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钻石

白色钻石,第1张

白色钻石呈现半透明的乳白色,很少在钻石市场上见到。白色钻石的颜色可能是由钻石晶体内大量分离的微小晶体和微小晶体错位引起的漫射(Diffusion)所产生,而不是由散射(Scattering)所产生。这些分离的微小钻石晶体和晶体错位被统称为钻石微晶,它们的几何尺寸大于可见光的波长。当可见光入射到钻石微晶时,光被随机漫反射和折射到任意方向而不改变光谱分布,因而呈现乳白色。由于钻石微晶产生的反射率较低,白色钻石呈现的乳白色一般都很淡。

根据透明物体的致色原理,由可见光激发的白色荧光也可以使钻石呈现乳白色。经研究和光谱测量,白色钻石都无白色荧光的存在,钻石的乳白色不可能由白色荧光造成。由红外光谱可知,白色钻石普遍具有含氢的3107cm-1吸收峰,值得探索的是,钻石内的氢是否可能造成晶体缺陷,产生大于可见光波长的微晶。

图3-15 北极光彩色钻石集中的一颗白色钻石(Tino Hammid/Courtesy of Aurora Gem Collection)

第187号,重102ct

图3-15所示为北极光彩色钻石集的一颗白色钻石。这颗钻石的颜色呈半透明的乳白色,色调略微偏蓝。白色钻石色调偏蓝可能是由硼所致,或由蓝色荧光造成,也可能由尺寸小于可见光波长的钻石微晶所引起的散射所产生,具体原因可利用光谱学方法来确定。由硼产生偏蓝色调的钻石具有典型的红外吸收光谱;蓝色荧光可由荧光光谱仪测量获得,也可以在紫外灯下观察到极强的蓝色荧光;散射光谱可以通过测量垂直于入射光方向的散射光而获得。一般情况下,光的散射很弱,需要利用激光作为入射光源来观察或测量乳白色钻石的散射。

2003年,日内瓦,索斯比拍卖行的职员在拍卖会之前手拿一枚D级钻石。这颗钻石重10383克拉。

钻石的颜色:国际上钻石颜色分级不同体系之间有所不同,但都逐渐地认同美国珠宝学院(GIA) 提出的分级标准。GIA及国标的色级用英文字母标示,由最高色级D到最低色级Z, 颜色由白到黄,共有32级。 D级的钻石级别最好,越往下就越差。

钻石相当于一个棱柱,它可以把光线分成一个五颜六色的光并且能够将这些光反射出去形成多彩闪光,就如我们透过有色眼镜,钻石的颜色将充当一个滤光器。从而减少反射光的逸出。钻石的颜色越浅,闪光的颜色越强,色级就越高。

D级:完全无色。最高色级,极其稀有。

E级:无色。仅仅只有宝石鉴定专家能够检测到微量颜色。是非常稀有的钻石。

F级:无色。少量的颜色只有珠宝专家可以检测到,但是仍然被认为是无色级。属于高品质钻石。

G—H级:接近无色。当和较高色级钻石比较时,有轻微的颜色。但是这种色级的钻石仍然拥有很高的价值。

I—J级:接近无色。可检测到轻微的颜色。价值较高。

K—M级: 颜色较深,火彩差,建议不使用。

N—Z级:颜色较深,火彩差,建议不使用。

萤光性 一些人们寻求产生这一独特效果的钻石,然而其他人则避免买这些钻石。不同级的荧光效果仅仅由受过专业培训的珠宝专业人士才能够辨别出来。荧光(fluorescence)强度级别划分为“强”、“中”、“弱”、“无”四个等级。荧光级分别为中或强级可以使接近无色的钻石表面在一定的距离上看起来更加白从而给钻石增加了一层朦胧之感或者油滑之感。具有中级或强级荧光的钻石价位要比其他钻石价格低。

哪种颜色的钻石最好 对于理想主义者,寻求拥有D—F级的无色钻石和强”、“中”、“弱”、“无”四个荧光等级的钻石为最佳。 对于想购买价值很高并且拥有用肉眼无法看到颜色的钻石,你可以购买色级为G—I接近无色且荧光级为中级或蓝白色的钻石。 再者,如果你不想再颜色上妥协但是又不想超出预算,你可以选择一颗切工好,净度为S11---S12并且伴有强度荧光的钻石,用肉眼看来,它丝毫不逊色。有可能你更加喜欢荧光创造出的独特效果。

钻石的好与差,在国际上都是以统一的“4C”标准来衡量的。

4C,就是指钻石的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切工(cut)和以克拉为单位的重量(carat weight)。因为这四个方面的英文字都是以"C"开头的,故简称为“4C”。

每个“C”,都有统一的分级标准:

1颜色等级:国际上按白色的程度分为D、E、F、G、H、I、J、K、L、M、N等级别。我国则为百分制,相应为100、99、98、97、96、95、94、93、92、91、90等级别。色级低于90(低于N)的钻石,因为很黄了,不适合再用作钻石首饰。对于已镶嵌的钻石首饰,色级100--97的定为“优白色”;色级96--94的定为“白色”;色级93--90的定为“浅黄白色”。

2净度等级:分为五等,即镜下无暇级(LC),极微瑕级(VVS),微瑕级(VS ),瑕疵级(SI)和重瑕疵级(P)。再可细分为VVS1、VVS2;VS1、VS2;SI1、SI2和P1、P2、P3。

3切工等级:分为三等,即“很好”、“好”和“一般”。

4克拉重量:钻石的重量是以克拉为单位的,1克拉等于02克(5克拉等于1克)。因为极大多数的钻石是小于1克拉的,为了说话方便起见(为了不说小数点),一般把1克拉分为100分(即001克拉等于1分),1--24分者称为“小钻”,25--99分者称为“中钻”,等于和大于100分者称为“大钻”。

上述“4C”的分级,都是经过专门机构里的专业培训考试合格的专业人员鉴定的,鉴定完毕后需亲笔签名,开具的鉴定证书需承担法律责

任。

一颗钻石的4C属于上等的,就是好的(优质的)钻石。所以,钻石的好坏优劣,与这颗钻石的产地无关!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出产钻石(如澳大利亚、南非、博茨瓦纳、俄罗斯、中国),每个地方的钻石,都有好的和差的。也就是说,某一颗南非产的钻石,不一定就是“好的”,我国辽宁或山东产的钻石,不一定都是差的。每一颗钻石的好与差,都是依据其“4C”来确定的,不是依据其出产地点来确定的。

一般珠宝首饰店方人员,往往向顾客介绍“我们这个钻石是南非钻”,其实这是一种误导。南非因为出产许多大颗粒的钻石而闻名于世,并不是南非产的每颗钻石都是好的。

所以,所说的“南非钻是世界上最好的钻石”,是不确切的。

世界上有切磨钻石质量好的加工中心:比利时的安特为普,美国的纽约,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中国的香港和印度的孟买。一般都认为比利时工是很好的。不要把以色列工当作是“以色列钻”!

“瑞士钻”,是一种根本不是钻石的仿冒产品。所以价格显得很便宜。就像“苏联钻”一样,根本不是钻石(是人造的立方氧化锆,社会上简称为“锆石”),价格也是很便宜的。

中国三大钻石产地:1、辽宁瓦房店:辽宁瓦房店的钻矿属于Kimb原生矿,高品质钻石,开采、回收控制严密;2、山东的蒙阴:山东省沂蒙地区为我国的大钻产区,曾开采出多颗上百克拉巨型钻;3、湖南沅江:湖南沅江品质较高,宝石级占比80-90%。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在我国的贵州和山东找到了金伯利岩和钻石原生矿床。在70年代又在辽宁的瓦房店找到了一个钻石原生矿床。

钻石形成原理

钻石是金刚石精加工而成的产品,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无色)。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就有人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

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国际鉴定标准是将钻石等级分为由高到低的DEFGHIJ。

国内有的鉴定机构只是笼统分为极白,优白,白。

大体对应为,国际上的DEF三级对应国内的极白,GH两级对应国内的优白,IJ两级对应的白。

所以白色这个级别算是钻石里颜色比较差的。不过这种钻石的性价比一般比较高,所以卖的是最多的。

呵呵你买的是强蓝荧光的钻石,证书上有标应该标有STRONG BULE,至于M开头的中和弱蓝对钻石的肉眼观测没什么影响。强蓝出现在颜色高的石头上由为明显,感觉钻石蒙蒙的有层若隐若现的朦胧感,因为实在紫外线下才会出现荧光效果。低颜色强蓝可以提升钻石正面的颜色,高色带事得其反。买的时候没注意4C外的标准了吧~

不过有些另类人好像还很喜欢这种朦胧的蓝。

所以在购买的时候强蓝STRONG BULE,还是在强光源下观测后能接受再买吧。至于中和弱可以忽视,高色最好还是不带。

还有老上的说净度,NONO,SI1应该不会有大面积的云状物,所以不会对亮度造成影响,切工即使是GOOD得也不会有他说的这种效果。只有强蓝才能出的效果哦

就问题补充回答!!!!!!!!!!!!!!!!!!!!!!!!~

- -!那我是上述的回答就是把你形容的效果理解错误了~

那你说那有个白点是很明显吗?,要是但无不是散状的应该是浅色包裹体,但是SI1即使有也应该是肉眼不易发现甚至不可见得。至于你说的太样子是白色的,我以为是荧光蓝形成的白雾状,现在明白你说的那种白,是不是不是你想象中的闪亮呢?呵呵,是不是钻石不是那种超级闪耀的,而是比较柔和的没有强火彩的晶体呢 ?要是在周围光源匀称,没有光点直射的情况下,这样子是正常的。你不放心你一到当地质检看下。应该是真品。至于要是能看到的白色包裹体,不晓得怎么出现在SI1里,SI2一下里可能会出现的。

但是具体是不是我说的这样你还是问下专业的质检部门他们会为你解释的。

钻石偏白或偏黄是钻石等级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颜色由D、E、F为透明无色,G-H为白色,I-J色会泛一点黄,K色以下**越来越深,而彩钻的价格会比D色的白钻贵几倍。

D、H表示钻石的色泽。D是最好的色泽,H比较一般。

钻石的颜色,从珍贵的无色、罕见的浅蓝、粉红到常见的微黄不等。钻石越透明无色,白光越能穿透,经折射和色散后更是缤纷多彩。

扩展资料:

物理性质

硬度

摩氏硬度10,新摩氏硬度15,显微硬度10000kg/mm2,显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比刚玉高150倍。金刚石硬度具有方向性,八面体晶面硬度大于菱形十二面体晶面硬度,菱形十二面体晶面硬度大于六面体晶面硬度。

依照摩氏硬度标准(Mohs hardness scale)共分10级,钻石(金刚石)为最高级第10级;如小刀其硬度约为55、铜币约为35至4、指甲约为2至3、玻璃硬度为6。

由于硬度最高,金刚石的切削和加工必须使用钻石粉或激光(比如532nm或者1064nm波长激光)来进行。金刚石的密度为352g/立方厘米,折射率为2417(在500纳米光波下),色散率为0044。

-钻石

国家标准的“优白”相当于GIA中F-G颜色等级,这个等级的钻石仍然被认为是无色级,属于高品质钻石。

GIA是将常见无色钻石的颜色划分成23个级别,并分别用D、E、F、G-Z等英文字母表示,而在某些国检钻石分级标准中还可以用文字来表示镶嵌钻石的颜色,GIA钻石颜色标准与这类国检颜色标准对应级别如下:

①D-E级:极白,又称作“特白”、“极亮白”、“净水色”。

D色:纯净无色、极透明,可见极淡的蓝色。

E色:纯净无色,极透明。

②F-G级:优白,又称作“亮白”。

F色:从任何角度观察均为无色透明。

G色:1ct以下的钻石从冠部、亭部观察均为无色透明,但1ct以上的钻石从亭部观察显示似有似无的黄(褐、灰)色调。

③H级:白

H色:白。1ct以下的钻石从冠部观察看不出任何颜色色调,从亭部观察,可见似有似无的黄(褐、灰)色调。

④I-J级:微黄(褐、灰)白,又称作“淡白”、“商业白”。

I色:1ct以下的钻石冠部观察无色,亭部观察呈微黄(褐、灰)色。

J色:1ct以下的钻石冠部观察近无色,亭部观察呈微黄(褐、灰)色。

⑤K-L级:浅黄(褐、灰)白。

K色:冠部观察呈浅黄(褐、灰)白色,亭部观察呈很浅的黄(褐、灰)白色。

L色:冠部观察呈浅黄(褐、灰)色,亭部观察呈浅黄(褐、灰)色。

⑥M-N级:浅黄(褐、灰)色。

M色:冠部观察呈浅黄(褐、灰)色,亭部观察带有明显的浅黄(褐、灰)色。

N色:从任何角度观察钻石均带有明显的浅黄(褐、灰)色。

钻石一般是通过火山爆发形成的,被岩浆带到地球的表面。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同时也会把一些相关的矿物掳获到地球表面。这些将是用来寻找钻石的的矿物,在同一土壤范围内,指示性矿物越多,找到钻石的机会就越大。

欣赏一颗钻石时,你看到的是久远的历史。钻石形成于很久很久以前地层的深处。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

经研究表明:地表以下100多分里处富含碳元素的矿层,在巨大的压力和大约1200摄氏度的环境下形成的钻石。绝大多数钻石的形成年代都在20亿到30亿年前,这种“炼狱”般的过程使分子的排列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乌黑的碳块变成令人惊异的透明钻石晶体,在钻石形成的过程中,有时会有其它的元素混进来,这就使天然钻石有多种颜色:从粉红到鲜红,从淡黄到天蓝。

火山爆发时形成的“上冲管道”是钻石聚集地。一般情况下,钻石开采矿是环绕这些管道修建的。管道的中间是钻石最密集的地方,离得越远钻石就越少。往往这些管状是成束出现的。但是,一些管状中基本上没有钻石,地质学家们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解开这个谜。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

大自然的腐蚀有时会风蚀这些管道。溪流、江河等会顺势把钻石带到河床或岸边。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 这是钻石存在的第二种形式,也是相当有价值的。可是对采矿者来说,它的吸引力远远没有第一种大。

钻石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也是最昂贵的 物质和财富。人类文明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发现和初步认识钻石却只有几百年,而真正揭开钻石内部奥秘的时间则更短。在此之前,伴随它的只是神话般的传说,具有宗教色 彩的崇拜和畏惧,同时又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如今,钻石再也不是那么神秘莫测,更不是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的珍品。它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今天人们更多地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藏于如此大的地下深处达亿万年之久的钻石晶体要重见天日,得有助于火山喷发,熔岩流将含有钻石的岩浆带入至地球近地表处,或长途迁徒淀于河流沙土之中。前者形成的是原生管状矿,后者形成的则为冲积矿。这些矿体历经艰辛开采后,还需经过多道处理遴选,才可从中获怪毛坯金刚石。毛坯金刚石中仅有20%左右可作首饰用途的钻坯,而大部分只能用于切割、研磨及抛光等工业用途上。有人曾粗略地估算过,要得到1ct重的钻石,起码要开采处理250吨矿石,采获率是相当低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0857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