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楼您好: 哥特式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最高成就表现在建筑上,给人宏大、庄严、厚重之感,后被引入音乐~把哥特风格引入音乐,歌唱着死亡、恐惧、黑暗,偶尔也会蹦出一个宗教主题,或者用死亡金属的暴烈和鬼气森森的圣咏女声这种两极并置,对骑士国王的时代来一个怀旧的回望。哥特音乐从诞生之日起,其文化背景就决定了它与摇滚其它分支的明显差异。作为根植于浪漫戏剧艺术和十八世纪哥特式文学的音乐风格,它对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和对唯美主义近乎邪恶的追求,使得很多人避而远之。而相应的,也有许多对艺术尤其是后现代艺术敏感的人欣喜若狂地接受它。相比较其他的音乐形式,哥特更容易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不局限在音乐方面,可以上升到艺术观念甚至价值体系的层面。哥特音乐往往取材于挖掘和放大的人类感情世界,并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升了这种自发的感性体验,所以当它再作用于受众时,常会引发进一步的审美情感和思考空间。哥特音乐追求的是黑暗和死亡美学,这种与经典哲学观念格格不入的理念使得它久久徘徊于主流文化和严肃艺术的大门之外。然而桀骜不逊的哥特对此丝毫不以为意,也许体系庞大、颓废叛逆的地下文化反而更适合它的发展。哥特音乐惯用的表现手法是:男声主唱极尽压抑与爆发之所能,把暗夜里的绝望挣扎表达的淋漓尽致;背景中圣咏式的女声往往带有浓厚的悲天悯人的气质,而器乐则是黑夜中呜咽的风声、月影里的狼嚎和鲜血滴落在泥土里的声音。哥特音乐还有另外一个特质,那就是它所崇尚的死亡美学。他具有具备天生的悲剧性,而弗洛伊德在谈论《李尔王》的时候就曾经提到,悲剧旨在教导我们“放弃生命,放弃爱情,而与死亡的必然性交上朋友。” 尼采由悲剧艺术引伸出来的悲剧世界观则是“肯定生命,连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和毁灭,与痛苦相嬉戏,从人生的悲剧性中获得审美快感”。尼采的悲剧理论是给悲剧和死亡赋予美的少数几种悲剧理论之一,它把悲剧看成是灿烂辉煌的,一种“形而上的安慰的艺术”。为了阐述“悲剧性”的实质,叔本华和尼采都转向了音乐。由此可见,哥特音乐作为一种 “形而上的绝望”的载体来表现死亡美学,有其必然性。哥特音乐的死亡美学不仅表现在音乐风格上,也体现在其视觉效果和行为艺术上。惨白的面孔,夸张的五官,麻木的表情,凌乱的长发,复古的着装和冰冷的金属装饰,这些都已是哥特族的经典特征。表现在现代都市中,便又是主流社团追逐的一种形式化的标新立异。真正的哥特族总会有一双迷人的大眼睛,眼神中总是透露出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郁压抑与自我毁灭。哥特音乐不单是一种音乐型态,和所有的艺术形态一样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哥特是一个可以让人逃离现实而进入的幻想世界,一个黑暗而浪漫的世界。然而谈到“哥特**”,“哥特**”其实这是一个不正确的术语。即便是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我们也根本找不到这个词条。之所以在这里使用它是为了指代那些以哥特文化为背景或表达死亡和痛苦等主题的黑色风格的**,显然这类**和哥特文学以及哥特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总是以一种非常人的视角去透视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去剖析和表达着那种阴郁、痛苦和空虚的感情世界。大量的有关吸血鬼的**被看作哥特式风格**的典范。这完全归公于Ann Rice等的吸血鬼题材的小说在世界范围的流行。 答案补充 颓废、有些黑暗、接受外界事物能力较强,喜欢暗色系的装扮,喜欢基督教里的一些东西,从外界看性格有些内向、古怪,给人以冷漠、难以接近的感觉,实际上内心很敏感,甚至脆弱,很容易受伤,所以才会给人以奇怪的感觉。有一些类似于“吸血鬼”的情感。略显高傲。希望主楼满意~!嘿嘿~!给我打5☆,谢谢!
歌特的着装特点:任何黑色的东西,或其它暗色,如海军蓝、深红。可以透(薄尼龙或渔网状面料),但不露。银饰。苍白的皮肤。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需要一种活死人的外表,也可能是因为想体现维多利亚时代关于“苍白的皮肤是贵族的标志”这一审美,也可能是反对沙滩文化里“太阳晒出的古铜色才是美的”健康理论。黑发、漂白过的极浅的金发、红发或紫发。黑白化妆。白色粉底。黑唇膏,黑眼影,细眉。自我束缚的装饰和恋物癖的服装。皮革、PVC、橡胶、乳胶都是必不可少的面料。中世纪的束腰也极为常见。宽领带或逞钉子的项圈或紧紧系在脖子上的丝绒绳。T形十字章(古埃及关于永恒生命的标志)。五角星。这是异教徒关于火、土地、空气、水、灵魂的符号。十字架(基督教的象征)。歌剧风格的披肩、斗篷和长手套。哥特族们一般不会像朋克们那么极端,他们会讲些品位。巴洛克时期的服装分成荷兰风格时期和法国风格时期。前者是早期,后者是晚期。荷兰时期特征主要是领子。因为那是荷兰盛行的(直到现在荷兰民族服装也可以看到,那种花边一般都称为荷兰花边,因为荷兰的针织花边是最有名的)大的披在肩上带花边的方形领子。这种领子叫做拉巴领(rabat),外衣特征是繁多装饰性强的排扣,同时裤子延长到(相对于文艺复兴时期来说)膝盖,裤腿紧绷着大腿。下面是长袜。女人从这个时候开始不用裙撑,只有西班牙还延续老的传统(大米下面两张委拉斯圭兹的小公主像就是西班牙延续使用的裙撑,别的国家已经几乎不用了。一直到后来再兴起裙撑的时候也不是这种扁型的)裙子常常要有三层套着穿,显得臃肿。上衣要么齐脖子的花边大领,要么完全坦露到胸口。袖子也很有特点,一节节的箍起来,一层层的装饰花边。到了1650年以后,法国风格开始兴起。也就是现在最常说的那种巴洛克风格。主要一点就是缎带的使用,大量的缎带,大量的花边。我记得一本书上这样形容巴洛克服饰:花边、缎带、长发和皮革的时代。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的男人像这个时候一般妩媚化。男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袖子花边了,带马刺的靴子也成了时髦,还有羽毛大帽子和佩剑(关于这些看《三个火枪手》就能知道什么模样)。这个时候时兴马甲,很短很小,有点像西装背心(不过到了罗克克时期才能和现代的男装相类似),突出的就是内衣。被大量丝带重重捆扎的内衣。一个男人一件内衣需要100多米长的缎带装饰(可怕!)巴洛克时期是一个崇尚高度华丽的年代,那时的鞋子大多采用优质的材料,像皮革、锦缎,配以奢侈豪华的装饰,如丝绸带、大扣子、刺绣、珠宝等。如今仿照巴洛克风格的靴子着重在细节上体现复古,像鞋帮上的十字抽绳,以及不和谐花纹和混搭风尚,虽然低调,却极其简洁优雅。总之一句话:歌特风格是那种很酷的、有点颓废的那种风格,现在流行的非主流大部分都是歌特风格。巴洛克则是华丽、复古。另外:其实这两种风格,原来是建筑风格。。。还有,问问不让贴图,你可以在soso里搜,一搜一大堆。
12、13世纪到他们时代之间的艺术被意大利学者称为“哥特式”。他们认为那都是“蛮族”哥特人所作。
事实上这种艺术可以说与哥特人没有多少关系,但是哥特式艺术却无疑是整个中世纪艺术发展的一个顶点。
它开始于建筑方面,而后才逐渐波及到雕刻和绘画,纵观整个哥特式艺术,它的发展重点是从追求建筑的效果而转向绘画的效果的。
早期哥特式雕刻和绘画都是巨大建筑的一部分,而晚期的建筑和雕刻则追求平面装饰性的效果,不再追求结实和简洁的处理。
哥特式艺术最早产生于法国,之后风靡整个欧洲。人口增长、城市扩张与大教堂日趋重要都是哥特时期的特点。
建筑在形成统一的哥特式风格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哥特式建筑的开端
圣德尼修院教堂是一座王家修院教堂
具有宗教与世俗的双重声望
回廊与唱诗班区使圣德尼教堂内部的轻盈与明亮
使它从早期教堂中脱颖而出
它优雅的建筑形式和宽大的窗户
与罗马式风格的厚重坚固形成对比
显得优雅而且几乎毫无重量
12到15世纪是经院哲学高度理性化的时期
它要求对教义的解释和形象再现
必须遵循严格的规则秩序
作为教堂的主要装饰物的雕塑创作
也必须循着固定程式布局
但由于圣德尼教堂修建过程中对雕刻的重视
使得这一时期的雕塑
呈现出越来越脱离建筑结构而走向独立的倾向
其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写实
自觉地模仿自然形象
特别是追求感情的表现
形成所谓“哥特式现实主义”
巴黎圣母院
建筑始建于1163年
巴黎圣母院极其紧凑简洁
达到了罗马式建筑或者早期哥特式建筑
所无法企及的和谐一致
与中堂相交的耳堂仅略微超出西立面的宽度
缩减墙面空间
增加建筑光照量
宽大的高侧窗与轻盈纤细的形式
使得中堂墙壁看起来似乎薄得惊人
达成了轻盈的效果
教堂内部立面对垂直感
不仅出自中堂的实际比例
而且还基于对上升动势持续反复地强调
以及显而易见的轻松从容
高度感由此获得
巴黎圣母院外部最为宏大的部分就是其西立面
除雕刻以外
基本保持原貌
雕塑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
现大致修复
西立面的所有细节都结合成为有序的整体
沙特尔大教堂
1194年
对沙特尔大教堂的重建标志着
哥特式建筑发展中的又一个阶段
沙特尔大教堂重建的中堂
是成熟期或盛期哥特式建筑的首件杰作
沙特尔圣母堂的设计师们去除了楼廊
在墙壁上采用了三层立面结构
附于墩柱的壁柱强调着垂直线条的延伸感
如同一张轻柔的网
舒展于纤细的拱肋之上
沙特尔大教堂的扶壁也只见于建筑外部
在侧堂之上
这些墩柱转变为飞扶壁
这是向上延伸至高侧窗之间临界点的拱桥
也是为了抵挡大风对尖屋顶的巨大压力
这种加固拱顶的方法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特征
开始一定是出于功能上的考虑
飞扶壁也是构成建筑美学与表现特色
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彩色玻璃窗画
在所有重要的哥特式大教堂之中
只有沙特尔大教堂仍保留了
180多面原有的彩色玻璃窗
窗户的通光量远少于人们的预期
主要功能是滤光
从而改变日光的性质
珠宝般的光线从高侧窗射入
赋予它诗意和象征的涵义
光线的灵动消解了教堂的物质体量感
由此拉近了世俗与天国之间的距离
这种“超自然的光线”成就了作为
哥特式艺术精神核心的高度神秘的体验
沙特尔大教堂庄严的《华窗圣母》仿佛毫无重量
轻轻地漂浮在模糊的空间之中
这面窗户是西立面唯一幸免于1194年大火的窗户
由几百个彩色玻璃小片用铅条连缀在一起
雕刻
兰斯大教堂的某些雕像是
哥特式古典主义顶峰时期的作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组雕刻是《圣母往见》
它创作于1230至1233年之间
表现的是玛利亚前往其表姐以利沙伯处
告知自己受孕的消息
《圣母领报》与《圣母往见》
在早期哥特式雕刻中
像这样以描述性场景为主体的侧壁雕像
本不大可能实现
因为即使是在统一的设计之中
单个人物也是孤立的
现在《圣母往见》组像人物之间表现出了
明显的互动
这表明圆柱退入背景
女体腹部的水平衣褶突出了她们身体的体量感
玛利亚与以利沙伯令人立即联想到
古罗马时期的妇人雕像
其中的两种风格同时出现在
《圣母领报》这组雕刻中
它们明显不同于《圣母往见》中的古典主义
这组雕像中的风格差别
天使加百列与圣母原本并非设计为一对
但现在所见的却是被放置在一起
圣母雕刻于1240至1245年间
人像遵循严格的垂直轴线
他们的小圆脸为卷发所衬托
脸上具有明显的微笑表情
纤细的身形体现出了强烈的S形曲线
衣褶的变化也很丰富
一种所谓的“优雅风格”由此而生
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间传播到了许多地区
很快就成了哥特式雕刻的标准样式
《旧约》组雕《麦基洗德与亚伯拉罕》
是上述优雅风格的成熟范例
它雕刻于13世纪中期之后不久
是兰斯大教堂内部的西墙装饰
这些雕刻在题材的选择上可能
与大教堂中举行的王家加冕典礼有关
选择麦基洗德与亚伯拉罕题材的原因在于
他们都是《旧约》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国王
这一场景强调了
世俗权力得自教会所举行的宗教仪式
意大利哥特式建筑为壁画提供了赖以发展的天地
最重要的画派有比萨派和佛罗伦萨画派
他们吸取拜占庭的艺术原则
并结合哥特式因素
创造出新的绘画空间
经过奇马布埃、卡瓦里尼、杜乔
直至乔托等画家的努力
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
哥特风格
「歌特」(Gothic)这个特定的字汇,早先指涉的是西欧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建筑文化与书写层面,所谓的「歌特复兴」(gothic revival),将中古世纪的阴暗情调从历史脉络的墓窖挖掘出来。同时,从18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本,因为共同的基调与文体被归类于「歌特小说」例如华尔普(Walpole)的<奥蓝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安拉得克里孚(Ann Radcliff)的《奥多芙的神秘》(The Mysteries of Udolpho)、路易斯(Lewis)的《僧侣》(The Monk),当然还有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这些作品戮力于处理残酷的激情与超自然的恐怖主题,而小说的背景通常建构于荒凉的古堡或者幽深的修道院,主角(通常是稚嫩的少女/男)身陷于无以摆脱的魔性爱欲,和(通常是阳性的)施虐者展开一段以死亡为终结的际遇在这些小说,个中包含的情欲/性别(sexual/gender)关系,古怪地纠缠于神圣与魔鬼的角力;极度的情色高潮来自于破灭(也就是仪式的「完成」)的那一刻。象征父权的宗教系统与企图越的的黑暗(阴性)力量,在某种不可明说的层面,其实隐讳而酷异地分享著「爱欲交配死亡」的快感模式。在当代的恐怖小说阵营,如安莱丝(Anne Rice)的《吸血鬼纪事》(The Vampire Chronicles)就流露出男同性恋情欲与父性机制的复杂互动。
有趣的是,歌特文化这样的现象除了在小说的纸页上展开,也在20世纪的后半期侵入非主流音乐的大花园,成为另类音乐中极为殊异的一个支脉。熟悉新音乐历史脉络的话,就会知道大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后,一些乐团分别顶着「后朋克」(Post PunkCool)、「新古典」(Neo-Classical Music)或「新嬉皮」(Neo-Hippies)的招牌,逐渐混融成日后的歌特摇滚乐派。早期的代表如苏克西与女妖(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巴浩丝(Bauhaus)、享受分裂(Joy Division)等等乐团。它们的特色是沈郁厌世的情调、冰冷刺骨的音符既带有精细的美感,但又同时在音域层面上大量使用偏离旋律线的不协调音,穿插着对于传统音乐的反制。在歌词与表演概念层面,处理着生命与爱欲的荒凉,对现实状态的厌弃,进而追求心灵深渊的奇诡乐趣。在舞台上,她/他们以偏锋的狂乱扮装出现,如苏西略带虐待与被虐情调(SadoMasochistic)的「冰女王」神采,或者巴浩丝的主唱墨非(Peter Murphy)把自己打扮成美艳的双性吸血鬼。除了性别的颠覆与反转,歌特摇滚乐的强烈质素还表现于对神学(或恶魔学)概念的执迷。在1981年成立的慈悲的姊妹(The Sisters of Mercy),是几个爱好中古世纪风格的男子对于音乐意识型态的展现。被形容为「狂笑著注视罗马城烧成一堆瓦砾」的主唱爱尔德里奇(Andrew Eldritch)一语说穿歌特摇滚乐团的宗教立场。
哥特 哥特音乐
何谓"Gothic"?首先,从字面上来解释,它包含了三种意义,第一,在建筑上的哥特式建筑如大教堂(cathedral),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高大的梁柱和尖拱形的天花板与结构。第二,在文学上哥特是用以形容那些以黑暗寂寞地点(如荒废城堡)为背景的奇异、神秘之冒险故事。第三,哥特也代表一种字体相当华丽的印刷或书写风格。
最早"Gothic"这个字是起于文艺复兴时期被用来区分中世纪时期(Middle Ages,~15世纪)的艺术风格,它的源由是来自于曾于西元3~5世纪侵略意大利并瓦解罗马帝国的德国哥特族人,在15世纪时,意大利人有了振兴古罗马文化的念头因而掀起了灿烂的文艺复兴运动,由于意大利人对于哥特族摧毁罗马帝国的这段历史情仇始终难以释怀,因此为了与这段时期有所区隔,他们便将中世纪时期的艺术风格称呼为Gothic,对他们而言即意味着野蛮。仅管Gothic这个字原始上是带有负面的含义,但事实上为数可观的美丽艺术作品都在此时被创作出来。 12世纪时,由于建筑技术的精进,因而造就了大量哥特式教堂的诞生,其中最著名的就属巴黎的圣母院大教堂(Notre Dame)。当然,哥特式风格也不仅止于建筑,诸如雕刻、玻璃制品、装饰品和彩缯图稿等等,都深受影响,这类艺术创作从12世纪中到16世纪初一直绵延不断。事实上宗教在哥特艺术上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不论是画家或雕刻家,在他们的作品上都喜爱以宗教为题,对于写实的题材则不甚感兴趣。 约在公元1800年左右登场的浪漫主义运动(Romantic Movement),哥特与中世纪文化再度受到人们的青睐而得以复苏,浪漫主义可说是对于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理性主义(Rationalism)的反动,感性、非理性的态度是这个运动的中心,而在这个时期,哥特开始与黑暗、奇异、古怪扯上关系,事实上浪漫派的许多象征和主题都和这些哥特次文化相当类似,这时期的一些作家十分热衷于描写人心的黑暗、空虚面,性妄想、恐怖、神 的题材都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地运用。此外,在视觉艺术上,浪漫派的画家同样偏爱黑暗、凄凉的景致。在哥特小说中最典型的象征就是吸血鬼(vampire),经典作品Bram Stoker的「Dracula」甚至在书中加入了吸血鬼的图象,其可谓为发19世纪哥特文学以吸血鬼为题的滥觞。
And Also the Trees现在已经很少被人注意了。乐队创作了大量优秀,令人悲伤的音乐,值得每个歌特音乐爱好者去体味。从技术的角度来讲And Also the Trees无法与当今的歌特一族相提并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他们的音乐中寻找真挚的情感。了解And Also the Trees的最好的方法是感受他们的现场,Evening of the 24th 中收录了乐队1986年现场演出的大量歌曲都是来自乐队最为成功之作。
时间来到1980年代,新的哥特运动在英国开始上演,哥特运动的出现或许可视为是对先前朋克文化(Punk)的反动,不论如何,哥特精神开始在音乐上展现其影响力,哥特音乐同样喜好以人性的黑暗、空虚面为题,并且对死亡亦有着浓烈的兴趣,缓慢、悲伤甚至是恐怖都是其音乐的特色,而吸血鬼再度成为这些主题的最佳象征。
除了音乐上的表现,哥特派的艺人团体亦在视觉上展现死亡美学,如脸色画以惨白,着黑色服装,或是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式的褶边服装,而中古世纪的废墟、哥特式建筑亦被广泛运用。英国的哥特运动在80年代中期达到了最高峰,最具代表性的乐团为The Sisters of Mercy、The Mission和Fields of the Nephilim等。
就音乐风格来说,此时期的英国哥特音乐被称为New Wave,其在摇滚乐中加入了大量的合成器(键盘),以及前述的哥特元素,甚至也带有电子味。而Gothic rock/New Wave在传入美国后则进一步发展出industrial的分支,著名的团体有Ministry和Nine Inch Nail等;另一方面,在欧洲则更驱向电子乐发展。
而虽然哥特音乐在欧洲各地多朝向电子乐发展,同时也有一些其他的变形,但事实上哥特式的金属乐也在90年代初期开始蕴酿,并终于在1995年由挪威名团Theatre of Tragedy的首张同名专辑昭告了哥特气氛金属时代的来临。
不过在开始谈哥特金属前,我们不得不先从毁灭金属(doom metal)讲起,doom metal是一种沈重、黑暗、缓慢、忧郁而哀伤的音乐型态,有人认为doom metal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Black Sabbath的首张同名专辑,及随后的专辑,不过真正doom metal风格的确立则是从瑞典名团Candlemass于1986年发表的专辑开始。相当多的doom metal团都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时诞生,随后的英国名团My Dying Bride更将小提琴的编制纳入其中,成为了日后凄凉派doom metal乐团借镜的先驱。
而doom metal在90年代后也开始有多方面的发展,Theatre of Tragedy便是率先将doom metal与来自gothic rock的启发,相互融合进而开创出了新一派的gothic doom metal,而TOT也可说是带起了哥特风再一次复兴的首要功臣,TOT的成功使得这股哥特金属风潮由北欧开始迅速向外蔓延。
Theatre of Tragedy的几项特色都成为此后哥特派金属的基本要素,尤其是已成为今日主流风格的gothic death,如采death metal残暴男腔(甚至是black metal的尖吼黑腔)搭配柔美女音的对唱形式,这正是 色浪漫的哥特精神,这种对比作风亦象征着黑暗(死腔和金属乐部份)与光明、生命及爱(女音、钢琴和交响部份)之间的
对抗。而TOT女高音主唱Liv轻柔、不食人间烟火的曼妙唱腔也不知早已征服多少钢铁男子的心了。
不过欧洲各国因为文化的差异,使得gothic metal亦发展甚至延伸出许多不同的形态,除了gothic doom外,在荷兰则由The Gathering奠立了以优美女音做为主唱、着重心灵感受的纯gothic metal,其主唱Anneke van Giersbergen飘渺而浑美的音色,可说是gothic metal界的完美典范,在稍后的另外两支荷兰gothic metal团Within Temptation及After Forever,也都以拥有音色近似Anneke的女主唱着称,足见The Gathering对荷兰歌德金属的影响力。不过The Gathering却在近期逐渐转变风格,金属成份已愈来愈淡。
另外,北欧乐团则进一步地将一些black metal元素融入gothic当中而成为gothic black,着名的乐团有同为来自挪威的Tristania和The Sins Of Thy Beloved等,然而,事实上,gothic在北欧的发展,已是将gothic、doom、death、black融为一体,所以已难以将之归类于单一风格,如Tristania除了盛大的交响气势外,甚至采用clean男腔、黑死腔加上歌剧女主唱和唱诗班的大合唱。
当然北欧乐团的音乐思维也不仅此而已,瑞典的Therion便与众不同地发展出以管弦乐器(合成器取样音色)与金属乐器并重式的交响歌剧金属,其在演唱部份于近期已全然采用专业的男女歌剧唱诗班。另外,芬兰的As Divine Grace则以沈静淡雅的atmosphere gothic予人一种看尽世间繁华的感受。
在德国方面则发展出古典民谣式的gothic folk,如Lacrimosa、Haggard等,这些团体除了合成器外,更采用了真实的管弦乐器,因此古典味相当浓厚,如Lacrimosa直接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而Haggard的团员包含管弦乐手甚至达到18人。
意大利近年来以前卫金属和交响速弹金属扬威于全欧洲,不过其在哥特金属方面的发展亦不落人后,Inner Shrine、Macbeth即是 中翘楚,前者气氛凄凉哀美,后者则充满浪漫感与动人旋律。另外还有一些专注于气氛营造的乐团,如充满中古世纪感的Dunwich和Crown of Autumn,其中Dunwich更运用了中古乐器和僧侣唱诗班。
至于其他的欧洲国家也都有代表性的乐团,如波兰的Sirrah,匈牙利的Even Song,罗马尼亚的On Thorns I Lay等,风格上皆完全不同。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哥特派的金属乐已得到全面性的发展,不再限于单一风格,而哥特不单是一种音乐型态,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哥特是一个可以让人逃离现实而进入的幻想世界,一个黑暗而浪漫的世界,哥特精神除了可以表现在音乐上,也可以在衣着上,艺术上和文学上,带有大量蕾丝的衣服、象征浪漫的玫瑰,坟墓、吸血鬼、女巫,废墟、哥特大教堂等等,这些种种都是哥特的符号象征。当然,纯就音乐上来说,一般喜好强烈直接的金属乐迷,或许会对速度缓慢、着重气氛发挥的哥特金属较难以接受,不过若是能从根本上去了解这种乐派的背景和其所欲呈现的意境,适度地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或许就能体会到另一种不同的聆听感受与乐趣。
另外,现在动漫界中出现了很多哥特风格的漫画,例如星野桂的《 DGray-man》:
《DGray-man》可以说溶合了如今“必红”的关键要素,首先星野桂本身画风精美,颇有由贵香织里和小烟健的影子,即使放到少女漫画杂志亦不会显得不合时宜。[刚刊出《ZONE》时曾有眼拙的读者怀疑星野桂是小烟健的化名……就不知道他对此是高兴还是郁闷了] 其次,情节很敢铺,一开始架子就张得大,至少已经先达到了“死里唬人”的效果,之后往哪个方面填内容都不会显得说不过去。[大家切记以后写作文要以“我们这个宇宙”为开头……说笑而已]第三,整篇风格很有些十七世纪机械时代味道,如今不少读者都喜欢这种[有人评价它是《钢炼》的跟风之作,就连主角也被称为“豆芽仔”,想想艾德被称为“豆子”……真是矮子一家亲]。接着,“救世主”与打斗戏完全符合《JUMP》杂志一向的主流设定,最后,频繁出现的十字架与服饰极符合时下流行的“哥特风”[不少玩COS的读者已经纷纷将目标对准这部作品了]。这种男女读者两面讨好的作品不红实在没天理了,今年4月发表的排行榜上,星野桂力压空知英秋摘取2004年度“新人王”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编辑本段]哥特新生代
哥特皇朝是最新哥特风格的代表,在哥特皇朝创建人DC的带领下,哥特风已席卷整个深圳。
哥特皇朝是DC一手创办,是51com哥特族的领头军.可以说全是他的心血在里面,成员不是很多,但都很团结.现在深圳这边已经掀起了一股小小的哥特风,少男少女们都争向模仿DC,哥特打扮,穿黑衣服,带银首饰.染黑头发,涂黑眼影
[ 歌特式 ]这一词汇的起源,歌特式的前身是哥特(Goth)、哥特式(Gothic) 这个特定的词汇原先的意思是西欧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建筑文化与书写层面,所谓“哥特 复兴”(Gothic Revival) 将中古世纪的阴暗情调从历史脉络的墓穴中挖掘出来。 - 在音乐上:darkwave、gotht-echno、dark-alternative、ambiente之类的名词都是“哥特风格”。 再具体形容:黑暗的恐惧、死亡的悲伤、禁忌的爱、彻底的痛苦带来的美感,简而言之,人类精神世界中 的黑暗面。 吸血鬼就是哥特的前身,而歌特式不仅仅是音乐、建筑、文学上的,它更是一种强烈的信仰! 绝望、邪气、 颓废那种过激的破坏意识, 反方向潜逃往一个内敛而黑暗的世界犹如一派邪教降临大地时伸出巨魔的手掌 它通过难以想象、天马行空的邪异素材来悦纳听众, 这就不仅包括了在音乐领域圣灵齐放的空前创造力, 也包括了在视觉造型上, 所给予人们的前所未有的刺激视觉体验 中性化的身份造型,浓妆艳抹的打扮,这些并非新浪漫一族的专利 哥特仿佛是新浪漫的个性相反的孪生 兄弟,是华美艳丽背后黑暗病态的一面 哥特音乐是一种电子化阴冷黑色的音乐抑郁的声音和军国主义突击队的装束,利用声纳噪音营造出一种冰 冷的外太空气氛 多层次的声音非常适合带上耳机去欣赏 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谈到德国 那里可是现在哥特音乐的重镇有典型的黑色音乐和评论性的歌词组成阴暗异教的祭典式的音乐而在哥特音乐的文本中, 我们可以细味到一些涉及宗教、性爱、死亡、绝望、基督以至匪夷所思的虚无论语句, 这些都是哥特音乐 不可或缺的一环, Gothic Rock,这覆盖在影像模糊、虚无飘渺的外在躯壳之下的音乐, 一切都是那么神秘 那些抑压着低 沉声线或扭曲的人声, 偶尔发出鬼哭神号般的嘶叫, 还有一张张苍白的面孔!当你对生命感到茫然无助时, 你会想到在它背后究 竟隐藏着什么吗 是心灵的孤立无援 是死亡阴影的笼罩 还是人世间的悲剧 是建筑于无意识的抽象表达而多于刻意性的音乐颠覆行为 如同 面临一季暗晦的寒冬气候, 我们被哥特文化侵占, 在非人化的后工业现代社会里面, 追逐着一种活着死亡的体验 Gothic这种栖身于 主流文化的阴影里的次文化, 其影响力早已越过音乐的界限, 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生活的态度, 一个哥特信徒所追求的黑色国度 度过模糊的九十年代, 下个世纪今天的哥特已被解构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那些昔日的哥特守护神也早已离弃了他们的信徒 但是在今日的阴暗乐派运动中, 在死亡、后工业噪音、阴暗氛围音乐 这些形式主义的风格外壳之下,我们仍然欣喜地发现Gothic依然是 这些地下文化中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 遗传基因! 在这场突破和冲决了情欲与性别的革命中, 哥特文化追求所谓的理想典范“阴阳同体” (hermaphrodite)成为了砸碎禁锢的美丽武器 看吧, 以往被视为妖魔的异类勇敢地摆脱了苍白的天堂, 绞碎天使的面孔, 抵达永远无情的欲望
歌特式的音乐, 首先 歌词包含哥特主题 歌手的外表十分哥特化,充满个性,另类,让普通人避而远之 - 歌特族典型特征 性格:害羞、孤僻、冷漠、且不爱交际 艺术倾向:艺术,特别是音乐、摄影和绘画人文,特别是文学、历史和哲学 着装:永远的黑色或暗色衣服。显眼的宗教饰物,但却几乎天天改变信仰, 永远不戴金首饰 - 突出的歌特式风格 有的音乐是磁场, 你不自觉地就被它吸引过去了 而哥特, 则是黑洞 把人完整地吸进去, 席卷你的思想 、理性甚至一切下意识的东西 它会释放人性深处压抑太久的东西, 让你的情绪进入白热化的癫狂痴醉 而在那种癫狂的状态下, 人却会 异常地清醒和冷静 快乐让人肤浅, 而痛苦让人深刻 以至在痛苦中沉沦 沉沦, 沉沦到黑暗的谷底 在那一刹间, 你对世事 忽然看得那么清楚 你终于永远也不会失望了, 因为你终于绝望了! - 歌特, 是来自中世纪的蛊咒 黑暗给了哥特黑色的眼睛, 我们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哥 特这个词汇开始鬼魅般潜入我们的生活, 并以其暗含的凌厉锋芒悄悄改变了世界它对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和对唯美主义近乎邪恶的追求 , 使得很多人避而远之 而相应的, 也有许多对艺术尤其是后现代艺术敏感的人欣喜若狂地接受它 处在次文化中是极为宝贵的, 且能实现个人抱负, 特别是 有关创作的事物 然而, 这也可能是有风险的, 特别是年轻人 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大众对哥德次文化的误解所造成的负面观 感 年轻人在运动中所找到的价值, 可由哥特文化的持续存在, 而其他80年代的次文化却已消失来证明
哥特族典型特征
性格:害羞且不爱交际。
艺术倾向:艺术,特别是音乐、摄影和绘画。人文,特别是文学、历史和哲学。
着装:永远的黑色或暗色衣服。显眼的宗教饰物,但却几乎天天改变信仰,永远不戴金首饰。
突出的哥特风格
音乐上:darkwave、gotht-echno、dark-alternative、ambiente之类的名词都是“哥特风格”。
再具体形容:黑暗的恐惧、死亡的悲伤、禁忌的爱、彻底的痛苦带来的美感,简而言之,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黑暗面。
哥特音乐在字典中又做出了另一种解释:热烈的混合了各种乐器,秉持着悲观绝望的终极价值观,透露出启示录般神秘虚空的歌词。在1800年左右的浪漫主义运动中(ROMANTICMOVEMENT),中世纪文化逐渐极其相关事物在某些人眼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浪漫主义成为这场文化运动的中心。浪漫主义者希望跳出历史的限定,有些人希望回到中世纪时代,有些人从宗教或神秘主义中寻求理想,还有些人试图从自然中得到答案。他们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在整个浪漫主义运动中哥特开始被认为和黑暗,奇异,鬼魅等相关连,浪漫主义和哥特作家象Byron,Shelley,Baudelaire还有Verlaine沉迷于对人类阴暗面的表现。哥特情绪在视觉艺术上也有明显的体现,画家象CasparDavidFriedrich对黑暗和荒凉的展现。而在建筑上新哥特式逐渐成为时尚。
有的音乐是磁场,你不自觉地就被它吸引过去了。而哥特,则是黑洞。把人完整地吸进去,席卷你的思想、理性甚至一切下意识的东西。它会释放人性深处压抑太久的东西,让你的情绪进入白热化的癫狂痴醉。而在那种癫狂的状态下,人却会异常地清醒和冷静。快乐让人肤浅,而痛苦让人深刻。以至在痛苦中沉沦。沉沦,沉沦到黑暗的谷底。在那一刹间,你对世事忽然看得那么清楚。你终于永远也不会失望了,因为你终于绝望了。
哥特,是来自中世纪的蛊咒。黑暗给了哥特黑色的眼睛,我们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哥特这个词汇开始鬼魅般潜入我们的生活,并以其暗含的凌厉锋芒悄悄改变了世界。以《指环王》、吸血鬼系列为代表的哥特**正在火热票房,哥特音乐复苏并迅速发展,甚至连时装界也跟着掀起了哥特风潮。冷静地反思一下,哥特浪潮的汹涌并不止是单凭市场的炒作形成的,追究其背后,还有值得我们回味与反思的东西。
哥特文化从中世纪的兴起,几经波折发展到今天的卷土重来,有着其相应的社会历史背景。我想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整个人类在20世纪都愈来愈深地感觉到生存意义的质疑。这种虚无主义的发展标榜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特征。二战后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神学复苏的思潮即是证明。哥特风潮的回归,与其说是恰好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不如说是大众有意识地发掘出了这种亚文化形态,并进一步完善了它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对于这种亚文化的实质和魅力所在,我的理解就是,它是一种信仰黑暗和死亡美学的宗教。这个题目或许太大了,那么就让我从哥特音乐开始谈起罢。
从早期哥特或者说是后朋的音乐中可以听出,摇滚经历了数次狂潮的洗礼发展到70年代末,Punk式粗糙简约的嘶吼已显出颓势,转向压抑和自省。大概是punk族向社会宣泄了所有的不满之后,发现一切依然故我无动于衷,于是他们开始对这个世界深深绝望。而在主流社会的门冷冷紧闭的同时,一扇黑色的刻满中世纪浮雕的神秘大门悄悄地向他们敞开了。Punk族们凭着叛逆的勇气闯入了这片曾经被称做哥特的禁地,并在那里找到了生存和繁衍的土壤。哥特,这个潜伏了几个世纪的魅影终于重见天日,摇滚乐史也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哥特音乐从诞生之日起,其文化背景就决定了它与摇滚其它分支的明显差异。作为根植于浪漫戏剧艺术和十八世纪哥特式文学的音乐风格,它对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和对唯美主义近乎邪恶的追求,使得很多人避而远之。而相应的,也有许多对艺术尤其是后现代艺术敏感的人欣喜若狂地接受它。相比较其他的音乐形式,哥特更容易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不局限在音乐方面,可以上升到艺术观念甚至价值体系的层面。
哥特音乐往往取材于挖掘和放大的人类感情世界,并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升了这种自发的感性体验,所以当它再作用于受众(借用新闻学的概念,指接受群体)时,常会引发进一步的审美感情和思考空间。如果一种音乐引发的不只是艺术上的欣赏,同时还上升到哲学上的反思,以至影响到个人的信念和价值体系的改变,甚至到对生命本原及终极意义的质疑,那么它的控制力就无法言喻了。
正是籍由以上原因,我产生了把哥特音乐归于一种宗教的想法。 当然我的意思并非指哥特音乐的核心是宣扬宗教。事实上它并不比其它的音乐形式更具宗教性,至少大多数乐队的创作目的并不是为了传播某种宗教信仰,甚至有些极端的乐队旗帜鲜明地宣扬反宗教。我在这里所谈论的宗教不是指基督教、天主教或东正教等具体的实体,而是一种广义上的概念。
“哥特式”(Gothic)一词在16世纪时指代一种被认为是源自哥特人(Goths)的建筑风格。哥特人在中世纪早期占据着北欧地区,该风格在阿尔卑斯山脉以北表现得最为明显。城市的日益发展繁荣,大教堂作为主教升座之地的日趋重要。
哥特式艺术
哥特式风格于12世纪中期兴起于巴黎周边地区。一百年间,欧洲大部分地区都采用这一风格。人口增长、城市扩张与大教堂日趋重要都是哥特时期的特点。此时欧洲的王公贵族征服的领土日益扩大,对王位的争夺引发了英法之间的一系列战争,即百年战争。在欧洲的某些地区,战争阻碍了艺术的发展。及至1400年,哥特式艺术开始衰退,1550年,哥特式艺术几乎绝迹于欧洲大陆,唯有英格兰照旧。
法国早期哥特式艺术
建筑在形成统一的哥特式风格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圣德尼皇家修道教堂于12世纪上半叶建在巴黎城外,它优雅的建筑形式和宽大的窗户与罗马式风格的厚重坚固形成对比。巴黎圣母院紧凑和谐的平面布局是早期哥特式风格的又一重要实例。
圣德尼:絮热与哥特式建筑的开端
圣德尼修院教堂是一座王家修院教堂,正位于巴黎城边。教堂建立于8世纪晚期,具有宗教与世俗的双重声望,是法国使徒圣德尼之墓的所在地,也是加洛林王朝的主要纪念堂。这座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教堂于1137至1144年间重建,主持者是修道院长絮热。他雄心勃勃的重建计划旨在强调圣德尼修道院与法国君主之间的关系。
回廊与唱诗班区使圣德尼教堂内部的轻盈与明亮使它从早期教堂中脱颖而出。建筑结构较之罗马式建筑的厚重坚固,显得优雅而且几乎毫无重量。
在絮热心中,圣德尼教堂的奥义在于物质王国是通向精神冥想的台基这一信仰,于是,通过教堂彩色玻璃窗进入的昏暗而宛若珠宝的光线,会将观者带入“宇宙中某个奇异的地方,既不完全属于混沌的世间,也不完全属于纯洁的天堂”。圣德尼教堂唱诗班区设计的成功不仅在于建筑上的出众,而且也在于其所造成的极大的心理震撼。
絮热与中世纪建筑师 尽管絮热不是建筑师,缺乏专业训练,但他是建筑项目的总负责人。在12世纪,“建筑师”一词的含义与这个词的现代意义迥然不同。中世纪的人们认为,建筑项目的总负责人就是建筑师本人。甚至于作为宇宙创造者的上帝,有时也会被认为是运用建筑工具的建筑师。
沙特尔大教堂
将近1145年时,沙特尔的主教开始兴建一座奉献给圣母玛利亚的新风格大教堂,其为絮热院长挚友,具有与之相同的观念。50年之后,一场大火席卷了几乎整座教堂,只有东端的地下礼拜堂与西立面保存下来。沙特尔大教堂西立面背后建于12世纪中期的建筑,而毁于1194年的火灾。
西立面
幸存下来的西立面在很多方面都与圣德尼教堂相似,由成双和成三的单元构成,是清晰性的典范。
在沙特尔大教堂的西大门上,自然主义似乎源自对罗马式艺术中稀奇古怪的恶魔式形象的对抗,人物肃穆与体量增加。侧壁雕像将三座大门构成了一个连续序列,表现的是圣经中的先知、国王与王后。其目的在于宣称法国的统治者是旧约王族在精神上的后裔,在于强调神父(或主教)的神权与国王的世俗权力之间的和谐,而这些都是之前由絮热院长所提出的理念。
拉昂大教堂
拉昂大教堂始建略早于1160年。
拉昂大教堂内部立面包括中堂连拱廊、楼廊、三联拱廊和高侧窗四部分,这些特征都可以在罗马式建筑中找到,但从未集中体现在同一座建筑之中。四层叠加是哥特式的创新,这种叠加减轻了墙体的重量。拉昂大教堂中堂的近正方形开间上覆盖着六分拱顶,这一安排延续了罗马式建造者在卡昂圣艾蒂安修院教堂与达勒姆大教堂所开始的建筑试验。
巴黎圣母院
建筑始建于1163年。巴黎圣母院极其紧凑简洁,达到了罗马式建筑或者早期哥特式建筑所无法企及的和谐一致。
与中堂相交的耳堂仅略微超出西立面的宽度,缩减墙面空间、增加建筑光照量。宽大的高侧窗与轻盈纤细的形式使得中堂墙壁看起来似乎薄得惊人,达成了轻盈的效果。教堂内部立面对垂直感的强调也是明晰的哥特式特征。垂直感不仅出自中堂的实际比例,而且还基于对上升动势持续反复地强调,以及显而易见的轻松从容,高度感由此获得。
巴黎圣母院外部最为宏大的部分就是其西立面,除雕刻以外,基本保持原貌。雕塑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现大致修复。西立面的所有细节都结合成为有序的整体。
法国盛期哥特式艺术
13世纪,法国保持着稳定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为促生具有重要雕刻装饰的大型建筑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沙特尔大教堂的火灾后重建标志着哥特式建筑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法国的亚眠大教堂与兰斯大教堂强调垂直性和透明感,也是盛期哥特式艺术的杰出范例。
沙特尔大教堂的重建
1194年大火之后,对沙特尔大教堂的重建标志着哥特式建筑发展中的又一个阶段。新工程在短短26年就基本完工。地下礼拜堂中珍藏着沙特尔大教堂最为重要的财产:传说中耶稣降生时,圣母玛利亚所穿长袍的残片。沙特尔的这座大教堂就敬献给圣母。这件圣物奇迹般地幸免于1194年的大火,吸引了来自全欧洲的朝圣者。
参加礼拜的人群从原来的西大门进入教堂,经过相对低矮的前廊,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自己的眼睛适应教堂内部的昏暗。日常生活的喧闹声被隔在门外,建筑内最初被奇异地消音了。当他们从这种迷幻的效果中恢复过来,他们会看到一瞥微弱的光线,指引他们进入巨大洞穴般的教堂。这一过渡微妙而深刻,强调了进入教堂的重大意义。
沙特尔大教堂重建的中堂,是成熟期或盛期哥特式建筑的首件杰作。沙特尔圣母堂的设计师们去除了楼廊,在墙壁上采用了三层立面结构。附于墩柱的壁柱强调着垂直线条的延伸感,如同一张轻柔的网,舒展于纤细的拱肋之上。
沙特尔大教堂的扶壁也只见于建筑外部。在侧堂之上,这些墩柱转变为飞扶壁(flying buttress),这是向上延伸至高侧窗之间临界点的拱桥,也是为了抵挡大风对尖屋顶的巨大压力。这种加固拱顶的方法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特征,开始一定是出于功能上的考虑。飞扶壁也是构成建筑美学与表现特色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彩色玻璃窗画
在所有重要的哥特式大教堂之中,只有沙特尔大教堂仍保留了180多面原有的彩色玻璃窗。窗户的通光量远少于人们的预期,主要功能是滤光,从而改变日光的性质。珠宝般的光线从高侧窗射入,赋予它诗意和象征的涵义。光线的灵动消解了教堂的物质体量感,由此拉近了世俗与天国之间的距离。这种“超自然的光线”成就了作为哥特式艺术精神核心的高度神秘的体验。
沙特尔大教堂庄严的《华窗圣母》仿佛毫无重量,轻轻地漂浮在模糊的空间之中。这面窗户是西立面唯一幸免于1194年大火的窗户,由几百个彩色玻璃小片用铅条连缀在一起。
耳堂及其雕刻 沙特尔大教堂两端耳堂各有三座深凹入墙体且装饰铺陈的大门、五面尖顶窗(lancet,顶端为尖拱的狭长窗户)以及巨大的玫瑰窗(rose window),后者是立面中央的圆形团花大窗。北耳堂的玫瑰窗玻璃则镶嵌于网状结构之中。耳堂玫瑰窗的棱窗格创造出了复杂的装饰图案,并且扩大了玻璃相对于窗框和墙面的面积。
北耳堂是为圣母玛利亚所建。她的形象已经出现在西立面右侧大门之上,表现为传统的圣母形象,端坐于象征神的智慧的宝座之上。自罗马式时期以来,教会就一直在积极地推动这种崇拜。众所周知,圣母学(Mariology)的发展与对神性之爱的再次强调密切相关,作为哥特时期日渐普及的人性论的一部分,为信徒们欣然接受。
约1204年,沙特尔大教堂得到了圣安娜的颅骨,由此圣母崇拜在沙特尔也具有了特别的意义。这件圣物与若干年前幸免于大火的圣母长袍一起,使沙特尔大教堂在所有献给圣母的教堂中具有了特殊的地位。
建造于1210年前后的北大门半月楣表现的主题与圣母升天节相关,描述的是圣母升入天堂的场景(包括“圣母安息”、“圣母升天”与“圣母加冕”,与“圣母领报”一起,都是表现圣母生平最常见的题材。它们将圣母等同于被称为基督的新妇和天堂的入口的教会,此外圣母还担有其传统的神圣调解人的角色。她不仅是基督的伴侣,而且还成为基督的天后。
亚眠大教堂
1218年,一场大火将原有的大教堂烧毁,两年之后,亚眠大教堂在原址上开始重建。
中堂的惊人高度是亚眠大教堂在建筑技术与美学上所取得的最主要成就。通过对早期哥特式风格的巴黎圣母院、盛期哥特式风格的沙特尔大教堂与亚眠大教堂这三者的中堂立面加以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法国哥特式大教堂建筑发展相对较快且其垂直性不断加强。亚眠大教堂中堂连拱廊十分高大,在周围墙面整体高度的比例下,产生出了一种高耸的效果。
兰斯大教堂
兰斯大教堂是法国国王的加冕地,而巴黎是王宫所在地,它们之间关系紧密。两座教堂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例如宽阔的耳堂都只是略微突出于教堂主体,但它们的整体面貌建造得极其不同。
兰斯大教堂西立面的大门并非像巴黎圣母院那样凹入墙体,而是突出于墙外,入口上方的半月楣也为窗户所取代。除玫瑰窗之外,每一细部较之以往都更高更瘦。为数众多的小尖塔(pinnacle,加在墩柱、扶壁及其他建筑部件顶端的尖头部分)加强了无穷尽的向上运动趋势。此处的雕刻装饰前所未有的奢华,它们不再仅仅设在确定区域之内,而是扩展到众多新位置,不仅包括建筑的西立面,而且还涵盖了它的两侧。教堂外部整体开始看起来俨然一座供雕像栖息的鸽舍。
西大门雕刻
兰斯大教堂的某些雕像是哥特式古典主义顶峰时期的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组雕刻是《圣母往见》,它创作于1230至1233年之间,表现的是玛利亚前往其表姐以利沙伯处告知自己受孕的消息。
在早期哥特式雕刻中,像这样以描述性场景为主体的侧壁雕像本不大可能实现,因为即使是在统一的设计之中,单个人物也是孤立的。现在《圣母往见》组像人物之间表现出了明显的互动,这表明圆柱退入背景。
女体腹部的水平衣褶突出了她们身体的体量感。玛利亚与以利沙伯令人立即联想到古罗马时期的妇人雕像。其中的两种风格同时出现在《圣母领报》这组雕刻中,它们明显不同于《圣母往见》中的古典主义。
这组雕像中的风格差别:天使加百列与圣母原本并非设计为一对,但现在所见的却是被放置在一起。圣母雕刻于1240至1245年间,人像遵循严格的垂直轴线。他们的小圆脸为卷发所衬托、脸上具有明显的微笑表情、纤细的身形体现出了强烈的S形曲线,衣褶的变化也很丰富,一种所谓的“优雅风格”由此而生,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间传播到了许多地区,很快就成了哥特式雕刻的标准样式。
《旧约》组雕《麦基洗德与亚伯拉罕》是上述优雅风格的成熟范例,它雕刻于13世纪中期之后不久,是兰斯大教堂内部的西墙装饰。这些雕刻在题材的选择上可能与大教堂中举行的王家加冕典礼有关。选择麦基洗德与亚伯拉罕题材的原因在于,他们都是《旧约》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国王,这一场景强调了世俗权力得自教会所举行的宗教仪式。
哥特式雕刻日益增长的写实主义特色需要某种条件,因为这种风格的雕刻从来都缺乏系统性。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精密现实(realism of particulars),关注具体细节甚于整体结构。其最典型的作品不仅包括13世纪早期与中期具有古典主义倾向的侧壁雕像和半月楣,也包括小型雕刻,例如亚眠大教堂西立面四叶形饰边框内的《月时劳作》和《十二宫》。
法国盛期哥特式大教堂体现出当时人们的努力几乎是空前绝后的。这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国家性建筑所需的庞大资金由举国各个地区、各个阶层捐献而来。大教堂表现的是一种宗教狂热与爱国热忱的融合。
谢谢阅读!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哥特”。
关于“哥特”的解释也有很多种,一般教课书上把歌特定义为:
从字面上来解释,它包含了三种意义:
第一,在建筑上的歌特式建 如大教堂(cathedral),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高大的梁柱和尖拱形的天花板与结构;
第二,在文学上歌特是用以形容那些以黑暗寂寞地点(如荒废城堡)为背景的奇异、神 之冒险故事;
第三,歌特也代表一种字体相当华丽的印刷或书写风格。还有另一种解释,人类学意义上的哥特,古代欧洲的一个民族;艺术风格,出现于十二世纪晚期,主要体现在建筑与绘画上,起源于法国的巴黎附近;恐怖的、黑暗的、怪诞的、野蛮的,这也影射了哥特小说的哥特的涵义,例如17、18世纪流行于英伦,描写发生在阴森恐怖的哥特式城堡中的复仇或志怪故事的小说,按美国人的说法,哥特小说已经延伸到了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系列小说,甚至还包括了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说。
哥特式艺术:
十二至十六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以新型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这种建筑风格,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教堂式样,而广泛地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立柱或簇柱,以及彩色玻璃镶嵌花窗,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面貌。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教堂、英国的林肯教堂、意大利的米兰教堂等。
什么是哥特式
中世纪欧洲在12至15世纪达到鼎盛,其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其思想、文化和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通常被称为“哥特式”风格。“哥特式”(Gothic)一词的来源颇难说清,因为“哥特”本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野蛮游牧部落之名称。哥特人自1世纪起开始南迁,并定居多瑙河地区,但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并未发展出这种子高水落石出平的艺术风格。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在其给教皇利奥十世的信中首先用到“哥特式”一词,借以批评文艺复兴之前中欧及北欧的建筑样式,即把“哥特式”一词作为“野蛮”的同义语,从而将凡是从网尔卑斯山以北传来的东西都称之为“哥特式”的。此后,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评论家乔尔乔欧·瓦萨里把介于欧洲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艺术都贬称为“哥特人的创作”,“哥特式”之名在艺术史上遂沿用至今。其实,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任何联系,它乃“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12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北部最先出现哥特式建筑。巴黎之北的圣丹尼修道院院长苏热尔在1140至1144年组织了其修院教堂唱诗坛的重建工作,他率先提出教堂建筑要表现光、高、数这三个理想。建筑师按此要求而试探在建堂中采用向高处延伸,增大窗户和改变比例的方法,其体现出的建筑风格乃哥特式艺术之首创。从此,这一风格在欧洲各地得到广泛采用。在英国,法国建筑师威廉于1174年开始按哥特式风格设计坎特伯雷大教堂。体现同一风格的英国教堂还有建于1220年的索斯伯—里大教堂和建于1245年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英国建筑师创造了“垂直式”风格,以加强哥特式教堂垂直上升,高耸入云的效果。在法国,哥特式建筑得到普遍的推崇和好评。当时巴黎已取代罗马而成为中世纪天主教世界的中心,而天主教信仰的虔敬气氛,教会权力的至高无上,以及中世纪经院哲学所强调的通过理智 的探索,通过复杂而精微的思考去得到天主的感召等因素,都在高大、明快、奢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神学意境和审美情趣中得以表述和体现,所以这种艺术风格深受法国人的青睐。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成熟标志乃是始建于1163年的巴黎圣母院。此外,1215年重建的夏特大教堂,建于1220年的亚眠大教堂和建于1225年的兰斯大教堂都是欧洲哥特式教堂的典范。法国人在其建筑艺术中创造了由三层同心圆组成的圆花窗和“火焰式”窗饰,这样,当外界的光线从玻璃窗花中透入时,能使教堂内闪烁绚丽夺目,飘忽不定的神秘光彩。而其创立的教堂尖塔上之透雕棱饰,则更加丰富了哥特式建筑宏伟华丽,优雅飘逸之姿。这种风格也曾影响到1386年兴建的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它的一簇簇高高耸立的尖塔和两边的支撑拱架好似象牙雕刻而成,精美无比。德国哥特式建筑起步较晚,其中最为壮观的乃是始建于1248年的科隆大教堂,而建于1377年的乌尔姆教堂尖塔高达161米,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德国哥特式教堂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高塔建筑产生出强烈的飞腾升华,超脱尘世的效果,使人叹为观止。
哥特式雕刻艺术主要表现为教堂门楣中心的浮雕群像,以及门券里和立柱上的圣母、基督及圣徒立像。这些雕刻作品的典型代表有巴黎圣母院正西面中门上的《最后审判》群雕和夏特大教堂正门的《众圣徒》圆柱体雕刻群像等,其特色是形体修长,姿态拘谨,以人物头部的前倾后仰、左顾右盼来表现动作。另外,哥特式人物雕刻还有注重衣饰刻划和线条间紧张感的特点,它们多采用圣母圣子形象造型。其中著名者有14世纪波希米亚的《克鲁莫圣母》雕像,以结构明快清晰,线条优美雅致著称。以“哥特式摆动”而闻名的法国阿维尼翁维勒夫教堂的《圣母子像》则利用象牙的弯曲度来把人象雕成扭动的姿态,给人一种呼之欲活,栩栩如生的感觉。
由于哥特式教堂窗户扩大,壁面减少,所以其绘画艺术以彩色玻璃窗画为主,仅在意大利等地教堂留下了一些以宗教为主题的大型壁画。彩色玻璃窗画以《圣经》故事为内容,用红、蓝,紫等颜色的小块彩色玻璃镶嵌而成。最突出的作品即夏特大教堂和布鲁日教堂中的玻璃窗画。哥特式壁画的名作有14世纪西蒙·马蒂尼为锡亚那大教堂创作的祭坛画《天使报喜讯》。处于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艺术风格过渡时期的著名艺术家乔托,早期曾为佛罗伦萨新圣母教堂创作木板画《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此画虽在构图和色彩上有大胆革新,但仍属晚期哥特式绘画艺术。此外,哥特式艺术还表现在中世纪盛行的圣骨盒与圣体匣的制作、金银珠宝的雕饰,以及宗教内容的挂毯图案和书籍插图之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