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是用什么来切割的?

钻石是用什么来切割的?,第1张

劈开。将钢制劈刀置于金刚石的夹缝中,用短而重的铁棒敲击劈刀,使金刚石按照纹路劈开。锯开。就是用一块在机器上飞速旋转的铜片(钻石锯)把金刚石按钻石纹路进行分割。激光切割,也叫镭射切割,就是用一个能够聚集激光的聚光头射出温度极高的激光,按程序对金刚石进行切割。由于科技的进步,现在使用最为广泛的金刚石切割方法是激光切割,它效率高,精确度高,加工成本低,已经逐步取代前两种加工方法。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因此锯片是一张在边缘涂有钻石粉及润滑剂的磷青铜圆片。钻石固定在夹子上,锯盘以高速旋转,即可将钻石锯开。现代激光技术引入钻石切割,大大提高了钻坯的加工效率。钻石的4C标准之一是切工,切工是针对明亮型切割方式的钻石而言。在别的因素一样的情况下,明亮型切割工艺的钻石价值被视为最高。

用放大镜可观察到钻石的腰围处呈现一种很细的磨砂状并有亮晶晶的反射光钻石的这种特征是独一无二的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为004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10,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 ,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hca是英文HOLLOWAY CUT ADIVISER的简称,翻译成中文就是霍洛韦切割指导。它是钻石切割和光学表现的原理与技术,目前也已经申请了美国专业。HCA技术是很多钻石制造商和工坊制作钻石时必须经过的一个流程,它的作用就是测试钻石的光学表现,也就是肉眼的亮度。

 一颗钻石的价值会受克重、净度、切工、颜色等数据的影响,除吃之外还有品牌、年头以及一些附加的历史价值。如果你的钻石够大够重,那么它的价值必然不菲,可如果你拥有一颗大克重的钻石,并想通过它进行投资,HCA火彩测试我想是不会少的。

 HCA火彩技术来源于美国,是一项专利技术发明,它的作用主要用于测试钻石的光学表现,是否达到店家所说的那个程度,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够不够闪”。HCA的作用很大,可很多朋友却不知道如何使用,尤其是你获得一颗极为闪烁的钻石,却发现HCA的分数只有5,你可能会认为店主提供的数据有假,那么真相果真如此吗?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HCA的分数,HCA的分数并不是判断也钻石的光功能,而是辅助你寻找到一颗理论上的美丽钻石!比如说HCA的分数越小就越好,1比5要好的多,这也就意味着分数1的钻石闪烁度要远远高于5。或者说,你可以在分数1的钻石中寻找到很多精品。

 虽然1比5要好,要闪烁的多。可也并非断定在分数5中无法寻找到漂亮、美丽钻石,只是寻找到的概率要比1少很多。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我们就大概能得出一个结论:HCA火彩测试钻石决定该从哪类钻石中寻找精品,但受限于肉眼观察。

也就是说,如果请一位专业的钻石从业人员来观察,那么他很有可能凭借肉眼来挑选出极品钻石。再用HCA来测试,结果也就十分可信了。

 hca火彩测试钻石是如今很多店铺常用的测试技术,也是证书的理论依据。然而HCA的分数并不是越低越好,普遍认为最好的分数是1,而05-15被认为是最好的一个区间。

宝石矿物具有双重性。作为矿物应属于矿物学的范畴,但作为宝石还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即美观、耐久和稀有。其中前两个条件都与宝石矿物的物理性质有关,并决定着宝石的品质和价值。同时,也是鉴别它们的极为重要的依据。宝石矿物首先必须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而宝石矿物的美丽除了与透明度、颜色等因素密切相关外,有些还来自于特殊的外观特征,如闪光、变彩、变色、火彩等等。它们的存在增添了宝石的灿烂、高贵和神迷之感,使宝石矿物身价倍增,成为人们爱不释手之物。而这些特殊的光学现象与反光效应、变色效应等光学作用有着直接的成因联系。

(一)猫眼光、星光和砂金光

猫眼光、星光和砂金光都是由于矿物内部含有丰富的定向排列的包裹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反光效应。

(1)猫眼光(chatoyance):宝石矿物中由于反光形成一条亮带,且随入射光方向的改变而会发生侧向游动,状如正午时的猫眼,故称为猫眼光(图3-16)。因蜜**的金绿宝石猫眼表现得最为灵活,故将有此效应的金绿宝石亚种称为猫眼或猫眼石。具此种效应的其他矿物宝石的命名,则是在猫眼名词前冠以矿物的名称,如磷灰石猫眼、石英猫眼等。

猫眼光是由于在宝石内部含有密集而平行排列的细针状包裹体,它们对光的反射所造成的。光带的方向垂直于针状包裹体的延长方向。因此,加工成弧面型宝石时,应使其底面平行于包裹体。

(2)星光(asterism):指宝石矿物中同时出现若干组猫眼光带而呈星状辐射的现象。根据光带的数目有六射星光、四射星光和十二射星光等。其中以六射星光为常见。如六射星光石英(图3-17),它的形成是因其内部包含了三组互呈120°交角定向排列的金红石针状包裹体,从而产生星光。

图3-16 红宝石猫眼

图3-17 六射星光

星光的成因与猫眼光相同,只是它不止有一个方向的针状包裹体,而是有交叉分布的若干组,具体取决于主晶本身的对称性质。切磨成弧面型宝石时,其底面应同时包含各组包裹体否则星光的交点便不在宝石的中心。

(3)砂金光(aventurescence):指宝石矿物内部呈现星星点点的闪烁反光现象。砂金光是由于在矿物内部含有如赤铁矿、铬云母或自然铜等光泽较强的鳞片状包裹体,它们对光产生反射呈现耀眼闪光。例如石英中含有赤铁矿,白光入射后产生闪光,称其为耀石英或砂金石英。斜长石中含有赤铁矿等铁质包裹体,对入射的白光产生反射,并叠加干涉、衍射效应而呈现耀眼的红色彩光,这种砂金光的斜长石特称为日长石或日光石。

(二)变石

变石是因矿物的变色效应而得名。变色效应(colour change effect)指在不同类型的白光照明下,物体的呈色有所变化的现象。由于此现象首先见于一种含铬的金绿宝石,这种金绿宝石称为变石,故亦称变石效应(alexanderite effect)。变石在日光或日光灯下呈蓝绿色,而在蜡烛光或钨丝白炽灯下则呈褐红至深紫红色。不同产地的变石其色调不一致。人造蓝宝石和人造尖晶石也可具有变色效应,但不能称为变石。

形成变色现象的原因是不同类型的白光的组成存在某种差异,而物体正好对此又很敏感。如烛光和白炽光中含有较多长波长色光的成分,而日光和日光灯中则长波长色光的含量有所欠缺。变石本身对红光和绿光的吸收正好处于均衡状态,因而光源中红色成分增多它就呈红色,反之则呈绿色。

(三)乳光、变彩和火彩

物理光学效应包括光的干涉、衍射、漫射和色散等光学作用,它能引起矿物呈色。其呈色的机理与物体内部的特定构造有关而与化学成分无直接的成因联系。

(1)乳光(opalescence):亦称蛋白光,指矿物中一种类似于蛋清般带柔和淡蓝色调的乳白色。它是由于矿物内部含有许多远比可见光波长小的其他矿物或胶体微粒,对入射的白光发生漫反射所造成的。当反射体的尺寸远小于入射光的波长λ时,反射光即发生弥散而形成漫射,且其光强与1/λ4成正比,因此在漫射光中紫光要比红光强约10倍,从而使反射体呈蓝色。月长石的浅蓝色乳光即是由于钾长石晶体内嵌生有许多尺寸比紫光波长还小的超显微钠长石小片对白光的漫射造成的。乳蛋白石的乳光则是由组成蛋白石的SiO2微粒明显小于可见光波长,以致产生散射光,出现乳光。

(2)变彩(play of colours):指矿物中不均匀分布的蓝、绿、黄、红等色彩随观察角度的改变会按光谱色顺序产生色调变化或明暗度变化。变彩是由于在矿物内部存在着与可见光波长属于同一数量级的某种周期性结构,导致不同色光的衍射而形成的。贵蛋白石和某些拉长石是具有变彩的典型矿物。贵蛋白石中胶粒大小与可见光波长相当并呈有规律分布(图3-18),对白光产生衍射后出现变彩。将贵蛋白石的变彩称为欧泊变彩。某些拉长石中,其内部由两种不同成分的斜长石的叶片规则平行交生而成。这种周期性结构与可见光波长为同一数量级,在白光作用下将产生衍射,呈现变彩。将具有变彩的拉长石称为变彩拉长石,对有艳丽变彩的拉长石特称为光谱石。

(3)火彩(fire):指由色散效应所产生的颜色。它在无色透明的宝石中表现较为明显,如钻石。在有色宝石中很易被掩盖。火彩的显著与否除取决于宝石矿物本身色散度的大小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宝石的琢型、琢型与切工的比例、抛光好坏等直接有关。若从宝石内部射出的光其入射角越近于临界角,色散就越明显,即所谓的“出火”好。因此,火彩主要出现在刻面宝石矿物中。如钻石,如果切工和抛光都为上等,其琢型为圆钻型,当白光进入后,钻石表面显示明显的光谱色,即火彩。

图3-18 具白垩状外貌之蛋白石的扫描电镜照片,显示SiO2球体(直径约300nm)成六方最紧密堆积

(据Darragh,Gaskin和Sanders,1976)

钻石的的分子结构是碳。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 (C)元素构成,具有立方结构的天然白色晶体。钻石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惧,同时又把它视为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现在已成为百姓们都可拥有、佩戴的大众宝石。钻石的文化源远流长,也有人把它看成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

中文名称:金刚石,钻石

英文名称:Diamond

莫氏硬度:10

化学成份:9998%的碳

物理性能:是天然矿物中的最高硬度,其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源于古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是公认的宝石之王。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

常见外形:圆形、椭圆形、榄尖形、心形、梨形、方形、三角型及祖母绿形等。圆钻,是最常见的形状。

折射率:2417

色散值:0044(较高)

全内反射:临界角:245°

主要产地:钻石的主要产地是澳大利亚、博茨瓦纳、加拿大、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南非、巴西、西伯利亚;目前世界主要的钻石切磨中心有:比利时安特卫普,以色列特拉维夫,美国纽约,印度孟买,泰国曼谷。安特卫普有"世界钻石之都"的美誉,全世界钻石交易有一半左右在这里完成,“安特卫普切工”是完美切工的代名词。

钻石因为极其珍贵,因此它们的重量使用专用的单位“克拉” 来表示的。1克拉等于02克。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钻石是一颗名叫 非洲之星的钻石,它镶嵌在英国女王的权杖上,重达5302克拉,合10604克。

和钻石的切工有关,钻石的原石也不是光彩夺目的,是要经过琢磨的~~

市面上的钻石琢型一般以标准圆钻型为主。这种琢型称为理想式切工,也称托尔科夫斯基工,是波兰数学家马歇尔托尔科夫斯基(Marcel Tolkowsky)于1919年首先通过光学计算出理论上让钻石反射最大量光线的切割方程式。这种切磨共包括台面、风筝面、星小面、上腰和下腰小面、亭部主刻面、底尖面共58个刻面。台宽比 、冠高比、腰厚比、亭深比、全深比、底尖比等一系列托考夫斯基切割比率奠定了钻石理想切工的基础。钻石的切割比率越接近这一系列数值,他的切工就会越好,钻石也会越闪亮,完美切工比例的钻石会呈现“八心八箭”现象,也称为丘比特切工。通常钻石原石按这样的比率切割,损失的重量也是最多的。国际通行的钻石4C标准也主要是针对标准圆钻型切工的钻石制定的。

圆形钻常见的八心八箭的切法,57个切面,这样的钻石在切工镜下会呈现八心八箭的效果,切割得较好的钻石八星八箭分布均匀、对称、清晰,切割不好的则比较模糊。

插图可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4494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