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翡翠的种水就是按常理来推断的,很容易判断。玻璃种——翡翠透明得像玻璃一样,光泽度高,几乎没杂质。当然有色的也叫玻璃种,譬如说翠色玻璃种,紫色玻璃种等,种和色是两个概念,不是所有玻璃种都是无色透明的,注意区别。冰种——也透亮,但就像冰块一样,里面看得到冰渣。糯种——糯米捣碎后的那种半透明状态。豆种——肉眼可以看到由细小的豆粒一样的晶体构成。这么形容你清楚了吧?如有疑问还望继续追问。
鉴别方法
1、看光泽
一块好的“冰种翡翠”,必须具备着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尽管它没有白玉般温润的油脂光泽,却有玻璃光泽的闪耀;而一些不良商家处理过的翡翠,不仅表面光泽看起来很不自然,而有些的是直接没有玻璃光泽可言。
2、看翠性
“翠性”是天然翡翠独有的,是其他任何玉石都看不到的。一般的“冰种翡翠”,不管是其翡翠原料还是成品也好,只要在抛光面上认真地观察,是可以看到如花斑般的变斑晶交织结构,而用玻璃、瓷料等制成的伪品是没有这种“翠性”特征得。
3、听声响
一般情况下,轻轻地敲击天然的“冰种翡翠”会发的声音会较洪亮且清脆悦耳;可经过处理过的翡翠或伪品,微微的碰撞后,会发出很沉闷的声音。其实,只要用心听,还是能听得出差别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听声音”来鉴别冰种翡翠真假,并不是所有的冰种翡翠都适用,只有“冰种翡翠手镯”较适合。
4、掂轻重
“掂轻重”这个方法是最简单、直接的了。只要拿在手上掂量就行了,一般天然的翡翠掂起来都会有压手感,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在市面上,一般不良商家习惯拿水沫子来假充冰种翡翠。这个得注意了,正常情况下,水沫子的比重是要比冰种翡翠轻很得多的,拿在手是轻飘飘的。
扩展资料
评估方法
颜色是评价翡翠的第一因素,好的颜色要达到的标准是:正、浓、阳、均。
正:就是指色调的范围,根据主色与次色的比例而定,就是说要纯正的绿色,不要混有其他的颜色。例如油青中常有混油蓝色、价值就会降低。
浓:指颜色的深浅,就翡翠绿色来讲浓度最好在70%~80%之间,90%已经为过浓了。
阳:是指翡翠颜色的鲜阳明亮程度,翡翠的明亮程度主要是由于翡翠含绿色和黑色或灰色的比例来决定的。绿色比例多颜色会明亮,若含黑或灰色多了,颜色就灰暗了,行家往往采取形象的方法来表示颜色的鲜阳。例如:黄杨绿、鹦鹉绿、葱心绿、辣椒绿、都是指鲜阳的颜色。而菠菜绿、油青绿、江水绿、黑绿,则指颜色沉闷的暗绿色。
越鲜阳的翡翠,自然价值越高。
均:是指翡翠的颜色分布的均匀度。翡翠的颜色一般分布都是不均匀的,如能得到颜色分布均匀的翡翠实在也不是容易的事。
最佳的颜色:应该是绿色纯正、绿色浓度在70%~80%、颜阳明亮、颜色分布均匀,这类高档翡翠,行家习惯称为老坑种。
①看颜色
看颜色是否纯正、浓艳、均匀,并用聚光手电筒检查是否有隐藏的杂色。以颜色浓艳、纯正、均匀,杂质微小者为佳。翡翠中翠绿色具有较高的价位,其次为红色、紫色。绿色中又以鲜嫩、略带**调的含三分水的秧苗绿(又称“杨淼”绿)为最佳,其次为宝石绿、江水绿、油绿,均以绿分布均匀者好。
②观察透明度
在强光下观察,透明度愈高愈好。
③听声音
敲击声清脆悦耳者为佳。
④对光观察
对光观察,翡翠中有其他矿物颗粒的闪光(即翠性),并常有团块状白花,称石花。两者均以少为好。
⑤看裂痕和黑斑
裂痕有的是原矿中存在的,也有的是加工造成的,以少为好;黑斑是翡翠中各处的黑色斑点,也以少而小为好。
⑥看加工水平
以表面平滑、抛光好、形态正为佳。
冰种翡翠保养与注意事项:
翡翠首饰应该单件存放,避免受到碰撞、摩擦。
玻璃种翡翠质地纯净、细腻、无杂质、棉纹、敲击翠体音质清脆。玻璃种翡翠矿物结晶颗粒呈显微细粒状,粒度均匀一致,晶粒最小的平均粒径可小于001毫米,以此计算,在1平方毫米的面积上均匀分布有10000个矿物颗粒,因此肉眼观察不可能有颗粒感更无脆性。
“玉料质地纯净、细腻,无裂棉纹,敲击翠体音质清脆”,颇符合玉质金声的传统说法。玉石透明度高,玻璃光泽,给人的整体感觉就像玻璃一样清澈透明,所以称为“玻璃种”。
一般情况下,玻璃种均出自老坑,所以行业中也常称其为“老坑玻璃种”。老坑玻璃种是山川大地亿万年之精华,历史上所谓的“帝王绿翡翠”就大多属于老坑玻璃种。
冰种翡翠质地非常透明,可见内部交织纤维结构,微晶部份肉眼不可分辨,透明度好,棉质与结构清晰分明。但比起玻璃种翡翠的纯净而言,冰种翡翠要稍差一些,内部若有细微杂质都暴露无疑,而冰种翡翠的透明度则退而居其次,虽然也很透明,但毕竟杂质稍多。你也可以想像一块快要融化的冰是晶莹剔透的,好的冰种翡翠就是这样的。
冰种翡翠中质量最好,透明度最高的常被同行称为高冰种,意思是指冰种中最好的一种,但又未能达到玻璃种的程度。"高冰种"在专业上很难定义,但是在商业中却经常出现,也许人们认为仅根据名称还不足以分清它们的区别吧。
冰种翡翠看上去也有纯净透明的品质,与玻璃种不同的是,它只有三分温润,却有七分冰冷。虽然冰种翡翠不如玻璃种翡翠那样珍贵,但实际生活中,除去商业原因,真正的冰种翡翠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再细分还有油青种、白底青种、豆种、铁龙生种(有的地方也叫天龙生种)等等。以上几种是市面上常见的种类。为了让喜欢翡翠的人们首先在视觉上对翡翠有个了解,我引用了一些商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玻璃种,顾名思义,就是像玻璃一样透明度极高的翡翠,玉质(肉质)细腻,很难看到内部的纤维结构。比较纯净,杂质极少,也会有棉(一般为点状或絮状)当然一点棉都没有的价值会更高。透明度也不能完全和玻璃一样,这里只是类比。玻璃种翡翠价值最高,数量相对其他种的翡翠来说比较少。玻璃种翡翠也有不同的颜色,比如白,蓝,绿等。有飘翠(也叫飘花)的比较珍贵,飘翠(飘花)也分蓝色和绿色,如果是满绿色的玻璃种,而且绿色绿得正,就极为珍贵,是翡翠中的极品-翡翠的玻璃种和冰种 “种”是衡量翡翠质量优劣的关键之一,它是指翡翠质地的粗细、透明度强弱,上品为老,次者为新,老种加工后色调更好。翡翠应在种好的条件下再看色,这就是行话里所说的“外行看色,内行看种”。我们着重介绍一下翡翠种份当中的玻璃种和冰种,看看如何选到好的玻璃种和冰种。 最简单的区分标志--起荧,应该说,现在的翡翠爱好者对于翡翠的种质非常在意,买一件玻璃种翡翠是很多人的想法。区分冰种和玻璃种,大多数人是从透明度来看的。与冰种翡翠相比,玻璃种翡翠的结晶颗粒更为细密,透明度更高,而冰种翡翠往往水头也很好,也很透。这种情况下,面对一件翡翠,仅仅依靠透明度来区分玻璃种或冰种,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在无法区分玻璃种、冰种的情况下,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以是否起荧为标志:起荧的,即带萤光的就是玻璃种;很透但没有强萤光的,就是冰种。翡翠还有一个薄厚的问题,越薄就会显得越透,这一点对于冰种和玻璃种尤其要注意。一些翡翠商人常常将冰种翡翠做得很薄,再用K金镶嵌,反光面托底,这样,冰种翡翠看起来就会像玻璃种一样。因此,判断冰种与玻璃种必须建立在具有一定厚度的基础上。 玻璃种比冰种值钱吗众多翡翠爱好者之所以在冰种与玻璃种上非常计较,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玻璃种比冰种值钱。实际上,笼统地认为玻璃种的价值一定高于冰种是不正确的。比如说,纯白的玻璃种,小的花件最贵也就是几万元左右,而冰种的满绿花件,如果形状完整饱满,1件可以卖到几百万元。所以,重要的是完整认识翡翠的价值构成,而不是一定要把冰种和玻璃种区分开。 在什么情况下,区分冰种和玻璃种比较重要呢那就是对于翡翠中纯白的品种。由于同样大小的纯白冰种与玻璃种,价格差距非常大,至少要在10倍以上,因此一定要区分清楚。实践当中,很多收藏者把白色冰种的花件当作玻璃种买了回去,花了几千块钱,还觉得很便宜,就是没有区分清楚的后果。 有杂质就不是好种吗?玻璃种、冰种很通透,其中的颗粒、杂质和绺裂就容易看到,甚至看得很清楚。有杂质当然是缺点,但对于翡翠又不能完全这么看。因为翡翠不是钻石。作为单晶矿物,钻石不允许有肉眼看到的杂质,翡翠是多种矿物的结合体,必然会有各种结构和结晶变化。多数翡翠是不透明的,而冰种、玻璃种细密、干净,可以看得到里面的结构,不太懂行的会认为这样的翡翠不完美,实际上是缺陷反衬出翡翠质地的优异。一件高质量的翡翠有一点杂质,一般来说不是大问题。实际上,最顶级的翡翠也不是没有任何瑕疵的,看一件翡翠,着眼点不是挑毛病,而是看几个大的方面,看最难得的地方--有好种、好色、好形状,这就非常难得了。仅仅因为杂质,把好的翡翠错失了,才是缺憾。翡翠的起胶与起莹 翡翠的神秘之处就在于此,即使同一块石头,不同部位它的晶体排列展布也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揉面团,有的地方夹生,有的地方比较均匀,这和翡翠成矿时受到的剪切力、挤压力等各种地质力有关,并且随机性非常大,神奇的自然力的结果,鬼斧神工的造化。这也是中国人研究翡翠成矿最透彻,文章最多,观点最多的,市场最复杂的根本原因。加上深厚的中国玉石文化,是外国人无法涉足的一个领域。 硬玉颗粒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变的圆滑,可以拉长变成纤维丝状,可以以不同大小颗粒相互结合,可以纤维与颗粒结合,变化多端,与玛瑙的纯粹由微晶颗粒堆砌而成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翡翠的起荧现象是微粒晶体排列异常整齐有序而导致光进入后整体折射率明显,有可能是晶体排列不及起荧的整齐而导致光进后去形成微粒散射而不能成为明亮而具有“刚性”的强烈光芒。 突出了玻璃种起胶的珍贵性,那就是晶体排列无序对透明度是有很大影响的,那么在无序时如还能达到玻璃种,那么想像一下就可以明白,这样的种质需细腻透明到何种程度?那种晶粒间的相互嵌紧要到何种程度?那是一种无序胜有序的极高境界。 部分起荧部分起胶的情况有可能存在,因为毕竟二者都是“种老晶体颗粒很小”只存在晶体排序的些微差别,而晶体在矿物形成过程中,排列则有可能因为天然形成时地质或是气候的状况不同而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个矿床也会有这种现象(事实上已经有这样的挂件出现,存在即是合理)。 起莹、起胶是一种有真实基础且有生命力的概念,是基于一种认识:钻石仅从外观如何与其它无色透明宝石区别?为什么大家不去戴一块玻璃,因为火彩。钻石的火彩对他的商业价值的意义是根本性的,不是虚无的概念。 起胶的感觉,这个"胶"也不一定是指像胶水般凝滞,也可以比喻做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塑胶棒,或是新涂上去比较干净的玻璃胶,看上去是半透明的白色(先以白色举例,较容易说明东西),有柔软的肤触(以视觉产生的效果而言,不专指手感),比较好和纯净的在光下会有微泛蓝(紫)色萤光效果,玉器中抛光后整体能出现类似这种效果的挂件很少,种质特别细腻的才有可能出现。再有,对于玛瑙的东西我们可以这样想像一下(和实际成矿有差别的),二氧化硅的颗粒溶于水中,随着水分的蒸发,颗粒汇聚,早期形成蛋白石,就是市场上说得欧泊,进一步蒸发,形成具有层纹状的玛瑙(类似于珍珠的层状生长),进一步生长长成水晶,这种现象在一些水晶晶洞中最为明显,外围是玛瑙,内部是水晶晶簇,所谓的聚宝盆就是这样的。 当晶体颗粒很小即种很老时,如晶体排列较有序,这时会起莹,当晶体颗粒很小即种很老时,如晶体排列较无序这时会起胶,玛瑙是起胶的典型代表---具有微晶无序的特点。 起胶、起莹并不是每一块翡翠都可以出现的,这和翡翠的生长过程中受力有关。即使玻璃种翡翠、高冰翡翠也照样不起胶起莹,起胶起莹可以算作是翡翠中比较少见的现象,所以肯定比没有这种现象的价格要高,勿庸置疑。 无色玻璃种起的“胶”绝不是一般的胶的概念,他把翡翠走向透明极至形成的强玻璃光泽拉回了温润的玉感范畴,有了大隐隐于市的味道,既保持了在玉石类中强透明的特色和优势,又用最佳的方式解消了强光泽晶体宝石的“过度竞争”,意义只能有心人各自体会了。 起莹是晶体有序排列的光学表现,起胶是晶体无序排列的光学表现。 而翡翠的种质取决与晶体颗粒大小,颗粒极细小就是通俗说法的老坑玻璃种。颗粒细到一定程度(翡翠呈半透明以上),都会有起莹、起胶的光学现象。 当晶体颗粒极细小的情况下,晶体无序排列也就是起胶的效果优于晶体有序排列也就是起莹的效果。 从翡翠爱好者的角度来说: 翡翠的鉴赏也应该遵循这样的本质:在愉快的欣赏的过程中带来有益的精神享受。不过分追求翡翠的市场价值,一件简单便宜的翡翠产品也能给你带来快乐的体验,不要因为你戴的翡翠不够漂亮,或者价值不高感到沮丧;也不用花太多的金钱或精力在翡翠上面而试图成为鉴定师,除非是翡翠业者,否则沉迷在某个概念或者某个名字上不可自拔似乎并不能给带来愉快。 -白玻璃戒指面- -白玻璃观音,真的像玻璃了,通透度极好- -白玻璃牛头,看看荧光多足,像一块快融化的冰。- -蓝玻璃观音,因为种份比较老,胶感十足,又有底色,透明度稍差一些- -蓝玻璃欢喜佛,颜色蓝中透绿,很水的感觉。- -淡蓝色观音,水头很足,透光度很好,如果种份再老一点就好了,难怪种老的东西透明度要差一点了- -绿水葫芦戒面,颜色还不够深,但是肉质细腻起胶,比较纯净- -木那的绿水小葫芦戒面,这个色艳,有点状棉,荧光感更强- -正色的玻璃豆荚耳坠,这款色比较深了,荧光也强。- -- -飘蓝花的玻璃种- 蓝花佛(下面的两款佛和观音严格的说应该是高冰,离玻璃种还差一点)--老种飘蓝花大站佛,是不是胶感十足呢,种份已经很老了。--飘蓝花玻璃种大如意,刚性荧光,种没有上面的大佛老,但是很亮。---绿花玻璃佛,荧光都很不错了,尤其前两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