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水晶,红宝石,蓝宝石,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钻石,水晶,红宝石,蓝宝石,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第1张

1、钻石

金刚石是无色正八面体晶体,其成分为纯碳,由碳原子以四价键链接,为目前已知自然存在最硬物质。

由于金刚石中的C-C键很强,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的形成,没有自由电子,所以金刚石硬度非常大,熔点在华氏6900度,金刚石在纯氧中燃点为720~800℃,在空气中为850~1000℃,而且不导电。

澳大利亚、刚果、俄罗斯、博茨瓦纳和南非是著名的五大金刚石产地。

2、水晶

水晶(英语:quartz)是大陆地壳数量第二多的矿石,仅次于长石,其晶体结构是SiO4硅-氧四面体的连续框架,其中每个氧在两个四面体之间共享,得到SiO2的总化学式,石英的种类有很多,无色全透明的石英称为水晶。

宝石级的水晶主要产于晶洞或伟晶岩脉中,几乎世球各地均有水晶产出。如马达加斯加、赞比亚、巴西、德国、俄罗斯、缅甸、阿富汗等

3、红宝石

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红色来自铬(Cr)。自然没有铬的宝石是蓝色的蓝宝石。

天然红宝石大多来自亚洲(缅甸、泰国、斯里兰卡、中国新疆、中国云南等),非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以及美洲(美国的蒙大拿州和南卡罗来纳州)。

4、蓝宝石

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

产地主要有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澳大利亚、中国等,但就宝石质量而言,以缅甸、斯里兰卡质量最佳。依据地质成因不同,可分两类:一类是缅甸、斯里兰卡和印度克什米尔产的蓝宝石。另一类是澳大利亚、泰国、中国产的蓝宝石。

5、玛瑙

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由于与水化二氧化硅(硅酸)交替而常重复成层。因其夹杂氧化金属,颜色可从极淡色以至暗色。用铁、钴、镍等盐类,任它们自然渗透于硅酸凝胶中,能人工制成"玛瑙",天然玛瑙可能亦是在相似情形下生成的。

世界上玛瑙著名产地有:中国、印度、巴西、马达加斯加、美国、埃及、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墨西哥、美国和纳米比亚还产有花边状纹带的玛瑙,称为“花边玛瑙”。美国黄石公园、怀俄明州及蒙大拿州还产有“风景玛瑙”。我国玛瑙产地分布也很广泛,几乎各省都有,著名产地有:云南、黑龙江逊克、辽宁、河北、新疆、宁夏、内蒙古等。

-钻石

-水晶

--蓝宝石

--玛瑙

--红宝石

很明显是玛瑙

玛瑙也作码瑙、马瑙、马脑等,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经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隐晶质石英的纹带状块体,硬度65-7度,比重265,色彩相当有层次。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原形态三方晶系。

玛瑙都是隐晶质结构的。是天然的。A级属于比较常见的玛瑙品质较差。好的玛瑙为5A7A。玛瑙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经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隐晶质石英的纹带状块体。硬度65至7度。比重265。色彩相当有层次。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不算是什么珍贵的宝石。

市面上经常说的蜡石是一种爱好者名称或者商业名称,具体的宝石学名称还是石英质玉,只能说好的蜡石是隐晶质,而大部分石蜡石是达不到这种级别的,而不能说隐晶质是蜡石

隐晶质与显晶质集合体宝玉石结构上的两个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宝石颗粒的大小,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宝石在10倍放大镜放大观察晶体颗粒可见,是显晶质,代表矿物有石英岩玉,结构疏松的翡翠等

宝石在10倍放大镜放大观察颗粒不可见,是隐晶质,隐晶质有一些很特征的比如玛瑙,玉髓等

1、翡翠是多种隐晶质集合体矿物,而宝石多为单矿物晶体的形式出现如钻石、彩色宝石等,个别会出现双晶体。

2、由于宝石多为单晶体,化学成分相对比较均匀、纯净,故其色具有单一性;而翡翠因其里面的各种矿物原料所含的量不同而颜色丰富多彩,主要以绿为上品。

3、翡翠的透明度是半透明至不透明,其光泽多属玻璃光泽;而宝石的光泽特征是晶体化学键的性质及晶体的相对密度等因素,其表面具有反光的能力。

4、宝石的密度值比较稳定,如钻石的相对密度值为352左右,翡翠的相对密度与宝石的较相近为:330--336。

5、一般宝石的体积相对比较小,故其重量同样也很轻,如被称为大宝石晶体--钻石晶体在自然界形成1克拉(o2g),相对于宝石,翡翠的比重为333,因而翡翠会比较重些。

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

绝大多数矿物是固体,也有少数呈液态或气体状态,如石油、天然气等。固体矿物按其内部构造可分为结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结晶质矿物不仅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而且具有一定的结晶结构和一定的几何外形。如钻石。非晶质矿物没有一定的结晶构造和几何外形,如欧泊。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是结晶质的。非晶质随着时间增长可自发转变为结晶质。

由于矿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晶结构,这决定了它们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物理性质,因此可用晶体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来识别矿物。

按粘土矿物的结晶程度及晶体形态分为:非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显微 晶质结构,粗晶结构。

Amorphousmineral 非晶质矿物 :矿物中的原子和离子没有规则的排列,未造成晶体构造者,如褐铁矿、蛋白石。

非晶质:相对于晶质而言,原子和离子没有规则的排列。

常见的晶体有钻石,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糖、味精;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松香,沥青、橡胶,玻璃。

晶体是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在结晶过程中,在空间排列形成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的分布非常广泛,自然界的固体物质中,绝大多数是晶体。气体、液体和非晶物质在一定的合适条件下也可以转变成晶体。

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排列的三维空间周期性结构,是晶体最基本的、最本质的特征。

非晶体是无定形体,或称非晶体、非晶形固体,是其中的原子不按照一定空间顺序排列的固体,与晶体相对应。

常见的无定形体包括玻璃和很多高分子化合物如聚苯乙烯等。只要冷却速度足够快,任何液体都会过冷,生成无定形体。其中,原子尚未排好在热力学上有利的晶态中的晶格或骨架便已失去运动速度,但仍保留有液态时原子的大致分布。

扩展资料:

晶体和非晶体的判断:

1、根据构成晶体的粒子和粒子间的作用力类型进行判断。

如由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由原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又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属于离子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它们之间较强的作用形成的晶体属于金属晶体。 

2、根据各类晶体的特征性质判断。

如低熔、沸点的化合物一般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高,且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般为离子晶体。

熔、沸点很高,不导电,不溶于一般溶剂的物质一般为原子晶体;晶体能导电、传热,具有延展性的为金属晶体。 

3、根据物质的分类判断。

活泼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2等)、强碱(如NaOH、KOH等)和绝大多数盐类是离子晶体。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体硅外)、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外)、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是分子晶体。

常见的原子晶体单质有金刚石、晶体硅等;常见的原子晶体化合物有碳化硅、二氧化硅等。金属固态单质(注意:汞在常温下为液体)属于金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liwu/84509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 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