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第1张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1

  知识与技能

 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体会细节描写。(重点)

 2.研究欲扬先抑的写法。(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托尔斯泰热爱人民、执着、博爱的精神品质。

  一、导入新课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著名的传记作家茨威格,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快速阅读,把握文章大意

 提问1:本文前后对托尔斯泰描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明确:前文着重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后文侧重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提问2: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请仿照示例,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目光、眉毛、须发、皮肤和鼻子的句子。

 明确:示例:描写目光:“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描写鼻子:“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3: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明确:(1)脸相平庸丑陋,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和眼睛的深邃;(2)大众化,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

 提问4: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明确:他的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的洞察力。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敏锐的眼睛观察社会、人生,对时代做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使之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目标导学三:揣摩语言,体味修辞之美

 提问5:本文多处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2)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提问6:本文语言厚重,意蕴深刻,请品味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

 (1)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明确:(1)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抨击。(2)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的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和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目标导学四:拓展延伸,个性表达想法

 提问7: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缺少“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认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明确: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他自己最大的痛苦与不幸。但他把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他又是伟大而幸福的。

  三、板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

 外貌 眼睛 灵魂

 丑陋 犀利 高贵

 普通 丰富 博大

 矮小 威力 深邃

 (丑) (美) 崇敬赞美

 (形) (神) 欲扬先抑

 可取之处 本文的语言十分优美,人物的思想内涵十分深邃。在本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托尔斯泰的生平与创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足之处 对于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的探究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紧扣关键语句品味,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但因为远离那个时代,而且是外国的社会背景,学生体会不够深刻。

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2

 1、 教学目标

 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 教学课时:3课时

 4、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1、导入

 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课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伟大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浮雕《阶梯旁的圣母》、雕塑《大卫》、壁画《亚当与夏娃》等。

 2、整体感知

 给学生五分钟通读全文,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可参看前面的彩色插图)

 大体分为两个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2)读完全文后,你有什么疑问?

 3、精读文本

 集体朗读第一部分(1-5),思考: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1-须发

 2-面部轮廓结构

 3-面部特征

 4-长相

 5-拜访者的态度。)

 1) 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的句子。

 写列夫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

 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

 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

 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

 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

 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比较插图)

 2) 第2段的主要内容?托翁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给人的印象: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3)第3段重点写了什么?作者细致刻画乐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吗)

 面部特征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3

  第 1课时

 课题 《列夫托尔斯泰》

 课型: 周次:第二周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3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作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尤其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了解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以其不朽的著作赢得了世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对于他,我们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你想知道他的外貌吗?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入木三分又妙趣横生的文笔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的,请你跟随作者的笔端,来解读托尔斯泰的那双智慧的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学生交流资料:

 介绍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 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教师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所查资料并做简要概括

 交流资料 1分钟

 5分钟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4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

 2、掌握本文创作的特点,把握作者描绘的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

 3、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全文主要刻画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和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赞美了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了他人生的不幸。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章的一节。

  二、托尔斯泰简介:

 展示媒体资源中的PPT课件,向学生简单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并了解他的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也是他实践“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标志。

  三、作者简介:

 同样是利用媒体资源中的PPT课件,展示作者茨威格的及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作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四、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教师正音。学生交流、巩固。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胡髭(zī)长髯(r2n) 鬈(qu2n)发 黝(yǒu)黑 滞(zhì)留

 愚钝(dùn) 禁锢(ɡù)轩(xu1n)昂 犀(xī)利侏儒(rú)酒肆(sì)

 尴尬(ɡ1nɡ4) 锃(zènɡ)亮 甲胄(zhu) 粲(c4n)然盎(4nɡ)然

 (2)解释下列词语: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锋利;锐利。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一》,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2、播放媒体资源中课文朗读的部分,学生听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全文在结构上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文章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

 ③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听读课文时,要在书上圈点勾画,听读课文后,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明确:

 ①全文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1~5自然段主要写了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6~9自然段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②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而充分表达出来。这里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③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3、研读与赏析。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请用课文原句说说课文的第一部分具体刻画了托尔斯泰怎样的外貌特征?

 ②刻画这些特征时,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试说说其作用。(此处可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的句子,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

 ③读了这一部分,你认为托尔斯泰的相貌怎么样?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①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须发特点:“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面部轮廓:“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面容表情:“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阴影,滞留着愚钝压抑”,“没有一点光彩可言”,“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穿戴方面:“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戴这顶帽子,还是那顶帽子,都没什么不合适”;总之,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课时:

 3课时

 四、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1、导入

 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课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伟大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浮雕《阶梯旁的圣母》、雕塑《大卫》、壁画《亚当与夏娃》等。2、整体感知

 给学生五分钟通读全文,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可参看前面的彩色插图)大体分为两个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2)读完全文后,你有什么疑问?3、精读文本

 集体朗读第一部分(1-5),思考: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1-须发

 2-面部轮廓结构3-面部特征4-长相5-拜访者的态度。)

 1)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的句子。写列夫·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

 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比较插图)

 2)第2段的主要内容?托翁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给人的印象: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3)第3段重点写了什么?作者细致刻画乐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吗)面部特征——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4)第4段突出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5)第5段的分析: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描写了拜见时哪些方面?(身材特点、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

 4、布置作业: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假如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行刻画,面对他的(或者课文前的插图),你还会怎样描写?

 第二课时

 1、复习旧课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假如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行刻画,面对他的(或者课文前的插图),你还会怎样描写?

 前半部分对托尔斯泰的描写,突出了哪两个特点?

 (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2、感悟文本

 精读6-9段:(都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1)第6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用了什么修辞?找出相关的句子(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比喻)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2)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表示出来。)

 除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外,还用了什么修辞?

 (连续用两组排比句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引用高尔基地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运用夸张,干脆有力,耐人寻味,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写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他的

 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课文中有一句话可作对比的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副透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连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不放过,同样还能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3)第8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关键语句的分析)

 思考:犀利与威力是否重复?为什么不描写眼睛的其他特点?

 A、“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先抑后仰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眼睛)

 B、“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电波”

 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因为他的文学创作,既来自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职和要求。

 C、“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及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的贫困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恐慌,曾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4)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结合课后练习四,理解“幸福”的含义)

 介绍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转变和晚年的经历。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托尔斯泰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他的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事实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至和妻子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第三课时

 课后习题和作业的讲评

 托尔斯泰生平介绍补充

问题太多了,就说一下翡翠的鉴别吧。现在翡翠仿品很多,倒是很多大的淘宝商城店信誉还不错,卖的都是真货,可以到恒星九点淘宝旗舰店去看看,我朋友在那里买过翡翠,确实是真货。

不论翡翠原料或成品,只要在抛光面上仔细观察,均可见到变斑晶交织结构,象花斑一样。也就是说在一块翡翠上可以见到两种形态和排列方式不同的硬玉晶体。一种是颗粒稍大的粒状(斑晶),另一种是在斑晶周围交织在一起的纤维状小晶体。往往同一块翡翠的斑晶颗粒大小均一。斑晶两端稍尖,像眼球状。斑晶的长轴和纤维状小晶体的延长方向一致,有明显定向排列的迹象。

翡翠中均有细小团块状、透明度较差的白色纤维状晶体交织在一起的石花。这种石花和斑晶的区别是斑晶透明,石花微透明至不透明。

翡翠的颜色不均,在白色、藕粉色、油青色、豆绿色的底子上伴有浓淡不同的绿色或黑色,就是在绿色的底子上也有浓淡之分。

翡翠光泽明亮,抛光度好,呈玻璃或珍珠光泽。与蛇纹石质玉、葡萄石,石英岩质玉的区别除了上述几点外,翡翠密度大,折射率高也是特点。翡翠在三溴甲烷中迅速下降,而软玉、蛇纹石质玉、石英质玉均在其上悬浮或漂浮。点测法翡翠折射率为166左右,而其他相似的玉石均低于166。

用X射线粉晶分析数据,可迅速准确的鉴定其真伪。硬玉最强的X射线衍射数据为:2919(7)—2835(10)—2533(4)—2495(3)—2416(3) 1966(4)。

如果难度较大的样品,有条件的话用电子探针分析确定翡翠主要组成矿物硬玉成分,无损和可信度高

为了深入推进新的教学模式,双溪中学编写了《导学案》,《导学案》的使用是一种新的教学的一种手段,是教学手段的革命。它不同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特点是: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导”,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为了用好用实《导学案》,日前,双溪中学召开了《导学案》使用研讨会,入会老师共同认为《导学案》使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用《导学案》备课,重在“导” 《导学案》上的备课每一步骤、每一环节,乃至每一小的细节设计,均要注重巧妙的引导。老师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备课: (1)备学生清楚学习路径。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而且要备清楚学习过程。既要针对全体学生,又要兼顾那些盲目不知如何学习的学生,给学生一条循序渐进的清晰的学习之路。 (2)备课时要着眼班级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及接受能力,做到“低起点,小台阶”,既要使学生感受到层层递进的节奏,也要体会到轻松与喜悦,从而增强向更高点攀登的信心和勇气。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因为学习是漫长而又苦涩的活动,只有不断地尝试成功,不断激活内在的潜力,才能不断地充盈自己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3)备学生学习方法。不仅要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因此要备好学法的指导,教会如何阅读、如何识图、如何理解、如何记忆、如何思考、怎样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二、及时收《导学案》,及时批改及时批阅《导学案》,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学生预习完成后教师批阅,可以了解学情,进行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学校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让学生预习。教师们在教学中都很重视这一环节。处理得好,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反之,却会流于形式。在对《导学案》的处理上,每位老师存在一些差别。我做过两个对比试验:把预习题发布置学生,让他们预习。上课之前把做的《导学案》收上来,认真批阅,发现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集中性的问题,再发到学生手中,他们也会根据老师的批阅发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课堂教学中就很有针对性,效率就高;如果不收上来看,学生预习的效果就差一些,而且课堂教学中还不能很好地抓住突出性问题,效率就低。所以,老师要做好课前批阅,并对学生进行评价,这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让学生感到不认真预习、完成作业不行。三、利用《导学案》上课,强调“活” 《导学案》的使用要注重灵活。要注重课堂问题的生成,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是一大学问,也是一大艺术,是《导学案》的精髓所在。如果教师不能灵活地使用导学案,不会课堂的生成,那么导学案就成了“习题案”、“板块案”、“绊脚案”、“死教案”。教师要依据《导学案》的主线索把《导学案》的主要问题灵活巧妙地穿插进课堂,依据学生的回答,衍生出新的问题。要完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展示,借力转力,以学生的答案来产生新的平台,供学生实现跳跃。四、利用《导学案》上课,体现“学”《导学案》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换,变教师的外部生硬给予为学生的内部积极求索,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我们认为使用《导学案》的步骤如下:首先,要根据《导学案》中给出的学习目标,认真自学教材内容。“自学”要做到三读,即粗读(通览全文,了解大意)、细读(逐字逐句找出重点)、精读(理解记忆重点内容),达到能叙述;读书必须“三到”,即眼到、手到、脑到;进行“五步”,即圈、点、划、批、摘。其次,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教材,找出重点、难点,寻求解题途径,独立完成导学案的内容。做题时务必做到“四心”、“五要”。“四心”即决心(坚持自练,力争不问他人)、专心(排除干扰,专心自练)、细心(解题过程中稳扎稳打、不马虎)、耐心(遇到难题要分层分步、多方思考,不可半途而废);“五要”即一要认真审题,二要选择方法,三要制定解题步骤,四要明确解题格式,五要精心计算和论证。五、利用《导学案》,推进“兵交兵”导学并不专属于教师。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差异,让学习好的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教师在旁边进行适当引导,以求达到良好的效果。六、重视《导学案》的延伸《导学案》处理完后不能束之高阁。我们做到以下几方面:(1)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一下心得体会或者收获。(2)对于做错的问题要力争弄懂及时订正。典型问题加以收集整理。(3)经常做学习方法和解题规律的积累,找寻规律,提高自己。(4)定期的巩固复习,“温故而知新”。《导学案》是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载体,是学前诊断的“体温计”,是课堂上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它的使用符合“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相信,经过广大教师的不断摸索、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导学案》一定会成为学生培养学习激情、提高学习效率、完善学习方法、实现成绩飞跃的最佳载体。在使用中我们还一些困惑: 存在的困惑 困惑一,究竟《导学案》怎么编写?谁都知道,《导学案》就是要体现导字,在导上下功夫,可是,这在学案上如何体现?困惑二,有了《导学案》后要不要教案?教师上课时都是根据教案来进行的,有了《导学案》按道理来说可以代替教案,但是教师的课堂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的进行变更调整,而导学案就像一个剧本一样,学生根据它来学习了,教师的艺术性又体现与何处呢?困惑三,《导学案》是不是什么课型都适合呢?新授课,如果学生看到学案就已经知道了本课的学习内容,教师的问题,他通过课后的资料都已经查到了,反馈是似乎又是很正确,那他是不是就真的会了呢?困惑四,学生课后的《导学案》如何保证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面对着如此之多的问题,他不会了,采取小动作了,效果又如何保证呢

导学案能使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是教师教案的浓缩。所以,导学案和学案可视为一样。

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课时化原则: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至2课时;

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参与化原则: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4、方法化原则: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5、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学案时应该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素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9479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