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钻系列中无色为最佳,颜色越深,质量越差。钻石品质基本上都是D-F是无色等级,G-J是近无色等级,从K往下钻石就会逐步偏黄。
彩钻包括**、棕色、绿色、粉红、红色、蓝色等,每种颜 色的钻石都是稀世珍宝。彩钻,主要成因是无色钻石内的微粒起变化而产生的颜色 ,不同的变化产生不同的颜色,因此颜色越罕有,价值亦愈高。
在这些不同的彩钻颜色中,较常见的有黄钻、棕钻、绿钻,而粉钻、红钻、蓝钻就 较为罕有,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如蓝色的霍普钻石,堪称稀世珍宝。 除以上钻石之外,高品质的粉红钻也被视为稀世奇珍。
钻石颜色等级的划分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钻石色泽,其中主要是由于彩色系列的钻石居多,而透明的钻石是常见的产品。面对钻石的各种色级以及它们对应的不同价格,要去区分这些钻石着实不容易。那么要去区分这些钻石的优劣,就是经过宝石鉴定中心进行严格的等级认证划分。我国在钻石颜色等级划分方面主要是参考了美国GIA的颜色分级系统,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钻石颜色等级如何划分的吧。
钻石颜色等级划分
钻石颜色分级分为:D/E/F/G/H/I/J/K/L/M/N/O/P/Q/R/S/T/U/V/W/X/Y/Z,共23个等级,每个等级有不同的名称,色泽也有轻微差别。D级称为完全无色钻石,是很少有的钻石,也是钻石色泽中的比较高的级别;E/F级称为无色钻石,是仅次于D级的少有钻石,检测也非常困难,只有专门从事宝石研究的专家才可以检测到微量元素;G/H级称为接近无色钻石,价值也有很高,和D/E/F级钻石比较时会有轻微的颜色,但不妨碍它的价值;I/J级也称为接近无色,但这种钻石在检测时会有轻微的颜色,其具有较高价值;K-Z级钻石颜色较深且火彩差。
D级:完全无色。最高色级,极其稀有。
E级:无色。仅仅只有宝石鉴定专家能够检测到微量颜色。是非常稀有的钻石。
F级:无色。少量的颜色只有珠宝专家可以检测到,但是仍然被认为是无色级。属于高品质钻石。
G—H级:接近无色。当和较高色级钻石比较时,有轻微的颜色。但是这种色级的钻石仍然拥有很高的价值。
I—J级:接近无色。可检测到轻微的颜色。价值较高。
K—M级: 颜色较深,火彩差。
N—Z级:颜色较深,火彩差。
钻石的颜色分为两大系列
常见的无色系列包括无色透明、接近无色及浅**;还有彩色系列包括深黄、灰色、粉红、黑色等。钻石色泽等级按美国宝石学院GIA建立的色泽分级,由“D”(透明无色,即从Diamond的第一个字母开始)至“Z”(**)。彩钻千变万化,是极之罕有,价格也极高的钻石。色泽分级系统不适用于彩钻。
在钻石颜色分级中D/E/F级钻石是透明无色的,稀有珍贵;G-J级钻石的色度较为普遍一些,颜色接近无色并且比较容易分辨,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容易分辨的;K级以下的钻石颜色已接近淡黄,这些级别的钻石较便宜,对钻石熟悉的人有时可以用肉眼分辨。D级的钻石是较白的,以后的钻石越来越黄,P级以后的钻石已经接近黄钻。
五颜六色泽分级
钻戒中的钻石色五颜六色泽的分级是在专业实验室的分级环境中,在特制的钻石灯的照射下,有技术人员将待分级钻石与规范色泽比色石重复比照而断定。因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色泽上下一两级的钻石,在通常的日光和照明灯光下,它们相差无几。
世界珠宝界对钻石颜色的分级非常严厉,各国也都有其相应的评估规范。判别钻石的颜色等级只要以未镶嵌的裸钻作为判定对象,才够客观公平。已镶嵌钻石,由于在判守时遭到金属(如:铂金)底托的影响,简单使钻石的颜色显得更白,颜色等级得到进步,不易做出客观准确的判别。
什么颜色的钻石好
看了这个颜色分级表我们都晓得颜色等级高的钻石越好,无色为最佳,颜色越深,质量越差。钻石品质基本上都是D-F是无色等级,G-J是近无色等级,从K往下她们都是直接淘汰掉,由于从K往下钻石就会逐步偏黄。
所以,在选钻的时分,选H以上的颜色,I-J等级也在近无色领域,但也能察觉到一丝微黄,具有五颜六色的钻石,如:**、绿色、蓝色、褐色、粉赤色、橙色、赤色、黑色、紫色等,归于钻石中珍品,价格昂贵,红钻最为贵重。
钻石的价值要根据多个标准而判定,业界称之为4C标准。4C分别为重量(carat)、色泽(color)、透明度(clarity)和切工(cut)。在后三个标准均优的前提下,是克拉数越高越值钱。
一克拉以下的钻石确实是没有升值空间,并且不保值。
珠宝只是财富的一种形式,因为永久性所以可以世代流传,买钻石的时候也要考虑是为什么购买,把钻石作为一种不动产来购买。至少天然优质钻石是有稀有的,这个就是价值。如果购买30分以下的钻石真不如买黄金,因为品牌店20分的钻石都能卖到6千左右到价格,卖的时候这样的钻石是没有人回收的。但是钻石不是房子买了之后市场价格涨起来还能卖高价格,毕竟很多人买二手房居住但是不买二手钻石佩戴。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但有时人们对二者并不加细分。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C)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
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也是最昂贵的 物质和财富。人类文明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发现和初步认识钻石却只有几百年,而真正揭开钻石内部奥秘的时间则更短。
具体介绍如下:1、金钢石是钻石的原料,是地球高温高压下行成的物质。
2、硬度很高,一般不易碎裂,古希腊中代表坚硬不可侵犯的意思,是一种密度很高的碳结晶体。
3、一般常见的形状是榄尖形和椭圆,看上去很好看,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
4、钻石非常值钱,一卡相等于200毫克,钻石的面积越大就代表越稀有,也就表示越值钱。
5、钻石一般在高温高压下产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它的形成需要一段很漫长的过程,才能产生钻石。
6、钻石的首次发现是在印度,随着人们对钻石的需求,就会去开采和勘探钻石。
7、钻石代表着高贵,纯洁的爱情,所以对钻石的切割就比较严格,稍微不注意,就会毁掉这颗钻石而且毫无价值。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钻石美丽、稀有,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代表永恒不破的爱情。
钻石zuànshí ,就是经过打磨的金刚石,又称金刚钻,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为Diamond,源于古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
①通常指宝石级金刚石,尤指琢型宝石级金刚石,其实,钻石和金刚石在国外并无这种用词的区分,英文中均使用同一个词汇“diamond”,但国内则常把“金刚石”一词用于矿物学领域,钻石一词用于宝石学领域。但也不尽然,如“工业钻石”虽然不属于宝石学领域,只是人们已习惯于这样称呼,故在本词条中也采用之。
②宝石级钻石以无色透明为上品,但常见的多为略带微**调者。**调或褐色调愈深,品级也愈低。有一种无色透明中带一点蓝色的被称作“水火色”,却是佳品。而带深蓝、深黑、深金黄和红色、绿色者,更是少见的珍品,被称为“艳钻”或“奇珍钻石”,同一矿区的钻石带有相似的“色素”特征,以致有经验的人常可凭此认出钻石的产地。最早发明标准圆形明亮式切割的是在1914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的钻石切割师托考夫斯基发明。判别钻石的标准被称为4C,分别是净度、颜色、切工、克拉重量。其中净度是指钻石的内含物,而不应称为瑕疵。内含物的存在正说明了钻石的天然性。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这种包裹体状的内含物越少越好,所以就有了净度的分级。即:LC、VVS、VS、SI、P级。过去人们不会琢磨钻石,只能用钻石原石作为饰品,金刚石晶体真正成为钻石,变为首饰的时代,大约在1450年。当时琢磨钻石只有17个面,1558年--1603年当政的英国女王佩戴的钻石戒,只是一个八面体钻石晶体,磨掉了一个顶尖作为戒面的。直到1919年一位住在美国的波兰人名叫塔克瓦斯墓(Tolkowsky),设计出58个翻面的钻石切割工艺,至今仍在采用,这个切工是根据钻石的折光率系数等因素而精确计算出来的,不能任意改变,否则磨出的钻石将无光彩或漏光。
化学成分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为004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 ,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钻石与相似宝石、合成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上常见的代用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榴石、钇镓榴石、人造金红石。合成钻石于1955年首先由日本研制成功,但未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要比天然钻石费用高,所以市场上合成钻石很少见。钻石以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可以与其相似的宝石区别。如:仿钻立方氧化锆多无色,色散强(0060)、光泽强、密度大,为58克/立方厘米,手掂重感明显。钇铝榴石色散柔和,肉眼很难将它与钻石区别开。
形成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 、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
锆石又称“锡兰石”和“风信子石”。锆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锆,化学分子式为ZrSiO4,除主要含锆外,还常含铪、稀土元素、铌、钽、钍等。锆石按成因分为高型锆石和低型锆石。
锆石与钻石外观非常相似,但锆石与钻石价格相差甚远。具体区别如下:
1、钻石是已知最硬的物质,只有钻石才能刻划钻石,其摩氏硬度是10;皓石的摩氏硬度是8;刚玉(红、蓝宝石)是9;因此,钻石可以刻划刚玉;皓石不可刻划刚玉,刚玉不可刻划钻石;刚玉可以刻划锆石。
2、皓石具有很强的双折射,即它有两个折光率,并且两个折光率之间的差别较大。由此而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光学现象,当用放大镜观察琢磨好的锆石成品时。
由其顶面可以看出底部的面和棱线有明显的双影。钻石因为是“均质体”,绝不会有双影现象,由此可以区别锆石与真钻石。
3、皓石的比重为469,而钻石的比重只是352,即锆石是钻石的133倍。也就是说同样体积的2个宝石,重的是皓石,轻的是钻石。不过比重不便观察,只有用仪器测定后才能知道。
扩展资料:
一、锆石
锆石是属于宝石级的。所以价格方面比普通的水晶之类要高上很多。色泽上可将高型锆石进一步划分为:无色、蓝色、红色、棕色、**、绿色锆石等。
由于锆石的光泽强,色散度高,硬度较大,常用于制作钻石的代用品。已成为中低档宝石的佼佼者。
锆石的评价与选购,主要依据因素是颜色、净度、切磨的款式和重量。锆石的最为流行的颜色为无色和蓝色,以蓝色者价值较高。
二、钻石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的原身,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
金刚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工艺品、工业中的切割工具。石墨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人造金刚石。也是贵重宝石。
-皓石
-金刚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