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学院成立于1995年9月,是中国最早开展宝石学教育和开办宝石学专业的高等学府之一。自1988年学校招收宝石学专业学生以来,已培养了宝石学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本、专科生300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00余名,为珠宝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级及专门人才。
学院设有一个博士点:宝石学;两个硕士点:宝石学、设计艺术学;两个本科专业:宝石及材料工艺学、艺术设计学。2012年,在校本科生462名,硕士生147名,博士生7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23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8名、讲师12名;12人具有博士学位;6位老师拥有“全国注册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资格证书,多位教师拥有英国FGA宝石鉴定证书或比利时HRD钻石分级师证书。
学院现有的“珠宝与矿物材料实验教学中心”是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获批首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称号。实验教学中心由宝石鉴定、钻石分级、宝石加工、玉雕、首饰制作、首饰雕蜡、首饰抛光、计算机机房、宝石研究室等9部分组成;配备先进的现代测试仪器设备及珠宝首饰鉴定、分级、设计、加工、雕刻等方面的配套实验仪器设备500多台(套),拥有实验及研究类珠宝玉石标本170余种,8000余粒;此外还有天光画室、设计专业教室、作品展示室及艺术走廊,为国内一流的实验教学中心。学院还与数十家珠宝检测机构及珠宝公司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学院依托学校“211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重点学科的发展优势,在宝石鉴定、宝石改善、宝石合成、宝石材料的设计与加工、宝石矿床、艺术设计等领域承担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基础条件平台及省部级等项目。2012年度,在研项目35项,年度科研经费突破400万元;教师和学生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国际SCI5篇,国际EI2篇,国内核心期刊7篇,其他刊物论文6篇;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近10余人次,做特邀报告1人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专项基金项目是珠宝学院、也是学校首次获批此类项目。
学院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异常活跃。2012年,举办了第九届“珠宝文化节”、第三届“宿舍文化节”、第四届“钻石分级大赛”及第五届“鉴定能手大赛”;2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1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三等奖;2名学生获得全国英语词汇大赛三等奖;8名学生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10091021班获得校优秀班集体、校十佳班集体、校优秀学生宿舍。
学院与国际著名珠宝鉴定师培训机构——英国宝石协会联合开设FGA培训课程,2012年开办了第四期课程。第三期学员陶姜立获得了“全球最佳理论试卷奖”,这是珠宝学院学生第二次获得此项奖项。
学院将坚持“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主,逐步加强宝石学的科学研究;拓宽宝石与材料工艺学及其相关专业、艺术设计及其相关设计专业;立足珠宝首饰行业,面向相关领域,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珠宝人才;经过努力,将珠宝学院建设成为国内有较高声誉的特色学院。
首先你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宝玉石学识及目视鉴定能力。
2、认识饰金材料性质金工程序。
3、丰富翡翠玉石历史文化研究。
4、娴熟应用日常经济生活知识。
5、敏锐艺术珠宝鉴赏审美素养。
6、艺术珠宝设计制图完稿能力。
想要称为珠宝设计师需要到专业的珠宝加工厂学习。
到加工厂学习前有条件最好能到西方国家去学习珠宝设计专业。
在常人看来,赋予珠宝“灵魂”的珠宝设计师是一个神秘而又光鲜的职业,似乎只有“璀璨”这样的词汇才足以形容。珠宝设计师以下是我整理的珠宝首饰设计师的使命与差距,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珠宝首饰设计师的使命看似时尚的珠宝设计师工作,其实是一份非常古老的职业,无论现代科技如何发达,最初的工作一定是靠双手来完成的。在有着优良珠宝设计传统的法国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做珠宝是一个“连上帝都看不见的工作”,因为人们在欣赏和佩戴那些璀璨珠宝时,永远都无法想象设计师和工匠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劳动。
蒋喆是一位80后的美女珠宝设计师,她在2011年成为了首位获得HRD Awards金奖的中国珠宝设计师。HRD Awards,即HRD国际钻石首饰设计大赛,有“珠宝界奥斯卡”之称,它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创造和创新性钻石首饰设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比赛,每两年举行一次。获奖时的蒋喆还只是北京服装学院首饰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师从国内知名珠宝设计大师、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邹宁馨教授,现如今,她已经在业界崭露头角。
和所有邹教授的学生一样,蒋喆在校学习时,也被要求一定要亲自下工作间,要能够独立掌握制作一件珠宝首饰的全过程。在邹教授看来,只有亲手参与制作过程,学生们才能更完整地理解一件珠宝。比如,你在图纸上画出一件很简单的首饰,但有可能无法实现;或者没有考虑到立体美和人体工程学,佩戴起来会完全没有感觉。
“中国珠宝行业里有一个不太好的现象,就是设计师和起版师(即根据设计图纸制作版模的人)是割裂的,但是在国外,两者是一体的。”邹宁馨教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的珠宝设计师大多不愿意动手,其实没有任何人会比你自己更能理解你的设计,并把它变为现实。起版师大多只是成熟的工匠,他们有时并不能完全领会设计师的理念。”
好的设计不一定非常繁复,往往是越简洁越有力。“现在有很多作品还是过于趋同了,虽然花样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细,但却没有大的跨度和创新。我们真正要的,是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充满自信、大胆的作品,最好是全世界都找不到的设计和尝试。”
中西珠宝设计师差距在“设计之外”2013年1月8日,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主办的“2012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及制作技能大赛”的获奖作品在北京揭晓,这是国内最权威的珠宝设计大赛,众多年轻的珠宝设计师借助这项赛事脱颖而出。
据介绍,珠宝设计主要需考虑“艺术性、创造性、适佩性、加工完美度”四个方面,“从设计的角度来说,中国的设计师已经与国际一流的设计师处在一个层次上了,特别是近两三年来,有多位中国设计师在国际珠宝设计大赛上屡获大奖。而且在工艺技术上,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比如微镶工艺,中国做得非常好了。”他说。
如果说前些年,华裔和华人设计师在国际时装领域异军突起,那么最近一两年,在国际珠宝设计领域,也刮起了一阵强劲的“中国风”。比利时、意大利、英国、香港等众多珠宝设计大赛和顶级珠宝展上都有华裔和华人设计师的身影,胡茵菲(Anna Hu)、赵心绮 (Cindy Chao)、翁狄森 (Dickson Yewn)、万宝宝、刘雯都是国际珠宝设计领域的闪亮新星。
但是邹宁馨认为,我们目前较国外的设计师队伍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可能不是表现在设计能力上,而是表现在执着和坚守精神上。
“目前,我们全国有40多个高校设有珠宝设计专业,每年会有近千名毕业生,但这里面能坚持做下去连百分之十都不到。”邹宁馨说,“珠宝设计其实是一个特别辛苦和枯燥的行业,并不像最终呈现出的作品那么光鲜亮丽,回报有时候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
邹宁馨说,他认识一个叫尼古拉的法国年轻珠宝设计师,他来到中国后,在京郊租了一间8平米的农民房,买了设备后开始做自己的珠宝品牌,现在已经在三里屯有了一家不错的店面,在业界也已经小有名气。“但我们的设计师能吃苦的太少了,开拓精神也比较差。”他说。
珠宝设计师们的就业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进入大型珠宝品牌或时尚企业,二是作为独立设计师创立自己的品牌。前一个方向虽然工作稳定收益丰厚,但设计师相对被动,自主的想法会被抹杀很多。而后一个方向注定是一条荆棘之路,大部分中国的年轻人常常会望而却步。
珠宝设计行业本应“小而美”在国外,珠宝常常被定位为艺术品,而不是简单的工业品或商品。“已有的发达国家的模式,都是更多地出现走独立发展道路的设计师,而不是单纯依附于品牌和企业。”认为,新生代设计师未来最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区别化、个性化和品牌化发展。从珠宝行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上来讲,这个行业并不适合大型的企业,而是适合中小型甚至微小型企业,从几十人到两三百人是比较合适的规模。这样,设计师会有更多的施展的空间,可以专门做区别化的设计。
预计,未来中国可能会涌现很多小型工作室形式的珠宝微型企业和微创企业。“珠宝业最发达的地区,比如瑞士、意大利、法国、荷兰,这些地方都是以小微企业和工作室形式为主的。这也是珠宝行业的发展规律,行业不断成熟后自然而然形成这样的行业格局。”
就像服装分为高级定制和成衣一样,珠宝也分为高级定制珠宝和普通珠宝,前者是完全量身定制,独一无二,纯手工完成,后者则可以在店里直接买到,其中附加值的区别不言自明。
中国珠宝产业真正成型发展仅仅二十几年,但目前中国已是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钻石切割王国和全球第二大钻饰品消费国,中国珠宝业需要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这其中珠宝设计师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
珠宝、贵金属等多种饰用材料的画法和表现技巧 首饰制作图稿(三视图)和首饰设计效果图稿的绘制 运用计算机软件(如JCAD、Photoshop等)进行一般的首饰设计 配套使用激光制模机完成首饰成模 商用首饰设计和一般的艺术首饰设计 用简练文字表述设计构想 锤、锉、锯、焊等基本技能训练,正确理解设计图稿,用多种材质做出饰品模型 各类机制首饰工艺(实器工艺、摆件工艺、机链工艺、铸造工艺等)流程及失蜡铸造工艺主要工序的操作 需用教材 :《立体构成》,赵志生等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珠宝设计绘图入门》,日本宝饰学院编著,经纶图书有限公司出版,1995版 《Starting Guide of 3Design Jewel》 《Getting Started With 3Design Jewel》 《Photoshop 60 实用培训教程》,何京林、马健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2000年版
求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