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钻石被称为“宝石之王”?

为什么钻石被称为“宝石之王”?,第1张

远古时代的黄金开采主要靠淘洗砂金,人们在淘金过程中偶尔发现了其中杂有一些闪光的石子,这些石子无论怎样淘洗都不磨损,这就是金刚石,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钻石

金刚之名,初见佛经,取义与金有关。《大藏法数》称:“跋折罗,华言金刚,此宝出于金中。”金刚的含义是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

文化是人类独特的标志,钻石具有独特的标志意义。自古以来,钻石一直被人类视为权力、威严、地位和富贵的象征。其坚不可摧、攻无不克、坚贞永恒和坚毅阳刚的品质,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它具有潜在的、巨大的文化价值。

在古老的传说中,钻石被人认为是天神降临时洒下的天水形成的,而钻石在梵文里是雷电的意思,所以人们又觉得钻石是由雷电所产生的,古人大多数人觉得钻石是陨落的星星的碎片,更有一部分人觉得那是天神的泪滴。

传说钻石的前世是一位勇猛无比的国王,他不仅出生纯洁,其平生所作所为光明磊落。当他在上帝的祭坛上焚身后,他的骨头便变成了一颗颗钻石的种子。

众神均前来劫夺,他们在匆忙逃走时从天上洒落下一些种子,这些种子就是蕴藏在高山、森林、江河中的坚硬、透明的金刚石。

我国的钻石文化历史悠久,如4件良渚文化和三星村文化发现的高度抛光的可以照出人影来的刚玉石斧,表明4000年前的古人很可能已经使用了金刚石粉末来加工这些刚玉斧头。而其中最早的记载见于公元前1005年,在古代为我国玉雕文化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

据说,早在公元前300年前,在皇帝的御座上就有钻石镶嵌。钻石晶莹剔透、高雅脱俗,象征着纯洁真实、忠诚勇敢、沉着冷静、安静自如、稳如泰山。从那时起,人们把钻石看成是高尚品质的标志。早在春秋时期老子所著《道德经》中,就有了关于钻石的文字记载,称“金刚”,文中说:“金刚者不可损也……”我国最早关于钻石的器物,如《列子•汤问》提到一种镶嵌有金刚石的辊铬之剑,和汉代“十洲记”提到的切玉刀也都镶有钻石。

切玉刀据说是天下最锋利的宝刃,也称“昆吾刀”。晋张华《博物志》记载:“《周书》曰:西域献火浣布,昆吾氏献切玉刀。火浣布污则烧之则洁,刀切玉如臈。”

自汉以后,我国古书多有钻石的记载。《南史•西夷传》中说,“呵罗单国于南北朝宋文帝无嘉七年,遣使献金刚指环。”南朝学者刘道荟著的《晋起居注》第一次阐述了金刚石与黄金的关系,该书记载:

咸宁三年,敦煌上送金刚石,生金中,百淘不消,可以切玉。

就是说,金刚石出自黄金,来自印度,可以切玉,怎么淘洗都不会消减,或者说怎么使用都不会磨损。这段记载不仅表明金刚石在古代为我国玉雕文化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而且还包含了关于古代人类是如何发现金刚石的科学思想。

钻石作为首饰是唐玄奘取经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宋代陆游《忆山南》诗之二:“打球骏马千金买,切玉名刀万里来。”金元代好问《赠嵩山侍者学诗》诗:“诗为禅客添花锦,禅为诗家切玉刀。”钻石还有一名字叫“金刚钻”,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李隆基撰《唐六典》记载:

赤麇皮、瑟瑟、赤畦、琥珀、白玉、金刚钻……大鹏砂出波斯及凉州。

明代包括李时珍在内的一些学者在研究金刚石时发现,金刚石不但可切割玉石,还能在玉器或瓷器上钻眼。如据《本草纲目》记载:“金刚石砂可钻玉补瓷,故谓之钻。”

约在清代末年,金刚石就逐渐称为钻石了,其词义显然来自上述的“金刚钻”,两者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是相等的,即“金刚石”与“钻石”在含义上是一样的。

清朝道光年间,湖南西部农民在沅水流域淘金时先后在桃源、常德、黔阳一带发现了钻石。

与钻石相关的,有一个流传很久的蛇谷的故事。传说在一个山谷中,满地都是钻石,但是凡人是不可能轻易取到钻石的,因为有很多的巨蟒在守护着,就连看到巨蟒的目光都会死掉,更别说是取钻了。

有一个很有智慧的国王成功地取得了钻石,他利用镜子反光的原理让巨蟒都死在了自己的目光里。又把一些带着血腥的羊肉丢向山谷的钻石上,那样利用秃鹰捕食的时候抓住钻石飞向山顶的机会将秃鹰杀死,取得钻石。

与此类似的,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流传着一个辛巴达以肉喂鸟,借鸟取钻的故事:

辛巴达一个人本来过着神仙生活,但是他突然想去凡间走走,想体会一下凡人的世界,乘船任随风浪把他飘到了一个美丽的岛上。

当他走向溪谷的时候,看见了满地都是钻石,但是要想安全路过甚至拿钻石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有很多巨蟒守候着。

这时候他学着曾经听过的“蛇谷”故事中的办法,把自己裹在肉块里面,在正午时分秃鹰就会抓起这个肉,也就等于带领辛巴达到达了安全的地带。

他就是借用了采钻者的方法,他们会把一些牲畜的肉撕烂从山顶洒在钻石上,那样秃鹰就会抓起沾满血腥的钻石飞回山顶,那样,采钻者这时候就可以吓走秃鹰得到钻石。

在古代,金刚石的磨工只有极少数工匠才能掌握。不同地区的各个工匠磨出的钻石各式各样,差别很大。所以磨好的很多成品并不完全理想。

至清代,钻石多被应用于王宫贵族的首饰中。钻石首饰基本分为耳饰、颈饰、手饰、足饰和服饰5个大类。

耳饰包括耳钉、耳环、耳线、耳坠。项饰包括项链、吊坠、项圈。手饰包括戒指、手镯、手链。足饰包括脚链、脚环。服饰专指服装上的饰物,包括领花、领带夹、胸饰、袖扣。

如翡翠钻石珠链及耳坠一对,白色金属镶嵌,配镶钻石,粒径013厘米,链长431厘米,钻石与翡翠、白金交相辉映,殊为华贵。

再如翡翠镶钻石珠链,共用钻石38克拉,翡翠珠径仅035厘米至058厘米,翠色浓艳,钻色星光闪烁,精美异常。

而比较流行的戒指款式有翡翠卜方钻石戒指、翡翠蛋面钻石戒指、翡翠蟾蜍钻石戒指、翡翠卜方钻石及彩色钻石戒指等。

钻石

古代人把钻石叫金刚

金刚之名,初见佛经,取义与金有关。《大藏法数》称:“跋折罗(梵语),华言金刚,此宝出于金中。“而金刚钻一名则见《明·一统志》。中国古代未听说产钻石,自汉以后,中国古书多有钻石的记载。《南史·西夷传》中说,呵罗单国(故地在今苏门答腊岛)于南北朝宋文帝无嘉七年(430年),遣使献“金刚指环”,可能是印度产物。

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是指经过琢磨的钻石。钻石是无色正八面体晶体,其成分为纯碳,由碳原子以四价键链接,为目前已知自然存在最硬物质。由于钻石中的C-C键很强,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的形成,没有自由电子,所以钻石硬度非常大,熔点在华氏6900度,钻石在纯氧中燃点为720~800℃,在空气中为850~1000℃,而且不导电。

伯纳特兄弟于1870年发现了金伯利钻石矿。正是这一发现,使人们知道了在哪种岩石中有可能含有钻石。

原来,那是一种在远古时代的岩浆冷却以后所形成的火山岩。接着,研究者又发现,在这种火山岩中除了钻石,还含有被称为石榴石和橄榄石的两种矿物。因此,在那些出产石榴石和橄榄石的地点,找到钻石矿的可能性就相对大。于是,石榴石和橄榄石就成为寻找钻石的“指示矿物”。

根据指示矿物来寻找金刚石矿的方法并不是在哪一天突然发现的。上世纪70年代,美国史密森研究所的地球化学家约翰·贾尼在仔细研究了石榴石和钻石之间的关系后发表了他的研究结果。但是,在那之前,即上世纪50年代,德比尔斯公司的地质人员早就根据指示矿物在世界各地寻找钻石矿了。

扩展资料

钻石有各种颜色,从无色到黑色都有,以无色的为特佳。它们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或不透明。许多钻石带些**,这主要是由于钻石中含有杂质。 钻石的折射率非常高,色散性能也很强,这就是钻石为什么会反射出五彩缤纷闪光的原因。

钻石在X射线照射下会发出蓝绿色荧光。钻石原生矿仅产出于金伯利岩筒或少数钾镁煌斑岩中。金伯利岩等是它们的母岩,其他地方的金刚石都是被河流、冰川等搬运过去的。钻石一般为粒状。如果将钻石加热到1000℃时,它会缓慢地变成石墨。

-金刚石 (钻石)

钻石具有典型的标志意义,钻石的寓意是钻石文化的重要内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离不开钻石,那么钻石的寓意都有哪些

钻石的寓意一、代表无限的权利

人们用古希腊语Adamant作为词源为它取名叫Diamond,意思就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由于钻石无比坚硬,人们把钻石看成是非凡能力的标志,它坚强无比,既是坚不可摧的,又是攻无不克的。因此,在几百年前的欧洲,只有群主才能佩戴钻石,以此来象征权势、威严和勇敢,甚至认为佩戴钻石可以战无不胜。并且历代帝王将名钻视为无限权力的标志,奉为至宝,深藏宫中,世代相传。库里南钻石重3106克拉,于1905年1月25日在南非德兰士瓦矿山由韦尔斯发现。1908年2月10日开始切磨。库里南1号命名为“非洲之星”,重53020克拉,是迄今为止加工为成品的最大钻石,镶嵌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

钻石的寓意二、代表忠贞的爱情

钻石代表爱情起源于二十世纪,话说1939年,由于经济不景气,戴比尔斯为了打动世界钻石需求,打出了“A diamond is forever”的经典口号,这句20世纪堪称经典的广告语跨越了一个世纪,打动了无数沉溺在爱河中的情侣,并让他们更加期待爱情的永恒。人们开始习惯将结婚60周年称为钻石婚,坚强、庄重,美满幸福。

钻石的寓意三、代表着兴旺和发达

钻石代表兴旺发达,来源于南非之星。1869年,原重8350克拉的南非之星的发现,奠定了南方财富的基础,在南非掀起了淘钻热潮,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来到南非寻找财富,对南非的兴旺发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钻石的寓意四、代表高尚的品质

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中高呼:“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如果钻石在场,可以自告奋勇地回答:我能够表达你的高洁之心!钻石晶莹剔透、象征着纯洁真实、忠诚勇敢、安静自如。人们把钻石看成高尚品质的标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无论珠宝的潮流如何演变,钻石婚戒依然是二十世纪新娘最梦寐以求的爱情信物。

钻石戒指第一次被用作婚约是在1477年,由奥地利的马克西米连一世献给法国勃良地的玛丽公主作为订婚礼物。但15世纪的钻戒皆以钻石的天然结晶体镶制,因此,并不如今天经过琢磨的珠宝一样闪耀,虽然当时钻石的光芒未能完全绽放,工匠们还是用了银箔、黑、绿色雕成叶形花纹的珐琅及红宝石来衬托钻石的纯白光芒,有情人把爱情诗句刻在戒环内互赠。

一直到16世纪,钻石的磨光和切割才较为广泛地被运用,并创造了一种新颖的双环婚戒,戒指有两个环,扇形般从底部的支点散开,合起来又是一枚完美无暇的戒指,正象征了婚姻合二为一的意义,指环上还刻了“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的箴言,1525年,马丁路德和加德林波娜结婚时,就佩戴了这种戒指。

踏入17世纪,戒指的款式又有了新的变化,有形状如燃着火的心,插着爱神的箭,以及用一双黄金雕刻成的小手捧着心状钻石造型的。结婚戒指多戴于大拇指上,但在婚礼时,人们仍按传统戴在无名指上,更有浪漫的传说,即无名指的血脉直接引进心脏,即爱的所在地。

18世纪,切割工艺和镶制工艺的进一步提高使钻石更加璀璨,复杂花巧的装饰成为时尚,有的钻石镶在托高的盾形座盘上并配以浅蓝色的珐琅;有的戒指座托形似花瓶,树叶是狭长的绿宝石,以钻石镶成的花朵显得分外夺目;甚至还有在今天看来也颇有个性的字样设计,每个缀满宝石的字母在指环上拼成赞美的词语。

喜钻珠宝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 (C)元素构成,具有立方结构的天然白色晶体。钻石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惧,同时又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现在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也有人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有人说金刚石就是钻石,其实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它们的差别就等同于木头和家具之间的关系),钻石只是金刚石精加工而成的产品,现代科学技术 、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无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0821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