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但每个时期的一两都不固定:1、秦和西汉时期,一两等于1614克;2、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两等于1392克;3、隋朝初期,一两等于4176克;4、隋朝末期,一两等于1392克;5、唐至清朝时期,一两等于373克。
古代一两等于多少克
“两”是我国古代就用的非常普遍的重量单位。半斤八两的意思就是两个人差不多,在古代的时候一斤是十六两。这个习惯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为止。但是,古代和现在的单位换算是有区别的。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
西汉时期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十二铢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铢为一两。”翻译过来就是十二铢相当于半两,秤杆有左右两端,要增加一杯,所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在官修史书《宋史·律历志一》中也有记载:“一两者,合二十四铢为二千四百黍之重。”简单来说,一两等于二十四铢等于二千四百黍的重量。
1两=50克。两是东亚大部分地区的传统单位,在历史的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两”这个测量单位,一直被我们延续用到今天,而为了使其能够与国际单位接轨,给其规定了与
1两=50克。两是东亚大部分地区的传统单位,在历史的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两”这个测量单位,一直被我们延续用到今天,而为了使其能够与国际单位接轨,给其规定了与其它单位换算的进位制度。
两在不同地区的换算
由于两是一个比较小的重量单位,所以在现在一般用于较轻的物体,或者是比较珍惜的物体(珠宝、中草药等),比如在珠宝行业中使用的频率非常的高,而对于两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换算制度。
香港、澳门、台湾:1两=375克
注:导致换算制度不同的原因是在这些地区一直在只用最为传统的计算方法。
两与克的具体换算
因为1斤=10两,1斤=500克
所以1两=50克
由此得出1两=50克
总结:两一般是在生活中使用的,很少会用在试卷类型的题目上,不过还是要掌握两与其它单位的转换单位。
2公斤(kg)=2000克(g)\x0d\\x0d\常用的质量单位换算:\x0d\1公斤(kg)=1000克(g)\x0d\1吨(t)=1000千克(kg)=2205磅(lb)=1102短吨(shton)=0984长吨(longton)\x0d\1千克(kg)=2205磅(lb)\x0d\1短吨(shton)=0907吨(t)=2000磅(lb)\x0d\1长吨(longton)=1016吨(t)\x0d\1磅(lb)=0454千克(kg)[常衡]\x0d\1盎司(oz)=28350克(g)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