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坦尼克中的“海洋之心”项链是存在的,但是其实真实名字是一个名叫“希望”的钻石项链。所以被萝丝扔入海里的“海洋之星”,是真实存在的**中的不是“海洋之心”而是“希望”。
因为拍摄该片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要求每一样道具都是真实的,所以钻石也不例外,于是用了钻石“希望”来代替“海洋之心”。
海洋之星,是蒙古帝国宫廷内四块巨型宝石之一,相传用于占卜与观天,出处不详,但来源说法之一是"长子西征"时从某斯拉夫小国掠夺而来。宝石质量通体碧蓝,大小"与玺相若",产地传为列坦(今巴基斯坦西部诺贡迪地区)。据说蒙古帝国被朱元璋驱赶至长城以北后,在蒙古贵族迁徙过程中遗失,下落不详。有人自称曾在二战德军攻占基辅时在苏维埃国家银行的地下金库中见过海洋之星,但未得到证实。而**泰坦尼克号中的"海洋之心"是以现实中厄运之钻"希望"为原型的。
存于世的钻石"希望",重4552克拉,具有极其罕见的深蓝色。据说,它不仅蓝得美丽,而且似乎发射出一股凶恶的光芒,这可能是因为在它那像迷雾一样的历史中,充满了奇特和悲惨的经历,它总是给它的主人带来难以抗拒的噩运之故。
有人认为“希望”是会带来厄运的,但是在温斯顿手里破解了它的诅咒。温斯顿将它作为礼物捐献给了国家,它现在藏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研究所。
海洋之心,蓝色钻石。具有鲜艳深蓝色的钻石,是稀世珍品,大粒者世界上仅有几颗,名钻“希望”,就是其中之一。在**《泰坦尼克号》中,是用坦桑石来顶替的。
这颗历尽坎坷,蒙受了无数不白之冤的美丽蓝钻“希望”,得到了它适宜的归宿。温斯顿将它作为礼物捐献给了国家,它藏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研究所。从此,它再也不是炫耀豪华和财富,或增加个人娇美的装饰品了,而是成了科学研究的标本。
传说
关于这颗钻石会带来厄运的故事,首先出于1909年,当时,MayYohe和纽卡斯尔公爵离婚,并将自己婚姻和演艺生涯的失败归罪于这颗钻石。在当年6月25日出版的泰晤士报上,一位驻巴黎的记者写了一篇文章,声称这颗钻石曾给许多拥有者带来厄运。1920年,May说服著名默片导演乔治·克莱恩拍摄了一部长篇希望钻石之谜,并亲自出演主要角色。该片编剧编造了许多故事,比如发现者塔韦尼埃被狗咬死(其实他以84岁高龄在俄罗斯善终),以及马拉塔人因此失败于英国等等。麦克林也为这个故事增添了一些角色,甚至包括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这些故事,再加上麦克林本人后来也确实遭遇不幸,都为这颗钻石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其实影片中的海洋之心是一颗坦桑石,但其创作原型是却一颗名叫“希望”的钻石。
希望的颜色不同于其他钻石,它是颜色是透明鲜艳的深蓝色,绝对称得上是稀世珍品,当你在柔和的灯光下看这颗钻石的时候,你会为那如海一般深沉的颜色着迷。但是小心,千万别被它迷惑,它的魅力同时所带来的灾难使得它被人称为“厄运之钻”。
公元1642年,法国的探险家兼珠宝商塔维密尔,在印度西南部得到了这块巨大的宝石金刚石,重1125克拉,它举世罕见的深蓝色。塔维密尔将宝石带回国献给了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可是不久后这位商人就破产了,回到印度却被野狗咬死了;当时的国王路易十四在得到这颗钻石后命人将其琢磨成形,重6903克拉,可几年后,便得重病死去;继位的路易十五将这颗钻石送给他的情妇,结果路易十五和情妇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双双砍头;直到1792年,这颗钻石在法国被盗,当它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已是1830年的伦敦,被当时的银行家霍普买去,并为其命名为霍普,也叫希望。之后霍普将该钻石传给外孙,可是这个钻石的新主人在新婚不久后便破产,并将该钻石卖掉偿还债务。该钻石之后又转手多次,1908年被苏丹的哈密德二世买走,据说,买下它的商人携家眷一起出门,结果全部遇难。钻石在土耳其被苏丹赏给他的亲信,其亲信不久便被处死。
1911年,华盛顿的邮政负责人购得此钻石送给心爱的妻子麦克兰夫人,结果,在得到该钻石的第二年,她的儿子遭遇车祸丧生,丈夫去世,女儿因服用安眠药过量死亡。
1947年,麦克兰夫人去世,珠宝商温斯顿买下了她的全部珠宝,并将该钻石移交给美国的史密森博物馆。直到那时,该钻石才结束了它的厄运之旅。
太阳系是我们生存的家园,除了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之外,太阳系各大行星都分别具有它们独特的特征,比如金星浓密的大气层、木星庞大的“体格”、土星的卫星环、天王星躺着自转等等。地球作为生命诞生之地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拥有广袤的液态海洋,这里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摇篮。
太阳系的其它行星和一些卫星上,虽然目前还没有监测到生命形式存在的证据,但仍有一些星体上也拥有着液态海洋,从而这些行星注入了“鲜活”的力量,比如木星上的液态氢海洋,木卫二和土卫六可能存在的地下海洋,火星几十亿年前存在过和地球一样的广阔海洋等等。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星体,是太阳系中比较特立独行的行星-天王星,它的表面也拥有着巨大的海洋,只不过,这个海洋不是由水构成,而是由液态“钻石”所构成。
天王星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二远,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达到29亿公里。其质量则排在第三位,仅次于木星和土星,是地球的14倍,围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84个地球年。虽然天王星的质量较大,但是由于组成物质以气体为主,所以密度较小,仅有124克/立方厘米。
天王星由于距离太阳很远,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到达这里后,衰减得很厉害,其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总量,还不到地球的1%,致使表面的温度非常低,平均温度达到零下200摄氏度以下。
天王星也是一颗气态行星,不过它和木星、土星的结构仍然有一些差别。在太阳系形成之初,太阳系中绝大部分星际物质都被太阳吸收过去,剩余不到02%的物质随着太阳风的“吹拂”,逐渐向外围移动,那些较重的物质吹不太远,因此在距离太阳较近的位置聚合形成岩质行星;而较轻的气体物质和星际尘埃,被吹到更远的位置,开始在现在的木星位置大量聚集,从而形成了大质量的木星和土星,它们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气态行星。
最后,剩余的一些气体物质,则被吹到更远的轨道,最终形成了天王星和海王星,虽然它们的组成也以气态物质为主,但是由于表面温度很低,大部分气体都凝结成固态,因而形成“冰质气态行星”,也叫远日行星。
根据卫星探测和科学家们的分析,天王星的结构也是“分层”的,表面是由一层并没有凝固的氢、甲烷以及少量的氨、水、氮气所构成的大气层;大气层之下主要是由液态水、液态碳、液态甲烷等构成的液态海洋,同时错落分布着上述物质的固体形式;在“较薄”的液态物质层下面,则是由水冰和氨冰所组成的冰幔层,最里面则是由固态金属和硅酸盐构成的固态内核。
天文学家通过监测发现,从天王星内部所辐射出来的能量,仅占总辐射量的6%左右,远低于海王星的40%,所以自身的“保温”能力非常弱,其表面温度还要低于距离太阳更远的海王星,成为太阳系中温度最低的行星(冥王星如果不被太阳系除名的话,由于它距离太阳更加遥远,它的表面温度比天王星还要低)。
科学家们在较早的时候,就通过实验模拟天王星表面的环境,发现了它的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表面分布着巨量钻石。
这些钻石的直接来源,就是天王星内部含有约10%的碳元素。碳元素在1000多摄氏度、5万个标准大气压之下,就会呈现固态。而天王星的大气层之下一定深度,温度达到3000多摄氏度,压力达到上千万个大气压,这些碳元素势必会熔化呈现液态。
在靠近星体表面的位置,由于温度和压力均有所下降,液态的钻石海洋会有一部分形成固态形式,如果有幸亲眼目睹的话,感觉就像是一座座钻石山漂浮在液态钻石海洋上。
通过探测发现,天王星表面大气层的压力,从高空到液态钻石海洋表面,几乎是从0到100个大气压的这个范围。人类现有的航天器,对压力和温度的耐受力,应对天王星大气层中的环境,可以说绰绰有余,只要在地球上开发出有针对性的采矿设备,做足做好实验模拟,从天王星的空中开采钻石或许不是什么难题。
但难的是,天王星与地球间的距离,以现在 科技 水平来看还是太过于遥远,飞船从地球出发到天王星打个来回,本身就需要巨大的能量补给,如果再加上采矿设备以及采来的大量钻石,那么重量无疑会增加许多,所需要的能量不知道要增加几个数量级。
不过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推动提升太空采矿技术,一方面为地球的资源能量提供更广阔的来源途径,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的深空探测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不指着挖回钻石来创造巨大的财富,而是通过这个过程来提升人类的 科技 水平,毕竟 探索 广袤的宇宙,对于人类来说才刚刚起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