出英才 蚊龙困在沙滩上:威风扫地 要饭的给龙王上供:穷人有个穷心 叶公好龙:怕是真的 乘龙快婿、画龙点睛、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头蛇尾、龙行虎步、龙争虎斗、龙吟虎啸、龙肝凤髓、龙肝豹胎、龙驹凤雏、龙战虎争、龙眉凤目、龙跃凤鸣、龙蛇飞动、龙蛇混杂、龙盘虎踞、龙章凤姿、龙腾虎跃、龙潭虎穴、龙潭虎窟、龙蟠虎踞、龙骧虎步、望子成龙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潭虎穴 龙翔凤翥 龙盘虎踞 来龙去脉 攀龙附凤 群龙无首 车水马龙 龙腾虎跃 龙马精神 龙的传人 老态龙钟 叶公好龙 生龙活虎、龙精虎猛、龙驹凤雏、龙举云兴、龙楼凤阙、游云惊龙、鱼龙混杂、直捣黄龙

成语:卧虎藏龙、龙年吉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争虎斗。

谚语:1 二月二,龙抬头

2 千万不要去招惹龙,无论你是什么

3 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

4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5 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名言警句:1庄严的大海产生蛟龙和鲸鲵,清浅的小河里只有一些供鼎俎美味的鱼虾。—— 莎士比亚

2画工须画人中龙,为人须为人中雄。—— 清·秋瑾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

4、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海空飞 。——宋·张元

5兰眼抬露斜,莺唇映花老。金龙倾漏尽,玉井敲冰早。—— 陆龟蒙

白泽

昆仑山上的神兽,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

《轩辕本纪》有神兽白泽的故事:“(黄)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因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

出生于东海流破山,其形状如牛,无角,身形巨大,昏黑色,但只有一只脚支撑,也叫独脚夔。

夔是一种恶兽,能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

凤凰

大家很熟悉的神鸟了,头像鸡,颔像燕,颈像蛇,胸象鸿,尾像鱼。五德之鸟。

麒麟

是品性仁慈、妖力强大的生物,谙悟世理,通晓天意,可以聆听天命。人的世界有十二个国家,分别由十二个王来统治。王不是以出身或功绩来评选,而是由天命来决定。麒麟就是传达天命,为自己的国家选出王者的神兽。

梼杌

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厌恶的恶人,根据《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这个不可教训的恶人死后最终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兽,《神异经•西荒经》记“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已然是一派怪异扭曲的形象,与其说是魔兽不如说是生化实验失败核泄漏的产物。

獬豸

古代神裁制度下产生的著名神兽,又被称为“法兽”。根据《论衡》和《淮南子•修务篇》的说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样貌大致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发,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有一只独角,据传角断者即死,有被见到长有双翼,但多数没有翅膀。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对不诚实不忠厚的人就会用角抵触。后世常将普通羊饲养在神庙,用来代替獬豸

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

《偃曝馀谈》有载。

重明鸟

在《拾遗记》中说,尧在位七十年,有积支之国,献明鸟,一名双晴言在目。状如鸡,鸣似凤。解落毛羽,用肉翅而飞。能抟逐兽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或一年来数次,或数年都不来。国人都全洒扫门户,以留重明。如重明鸟未到的时候,国人或刻木,或造铜像,

为此鸟的形象,放在明户之间,则魑魅之类,自然退伏。所以到了现在,都刻木像、造铜像或画图像,故现在画鸡于门上。

华方

在《山海经.西次三经》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种鸟,型状如鹤,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喙。就是叫做华方。《海外南经》:「华方鸟在东方,青水西,只有一只脚。」而《淮南子.汜论训》中说,木生毕方。因而有说毕方是木精所变的,而形状是鸟、一足、不食五谷。《在文选.张衡〔东京赋〕》中说:「华方...老父神,如鸟,两足一翼,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也。」而《韩非子.十过》中说:「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秦山之上,驾象车而蛟龙,毕方并害。袁珂说华方是凤,凤为太阳鸟,故「见则其吧有讹火」。《骈雅》:「毕方,兆火鸟也。」凤即为神,也是灾难的象征。《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大风为害,尧乃使羿...缴风于青邱之泽。」大风即大凤。《淮南子》「木生毕方」是受五行思想的影响所玫,意即木生火。因毕方为火鸟故用毕方代火,非指毕方生于木。

饕餮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远飞鸡

又名翻明鸡、目羽鸡。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还。(鸽子的异种)

《洞冥记》有载。

腓腓

有点象狸,白色的尾巴。养之可以解忧愁。(高级宠物)

《山海经(中山经)》有载。

诸犍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长尾,能发巨声。行走时衔着尾巴,休息时盘着尾巴。

《山海经(北山经)》有载。

混沌

长毛四足,如犬,有腹无五脏。抵触善人,凭依恶人。(绝对恶灵是也)

(另有混沌神之说,另行说明,不归此处)

《神异经(西荒经)》有载。

应声虫

居于人腹。宿主每发声,腹中便有小声效之,且会越来越大。以雷丸可治。(腹语?)

《续墨客挥犀》、《隋唐嘉话》有载。

庆忌

又名要离。泽精,人形,大概十几公分高。黄衣黄帽,称**小车,日驰千里。叫它的名字可使之报信(亦有捉鱼之说)。历史上也有人名(吴王僚子,猛将)、塔名为此。

《管子(水地)》、《太平预览》有载。

《山海经·大荒南经·巫山黄鸟》: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另注:帝即天帝,药指神仙药,即长生不死药。

水麒麟 ——品性仁慈、妖力强大的生物,谙悟世理,通晓天意,可以聆听天命,王者的神兽。

《神魔志异'灵兽篇》水麒麟 ∶蛮荒万载寒潭所出,性喜吞噬妖物,能御万水,震慑群妖。后传为异

人收服,为灵山守护。

赤焰兽——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本是神农氏后裔,在一次大战中,骑火龙的祝融大获全胜,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天河水倾泻人间,为平衡水火之力,祝融派火龙游走于地下,这火龙后裔的一支便是赤焰兽。由于泛滥四野的洪水是凡水,祝融收走火龙身上的三昧真火,作为其后裔的赤焰兽,便不再身具神火。即使如此,钢筋铁骨周身烈火的赤焰兽仍不是凡人所能打败的。

《神魔志异'灵兽篇》赤焰兽 ∶万火之精玄火鉴之守护异兽,周身赤焰,火毒汹涌,中人立死。传闻

有异教密法,上古凶神,以赤焰魔兽催持八凶法阵,至为诡异。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袓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以后,玄冥的含义不断地扩大。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而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变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中,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从五行中说的了。 麒麟是品性仁慈、妖力强大的生物,谙悟世理,通晓天意,可以聆听天命。人的世界有十二个国家,分别由十二个王来统治。王不是以出身或功绩来评选,而是由天命来决定。麒麟就是传达天命,为自己的国家选出王者的神兽。

凤凰在中国来说,是一种代表幸福的灵物。它的原形有很多种。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大鹏金翅鸟变成的。凤凰神话中说的凤凰是有鸡的脑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颈、鱼的尾、有五色纹。又请凤是有五种品种,以颜色来分的:红是凤、青是鸾鸟、白是天鹅、另有黄和紫的凤凰又可说是朱雀或玄鸟。朱雀是四灵之一,也和其它三种一样,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联想起来就是朱雀了。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它也有从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

  这是三国5密计开启方式和所有的道具,城市,名将编号

  先开启秘籍,为了方便,特此说明!

  在进入游戏"征战天下"之前有一个主选单界面,就是带两个人物头像的黑色界面,输入odinsg按下enter键,在屏幕的中间出现一个黑色的条框,再次输入odinsg按enter就可以进入游戏了!进入游戏后按右面的ctrl键呼出密计框!然后输入命令即可!

  注:每次进入游戏前都要按上述的方法开启一次,否则密计在第2次登陆会无效!

  odinsg 开启秘技模式,注意要输入回车

  右Ctrl打开秘技输入

  大地图下:

  游戏直接胜利 mode overwin

  大地图时间加快 sftime 1~100 (数字越小速度越快)

  增加建物金钱 addvalue money 建物编号 金钱数

  物品加入国库 addthing 物品编号 数量

  增加武将经验值 addvalue exp 武将编号 经验值

  开启事件地点 openeventplace 事件地点编号

  选择出战部队界面:

  我方直接获胜 bfresult 0

  敌方直接获胜 bfresult 1

  改变我方兵种 st 兵种编号1~29

  千人战界面:

  施放武将技 bm 武将技编号

  施放组合技 cbm 组合技编号

  时间暂停 time Jfbx

  千人战以平局结束 bfover

  城市编号:

  1 西凉 2 陇右 3 安定 4 弘农

  5 咸阳 6 陈仓 7 扶风 8 街亭

  9 天水 10 雁门 11 绛 12 平阳

  13 晋阳 14 邺 15 虎牢 16 壶关

  17 界桥 18 汜水 19 代郡 20 平原

  21 乌巢 22 濮阳 23 乐陵 24 南皮

  25 高唐 26 北平 27 襄平 28 昌黎

  29 乐浪 30 带方 31 下卞 32 祈山

  33 阳平 34 梓潼 35 成都 36 江州

  37 五丈原 38 白水 39 上庸 40 汉中

  41 筑阳 42 蕸萌 43 巴郡 44 襄阳

  45 白帝 46 临江 47 长阪波 48 乌林

  49 郿 50 长安 51 洛阳 52 宛

  53 延津 54 官渡 55 新野 56 许昌

  57 汝南 58 陈留 59 庐江 60 谯

  61 小沛 62 定陶 63 乐安 64 北海

  65 都阳 66 下邳 67 徐州 68 淮安

  69 盱眙 70 寿春 71 合淝 72 江夏

  73 夏口 74 赤壁 75 湘潭 76 桂阳

  77 长沙 78 庐陵 79 南海 80 豫章

  81 区阿 82 建业 83 南昌 84 鄱阳

  85 吴 86 会稽 87 松江 88 江陵

  89 零陵 90 桂林 91 涪陵 92 武陵

  93 交趾 94 建宁 95 云南 96 夷州

  97 鹿耳门 98 邪马台 99阿苏 100出云

  101 佐贺 102 阿久根 103下关

  所有道具编号:

  001 木铜铃 002 尸兵符印 003 秘忍卷轴 004 将军印盒

  005 匈奴号角 006 黄巾兵符 007 投石兵符 008 弩车兵符

  009 兽兵兵符 010 女兵兵符 011 蛮兵兵符 012 骑兵兵符

  013 弩兵兵符 014 枪兵兵符 015 弓兵兵符 016 步兵兵符

  017 箭矢阵法书 018 天地阵法书 019 翔鹰阵法书 020 雁形阵法书

  021 锥形阵法书 022 钩形阵法书 023 圆形阵法书 024 方形阵法书

  378 四灵宝镜 377 龙纹白玉 376 无暇玉壁 375 金珠

  025 珠宝 026 黄金 027 美女 028 玉器

  029 绸缎 030 布匹 373 X叶芸香 031 灵山妙药

  371 北斗天浆 032 九牛二虎丸 374 琼浆玉液 033 雪山灵芝

  034 灵芝 372 玉屑金丹 035 长白人蔘 036 人蔘

  037 莫邪 038 干将 039 草剃 040 巨阙剑

  041 虎牙剑 042 倚天剑 043 七星刀 044 破山剑

  045 青釭剑 046 村正 047 古锭刀 048 双股剑

  049 倭刀 050 龙渊剑 051 弧月刀 052 连环刀

  053 蛮刀 054 苗刀 055 宽刃剑 056 吴钩

  057 短刀 058 桃木剑 059 青铜剑 060

  061 直剑 062 朱雀扇 063 火焰扇 064 鹏羽扇

  065 鹤羽扇 066 苍羽扇 067 青羽扇 068 铁骨折扇

  069 白绢折扇 070 白羽扇 071 青龙偃越刀 072 春秋大刀

  073 天罡斧 074 西域镰刀 075 铁蒺蔾骨柔 076 云月刀

  077 两刃斧 078 二郎刀 079 三尖刀 080 双铁钩

  081 青铜鞭 082 狼牙棒 083 掩月刀 084 月牙铲

  085 凤绫鎚 086 流星鎚 087 钩镰刀 088 凤嘴刀

  089 碎鎚 090 大斧 091 屈刀 092 眉尖刀

  093 铜长刀 094 方天昼戟 095 丈八蛇矛 096 青天钩镰枪

  097 龙髓枪 098 龙胆枪 099 紫龙戟 100 铁脊蛇矛

  101 蛇矛 102 长X 103 铁狘戟 104 十字枪

  105 斧刃枪 106 钩镰枪 107 九凤枪 108 拐突枪

  109 月牙戟 110 龙刀枪 111 九曲戟 112 双叉矛

  113 三叉戟 114 两刃叉 115 红樱枪 116 马叉

  117 尖枪 118 铜 119 钢矛 120 短锥枪

  122 神鸢弓 123 迅雷弓 124 神臂弓 125 破邪弓

  126 钢弓 127 穿云弓 128 长弓 129 短弓

  382 幼麒麟 132 白玉麒麟 133 天马 134 龙马

  135 四不像 136 穷奇 137 赤兔马 138 卷毛赤兔马

  139 爪黄飞电 140 松风 141 燎原火 142 的卢

  143 印度白象 144 印度神象 145 青牛 146 铁骑马

  147 战虎 148 汗血马 149 大宛马 150 白石

  151 沙里飞 152 赤毛牛 153 南蛮象 154 黑鬃马

  155 褐鬃马 156 黄鬃马 165 青囊书 166 西蜀地形图

  167 幻世录II 168 幻世录 169 兵书24篇 170 孟德新书

  171 史记 172 春秋左传 173 赤焰术诀 174 赤焰秘法书

  175 连弩兵法 176 连弩秘诀书 177 火箭兵法 178 火箭秘诀书

  179 龙炮兵法 180 龙炮秘诀书 181 炬石兵法 182 炬石秘诀书

  183 火轮兵法 184 火轮秘诀书 185 滚石兵法 186 滚石秘诀书

  187 地泉术诀 188 地泉秘法书 189 地茅兵法 190 地茅秘诀书

  191 突石术诀 192 突石秘法书 193 火药袋 194 火药桶

  195 烈火符 196 爆炎符 197 太极印 198 太极符印

  199 八卦术诀 200 八卦秘法书 201 雷击术诀 202 雷击秘法书

  203 五雷术诀 204 狂雷秘法书 205 伏兵兵法 206 伏兵秘诀书

  207 后伏兵法 208 后伏秘诀书 209 贲轀兵法 210 贲轀秘诀书

  211 旋灯术诀 212 旋灯秘法书 213 莲华术诀 214 莲华秘法书

  215 旋风术诀 216 龙卷秘法书 217 突击战鼓 218 背水战鼓

  219 火牛兵法 220 火牛秘诀书 221 冲车 222 攻城战车

  223 召鬼石 224 唤魂法珠 225 炎兽像 226 喷火龙车

  227 驱豹兵法 228 驱豹秘诀书 229 神鸢兵法 230 神鸢秘诀书

  231 井阑 232 攻城塔 233 时空宝珠 234 黄泉玉

  235 冥府宝珠 236 命疗石 237 活疗宝珠 238 回天石

  239 活天宝珠 240 天灵镜 241 地灵镜 242 东岳之士

  243 浮雷术诀 244 浮雷秘法书 245 恶鬼盾 246 鬼王盾

  247 麒麟金角 248 青龙逆鳞 249 玄武灵壳 250 白虎银牙

  251 朱雀炎羽 252 人行纸符 253 人皮傀儡 254 土遁卷轴

  255 暗杀卷轴 256 雷火卷轴 257 赤鬼卷轴 258 苦无卷轴

  259 风魔卷轴 262 血剑诀 263 血剑秘录 264 天剑诀

  265 天剑秘录 266 地龙珠 267 地龙旗 268 火龙珠

  269 火龙旗 270 水龙珠 271 水龙旗 272 风龙珠

  273 风龙旗 274 龙牙机关 275 龙牙解构图 277 太阳幡

  278 太阴幡 279 雷雨幡 280 飞雪幡 281 炼气炉

  282 化气炉 283 先攻要诀 284 先攻战术 285 天时战术

  286 地利战术 287 人和战术 290 御赐战鼓 291 毒舌心得

  292 海螺号角 293 楚歌战谱 294 破甲要诀 295 防御要诀

  296 障碍要诀 297 行军要诀 298 暴君之首 299 蚩尤之首

  300 霸王之首 301 传国玉玺 302 断路要诀 303 撤退要诀

  304 鹿角要诀 305 鹿角战术 306 鹿角秘典 307 地雷要诀

  308 地雷战术 309 地雷秘典 310 地钉忍法帖 311 地钉秘忍术

  312 地钉裏奥义 313 埋伏战术 314 埋伏秘典 315 援军战术

  316 援军秘典 317 唤尸符 318 唤尸令 319 封技战术

  320 封技秘典 321 饕餮之牙 322 饕餮之骨 323 饕餮之角

  324 太平要术 326 遁甲天书 327 甩手短剑 328 经验宝珠

  329 策反要诀 330 抚军要诀 331 石墙图卷 332 拒马图卷

  333 铁盾图卷 334 破阵要诀 335 回春石 336 回春晶石

  337 气疗珠 338 气疗宝珠 339 气疗金珠 340 通天镜

  341 蔽天帆 342 无我明镜 343 无极乾坤图 346 铁兽机关

  347 铁兽结构图 348 箭楼机关 349 箭楼结构图 350 铜人机关

  351 铜人结构图 352 前锋拆解书 353 木牛 354 流马

  366 奥汀秘术 367 真奥汀秘术

  特殊地点事件簿:

  201 毒龙潭 202 猛虎穴 203 大雪山

  204 火焰山 205 兽神洞 206 青龙塔

  207 白虎塔 208 玄武塔 209 朱雀塔

  210 麒麟塔 211 桃源仙乡212 尸洞

  213 九泉之渊

  所有武将技编号:

  4 赤焰 5 赤焰燃 6 赤焰火海

  7 连弩 8 连弩激射 9 连弩狂涛

  10 火箭烈 11 火箭强袭 12 火箭天袭

  13 龙炮 14 迫击龙炮 15 冲射龙炮

  16 炬石 17 炬石轰 18 炬石炼狱

  19 火轮 20 火轮冲 21 火轮涛杀

  22 滚石 23 滚石剧压 24 滚石怒冲

  28 地泉 29 地泉冲 30 地泉鲸浪

  31 地茅刺 32 地茅乱刺 33 地茅遍地

  40 突石 41 突石剑 42 突剑四方

  43 炎墙 44 炎墙烈烧

  45 集火柱 46 强火柱

  47 太极门 48 太极华阵

  49 八卦二象阵 50 八卦四方阵 51 八卦六角阵

  52 雷击 53 雷击闪 54 雷光燋狱

  55 五雷袭 56 五雷轰顶 57 狂雷天牢

  58 伏兵班阵 59 伏兵排阵 60伏兵连阵

  61 后伏班阵 62 后伏排阵 63后伏连阵

  64 轒轀车 65 参轒轀车 66 肆轒轀车

  67 旋灯 68 旋灯火 69 旋灯怒张

  70 莲华 71 莲华爆 72 莲华轰天

  73 心剑 74 心剑齐发

  75 剑轮舞 76 剑论斩 77 神鬼乱舞

  78 旋风 79 龙旋风 80 龙卷旋风

  84 长枪突击 85 铁骑突击

  86 火牛阵 87 火牛群舞 88 火牛烈崩

  89 冲车 90 驷冲车

  91 尸鬼 92 食尸鬼 93 食尸鬼阵

  94 炎兽 95 炎兽杀阵

  96 驱豹 97 驱豹冲 98 驱豹突击

  99 神鸢 100 神鸢弹 101 神鸢空袭

  102 井阑立 103 井阑冲阵

  104 八门金锁 105 生死门 106 地狱之门

  107 命疗术 108 体疗术 109 活疗术

  110 回天术 111 返天术 112 活天术

  113 半月斩 114 三日月斩 115 日月轮斩

  116 三圣华斩 117 五岳华斩

  118 飞鬼戟 119 落月弓 120 落日弓 121 御飞刀 122 分身斩

  123 神剑 124 神剑闪 125 神剑闪华

  126 黄龙天翔 127 大地狂啸 128 泰山压顶

  133 浮雷 134 浮雷阵 135 浮雷光阵

  136 妖盾 137 鬼面盾 138 罗刹之盾

  139 水月斩 140 月刃烈斩 141 月轮烈光斩

  255 麒麟降世 142 青龙飞升 143 玄武怒流 144 白虎傲啸 145 朱雀焚天

  146 八卦斩 147 八卦突斩 148 八卦阵斩

  149 符兵 150 符兵引 151 符兵连引

  155 铁轮斩 156 铁轮血斩 157 铁轮血斩阵

  158 土遁 159 土遁杀 160 土遁隐杀

  161 火雷玉 162 火雷鬼玉 163 火雷鬼玉破

  164 忍镖 165 隐忍镖 166 隐忍镖阵

  227 水龙 228 水龙涛 229 水龙狂涛 230 超水龙狂涛

  231 地龙 232 地龙震 233 地龙极震 234 超地龙极震

  235 风龙 236 风龙旋 237 风龙天旋 238 超风龙天旋

  239 火龙 240 火龙焰 241 火龙怒焰 242 超火龙怒焰

  243 噬血 244 噬血刃 245 超血魔刃 246 超噬血魔刃

  247 天剑斩 248 天剑开光 249 天剑神威 250 超天剑神威

  251 龙牙车 252 龙牙车队 253 龙牙车阵 254 超龙牙车阵

  257 奥汀火轮冲 258 奥汀大将军

  所有组合技编号:

  404 箭石坠 405 炎流星 406 箭雨冲 407 赤焰火轮

  408 震地诀 409 天火焚 410 裂地刃 411 水火相生

  412 破空鸢 413 百兽奔 414 双月斩 415 风火双龙

  416 地水双龙 417 隐忍二连击 418 隐忍超暗杀

  419 旋灯剑 420 太极火 421 八卦灯 422 幽冥借法

  423 机关阵 424 日月并行 425 莲华神剑 426 救命术

  427 怒雷轰 428 雷厉风行 429 伏兵夹击 430 七煞鬼刀

  431 轰雷冲车 432 剑无量 433 八卦符兵 437 箭石雨

  438 烈炎流星 439 箭雨袭 440 赤焰火轮诀 441 震地大法

  442 天火降世 443 裂地狂刃 444 破空火凤 445 千兽奔

  446 十六夜斩 447 群龙卷风火 448 群龙引地水 449 超忍二连击

  450 旋灯绝剑 451 太极圣火 452 八卦灵灯 453 幽冥引归

  454 机关冲 455 莲华剑阵 456 续命术 457 伏兵奇袭

  458 天助神兵 459 剑无敌 460 八卦符兵阵 463 流星火雨

  464 裂地涌泉 465 破空烈凰 466 箭雨天罗 467 赤焰火轮阵

  468 震地动天 469 万兽奔 470 裂光千刃 471 超忍灭绝阵

  472 奥义忍稻妻 473 幽冥鬼兵 474 憾宇雷光剑 475 莲华斩舞

  476 转生术 477 机关杀阵 478 轰天一剑 479 风雷齐啸

  480 天崩地裂 481 十面埋伏 482 乾坤八阵图 485 天地无用

  486 神鬼共愤 487 鬼哭神号 488 群龙舞十方 489 天翻地覆

  490 千里焦土 491 森罗万象剑 492 逆天术 493 四灵诛邪阵

  494 九霄风雷动 498 毁天灭地 499 机关灭绝冲 500 红莲地狱

  501 龙皇霸绝 502 血刃断空斩 503 千里不留行 504 天地一刀断

  505 不死神术 506 究极忍奥义 507 兽皇破邪阵

  一鞋极品道具武器的属性:

  371 北斗天浆:使用后武力+3 032 九牛二虎丸:武力+1

  374 琼浆玉液:技力上限+10

  033 雪山灵芝:技力上限+5

  372 玉屑金丹:体力上限+10

  035 长白人蔘:体力上限+5

  373 蔬叶芸香:智力+3

  031 灵山妙药:智力+1

  378 四灵宝镜:忠诚+80

  377 龙纹白玉:忠诚+50

  376 无暇玉壁:忠诚+40

  375 金珠:忠诚+35

  165 青囊书:体力上限+50

  166 西蜀地形图:体力上限+35

  167 幻世录II:智力+30

  168 幻世录:智力+20

  169 兵书24篇:智力+10

  170 孟德新书:智力+8

  171 史记:智力+5

  172 春秋左传:智力+3

  247 麒麟金角:召唤麒麟

  248 青龙逆鳞:召唤青龙

  249 玄武灵壳:召唤玄武

  250 白虎银牙:召唤白虎

  251 朱雀炎羽:召唤朱雀

  366 奥汀秘术:召唤奥汀火轮冲

  367 真奥汀秘术:召唤奥汀大将军

  神兽 :

  天马 (+10武20智20体20技8速)

  穷奇 (+25武10体7速)

  龙马 (+20智50技7速)

  白玉麒麟 (+20武20智50体50技7速)

  四不象 (+10智40体7速)

  幼麒麟 (+30武30智65体80技7速)

  武器:

  莫邪 (+18武20体20技)

  干将 (+18武20体20技)

  草雉 (+17武1智10体10技)

  朱雀扇 (+10武10智5体) 八卦阵斩,火龙怒焰,逆乾坤,回春仙术

  神鹫弓 +9武1速 神鹫空袭,井阑冲阵,后发先致,气疗决

  青杠剑 (+12武5体) 神剑闪华,三圣华斩

  倚天剑 (+14武5体5技)

  春秋大刀 (+18武5体5技) 天剑开光,噬血魔刃

  青天钩镰枪 (+17武10体) 分身斩 剑轮斩 月刃烈斩 减敌军防

  巨阙剑 (+16武10体10技) 八卦斩 八卦突斩 地龙极震 天剑神威 杀气

  35名将军师编号:

  赵云:561 关羽:697 张飞:360 马超:322

  黄忠:493 诸葛亮:624 魏延:686 姜维:218

  吕布:151 张辽:381 于禁:8 太史慈:32

  左慈:93 甘宁:96 吕蒙:160 典韦:192

  周泰:199 周瑜:200 夏侯敦:247 夏侯渊:248

  文丑:43 荀攸:298 荀或:299 张郃:359

  甘宁:96 徐晃:282 颜良:684 庞德:692

  曹操:415 曹仁:393 许禇:432 郭淮:440

  郭嘉:441 陈泰:448 程昱:479 贾诩:534

  满宠:548 鲁肃:640 庞统:690 孙坚:268

  司马懿:92

中国传统的吉祥物有龙、凤凰、麒麟、貔貅、龟:

1、龙是中国人的图腾,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中国人也自誉为龙的传人,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也自称为真龙天子。龙是皇帝的专属,象征着尊贵身份以及权威,在民间,龙是神圣、吉祥、吉庆的象征。

2、凤凰被誉为百鸟之首,是与龙相匹配的,在古代皇帝称之为龙,而皇后称之为凤,有着百鸟朝凤的说法。东南亚的很多国家中,都有凤凰涅槃的传说,它是一种吉祥的瑞兽,也代表了人们的一种美好心愿。

3、麒麟自古就被人们视为“仁义”之兽,麒麟是一种吉祥物,传说只要是麒麟走过的地方,都会给人们带来好的运气。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中,麒麟是祥瑞的象征,人们坚信麒麟是能够消灾劫难、驱除邪魔、镇宅避煞的吉祥瑞兽。

4、传说貔貅是龙的第九个儿子,也被称作为辟邪,其有口无肛,专门以金银财宝为食,只进不出。所以从古至今人们都将貔貅当作招财的神兽来供奉,认为供奉貔貅,能够带给人们好的财运,还招财守财。

5、龟自古就代表着长寿、稳健,是解危避难,消灾降幅的吉祥神物,在人们的心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因为龟的寿命比较长,所以人们认为龟是通灵性的动物,是瑞兽,能够带给人们长寿以及好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9346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