砗磲玩多久可以包浆

砗磲玩多久可以包浆,第1张

砗磲玩大约五个月以上可以包浆,包浆是指文物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氧化层,专指古物器物经过长年久月之后,在表面上形成这样一层自然的光泽。包浆有两个关键因素,第一个是氧化与物质渗透,第二个是时间。从这两点出发,首先来看普通砗磲(也就是白砗磲),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人体中的汗液有时会含有非常微弱的酸性,两者发生反应之后会生成盐类物质,这种物质会在手的作用下覆盖到砗磲表面,使砗磲看起来更加光滑。而且,在盘玩过程中砗磲会吸收人体的汗腺液,生成较为光滑的包浆。

很多人对砗磲都不是很了解,所以购买砗磲时对砗磲的真假存在疑惑,下面介绍几种鉴别砗磲真假的方法,方便大家鉴别市面上的砗磲的真假。

一、看轮纹

所谓天然砗磲产品的车轮纹,是观察整个的大砗磲贝才能看到的,而作为佛珠根本目视不到纹理,通过手电筒透光观察可以看到里面的纹路。只有粉压砗磲才能用工艺处理方法使大家在小珠子上也能看到车轮纹。商家不断炒作的结果就是社会上以讹传讹,反而大家信以为真作为判断标准了,真假颠倒。

二、看矿迹

天然的砗磲,外观并不漂亮,瑕疵多,关键是使用时间长了容易开裂或产生表面不光洁的现象。(生物死后贝壳自然风化后都是这个结果,粉压砗磲内有胶质不容易出现这种状况)。当然也有完美的,但价格就较为昂贵,大家要是碰到很完美的又价格很低的话,就小心鉴定吧

。人造砗磲就是粉压砗磲,是用特殊工艺模仿砗磲特征所制,产量不大但是十分逼真瑕疵少,一般用来卖给大品牌珠宝机构,售价很高质量好。

三、看颜色

砗磲分白色、牙白色、透明料与棕**,当然还有少见的紫色、粉色、紫红色乃至更为少见的血砗磲,砗磲外表光洁明亮,表面呈珍珠般的光泽;假砗磲用白石或粉碎的贝壳粉或白石粉加胶压合而成,雪白无瑕,白得呆板、表面抛光发亮,不自然。

四、看比重

天然的砗磲一般都有一定的比重,密度为270g/cm3,硬度一般为25-3度,部分品种可达4度。我们除了观察砗磲的纹路是否为天然外,可以试着用手去惦一惦其重量,若是感觉非常轻,则有可能为非天然砗磲。

希望能帮到您,如还有疑问请及时和我交流,希望能帮上您

磲玉化来说,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足够的时间沉淀,二是周边的环境,比如要埋在沙里,周边海域矿物质等。另外,一个贝壳最多只有内层2/3左右可能会玉化,由内而外,越往外延白絮越多。

玉化砗磲的等级分别

5A 玉透:逆光查看珠体如水般清透,白纹或肌理极淡甚至肉眼不可见。此等级的成品是可遇不可求的。

4A :逆光查看珠体透光,色均匀,肉眼可见白纹或肌理。

3A :半玉透:同一颗珠子上从玉透到不透的材质可并存,变化多端。

表面无虫裂:+ (如"3A+"、"4A+"、"5A+"等)

表面极少虫裂:无符号 (如"3A"、"4A"、"5A"等)

表面中度至重度虫裂:-(如“3A-”、“4A-”、“5A-”等)

如下图所示,玉化级别不同的砗磲呈现不一样的品质

能。

玉化程度好的砗磲肯定是有收藏价值的,又因为近年砗磲禁止打捞,所以砗磲今后市场的砗磲必定会变少,玉化砗磲具备极高的收藏价值,不过砗磲因为是有机宝石,砗磲常常被收藏圈诟病的一点在于稳定性不强,非玉化的砗磲在长时间的收藏之后,很容易出现风化裂纹,颜色也会发黄。但是玉化砗磲的存在完美弥合了这一缺点,由于内部结构已经玉化,因此玉化砗磲的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只要保存得当,寿命极长。

另外,玉化砗磲有着非常高的“颜值”,其润泽通透并不弱于传统玉石,而且还有非常独特的颜色,这就让其有了更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在雕刻艺术发挥上有着很大的优势。

  砗磲是泛称,砗磲玉化是古生物化石,是真正意义上的佛家七宝之一。现代的砗磲贝壳制品只是普通工艺品。

 砗磲为古海洋生物经造山运动,由海洋随地壳变动升至高山经年累月所形成之海螺化石,仅取其尾端之部分切磨成珠的珍贵有机宝石。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在距今约三千五百万年前,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在这两块巨大板块的挤压带,地势隆起,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在那近九千公尺高的岩石层中,夹杂了不少昔日海中生物的化石,砗磲就是在大约五千公尺的喜玛拉雅高山上被发现的。

  玉化砗磲介绍如下:

 1、玉化砗磲:是指砗磲活体生命殆尽之后,其壳质在海底中被泥沙掩埋,沉淀成千上万年后形成的有机宝石,亦被称为极富自然灵性的海底灵玉;

 2、玉化砗磲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要足够的时间沉淀,二是周边的环境,比如埋在沙里,周边海域富含矿物质等条件;

 3、经过时间的打磨与沉淀,玉化砗磲有着像玉一样温润的特性,晶莹剔透的质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308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