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链珠子个数的讲究

手链珠子个数的讲究,第1张

手链珠子的个数有没有讲究? 当然有讲究了。。。。。。

不迷信是他唯一的讲究。

建议楼主生活在现实中,不要生活在虚妄中,那是自欺欺人。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如果楼主信佛教,那我只能说,楼主,佛教不是迷信。

佛珠手链一般多少颗及其代表的意义 佛珠,又叫做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现在,很多喜欢时尚或彰显个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大部分人肯定不知道佛珠个数不同所包含的意义也不同。首先说下,并不是所有的佛珠手链都是18颗或是108颗的,佛珠手链一般有多少颗,分别代表有不同的意义的。小叶紫檀佛珠顺纹108颗8mm 小叶紫檀手链念珠手串一般来说,大家为了装饰而戴的佛珠手链是12颗、13颗或是16颗,这是根据男女手腕的粗细决定的,只要不是作为念珠来使用的话,戴多少颗都是可以的。作为念珠来使用的话,一般的佛珠手链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据说,世间有很多烦恼,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拨一珠,就可解除烦恼。另外,因为念佛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净,所以念珠(穿珠手链)也叫做“清心珠”。佛珠念珠手串的颗数及其代表的意义依然是文玩,学问太多了,就一个手串多少颗珠子,都是有说法的,不是随便穿上就带的。既然是有规矩,最好还是按照规矩来吧。一百零八颗: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一千零八十颗: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三十六颗: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十八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引文来源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而各种佛珠特定的数目皆有不同。数目不尽相同的缘由是因为各本佛经的记载有异而成。 佛珠的数目在经典当中的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着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后:

我想穿一条手链,珠子的数字有什么讲究吗?都是什么含义呢? 108 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 颗―― 表示菩萨修行叮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 颗 ―― 与 108 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分为三份。

27 颗 ――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 颗 ――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颗 ―― 表征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迷时被十八界转,悟时转十八界。

14 颗 ―― 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手链上几颗珠子好,数目都有什么说法? 数量最多是一千零八十颗,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其次就的我们最常见的一百零八颗了,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三十六颗,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互, “十地”“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佛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十八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手串珠子的个数有讲究吗 佛珠首先是僧人计数的工具,然后才是坚定信仰的示现,所以佛珠就是一个象征,让我们始终感知佛就在身边,所以颗数多少,大小多少,材质怎样,那些都是形式而已,根本无需讲究的。

一般的念珠粒数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至于意义,其实可以说有或没有都对的,无非就是借助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一些含义,增进对佛法的了解罢了。不用太当真的。举例如下:

1080颗,代表十界各有108种烦恼,合成1080种烦恼。

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而断除108种烦恼。

54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54个阶位。

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42个阶位。

36颗,为108的3分之1,其含义以小见大。

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27贤位。

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密佛果等21位。

18颗,表示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14颗,表示观音菩萨的14种无谓。

――这些佛珠的颗数和含义都出自《金刚顶瑜伽念珠经》,《木患子经》、《陀罗尼集经》、数珠功德经》和《文殊仪轨经》等佛经上。

手链珠子数量有说法吗 如果是手链珠子的话就没有说法,主要是根据手腕的大小进行搭配,如果是佛珠的话有说法,14、18、21、27、54、108、1080这些为佛珠的粒数,但不包括佛头三通以及隔珠!

手链几颗珠子12颗代表什么意思 代表“十二因缘”。

一无明(梵语avidya)-无始烦恼。谓无始以来,妄识于事理迷暗愚痴,无所明了,故名无明。无明有二:根本无明和枝末无明,根本无明乃菩萨所断;枝末无明乃凡夫所修。

二行(梵语samskara)-造作之义,即指所造作之善恶诸业。由于两种无明为缘,遂引起造作种种善恶之事业。若起无贪、无嗔、无痴等善心,则造善业;若起贪、嗔、痴等烦恼之心,则造恶业。吾人无始以来造业无边,故八识田中之种子亦无量无边。

以上两支,属过去因缘,无明是缘,业力是因。因缘和合,遂感生现在苦果,即是吾人五蕴报身。

三识(梵语vijnana)-本识揽。即第八识揽父精母血二,名三和合,此为一期生死之开端。

四名色(梵语nama-rupa)-识暖胚团。名指心识(初投胎之神识),色指形体(父精母血凝成之胚团)。是说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揽父母赤白二,外托暖气成胎为色,此是胎相初成之位。

因六根未成,识心未能显发了别之功德,但有心之名,无心之用,故不称为心,而只称名,且初投胎之时,形体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称身,故只称色。

五六入(梵语sad-ayatana)-扶尘具形,指眼等六根而言。在母胎十个月中,由名色逐渐六根成长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界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从名色,而六入,至出胎,中间总共有三十八个七日,皆属胎中位所摄,此为吾人一期生命受用之自体。

六触(梵语sparsa)-根摄境界,接触之义。根尘和合而成触,此即出胎之位。谓十月圆满出胎,六根遂于外境相接触。当婴孩自出生到二三岁时,天真纯洁,六根对境,但起单纯知觉,当无憎爱分别。

七受(梵语vedana)-苦乐舍感,即是领受之义。领纳接触六尘境界,内心所感受的违顺等境,生起苦乐感受。当四五岁到十岁左右,年纪稍长,知识渐开,对于饮食衣服玩具等,皆有所求,且能分别好丑,当未生贪爱之心,这是对境所生的一种情绪。

以上五支,总为五蕴报身,即过去因缘(无明与行)所引生之现在苦果。既有此五蕴假身,则炽然起惑造业,随之又成现在因缘,将引生未来之苦果,详情如下:

八爱(梵语trsna)-因受生著,即是贪爱。因感受引起之执著。当十一、二岁到十八、九岁之时,已将成年,欲望既开,对于五欲六尘,自然心生贪爱,对于乐受顺境,则起贪爱之心;于苦受逆境,则生憎恶之念。

藏经云:“贪爱如水,能润生死。”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欲而正性命。”

高僧大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

此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九取(梵语upadana)-因执追求,即妄取也。约二十岁后,血气方刚,贪欲转盛,于一切境,广为追求,是名为取。此为贪污欲境的一种强烈趋求。

十有(梵语bhava)-业牵后有。由爱取二支惑,遂发种种善恶之业,感生未来有生有死之果报。以上三支,爱取又为缘,有支又为因支,因缘和合,又生未来之果。如是有因有果,故名为有。

十一生(梵语jati)-倒识投胎。此身寿命终时,第八识在一切有情中,依其业力牵引,再去投胎受生,此为未来受报之一种活动。十二老死(梵语jara-marana)-生后苦死,即衰老死亡。万法无常,有生必有死,身坏命终名死。众生莫不皆有死,却未必皆历衰老(夭折与横死),故合老死为一支。自生至死,其间不免种种忧悲苦恼,此为未来受报之一种结果。

碧玺手链珠子的个数有何讲究 没有讲究,一般是根据珠子大小串珠子的。

确保一般人的手围能戴。

小尺寸珠子5、6mm的,一般最大16mm手围人能戴

7、8mm的,一般是14-17mm手围人能戴

9Mm以上的,一般范围在16-19Mm左右人能戴

这个跟各个碧玺厂家规定珠子数有关,只是为了符合大众腕围。

佛珠手链颗粒数有讲究吗 一百零八颗: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一千零八十颗: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

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三十六颗: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十八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这种东西百度就有了

据藏经上的记载,最上等的佛珠一共是由一千零八十颗组成,但是因为这种佛珠太长了,所以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佛珠的上品为一百零八颗,中品为五十四颗,剩下就四十二颗、二十一颗、十四颗和净土宗的三十六颗等。 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引自网络

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老和尚在寺庙中口中振振有词,手中把持着佛珠,在向自己心中的佛祖乞讨,佛珠是佛教信仰的象征信物,古时候每一个老和尚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串佛珠,现在不仅仅是和尚喜欢佩戴佛珠,一些商人和明星也开始佩戴佛珠手串,这并不代表他们与佛教信仰,只是让自己看起来更加有气质。

佛珠手串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文玩杂项,在古代历史上没有文玩手串这个概念,明清时期出现收藏珍贵木材家具,人们利用珍贵木材的边角料制作文玩手串佛珠手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联系佛教文化,成为人们心中比较容易接受的文玩饰品。

在佛教文化中108代表着百八烦恼,108颗佛珠,象征着世界一切烦恼,时刻提醒自己在人间修行要六根清净,无妄无为,淡泊名利,忘乎所以。贪婪、怨恨、蠢痴、傲慢、疑惑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所以佛珠手串中108颗最为常见,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

手链的谐音就是“守恋”是珍视恋情的意思,也是一种爱的表达!因为手链多用美丽的宝石做成,因而手链还有“实心”的象征寓意! 手链的含义有个美好的约定。

女孩送男孩手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意思或是两人共闯世界,永不分离。送男朋友佛珠礼物代表你很爱他,觉得他很亲,世界上最好的礼物莫过于一串满含深情的佛珠,缘定今生。

男孩送女孩手链:“应该是想把你紧紧地的和他连在一起。送手链,代表牵手,想有更进一步的关系,比如发展成为男女朋友。

扩展资料:

送礼艺术:

礼物轻重得当:一般讲,礼物太轻,又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礼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

除了某些爱占便宜又胆子特大的人之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谢绝,或即使收下,也会付钱,要不就日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岂不是强迫人家消费吗?如果对方拒收,你钱已花出,留着无用,便会生出许多烦恼,就像平常人们常说的:“花钱找罪受”,何苦呢。因此,礼物的轻重选择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送礼间隔适宜: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频过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送礼者可能手头宽裕,或求助心切,便时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门去,有人以为这样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细想起来,其实不然。因为你以这样的频率送礼目的性太强。另外,礼尚往来,人家还必须还情于你。一般来说,以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的既不显得突兀虚套,受礼的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了解风俗禁忌: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有个人去医院看望病人,带去一袋苹果以示慰问,哪知引出了麻烦,正巧那位病人是上海人,上海人叫“苹果”跟“病故”二字发音相同。送去苹果岂不是咒人家病故,由于送礼人不了解情况,弄得不欢而散。鉴于此,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例如,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对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分子你送去一幅蹩脚的书画就很没趣;给伊斯兰教徒送去有猪的形象作装饰图案的礼品,可能会让人轰出来。

礼品要有意义:托人赠送。即委托第三者代替自己将礼品送达受赠对象手中。当本人不宜当面赠送礼品时,采用这种形式可以显示自己对此十分重视,或者可以避免对方的某些拘谨和馗尬。不过,所托之人在转交礼品时,一定要以恰当的理由来向受赚对象解释送礼人何以不能当面赠送丰礼品。礼品上最好也附有一份礼笺,当面赠送。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赠送礼品形式。其好处是,可以在赚送礼品时随机应变,或杨叙情义,或介绍礼品的寓意,或演示礼品的用法,有助于充分发挥赠礼的作用。

参考资料:

-送礼

手串多少颗代表什么如下:

1、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2、54颗——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3、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4、36颗——与108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108颗分为三份。

5、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6、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7、18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8、14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9、12颗佛珠代表“十二因缘”。

具体介绍

手串就是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佛珠的起源,通常来讲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鬘条缠身的风尚,沿袭至后世,遂逐渐演变成为佛珠。

佛珠为13颗。13颗是因为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相反,“十三”在佛教中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佛塔也是十三层,代表功德圆满,因此,佛珠手链为13颗珠子。但是在佛教经典的记载中不存在13粒的佛珠,佛珠的粒数在佛经中有具体的规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3400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6
下一篇2023-09-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