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 珠宝追梦人——梁大钊

视点 | 珠宝追梦人——梁大钊,第1张

这是一场设计师与钛金属的美妙相遇,是一位设计师二十五载的追梦之旅,是一段从零到一坚持前行的历程。

梁大钊

提及年轻一代的珠宝工艺师,很多圈内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梁大钊。一个坚守珠宝传统工艺、不忘创新把钛金属珠宝工艺制作“玩”成艺术收藏品的匠人。他将钛金属的独特性与珠宝工艺相结合,把对大自然的感情与色彩运用在珠宝工艺上,将自然之美与现代工艺之美完美融合。

01 坚持,梦有所成

梁大钊自幼学习书法、绘画,关于艺术审美有着坚实的基础。1995年,年仅十七岁的梁大钊在机缘巧合下来到番禺,进入珠宝行业跟随珠宝工匠学习制作工艺。从青涩懵懂的珠宝学徒,到沉稳大气、备受业界尊重的“钛王子”,华丽转身的背后,是他25年来从零到一坚持前行的历程。

命运总会眷顾执着梦想的人。进入珠宝行业学习,梁大钊很快就遇到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师傅——香港师傅朱先生。在朱先生的指导下,勤奋好学的梁大钊学会了珠宝首饰的雕蜡、倒模、植模、制胶模、镶嵌、抛光、电镀等全部关于珠宝制作的工艺技术。对工艺技术的全面掌握,不仅仅让梁大钊对珠宝的制作、材质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更为之后使用材料的 探索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入行十年的梁大钊迎来了珠宝人生转折点。这一年他受到顺德一家珠宝企业主的赏识,被邀请到顺德珠宝工厂负责设计、工艺、生产、管理等全方面工作。从珠宝的熟练工到珠宝设计师甚至是珠宝管理者,多年的创作与经验积累,梁大钊开始在珠宝行业崭露头角。

02 探索 ,识“钛”成佳作

同年,同样是在顺德,一笔来自国外的订单,让梁大钊第一次接触到了钛金属这种新型材料。一场设计师与材料不期而至的偶遇,打开了梁大钊关于“钛”的 探索 大门。

钛金属并不像黄金那样稀缺珍贵,它在生活中早已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工程、航空、医学等领域。但在珠宝设计当中,钛还是一种新兴材料。它比k金轻盈5倍,相比于其他的珠宝材料它更轻盈,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大件珠宝首饰设计来说要保证作品的体量和重量的平衡,钛金属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同时钛金属坚硬且耐腐蚀,是世界上最亲肤的材质,适合人体佩戴,不会导致过敏。优势明显的同时,钛金属也有着明显需要攻克的难点。钛金属因为其坚硬耐腐蚀,所以在加工上难度颇高,既难浇铸成型又不易焊接。因此,当时在国内大多数工匠更愿意做黄金、铂金等贵金属,鲜有人愿意研究这卖不出高价又难啃的“硬骨头”。

研究钛金属的过程异常艰辛,当时资讯不发达加之行业内鲜有人研究,几乎很难找到人交流,梁大钊组织的研发团队在不久后就有很多人放弃了,唯独梁大钊一直坚持了下来。经过研究,他发现:钛金属在不同的温度下能够变幻出不一样的色彩,而用电解的方式则可以更稳定地控制钛金变色的过程,实现自己心中想象的效果。“钛金属十分神奇,它无法被任何一种颜色单独定义,你能在钛金属上 探索 任何你想要的色彩组合,寻找到自然之美的终极答案。”

03 融合,自然、工艺两缤纷

熟悉钛金属的特性后,梁大钊的钛金首饰作品开始呈现出中绚丽夺目的颜色。他将目之所及的自然元素融进自己的设计当中,和许多追逐 时尚 潮流的设计师不同,梁大钊称自己为大自然的学徒、自然之美的守护者。他坚信大自然赐予的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展现出它的自然之美。“一草一树皆是美。观察大自然的过程能使我远离浮躁,心下多一分宁静。所以,在艺术创作中,我希望能将这种心境带给观者,将这种安和平静之美传递出去。”

除了自然之美,梁大钊的作品还具有非常浓烈的国画风格,这与他从小就热爱画画有关。国画的东方风韵让他受益匪浅,也对他影响至深。这些从他的设计手稿和画作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

荷花是梁大钊最常创作的题材之一。《娇荷欲滴满庭春》便是一件以钛金属为材料,以荷花为灵感的设计创作。梁大钊以钛金的多变色彩呈现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嫩绿青荷,再用珍珠置于荷叶之上,呈现出清晨露水的纯净与剔透。珍珠旁点缀有青蛙一只,伏在荷叶上欲扑向露珠,瞬间将大自然的动静之美淋漓呈现,韵味十足。

如今,梁大钊依旧在珠宝设计的道路上不断地突破自我,延续自己的设计追求。此外,他将更多精力投到了教育事业,致力于向更多热爱珠宝设计的年轻人传授珠宝。他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无论是在大自然还是传统文化之中,都有许多未知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我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便想让更多喜爱艺术、追求美好的年轻人进入这行,继承传统工艺精髓,传承美和文化,让他们能站在我的肩膀上做得更好,从而带给人们更多的美好。我想,这是我希望未来能实现的梦。”

梁大钊

国家一级高级技师

广州市番禺区就业训练中心大师工作室

广东省翡翠产业协会(设计工艺委员会)

钛金顾问

广州市番禺珠宝工艺委员会会员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兼职副教授

获得过2017年全球原创设计 时尚 大奖

以及广东省玉雕作品“玉魂奖”工艺奖

德云社知名相声演员张云雷继跨界成为歌手之后,再次跨界变身珠宝设计师。设计了三款首饰,价格并不高,一经推出之后就引起了粉丝的强烈反响。

金玉良言

张云雷设计的这一个系列首饰的名字叫做“金玉良言”,其设计理念是每个人都有别人无法体会的辛苦,想将这些辛苦设计成可以佩戴的专属快乐。明星们大多数采用和高端的品牌合作的方式。

三款首饰

这次张云雷一共设计了三款首饰,分别是手链,戒指,项链。而这三款中价格最贵的是项链,但是其价格也就是在三位数,大多数粉丝也是消费得起。手链和戒指的价格更加便宜,辫儿哥哥既没有走高端的路线彰显自己的身份,又将这一份设计理念传达给自己的粉丝。

这三款首饰简约大方,看上去极具高级感,很符合现在的流行趋势,实在是让人佩服辫儿哥哥的审美。此次设计的首饰是属于中性风格,无论男女都可以佩戴。

张云雷的评价

第一,他有上进心。他还年轻,用他的师父郭老师的话说就是相声演员三十岁前都是摸索的时候。不与别人相比,和他自己相比,他一直在进步,一直摸索适合自己的风格。

《乾坤带》《锁麟囊》都是这两年自学的,现在还能看到他一边玩游戏一边哼唱《锁麟囊》的视频(说实话这个画风实在比较清奇了,不过我现在也被影响了,我一边玩游戏一边唱《乾坤带》)大年初二去老先生家拜年也不忘求指教,每天练三小时的双手玉子。

第二,他有心胸。每次演出,每次有机会,总是会介绍别人,给他们表演的机会。喜剧人的舞台上,他说输赢不重要,只要是德云社的人在就好,采访时他说德云社谁红都好,大家是师兄弟都是为德云社好。

第三,他有领导能力,八队或是欢乐喜剧人都能看的出来。至于名气是不是太过夸张,他常说自己根本还没红,他想一步一步走的更稳。作为粉丝,希望他越来越好,国民层面的红,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了解那些没有他我们可能从来不了解的艺术。

张云雷再一次跨界变身珠宝设计师,手链,戒指,项链齐全。融入了传统玉子的设计,也融入了自己过去10多年的从艺经历。如今回望自己走过的路,二爷的经历也浓缩了别人几辈子都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将人生感悟融入这一份设计中,和粉丝一起成长。

作为卓有远见的艺术先驱,卡地亚自创始至今,一直密切关注社会风尚与文化思潮的更迭演化,并以其精巧灵思和创新工艺,在珠宝史上引领了一股股不可复制的艺术潮流。纵观“卡地亚珍宝艺术展”的款款臻品,这些传世之作生动再现了时代艺术风格的非凡变迁,俨然一部世界珠宝百年风尚的光辉史册。

对世界文化的兼收并蓄,对艺术潮流的超越互动,成就了“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在珠宝艺术领域无可撼动的先锋地位……

初创伊始与华贵的古典艺术风格

1847年,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亚(Louis-Fran·oisCartier,1819-1904)从其师傅阿道夫·皮卡(AdolphePicard)手中接管位于巴黎圣厄斯塔什区(Saint-Eustache)蒙特吉尔街29号(29RueMontorgueuil)的珠宝店,卡地亚的经典故事就此展开。

1860年由卡地亚打造的一套珠宝首饰,包括梳子、项链、耳环和胸针。闪烁着灵动光芒的椭圆形和梨形紫水晶在黄金的衬托下,尽显雍容华贵的气质。

十九世纪的法国处于不断的政权更迭和动荡之中。50年代,拿破仑三世统治法国之后,巴黎经过长期的骚乱获得了暂时的稳定,社会恢复了往日的浮华,庆典和舞会等社交活动频繁在上流社会与皇宫贵族中举行。意大利大道上身着蓬裙的淑女们来来往往,到处显现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熙攘繁华的社会风貌从这些名媛的着装中便可窥一斑,而在珠宝领域则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在古典风潮的影响下,19世纪末卡地亚创作了一款带有浓厚文艺复兴风格的吊坠,如同一场宝石的盛会,色彩艳丽,闪现璀璨光泽。

1852年,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亚将珠宝店迁至小场街5号(5RueNeuve-des-Petits-Champs),位于时尚的皇宫区后街及富丽堂皇的奥尔良宫殿附近。这次重要的迁址,开启了卡地亚与皇室贵族的深厚渊源。他的第一位贵宾即是拿破仑三世时期的一位重要艺术人物——乌韦克尔克伯爵夫人(ComtessedeNieuwerkerke)。伯爵夫人在卡地亚的第一份订单,是一条复古式宝石浮雕项链,将当时的古典品味彰显无遗。在伯爵夫人的引荐下,玛蒂尔德公主(PrincessMathilde)、奥日妮皇后(EmpressEugnie)都纷纷成为卡地亚的客户,卡地亚因其创新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开始在皇室贵族中风靡。

七月王朝时期,宝石或贝壳浮雕风行一时。卡地亚于1860年创作的贝雕胸针,设计精美,工艺细腻。

在古典风潮的影响下,1860年,卡地亚打造出一套黄金镶紫水晶珠宝首饰,包括梳子、项链、耳环和胸针。闪烁着灵动光芒的椭圆形和梨形紫水晶在黄金的衬托下,尽显古典风范和雍容华贵的气质。这件作品也成为了卡地亚初期的代表之作。

新兴的富裕阶层与花环风格的鼎盛

世纪末,皇室贵族依然是珠宝的主要消费者,他们的品味代表了珠宝工艺的时尚潮流。同时,一个新兴的富裕阶层也开始在社会中显现出力量:随着殖民地财富的大量涌入欧洲,工业巨子和银行家以冒险精神和机缘巧合迅速积累了大量资产。尽管缺乏贵族血统,他们的财富却足以将他们带入最顶级的社交圈。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均以皇室和贵族为楷模,甚至开始订购比皇室珠宝更为璀璨的珠宝饰品。

卡地亚敏锐地捕捉到社会需求的信号。1899年,卡地亚将店铺迁至巴黎的高级商品中心和平街13号,也开启了卡地亚全新的创作时代。在路易卡地亚敏锐的艺术洞察之下,一种闪现绚烂光芒的花环风格新型铂金珠宝悄然出现。

比利时皇后伊丽莎白(QueenElizabeth)佩戴着卡地亚1910年定制的由铂金镶嵌着钻石的花环风格冠冕

卡地亚革命性地以璀璨闪亮的铂金丝取代沉重的金银基座,为珠宝赋予了一种自然流畅的褶皱造型。其超乎寻常的强度和柔韧性,更使各种大胆的设计化为可能:运用铂金材质打造的珠宝作品与当时所流行的低胸线形成绝佳的搭配,完美帖伏于身体的每一个动作。

玛丽波拿巴(MarieBonaparte),嫁给希腊国王乔治一世次子。图为其佩戴着由希腊乔治王子委托卡地亚为她制作的花环风格铂金钻石橄榄叶冠冕

除此以外,铂金的使用还推动了宝石镶嵌工艺的变革:应运而生的“珠齿式”镶嵌法将钻石精致地镶嵌于铂金基座之中,呈现出形似小珠的规则锯齿,为珠宝赋予了极致柔美的触感。1906年的百合花三角胸针就是一件最精美华丽的代表作。

在当时社会,拥有一件卡地亚珠宝,即意味着进入了一个特殊的社交领域。而从皇室新娘纷纷从卡地亚订制的“结婚礼物”中,便可窥见上流社会对花环风格的一致喜好。从玛丽波拿巴(MarieBonaparte)奢华铺张的婚礼花篮,各大工坊为新娘所制作的花环风格妆奁,到吕西安波拿巴传承拿破仑家族精神的胸饰、肩饰和橄榄叶冠饰,都明显看到同样的品味。“花环风格”为卡地亚赢得了络绎不绝的皇室委任状以及“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之美誉,更为卡地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带来了其发展所需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

工业革命与装饰艺术风格的盛行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整个欧洲社会都展现出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全新风貌。在艺术界,受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的影响,装饰艺术风格开始在建筑、美术、应用艺术等领域悄然盛行。装饰艺术风格的显著特色是以对称简洁的几何构图来进行创作,并用明亮且对比的色彩来进行描绘,显露出严谨、稳重、充满现代感的风貌,一扫之前繁复富丽的风格。

卡地亚创作于1906年的胸针。在铂金与钻石的单色世界中,引入了缤纷的蓝宝石作为装饰

尽管“装饰艺术风格”一词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装饰艺术和工业设计国际博览会”,但早在1904年卡地亚和平街设计师的草图中,就已经出现了颇具现代感和抽象性的装饰艺术风格设计。从那时起,卡地亚工作室开始创作几何线条(方形、圆形、菱形)的胸针,并在铂金和钻石的单色世界中,引入了缤纷的红宝石和蓝宝石作为装饰。

在卡地亚1914年创作的这顶冠冕中,卡地亚采用了黑钢,与铂金、红宝石和钻石相搭配,赋予珠宝前所未有的现代质感

1909年,艺术界经历了颠覆性的变革:由舞蹈明星瓦斯拉夫尼任斯基(VaslavNijinsky)和塔玛拉卡莎维娜(TamaraKarsavina)担纲主演的《戏梦芭蕾》(BalletsRusses)在夏特莱剧院(Theatreduchatelet)大获成功。舞台布景中所使用的绚烂色彩令路易卡地亚及其设计师查尔斯雅克(CharlesJacqueau)深深为之震撼。橙色与**,绿色与蓝色,蓝色与天蓝色,红色、粉色和紫色——如此明丽的色彩组合,印证了卡地亚将祖母绿与蓝宝石、紫水晶与红宝石组合在一起,甚至尝试其他更为大胆的色彩搭配的可能性。

Patiala的邦主YadavindraSingh佩戴着卡地亚1928年为其父亲BhupindraSingh爵士制作的项链。一枚重达23469克拉的DeBeers钻石镶嵌在项链坠的中心位置

于是,卡地亚在开创珠宝装饰艺术风格的同时,更大胆打破了传统色彩搭配的思想禁锢。黑玛瑙、珊瑚、彩色宝石成为了卡地亚最为青睐的素材,现代主义的清新气息无处不在。在1914年创作的一顶冠冕中,卡地亚甚至采用了黑钢,与铂金、红宝石和钻石相搭配,赋予珠宝前所未有的现代质感。

然而,当时最受青睐的色彩组合无疑是蓝色和绿色。1923年,卡地亚创作了一件名贵华丽的项坠,以一颗重达121克拉的凸圆蓝宝石搭配雕花祖母绿。这组蓝色与绿色的组合,色彩轻快和谐,在抛光与雕花表面呈现出微妙的肌理变化。

这一时期卡地亚还广泛汲取世界多元文化的精髓,用创新的设计使异域的文化印记得到了永恒的新生。古埃及的神明与植物图案、波斯中世纪的细密画以及印度传统的宝石雕琢工艺,都赋予了卡地亚延绵不绝的灵感源泉。一件件洋溢着异域色彩的珍品,表达着卡地亚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诠释。

自然主义思潮的涌现与卡地亚动植物系列

1944年,巴黎解放之后,卡地亚创作的“自由鸟”胸针,表达法国人民对自由和独立的赞颂

二十世纪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激烈而残酷的战争震撼了整个社会,给人们带来流离失所和丧失至亲的悲痛。人们无力改变生灵涂炭的现实,只能寻求精神世界的慰藉。一股自然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将大自然视为逃离人类自相残杀的终极避难所,动物和植物的世界超然一切,显映于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

时值富有传奇色彩的贞杜桑(JeanneToussaint)女士担任卡地亚高级珠宝部门总监,她拥有非凡的品味、丰富的想象力和智慧,对社会风潮有着敏锐的触觉。在她的细致关注下,卡地亚所有的设计都呈现出一种亲近自然的全新感觉,与ArtDeco装饰风格相去甚远。动物和植物成为了卡地亚奇妙幻想世界的重要部分。

卡地亚的动物图谱在二战期间大放异彩。在法国被德军占领的黑暗环境下,卡地亚仍不失勇气,在和平街的橱窗内展示出了一只名为“笼中鸟”的小胸针,以蓝色、白色和红色制成,象征被剥夺了自由的法国人民。1944年,在巴黎解放之后,卡地亚又创作了一枚新的胸针,这一次鸟的翅膀完全舒展开来,在敞开的鸟笼内快乐地歌唱,表达法国人民对自由和独立的赞颂。

在二战结束后的岁月中,卡地亚的动物王国更进一步壮大。战争后的女性向往着更广阔的自由,立志寻求表现女性气质的全新形式。这些女性呈现出了一种野性生物的气息,卡地亚用猎豹的魅惑与鳄鱼的不羁完美地诠释了这一切。在独创的仿生式铰接镶嵌手法下,卡地亚为这些立体动物造型赋予了无可比拟的活力与动感。

在植物方面,卡地亚设计了大量精致的镶钻花卉,其中两枚成为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及其妹妹玛格丽特公主殿下的最爱。1953年,女王将一颗重236克拉的威廉姆森粉钻镶嵌在一枚卡地亚伦敦创作的花束胸针中,并佩戴这枚胸针出席了包括长子查尔斯王储婚礼在内的众多人生重要时刻。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则非常珍爱另一款由卡地亚伦敦工作室创作的白色镶钻玫瑰胸针。

在艺术之路的不断求索中,卡地亚延续了其创始者的开拓精神,用灵魂去体悟时代,用作品去诠释变迁,成就了令人惊叹的艺术轨迹。9月,北京故宫,盛大的“卡地亚珍宝艺术展”上,346件见证东方与西方、历史与文化变迁的古董珍品,必将带给人们一场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0116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