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晶体美幻美仑,自然界规律有趣探索......

矿物质晶体美幻美仑,自然界规律有趣探索......,第1张

  矿晶不仅“颜值”高,而且有“内涵”。作为大自然的神奇杰作,它历经沧海桑田,记录了地球的物理化学变化,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让我们走近矿晶,认识这些不可再生的“地球瑰宝”。

特征:

金刚石是一种全部由碳元素构成的矿物,其结构中的每个碳原子紧密地与邻近的4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立方晶系,因此,金刚石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最坚硬的天然物质。

石文化:

据历史资料记载,早在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就有淘金人在今湖南常德附近的沅江中,寻找一种特殊的无色透明砂粒。这种砂粒不仅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耀眼,散发彩色光辉,而且质地坚硬,用它刻画铁器或者瓷碗轻松自如。淘金人把它称作“八角子”,送至官府,被命名为“金刚石”。可见在明朝时,湖南已有金刚石产出。

形成以及分布:

大多数金刚石产自钾镁煌斑岩和金伯利岩两类火山岩,它们形成于10亿年~30亿年前的地下150千米深的古大陆块体中,并在特定的高温、高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形成结晶。火山喷发把金刚石推上地表,岩浆冷却时形成陡直的锥形管状体,大部分天然的金刚石就是“诞生”在这些岩管中。我国已发现的最著名的一颗金刚石叫作“常林钻石”,于1977年12月在山东省临沭县发现,它的外表呈淡**,重达158786克拉。除了山东省,湖南省也是我国的著名金刚石产地。

特征:

自然金是自然产生的金元素矿物,纯净的金呈略带红色调的**,在自然界中一般以散粒状、不规则树枝状、片状或块状集合体形式出现,常伴生银或微量的铜。

石文化:

产自脉矿或砂矿的自然块金,被称作“狗头金”。它通常由自然金、石英和其他矿物集合体组成,颗粒大而形态不规则,因为形似狗头,故而得名。科学家对狗头金的形状和“诞生”很感兴趣,通过开展“狗头金”微生物成矿机理的实验研究,从金矿的水和土样中分离出细菌、霉菌,发现这些微生物在生长的初期和中期,善于把可溶态金吸附和聚集在体内,形成胶体状。到达生长后期时,再把体内的胶状金络离子还原沉淀成自然金。其微生物是群集而生的,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日久天长,便在有利于这种微生物生长环境的地方,从一个小小的金晶核,逐渐聚集成自然金块。

形成以及分布:

自然金主要产于高、中温热液成因的含金石脉中,或产于火山岩系与火山热液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中。我国的山东、黑龙江、新疆、河南和湖南等地均有自然金产出。

特征:

碧玺是电气石的工艺品名,也是电气石“家族”里达到珠宝级的一个种类。作为一种硼硅酸盐结晶体,碧玺含有铝、铁、镁、钠、锂、钾等多种化学元素,成分复杂,因此呈现出色彩斑斓、如彩虹般绚烂美丽的颜色。

石文化:

碧玺的英文名称“Tourmaline”来源于toramalli,古锡兰语意思为“混合宝石”。18世纪,人们发现碧玺具有吸引或排斥灰尘等轻物质的能力,因此又将之称为“吸灰石”。在我国,碧玺又叫“碧硒”“碧霞玺”等,它以色彩丰富、颜色艳丽而闻名,深受大众喜爱。碧玺在中国的利用历史悠久,北京故宫博物院现保存了大量的碧玺饰物,如朝珠、鸡心、耳坠、盆景等。

形成以及分布:

电气石在世界范围内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它多产自花岗伟晶岩以及气成热液矿床中,而且宝石级的电气石几乎只存在于花岗伟晶岩中。在我国,碧玺的产地主要集中于新疆、内蒙古、江西、云南等地。

特征:

海蓝宝石属宝石级绿柱石矿物,因含有微量的二价铁离子,呈现出天蓝色至海蓝色或带绿的蓝色,尤其以明洁无瑕、浓艳的艳蓝至淡蓝色者为最佳。大颗粒的海蓝宝石相比于其他宝石更为常见。

石文化:

传说中海蓝宝石产于海底,是海水的精华。古往今来,海蓝宝石一直被水手或航海员当作护身符,保佑出海安全,因此海蓝宝石也被称为“福神石”和“福海石”。

形成以及分布:

绿柱石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云英岩及高温热液矿脉中。巴西、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等是海蓝宝石的主要出产地。中国的海蓝宝石产地主要有新疆、云南、内蒙古、海南、四川等地。

特征:

菱锰矿多为六方晶系或三方晶系的菱形体,是典型的自色矿物。因其基本化学组分中的Mn2+元素致色,常呈淡粉色,有时也呈褐色或灰色。

菱锰矿的名字源自希腊语“rhodokhros”,意为“具有玫瑰色”。菱锰矿最早发现于阿根廷,因此有“阿根廷石”的别称。产自阿根廷的菱锰矿基本呈钟乳石状,外表光滑完整,晶体透亮,横切面会呈现红白相间的花纹,非常漂亮,被誉为“印加玫瑰”,又称作“红纹石”。

石文化:

中国广西省梧州市产出的菱锰矿非常有名。2009年,菱锰矿在广西省苍梧县被发现,是目前中国发现的体积最大、单晶最大、质量最好的菱锰矿。其中最大晶体为22厘米,现展陈于湖南省地质博物馆。

形成以及分布:

沉积作用可形成大规模的菱锰矿层,在内生条件下形成于热液作用中,与金属硫化物、蔷薇辉石、萤石、石英共生。风化作用中易氧化形成软锰矿、硬锰矿等锰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

特征:

达到宝石级别的黄玉被称作“托帕石”,常呈短柱状晶形,集合体形态为柱状、粒状、块状,采自砂矿的托帕石多被磨蚀成椭圆形。托帕石好像大自然的调色板,在长、短波紫外线的照射下,各种颜色的托帕石会显示出不同的荧光。根据颜色,一般可分为无色、酒**、蓝色、绿色、红色托帕石,但在长时间的曝晒下易出现褪色。托帕石的净度很高,通常在打磨好的托帕石上很难见到内含物或者瑕疵,这也是托帕石在珠宝市场深受喜爱的原因之一。

石文化:

托帕石在中国被称为“黄玉”,是因为它在开采出来时,多呈无色或者浅**,古代人又把“石之美者”统称为“玉”。20世纪末,国内宝石界为避免它与**玉石、黄晶的名称相混淆,按国标规定采用其英文“Topaz”音译名称“托帕石”,来命名宝石级的“黄玉”。

形成以及分布:

托帕石由多种火成岩在结晶的最后过程中释放含氟蒸汽而形成,一般出现在流纹岩、花岗岩和伟晶岩边缘的空洞,以及矿脉的热液中。它还出现在冲积沉淀物中,经水流冲蚀而成的鹅卵石完全解理导致晶体易碎,从而部分的晶体仍保持在基质中。巴西是世界上优质托帕石的主要产地,中国的托帕石主要产于内蒙古、江西、新疆等地。

特征:

孔雀石因拥有像孔雀羽毛一样美丽的颜色和迷人绚丽的花纹而得名。天然孔雀石通常呈隐晶钟乳状、块状、皮壳状、结核状和纤维状集合体,具有同心层状、纤维放射状结构,含有绿、孔雀绿、暗绿等几种颜色。孔雀石呈不透明的深绿色,具有色彩浓淡不一的条状花纹,值得一得的是,这种独一无二的美丽条纹是其他宝石所没有的。

石文化:

孔雀石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矿石之一。早在公元前约4000年,人们就发现用火给孔雀石加热可以生成铜,这或许是人类第一次从矿石中熔炼金属。古埃及时期,人们在西奈和东部沙漠的矿山开采孔雀石,用作化妆品和颜料。此外,含有孔雀石颜料的古代壁画更是数不胜数。

形成以及分布:

孔雀石产于铜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主要为黄铜矿、辉铜矿氧化产物,与蓝铜矿、辉铜矿等矿物共生。孔雀石常作为铜矿的伴生产物,野外如果看到孔雀石,附近可能就会发现含有黄铜矿的原生岩石。

特征:

祖母绿是呈翠绿色的宝石级绿柱石矿物,晶体常呈六方柱状,柱面有细纵纹。它的集合体呈晶簇状,晶体大小悬殊较大。祖母绿的色彩来源是因为含有微量的铬元素。

石文化:

祖母绿是很古老的宝石品种之一。对于古埃及人来说,祖母绿象征着生育和生命,阿兹台克人称祖母绿为“quetzal”(一种长着较长绿色翅膀的鸟),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常新。

形成以及分布:

绿柱石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云英岩及高温热液矿脉中。在未受交代作用的伟晶岩中,绿柱石基本不含碱,常与石英、微斜长石、白云母共生。而受晚期钠质交代作用的形成者,含碱量可高达723%,常与钠长石、锂辉石、石英、白云母等共生。

目前,哥伦比亚、赞比亚、巴西是祖母绿的主要产地,此外,祖母绿在印度、俄罗斯、中国也有产出。

特征: 雄黄单晶体呈细小的柱状、针状,但较为少见,通常为致密粒状或土状块体。颜色呈桔红色。

形成以及分布:大多数的雌黄和雄黄一起在低温热液矿床和硫质火山喷气孔产生,所以雌黄是雄黄的共生矿物,有“矿物鸳鸯”的说法。雄黄还会与辉锑矿、辰砂共生。主要产于美国、中国湖南和云南。

特征:方解石常为菱面体,集合体常呈块状、粒状、钟乳状及晶簇等,因敲击之下会产生很多方形碎块而得名。其色彩多为白色或无色。无色透明的方解石也叫冰洲石,透过它可以看到物体呈双重影像。

形成以及分布:方解石是地球造岩矿石,占地壳总量40%以上,其种类不低于200种。中国的方解石主要分布在广西、江西、湖南一带。

特征:生石膏为二水硫酸钙,晶体为板状,呈白、灰、红、褐等几种颜色,玻璃或丝绢光泽。硬石膏为无水硫酸钙,晶体为板状,呈白、灰白两色,玻璃光泽。两种石膏常伴生产出,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又可互相转化。

形成以及分布:石膏矿以沉积型矿床为主,常产于海湾和内陆湖泊形成的沉积岩里。石膏矿在各地质时代均有产出,以早白垩纪和第三纪沉积型石膏矿最为重要。中国石膏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的各类石膏总储量居世界首位。

特征:晶体常呈菱方双锥状或厚板状,但较为少见。通常呈致密块状、粒状、条带状、球状、钟乳状集合体。自然硫为淡**、棕**,有杂质时颜色带红、绿、灰和黑色等。

形成以及分布:全球一半左右的硫以自然元素即自然硫产出,自然硫见于地壳的最上部分和其表部。自然硫的形成有着不同途径,最主要的是由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和火山成因的自然矿床。此外,由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硫矿床,是在封闭型潟湖中由细菌还原硫酸盐而成;在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下部,由黄铁矿氧化分解而成;在某些沉积层中由石膏分解而成,例如一些盐丘顶部的石膏,由硫细菌作用被分解形成自然硫。此外,硫还可以直接由气体冷凝(升华)或硫化氢气体之不完全氧化产生,如活动或休眠火山喷火口边缘附近,由硫气孔喷出的气体转化而成。

特征:辰砂晶体呈板状或菱面体状,集合体呈粒状或块状,颜色呈鲜红、朱红、浅红或暗红。

石文化: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辰砂制作颜料的国家。所谓“涂朱甲骨”,就是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这种做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后世的皇帝们沿用此法,用辰砂的红色粉末调成红墨水书写批文,“朱批”由此而来。含有辰砂条带的地开石,是中外驰名的鸡血石,为中国著名印章石之一。

形成以及分布:辰砂仅产于火山岩、热泉沉积物、低温热液矿床、断层角砾白云岩晶洞中,常与石英、雄黄、方解石等共生。中国是辰砂的主要产出国,以湖南新晃、贵州铜仁等产地为主。

特征:石英晶体多为六方柱及菱面体的聚形。无色透明的晶体称为水晶,还有因含杂质而带颜色的紫水晶、烟水晶、蔷薇石英等。

石文化:无色、透明的石英被希腊人称为“Krystallos”,意为“洁白的冰”,他们认为石英是耐久而坚固的冰。远在石器时代,人们就用它制作石斧、石箭等简单的生产工具,猎取食物和抵御敌害。

形成以及分布:石英是地球地壳中数量最多的矿物,中国的石英资源较为丰富。

特征:萤石因为在紫外线或阴极射线照射下会发出如同萤火虫一样的荧光,故而得名。颜色有浅绿、浅紫、紫、白、红等。萤石晶体分为六面体、八面体以及六面体穿插双晶。

石文化:新石器时期,中国的河姆渡人就选用萤石作装饰。萤石的开采起源于古埃及,当时被广泛用于塑像制作。古罗马时代,萤石作为名贵石料用于酒杯和花瓶的制作。

形成以及分布:萤石常呈矿脉产出,是自然界中较常见的一种矿物,可以与其他多种矿物共生,世界多地均产。中国是世界上萤石矿产最多的国家之一。

特征:无色立方晶体,外表常呈八面体,或与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形成聚形。

石文化:明矾石的开采和炼制可追溯至明朝洪武年间,迄今已有640余年历史。

形成以及分布:明矾常为碱性长石受低温硫酸盐溶液的作用变质而成,多产于火山岩中。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因蕴藏丰富的明矾矿石,被誉为“世界矾都”。

硫矿:探明矿区760多处,总保有储量折合硫1493亿吨,居世界第二位。硫铁矿主要有辽宁省清原;内蒙古自治区东升庙、甲生盘、炭窑口;河南省焦作;山西省阳泉;安徽省庐江、马鞍山、铜陵;江苏省梅山;浙江省衢县;江西省城门山、武山、德兴、水平、宁都;广东省大宝山、凡口、红岩、大降坪、阳春;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环江;四川省叙永兴文、古蔺;云南省富源等矿区。自然硫主要为山东省大汉口矿床。

磷矿:探明矿床412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52亿吨,居世界第二位,主要有云南省晋宁(昆阳)、昆明(海口)、会泽;湖北荆襄、宜昌、保康、大悟;贵州省开阳、瓮安;四川省什邡;湖南省浏阳;河北省矾山;江苏省新浦和锦屏等磷矿区(矿床)。

钾盐:钾盐矿资源有28处,总保有储量456亿吨。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察尔汗、大浪滩、东台吉乃尔、西台吉乃尔等盐湖,以及云南省勐野井钾盐矿中。

盐类和芒硝:盐矿资源有150处,总保有储量4075亿吨;芒硝矿资源有100余处,总保有储量105亿吨,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察尔汗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七角井等)、湖北省(应城等)、江西省(樟树等)、江苏省(淮安)、山西省(运城)、内蒙古自治区(吉兰泰)等地区。

硼矿:探明矿区63处,总保有储量4670万吨,居世界第五位。主要有吉林省集安;辽宁省营口五O一、宽甸、二人沟;西藏自治区扎布耶茶卡、榜于茶卡、茶拉卡等矿床。

重晶石:探明矿区10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36亿吨,居世界首位。主要有贵州省天柱、湖南省贡溪、湖北省柳林、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甘肃省黑风沟、陕西省水坪等矿床。

  石墨:金刚石矿资源有23处,总保有储量金刚石矿物4179千克;石墨矿探明矿区91处,总保有储量矿物173亿吨,居世界首位。主要有黑龙江省鸡西(柳毛)、勃利(佛岭)、穆棱(光义)、萝北;吉林省磐石;内蒙古自治区兴和;湖南省鲁塘;山东省南墅;陕西省银洞沟、铜峪等石墨矿床。

石膏:石膏矿探明矿区169处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76亿吨。主要有山东省大汉口、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湖北省应城、山西省太原、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甘肃省天祝、湖南省邵东、吉林省浑江、四川省峨边等矿床。

石棉:石棉矿探明矿区45处,总保有储量矿物9061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主要有四川省石棉;青海省芒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且末等矿床。

滑石:滑石矿探明矿区4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247亿吨,居世界第三位。主要有辽宁省海城、本溪、恒仁;山东省栖霞、平度、掖县;江西省广丰、于都;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等矿床。

云母:云母矿探明矿区169处,总保有储量云母631万吨。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四川等省(区)。

硅灰石:探明矿区31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32亿吨,居世界首位。主要有吉林省磐石、梨树;辽宁省法库、建平;青海省大通;江西省新余;浙江省长兴等矿床。

高岭土:高岭土矿探明矿区208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43亿吨,居世界第七位。主要有广东省茂名、湛江、惠阳;河北省徐水;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湖南省衡山、泊罗、醴陵;江西省贵溪、景德镇;江苏省吴县等矿床。

膨润土:探明矿区86处,总保有储量矿石246亿吨,居世界首位。主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辽宁省黑山、建平;河北省宣化、隆化;吉林省公主岭;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兴和;甘肃省金昌;新疆和布克赛尔、托克逊;浙江省余杭;山东省潍县等矿床。

硅藻土:探明矿区35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38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主要有吉林省长白;云南省寻甸、腾冲;浙江省嵊州等矿床。

宝玉石:主要有辽宁省瓦房店、山东省昌乐;湖南省沉陵、常德等矿床。  

玻璃硅质原料:探明189个矿区,总保有储量38亿吨。主要分布在青海、海南、河北、内蒙古、辽宁、河南、福建、广西等省(区)。

花岗石矿:资源有180余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7亿立方米。

大理石矿:有12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10亿立方米。

水泥灰岩:资源有112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89亿吨。主要分布在陕西、安徽、广西、四川、山东等省(区)。

菱镁矿:探明矿产地27处,总保有储量矿石30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分布在辽宁省海城、山东省披县、西藏自治区巴下等地。

萤石矿:探明矿产地230处,总保有储量l08亿吨,居世界第三位。主要有浙江省武义、遂昌、龙泉;福建省建阳、将乐、邵武;安徽省郎溪、旌德;河南省信阳;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额济纳旗;甘肃省高台、永昌等地。

耐火粘土:探明矿产地327处,总保有储量石21亿吨。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川、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

钻石大多数在地球的地幔深处形成,是由高压、高温下的碳转化而来。一些地质活动,例如火山喷发、岩浆喷发等,将原本储存在地幔中的钻石推上地表,这些钻石可能会被发现并开采。此外,也有一些钻石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的河床、海滩等地方被冲刷出来的。目前世界上较著名的钻石产地包括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1 非洲:非洲南部是世界上主要的钻石产地。世界上最大的砂矿钻石位于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其中95%以上是宝石级钻石。

2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钻石产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储量的26%,包括约5%的宝石级。

3俄罗斯: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雅库特地区金伯利岩。粒度虽小,但有很多优质透明的。

4 加拿大:1990年在加拿大西北部北极圈附近的湖泊带发现金伯利岩型原生矿。

5 亚洲与中国:印度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钻石的地方,曾生产过“莫卧儿皇帝”、“蓝女王”等古老而著名的大钻石,但产量很低。1950年,中国在湖南沅江流域首次发现了具有经济价值的钻石砂矿,质量较好,宝石品位占40%±,但品位较低,分布分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0786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