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钻石上,一般分八大重要切工。
1、标准圆钻型切工(Round Brilliant Cut)
外形: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19年
市面上的钻石琢型一般都是标准圆钻型的。这种琢型共有58个小面。顶部的平面被称为台面,直径最大的部位为腰围,腰围以上为冠部,腰围以下为亭部。
1919年安特卫普切割师(Marcel Tolkowsky)通过光学计算,绘出了一个圆钻的切磨样式,能很好了反映火彩、光泽,这种切磨共包括台面、上腰和下腰小面、星小面、尖底共58个刻面,对25分以下的小钻则无尖底,共在57个刻面,从而奠定了标准圆钻型切割的基础。但一颗四尖的原石,按这样比率切割,损失的重量最多。因此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托考夫斯基切割比率为:平均腰围直径:100%台面:530%冠部高度:162%亭部高度431%冠部角度:34度30分亭部角度:40度45分这一切割比例奠定了钻石理想切工的基础。不同地区的切割比例有所差别。托考夫斯基切割也叫美国琢型,其他有德国琢型、欧洲琢型等。
2、椭圆形明亮型切工(Oval Brilliant Cut)
外形:椭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世纪
有领结效应。其原石留存率可达到50%至60%,适合长形八面体的钻石原石。也因为它可以保留钻石较高的质量,所以多用于许多重新切割的古代钻石
外形轮廓要求:肩部对称
3、梨形切工(Pear Brilliant Cut)
外形:梨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 也称为泪滴形切工(Tear Cut)或者坠形切工(Pendloque Cut) 有领结效应。
梨形切工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十分流行,历史上著名的钻石中有将近20%使用此种切工,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里南一号(Cullinan 1)。 此种切工适合加工一端边角有破损或者瑕疵的钻石原石。镶嵌时需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轮廓要求:两侧翼对称,尖角无缺损
4、榄尖形切工(Marquise Brilliant Cut)
外形:榄尖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法王路易十四时期
也译为马眼形切工或者舟形切工。 此种切工的钻石两端都呈尖角,形似果核,故名。有领结效应。
这种切工的原石留存率较低,其特色在两端尖角处,此处的包裹体能够被较好地遮掩,并且尖角处的闪亮度极高。镶嵌时需要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轮廓要求:尖角对称、无缺损
5、方形切工(Square Brilliant Cut)
外形:方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或 混合型
起源:上世纪中期,由比利时工匠发明,此种切工被不断完善,衍生出一系列改良形式。
由于其改良形式兼有阶梯型切工的特点,所以也可归类于混合型切工。
方形切工拥有方形或长方形外形,通常有76个刻面。但也有61个、101个刻面或144个刻面的。其中101刻面的方形明亮型切工为EFD钻石公司的注册专利切工,即公主方。
方形切工可多样化,但普遍冠部较浅,台面较大,亭部较深。
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高于其他明亮型切工方式,但不适用亭部较浅的钻坯。
尖角处和亭部刻面产生的亮度和闪烁降低了包裹体的可见度,也稍“提高”了钻石的颜色级别,并且同样重量的方形切工钻石与圆形切工钻石相比,外形显得要大15%左右。
方形的外形适合用于钻石紧密排列的无缝镶嵌,这是其他形状的钻石所无法做到的,但镶嵌时需要保护尖角。
6、心形切工(Heart Brilliant Cut)
外形:心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近代
钻石外形以对称得两个翼瓣、正中的凹槽和底部的尖角组成,似心形。
心形切工钻石全深较浅,适合形状不规则且整体较扁的钻石原石的,原处凹槽位置的包裹体可以被剔除,以提高钻石净度,但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较低。
心形钻石的外形评价主要注重两侧翼瓣对称、形状饱满。
7、祖母绿切工(Emerald Cut)
外形:矩形
切工:阶梯型
起源:古代
典型阶梯型切工的衍生加工方式,所有切面均平行或垂直于钻石的方形外腰围,外形呈矩形,亭部和冠部较扁,底尖收成线状。因常用于宝石祖母绿的加工,故名。
使用祖母绿切工的钻石,较难遮眼包裹体,适合净度较高、长方形、边角略带破损或包裹体的钻石原石,其原石留存率可达60%至70%之高。
外形轮廓要求:注意切去四角的大小、线面必须严格平行。
8、外形:矩形雷德恩切工(Radiant Cut)
切工:混合型
起源:1977年
Radiant切工发明于1977年,匠人希望综合祖母绿切工的优雅外形和圆形切工明亮度,而创出此种切工。
Radiant拥有长方形外形和切去的四角。它兼顾了祖母绿切工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状,也拥有如圆形灿烂型切工的优秀光芒表现。
Radiant切工适合略显长方,四角有破损和瑕疵的原石,原石留存率较高。
标准圆钻型切工:
标准圆钻型切工是波兰数学家马歇尔于1919年首先计算出理论上让钻石反射最大量光线的切割方程式。圆明亮型切工是由57或58个刻面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圆形切工也称理想式切工,顶部的平面被称为台面,直径最大的部位为腰围,腰围以上为冠部,腰围以下为亭部。托考夫斯基切割也叫美国琢型,其他有德国琢型、欧洲琢型等。
(1)直径(diameter) 即钻石腰部圆形水平面的直径。其中最大值称为最大直径,最小值称为最小直径,1/2(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值称为平均直径。单位为毫米(mm),精确至001。
(2)全深(total clepth) 即钻石台面至底尖之间的垂直距离。单位为毫米(mm),精确至001。
(3)腰(girdle) 即钻石中直径最大的圆周。而腰部厚度是指上腰平面与下腰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椭圆形明亮型切工(Oval Brilliant Cut)
外形:椭圆形
外形轮廓要求:肩部对称
切工特点: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世纪
有领结效应。其原石留存率可达到50%~60%,适合长形八面体的钻石原石。也因为它可以保留钻石较高的质量,所以多用于许多重新切割的古代钻石。
梨形切工(Pear Brilliant Cut):
外形:梨形
外形轮廓要求:两侧翼对称,尖角无缺损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
也称为泪滴形切工(Tear Cut)或者坠形切工(Pendloque Cut) 。有领结效应。
梨形切工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十分流行,历史上著名的钻石中有将近20%使用此种切工,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里南一号(Cullinan 1)。 此种切工适合加工一端边角有破损或者有瑕疵的钻石原石。镶嵌时需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榄尖形切工(Marquise Brilliant Cut):
外形:榄尖形
外形轮廓要求:尖角对称、无缺损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法王路易十四时期
也译为马眼钻或者舟形切工。 此种切工的钻石两端都呈尖角,形似果核,故名。有领结效应。
这种切工的原石留存率较低,其特色在两端尖角处,此处的包裹体能够被较好地遮掩,并且尖角处的闪亮度极高。镶嵌时需要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方形切工(Square Brilliant Cut):
外形:方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或 混合型
起源:上世纪中期,由比利时工匠发明。此种切工被不断完善,衍生出一系列改良形式。
由于其改良形式兼有阶梯型切工的特点,所以也可归类于混合型切工。
方形切工拥有方形或长方形外形,通常有76个刻面。但也有61个、101个刻面或144个刻面的。其中101刻面的方形明亮型切工为EFD钻石公司的注册专利切工,即公主方。
方形切工可多样化,但普遍冠部较浅,台面较大,亭部较深。
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高于其他明亮型切工方式,但不适用亭部较浅的钻坯。
尖角处和亭部刻面产生的亮度和闪烁降低了包裹体的可见度,也稍“提高”了钻石的颜色级别,并且同样重量的方形切工钻石与圆形切工钻石相比,外形显得要大15%左右。
方形的外形适合用于钻石紧密排列的无缝镶嵌,这是其他形状的钻石无法做到的,但镶嵌时需要保护尖角。
心形切工(Heart Brilliant Cut):
外形:心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近代
钻石外形以对称的两个翼瓣、正中的凹槽和底部的尖角组成,似心形。
心形切工钻石全深较浅,适合形状不规则且整体较扁的钻石原石,原处凹槽位置的包裹体可以被剔除,以提高钻石净度,但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较低。
心形钻石的外形评价主要注重两侧翼瓣对称、形状饱满。
祖母绿切工(Emerald Cut):
外形:矩形
切工:阶梯型
起源:古代
典型阶梯型切工的衍生加工方式,所有切面均平行或垂直于钻石的方形外腰围,外形呈矩形,亭部和冠部较扁,底尖收成线状。因常用于宝石祖母绿的加工,故名。
使用祖母绿切工的钻石,较难遮掩包裹体,适合净度较高、长方形、边角略带破损或包裹体的钻石原石,其原石留存率可达60%~70%之高。
外形轮廓要求:注意切去四角的大小、线面必须严格平行。
Radiant切工(Radiant Cut):
外形:矩形
切工:混合型
起源:1977年
Radiant切工发明于1977年,匠人希望综合祖母绿切工的优雅外形和圆形切工的明亮度,而创出此种切工。
Radiant拥有长方形外形和切去的四角。它兼顾了祖母绿切工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状,也拥有如圆形灿烂型切工的优秀光芒表现。Radiant切工适合略显长方、四角有破损和瑕疵的原石,原石留存率较高。
镶嵌时至少应以四爪镶嵌的形式来固定四个被切除尖角的部分,以保证镶嵌的牢固安全。
垫型切工(Cushion Cut)又称为枕型切工:
外形:矩形圆角
切工:明亮型/灿烂古典型
起源:1977年
垫型切工有58个切面,是现在明亮型切工的前身。其台面较小,其他切面更大,钻石腰围较薄,整体较扁平,并且底尖被加工成一个小切面,从台面观察钻石内部可见一个“空洞”。相较现代明亮型切工,垫型切工的钻石拥有更高的散射火彩。
正是由于钻石出色的切割工艺,才使得,一颗金刚石散发出迷人的光芒。让无数女性为之倾倒。那么钻石的切割工艺有哪些,钻石切割形状有哪些呢?
钻石的切割工艺钻石切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钻石的外观,特别是影响钻石释放的火彩。因此,消费者在追求克拉重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切工的好坏。通常来说,切工比率越接近完美,钻石越能充分地反射、折射光线,钻石也就越璀璨、越美丽。
1、标准圆钻型切工(Round Brilliant Cut)
外形: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19年
市面上的钻石琢型一般都是标准圆钻型的。这种琢型共有58个小面。顶部的平面被称为台面,直径最大的部位为腰围,腰围以上为冠部,腰围以下为亭部。
1919年安特卫普切割师(Marcel Tolkowsky)通过光学计算,绘出了一个圆钻的切磨样式,能很好了反映火彩、光泽,这种切磨共包括台面、上腰和下腰小面、星小面、尖底共58个刻面,对25分以下的小钻则无尖底,共在57个刻面,从而奠定了标准圆钻型切割的基础。但一颗四尖的原石,按这样比率切割,损失的重量最多。因此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托考夫斯基切割比率为:平均腰围直径:100%台面:530%冠部高度:162%亭部高度:431%冠部角度:34度30分亭部角度:40度45分这一切割比例奠定了钻石理想切工的基础。不同地区的切割比例有所差别。托考夫斯基切割也叫美国琢型,其他有德国琢型、欧洲琢型等。
2、椭圆形明亮型切工(Oval Brilliant Cut)
外形:椭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世纪
有领结效应。其原石留存率可达到50%至60%,适合长形八面体的钻石原石。也因为它可以保留钻石较高的质量,所以多用于许多重新切割的古代钻石
3、梨形切工(Pear Brilliant Cut)
外形:梨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 也称为泪滴形切工(Tear Cut)或者坠形切工(Pendloque Cut) 有领结效应。
梨形切工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十分流行,历史上著名的钻石中有将近20%使用此种切工,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里南一号(Cullinan 1)。 此种切工适合加工一端边角有破损或者瑕疵的钻石原石。镶嵌时需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轮廓要求:两侧翼对称,尖角无缺损。
4、榄尖形切工(Marquise Brilliant Cut)
外形:榄尖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法王路易十四时期
也译为舟形切工。此种切工的钻石两端都呈尖角,形似果核,故名。有领结效应。
这种切工的原石留存率较低,其特色在两端尖角处,此处的包裹体能够被较好地遮掩,并且尖角处的闪亮度极高。镶嵌时需要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5、方形切工(Square Brilliant Cut)
外形:方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或 混合型
起源:上世纪中期,由比利时工匠发明,此种切工被不断完善,衍生出一系列改良形式。由于其改良形式兼有阶梯型切工的特点,所以也可归类于混合型切工。
方形切工拥有方形或长方形外形,通常有76个刻面。但也有61个、101个刻面或144个刻面的。其中101刻面的方形明亮型切工为EFD钻石公司的注册专利切工,即公主方。
方形切工可多样化,但普遍冠部较浅,台面较大,亭部较深。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高于其他明亮型切工方式,但不适用亭部较浅的钻坯。
尖角处和亭部刻面产生的亮度和闪烁降低了包裹体的可见度,也稍“提高”了钻石的颜色级别,并且同样重量的方形切工钻石与圆形切工钻石相比,外形显得要大15%左右。
6、心形切工(Heart Brilliant Cut)
外形:心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近代
钻石外形以对称得两个翼瓣、正中的凹槽和底部的尖角组成,似心形。
心形切工钻石全深较浅,适合形状不规则且整体较扁的钻石原石的,原处凹槽位置的包裹体可以被剔除,以提高钻石净度,但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较低。
7、祖母绿切工(Emerald Cut)
外形:矩形
切工:阶梯型
起源:古代
典型阶梯型切工的衍生加工方式,所有切面均平行或垂直于钻石的方形外腰围,外形呈矩形,亭部和冠部较扁,底尖收成线状。因常用于宝石祖母绿的加工,故名。
使用祖母绿切工的钻石,较难遮眼包裹体,适合净度较高、长方形、边角略带破损或包裹体的钻石原石,其原石留存率可达60%至70%之高。
8、雷德恩切工(Radiant Cut)
外形:矩形
切工:混合型
起源:1977年
Radiant切工发明于1977年,匠人希望综合祖母绿切工的优雅外形和圆形切工明亮度,而创出此种切工。
Radiant拥有长方形外形和切去的四角。它兼顾了祖母绿切工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状,也拥有如圆形灿烂型切工的优秀光芒表现。
Radiant切工适合略显长方,四角有破损和瑕疵的原石,原石留存率较高。
9、垫型切工(Cushion Cut)
外形:矩形圆角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古典
起源:1977年
又称为“枕型”切工(Pillow Cut)。
垫型切工有58个切面,是现在明亮型切工的前身。相较而言:其台面较小,其他切面更大,钻石腰围较薄,整体较扁平,并且底尖被加工成一个小切面,则从台面观察钻石内部可见一个“空洞”。
垫型切工流传于19世纪至20世纪,是经过多次发展和改良形成的切割方式,在此之前钻石经过了几次改型,从1830年起,钻石有将近一世纪的时间运用且只运用这种切工,包括许多世界闻名的钻石,如:Hope、Regent等。
邱比特车工(俗称八心八箭)
车工切磨比(PROPORTION),决定钻石亮度,现今流行的八心八箭邱比特车工则着重于钻石对称性(SYMMETRY)因此会有明显的八心八箭特征,
但仅有对称性(SYMMETRY),切磨比例(PROPORTION)却不良的钻石,光泽肯定不好,因此有八心八箭并不代表一定是好的钻石车工,请各位特别注意。
颜色与净度
颜色等级通常为"H"级以上(包括H);
净度等级则以"VS"以上(包括VS)因为"VS"为细微内含物, 肉眼不可见 ,不影响火光、安全、及具备美观性。
钻石是从四个方面(4C)去进行评价的:
重量
钻石以克拉计重,一克拉标准重为 02克,每一克拉为100分,一颗25分的钻石,也可称为025克拉。钻石计价为克拉单价×重量=价钱。克拉单价会随着重量而改变,如:
1克拉单价=5万元 总价= 5万元×100ct=约合5万元
2克拉单价=10万元 总价=10万元×200ct=约合20万元 (非5万元×200ct=约合10万元 )
钻石的价值是与其重量的平方成正比关系,同样级别的钻石,其重量分数越大,则其价值越高,某些分数线上的价格要比一般分数线上的价格差别更大,如49分钻与50分钻,
99分钻与100分钻,它们相差的价格要分别比48分钻与49分钻、98分钻与99分钻之间相差的价格大。购买时按照你的经济实力,越大的钻石其保值、增值的潜力越大,
特别是50分以上的钻石。钻石的重量常以克拉数表示,商贸上常用3位有效数值表示,如“0275”表示0275克拉,未镶嵌的钻石可用电子天平直接测重,
已镶嵌的只能以打在镶金上的钢印做参考,这就是为什么要到信誉好的商家购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并不排除钻石“缺克少分”的现象。
净度、颜色
净度越高,价格越高,颜色越白,价格越高。按照国家标准,根据中国国情,制定了镶嵌钻石(010ct~100ct)的品质等级表,如下:
LC 无瑕
VVS 极微瑕
VS 微瑕
SI 瑕疵
P 重瑕疵
优,白 E F G
白 H I J
浅黄白 K L M N
切工
切工的好坏对钻石的价格影响很大,一个好的切工与一个差的切工的差价约在30%左右,甚至于更多,另外切工还影响着火彩、闪烁、亮度等。因此切工不可谓不重要。
再根据下面的“钻石切工表”即可挑选出合适的亭深比的钻石,同时注意观察阴影部分越规则越好,越不规则表明在亭部投影的台面各个刻面也不规则。亭部呈黑底效应或呈鱼眼效应的钻石都是属于切工很差的钻石,有时无须放大镜就能观察到。
钻石切工比率及角度分级表(%)
一般 好 很好 好 一般
台宽比 ≤50 51~52 53~66 67~70 ≥71
冠高比 ≤85 9~105 11~16 165~18 ≥185
腰厚比 0~05 1~15 2~45 5~75 ≥8
亭深比 ≤395 40~41 415~45 455~465 ≥47
底尖比 2 2~4 >4
全深比 ≤525 530~555 56~635 640~665 ≥670
冠角 ≤269b 270b~306b 307b~377b 378b~406b ≥407b
琢形
琢形是指钻石的切割的形状,由于钻石是天然结晶矿物,结晶出来的形状有多种,另外在形成过程中还会受到地质作用的破坏,因此开采的钻石原石形状各异,加之钻石昂贵,因此切割时常常根据其形状来加工,以充分利用,这样加工的钻石有多种多样,通常分为两大类:圆钻和异形钻,市面上的钻石最常见的是标准形圆钻切工,有57面。
异形钻又称花式切工,主要包括八种:马眼钻、椭圆钻、心形钻、梨形钻、公主钻、祖母绿钻、长方钻、玫瑰钻等,对于花工切工钻石来说,重要的并不是它的切割比例,而是它的对称性,因此购买这种切工的钻石时,主要看钻石的对称性。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马眼钻:
马眼钻又称橄榄钻,马眼钻在现代钻石磨工中有“琢形王后”之称,按照理想比例加工的马眼钻,其出火胜过所有琢形的钻石,由于市面上的异形钻很少,因此对马眼钻的挑选不象圆形钻的要求那么高,净度、颜色可参考圆形钻,切工主要考虑长宽比的要求,一般长宽比在175:1-225:1为最好,全深比一般在60%左右,肩部不能太高,腰围不能太尖,从台而看去,腰围呈圆弧形,如图,两边对称性要好,另外用放大镜观察亭部常有黑色阴影,称为“领结效应”,“领结效应”越不明显越好。
2、椭圆钻:
椭圆钻也是一种曾经风行一时的一种琢形,长宽比应在133:1-17:1左右,全深比在60%-65%左右,另外其肩部也不能太高。
3、心形钻:
心形钻的款式来源于古印度,标准的心形钻有63个面,长宽比正常为1:1,从台面看去,两肩应呈圆弧形,不应有尖角。
4、梨形钻:
梨形钻琢形又称泪滴形,也曾是一种很流形的琢形,长宽比应在15:1-175:1,肩部也不能太高,如图。
5、祖母绿型钻:
祖母绿型钻是一种倒角的多边形切工,呈阶梯状,可以有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等,是仅次于圆形钻的一种最流行的一种琢形,标准的琢形有58个面,这种切工的钻石,容易看到内部的包体,因此对净度的要求较高,另外出火也较差。
6、公主型钻:
公主型钻一般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冠部瓣面呈放射状,底部瓣面呈山峰状,通常有57个瓣面。
7、长方钻:
长方型钻整体呈长条形,侧重于根据形状,其长宽比没有多大限制,通常用于小钻,可做群镶,可做配钻。
8、玫瑰型钻:
玫瑰型钻有很多系列,最常见的是称作“时尚玫瑰”的圆刻面型钻,这种切工出火较差,
加工时主要是考虑保重,主要以小钻为主,国外名表中的镶钻通常以这种琢形为主。
标准圆钻型切工是波兰数学家马歇尔于1919年首先计算出理论上让钻石反射最大量光线的切割方程式。圆明亮型切工是由57或58个刻面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圆形切工也称理想式切工,顶部的平面被称为台面,直径最大的部位为腰围,腰围以上为冠部,腰围以下为亭部。托考夫斯基切割也叫美国琢型,其他有德国琢型、欧洲琢型等。
1直径(diameter) 即钻石腰部圆形水平面的直径。其中最大值称为最大直径,最小值称为最小直径,1/2(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值称为平均直径。单位为毫米(mm),精确至001。
2全深(total clepth) 即钻石台面至底尖之间的垂直距离。单位为毫米(mm),精确至001。
3腰(girdle) 即钻石中直径最大的圆周。而腰部厚度是指上腰平面与下腰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外形:椭圆形
外形轮廓要求:肩部对称
切工特点: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世纪
有领结效应。其原石留存率可达到50%~60%,适合长形八面体的钻石原石。也因为它可以保留钻石较高的质量,所以多用于许多重新切割的古代钻石。 外形:梨形
外形轮廓要求:两侧翼对称,尖角无缺损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
也称为泪滴形切工(Tear Cut)或者坠形切工(Pendloque Cut) ,有领结效应。
梨形切工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十分流行,历史上著名的钻石中有将近20%使用此种切工,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里南一号(Cullinan 1)。 此种切工适合加工一端边角有破损或者有瑕疵的钻石原石。镶嵌时需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榄尖形
外形轮廓要求:尖角对称、无缺损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法王路易十四时期
也译为马眼钻或者舟形切工。 此种切工的钻石两端都呈尖角,形似果核,故名。有领结效应。
这种切工的原石留存率较低,其特色在两端尖角处,此处的包裹体能够被较好地遮掩,并且尖角处的闪亮度极高。镶嵌时需要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方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或混合型
起源:上世纪中期,由比利时工匠发明。此种切工被不断完善,衍生出一系列改良形式。
由于其改良形式兼有阶梯型切工的特点,所以也可归类于混合型切工。
方形切工拥有方形或长方形外形,通常有76个刻面。但也有61个、101个刻面或144个刻面的。其中101刻面的方形明亮型切工为EFD。钻石公司的注册专利切工,即公主方。
方形切工可多样化,但普遍冠部较浅,台面较大,亭部较深。
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高于其他明亮型切工方式,但不适用亭部较浅的钻坯。
尖角处和亭部刻面产生的亮度和闪烁降低了包裹体的可见度,也稍“提高”了钻石的颜色级别,并且同样重量的方形切工钻石与圆形切工钻石相比,外形显得要大15%左右。
方形的外形适合用于钻石紧密排列的无缝镶嵌,这是其他形状的钻石无法做到的,但镶嵌时需要保护尖角。 外形:心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近代
钻石外形以对称的两个翼瓣、正中的凹槽和底部的尖角组成,似心形。
心形切工钻石全深较浅,适合形状不规则且整体较扁的钻石原石,原处凹槽位置的包裹体可以被剔除,以提高钻石净度,但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较低。
心形钻石的外形评价主要注重两侧翼瓣对称、形状饱满。 外形:矩形
切工:阶梯型
起源:古代
典型阶梯型切工的衍生加工方式,所有切面均平行或垂直于钻石的方形外腰围,外形呈矩形,亭部和冠部较扁,底尖收成线状。因常用于宝石祖母绿的加工,故名。
使用祖母绿切工的钻石,较难遮掩包裹体,适合净度较高、长方形、边角略带破损或包裹体的钻石原石,其原石留存率可达60%~70%之高。
外形轮廓要求:注意切去四角的大小、线面必须严格平行。
Radiant切工(Radiant Cut):
外形:矩形
切工:混合型
起源:1977年
Radiant切工发明于1977年,匠人希望综合祖母绿切工的优雅外形和圆形切工的明亮度,而创出此种切工。
Radiant拥有长方形外形和切去的四角。它兼顾了祖母绿切工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状,也拥有如圆形灿烂型切工的优秀光芒表现。Radiant切工适合略显长方、四角有破损和瑕疵的原石,原石留存率较高。
镶嵌时至少应以四爪镶嵌的形式来固定四个被切除尖角的部分,以保证镶嵌的牢固安全。 垫型切工(Cushion Cut)又称为枕型切工:
外形:矩形圆角
切工:明亮型/灿烂古典型
起源:1977年
垫型切工有58个切面,是明亮型切工的前身。其台面较小,其他切面更大,钻石腰围较薄,整体较扁平,并且底尖被加工成一个小切面,从台面观察钻石内部可见一个“空洞”。相较现代明亮型切工,垫型切工的钻石拥有更高的散射火彩。
关于钻石切工,一般分八大重要切工。
1、标准圆钻型切工(Round Brilliant Cut)
外形: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19年
市面上的钻石琢型一般都是标准圆钻型的。这种琢型共有58个小面。顶部的平面被称为台面,直径最大的部位为腰围,腰围以上为冠部,腰围以下为亭部。
1919年安特卫普切割师(Marcel Tolkowsky)通过光学计算,绘出了一个圆钻的切磨样式,能很好了反映火彩、光泽,这种切磨共包括台面、上腰和下腰小面、星小面、尖底共58个刻面,对25分以下的小钻则无尖底,共在57个刻面,从而奠定了标准圆钻型切割的基础。但一颗四尖的原石,按这样比率切割,损失的重量最多。因此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托考夫斯基切割比率为:平均腰围直径:100%台面:530%冠部高度:162%亭部高度431%冠部角度:34度30分亭部角度:40度45分这一切割比例奠定了钻石理想切工的基础。不同地区的切割比例有所差别。托考夫斯基切割也叫美国琢型,其他有德国琢型、欧洲琢型等。
2、椭圆形明亮型切工(Oval Brilliant Cut)
外形:椭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世纪
有领结效应。其原石留存率可达到50%至60%,适合长形八面体的钻石原石。也因为它可以保留钻石较高的质量,所以多用于许多重新切割的古代钻石
外形轮廓要求:肩部对称
3、梨形切工(Pear Brilliant Cut)
外形:梨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 也称为泪滴形切工(Tear Cut)或者坠形切工(Pendloque Cut) 有领结效应。
梨形切工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十分流行,历史上著名的钻石中有将近20%使用此种切工,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里南一号(Cullinan 1)。 此种切工适合加工一端边角有破损或者瑕疵的钻石原石。镶嵌时需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轮廓要求:两侧翼对称,尖角无缺损
4、榄尖形切工(Marquise Brilliant Cut)
外形:榄尖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法王路易十四时期
也译为马眼形切工或者舟形切工。 此种切工的钻石两端都呈尖角,形似果核,故名。有领结效应。
这种切工的原石留存率较低,其特色在两端尖角处,此处的包裹体能够被较好地遮掩,并且尖角处的闪亮度极高。镶嵌时需要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轮廓要求:尖角对称、无缺损
5、方形切工(Square Brilliant Cut)
外形:方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或 混合型
起源:上世纪中期,由比利时工匠发明,此种切工被不断完善,衍生出一系列改良形式。
由于其改良形式兼有阶梯型切工的特点,所以也可归类于混合型切工。
方形切工拥有方形或长方形外形,通常有76个刻面。但也有61个、101个刻面或144个刻面的。其中101刻面的方形明亮型切工为EFD钻石公司的注册专利切工,即公主方。
方形切工可多样化,但普遍冠部较浅,台面较大,亭部较深。
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高于其他明亮型切工方式,但不适用亭部较浅的钻坯。
尖角处和亭部刻面产生的亮度和闪烁降低了包裹体的可见度,也稍“提高”了钻石的颜色级别,并且同样重量的方形切工钻石与圆形切工钻石相比,外形显得要大15%左右。
方形的外形适合用于钻石紧密排列的无缝镶嵌,这是其他形状的钻石所无法做到的,但镶嵌时需要保护尖角。
6、心形切工(Heart Brilliant Cut)
外形:心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近代
钻石外形以对称得两个翼瓣、正中的凹槽和底部的尖角组成,似心形。
心形切工钻石全深较浅,适合形状不规则且整体较扁的钻石原石的,原处凹槽位置的包裹体可以被剔除,以提高钻石净度,但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较低。
心形钻石的外形评价主要注重两侧翼瓣对称、形状饱满。
7、祖母绿切工(Emerald Cut)
外形:矩形
切工:阶梯型
起源:古代
典型阶梯型切工的衍生加工方式,所有切面均平行或垂直于钻石的方形外腰围,外形呈矩形,亭部和冠部较扁,底尖收成线状。因常用于宝石祖母绿的加工,故名。
使用祖母绿切工的钻石,较难遮眼包裹体,适合净度较高、长方形、边角略带破损或包裹体的钻石原石,其原石留存率可达60%至70%之高。
外形轮廓要求:注意切去四角的大小、线面必须严格平行。
8、外形:矩形雷德恩切工(Radiant Cut)
切工:混合型
起源:1977年
Radiant切工发明于1977年,匠人希望综合祖母绿切工的优雅外形和圆形切工明亮度,而创出此种切工。
Radiant拥有长方形外形和切去的四角。它兼顾了祖母绿切工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状,也拥有如圆形灿烂型切工的优秀光芒表现。
Radiant切工适合略显长方,四角有破损和瑕疵的原石,原石留存率较高。
水滴形钻石:
1、水滴形钻石的正式名称是“梨形改良明亮式切工”,它在商业上又称水滴形,是由法语“Pendeloque”(释义:垂吊)变化而来的。切割的宝石外形一端为圆弧状,另一端则形成具有锐角的尾端,刻面的排列方式由圆形明亮式改良而成。它像一颗晶莹剔透的泪珠,据说是爱神丘比特的眼泪,凡是见到它的情侣,都会得到天神保佑,从此恩爱相守。
2 历史悠久
水滴形切工起源于17世纪,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就十分流行,世界名钻中大概有20%都选择了此种切工,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里南,它一共磨成了9粒大钻石其中3粒都是采用水滴形切割,分别是库里南一号、三号和九号,可以想象它是多么惹人喜爱;除此以外还有理查德·伯顿送给伊丽莎白·泰勒的水滴形戒指;更有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将一颗水滴形的传奇钻石Beau Sancy,赠予了玛丽·麦迪奇皇后……从古至今,它都披上爱情的光芒,闪耀着恋人们的心,也就难怪成为Angelababy的婚戒之选了。
3 气质优雅
水滴形钻石象征着典雅而沉稳的个性,保留了圆钻的华丽光彩,又在形式上显得更为独特。佩戴时把最胖的梨肚位置冲向手背,尖头向外,能修饰手型显手长。更好的是在同等克拉的前提下,梨形钻石会比其他切割显得更大喔,让你分分钟变土豪。典型的水滴形钻石冠部有1个不规则的八边形台面、8个较大的四边形刻面和24个三角形刻面,亭部有8个较大的四边形刻面,它们分布在宝石的中心,组成一个星形,其四周为16个三角形刻面。挑选水滴形钻石时,肩部不能过高或过低,对称性要好,长宽比率应为145-170,全深比为57%-65%,台宽比为52%-64%。
4 拍卖宠儿
珠宝拍卖中的钻石成交记录,水滴形钻石也是最受欢迎的品种
梨型钻石
梨形钻石钻石上方呈尖状、下端圆形,又被称之外泪滴形钻石,比椭圆形钻石更有棱角,更祖母绿钻石更时尚,独特美感使梨形钻石在市场格外走俏
外形:梨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 也称为泪滴形切工(Tear Cut)或者坠形切工(Pendloque Cut)有领结效应。
梨形切工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十分流行,历史上著名的钻石中有将近20%使用此种切工,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里南一号(Cul li nan 1)。此种切工适合加工一端边角有破损或者瑕疵的钻石原石。镶嵌时需注意尖角处得保护。外形轮廓要求:两侧翼对称
梨形钻身世
梨形钻石,又称水滴形,是由法语“Pendeloque”(释义:垂吊)变化而来的,据说梨形的钻石,是爱神丘比特的眼泪,凡是能看到她的情侣,一定会受到天神的保佑,恩恩爱爱,不离不弃。
关于梨形钻石
梨型切工在中国内地市场上倒是不多见,梨型又称泪滴形,这种切工最适合做吊坠和耳钉,泪滴一般的优雅造型有一种天然的灵动感,女星伊丽莎白泰勒曾是梨形钻石的疯狂者,1969年,纽约的拍卖6942克拉的名为“卡地亚”的梨形钻石,是当时价格最高的钻石,伊丽莎白泰勒志在必得,她的丈夫花费110万美金买下。
梨形钻石推荐手型——娇小型
梨形钻石适合优雅、软柔无骨的手型,赋予女性的气质,它泪滴的形状可以令新娘的手指看起来非常修长动人。
“梨形钻”星座女人狮子座、水瓶座
性情活动擅长应酬交际的狮子座与重感情的水瓶座
梨型钻石适合活泼外向、容易适应新环境、处事态度成熟者。
性情活跃,擅长应酬交际的狮子座,和凡事先考虑他人立场,为朋友尽心尽力且重感情的水瓶座,好似梨形钻石一端浑圆,一端收窄成一点般深富魅力。以宽大胸怀付出爱心的狮子座,婚后绝对是值得依赖的伴侣,对工作热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顺利成功;而博爱却非滥情的水瓶座,喜欢接触新事物,对美感特别灵敏,拥有艺术家的气质与独到眼光。狮子座和水瓶座所呈现的特质,就像梨形钻石散发出耀眼动人的无限光采。
“梨形钻石”血型女人——AB
通常,AB型的人厌恶忧郁、纠缠不清的关系,是不折不扣 的合理主义者,容易对陌生的世界或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而 “随心所欲”也是其人生观的一大特点之一,这和水滴状的梨 形 钻石有关,它无孔不入,依环境而变化,是AB型如水般不受拘束的性格最佳写照。
亲睐“梨形钻”的名人:伊丽莎白•泰勒
966年,美国宝石商哈里温斯顿买到了一颗重24080克拉的优等钻石原石,并把它打磨成杏仁般大小、重6942克拉的梨形饰钻。接着,他将钻石卖给美国女富翁哈里特艾姆斯夫人。两年后,这位夫人又将钻石拿到纽约的苏思比帕克伯内特拍卖行出售。伊丽莎白泰勒的丈夫理查德伯顿对这颗梨形饰钻发生了兴趣,他花了110万美元买下这颗钻石,并将它命名为“伊丽莎白泰勒”钻石。之前,他还曾买过一颗原属德国重工业之王克鲁普家族所有的重3314克拉的饰钻送给玉婆。
1970年,泰勒戴着“伊丽莎白泰勒”钻石吊坠出席奥斯卡颁奖礼,一举攻占了第二天全美国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全球最大梨形钻石
科拉落日石(The Cora Sun-Drop)是一枚110克拉的梨子状的金**钻石。由于巨大的体积和完美的色泽,几乎不可能为其估价。
科拉落日石它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金**梨形钻石。超过100克拉的钻石在历史上非常罕见,而金黄颜色表示钻石碳结构当中的氮含量非常低,如此饱满的色泽在钻石当中更是少有经过全球最具规模的纽约钻石公司Cora International打磨及切割后,它才成为闪烁生辉、金光灿烂的**巨钻。
科拉落日石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将于2011年2月26日展出这枚科拉落日石。这颗钻石是由美国知名钻石生产商科拉国际(Cora International)租借给博物馆的。 名模杰瑞·霍尔被它的绚丽夺目深深吸引住
科拉落日石重110克拉,几乎跟杰瑞的大拇指一样大,它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金**梨形钻石。这颗钻石由美国知名钻石生产商科拉国际(Cora International)租借给该博物馆,要于25日在“宝物区(Vault)”进行限时展出的。这颗钻石与众不同的金**表明它的碳结构里的氮含量非常低。色泽如此饱满的钻石,在天然钻石中实属罕见,它的重量超过100克拉,这么大的钻石非常罕见,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