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净度分级表怎么看?

钻石净度分级表怎么看?,第1张

钻石评级标尺分为6个类别和11个钻石净度等级。I1、I2、I3内含级钻石净度钻石内含物显著,有可能可见并影响美感。SI1、SI2微瑕钻石10倍放大后可觉察到内含物,SI级钻石则一般颇具性价比,VS1、VS2轻微内含级钻石,内无瑕级(IF)钻石IF级钻石没有内含物,仅以表面特征来确定级别。--引自钻石网。

钻石净度是评价钻石品质的重要指标。我们平常所说的4C钻石当中净度是很重要衡量标准,首先要明确一个误区,钻石作为一种天然矿物质产品,内部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特殊,任何钻石内部都不是绝对纯净,都会有一些杂志,杂志明显程度才是净度的判断标准,一些微小杂质并不会影响钻石整体观赏性。

内含物更少且更小的的钻石纯净度等级越高,价格自然越高。一般来说钻石尺寸越大纯净度越低,内部含有杂质概率更高。另外钻石外部形状也会影响纯净度,马眼形、梨形和心形钻石能够一定程度上隐藏内部杂质,珠宝商店收买钻石纯净度应该在VS1,普通人肉眼看不到内部任何杂质。

每个珠宝店都会提供一份钻石净度图给顾客作为参考资料。上面会显示钻石纯净度和内部杂质种类等信息,这是一种开诚布公的做法,毕竟钻石内部杂质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GIA钻石净度标准,分为6个类型,11个等级,从高到底依次是FL、IF、VVS1、VVS2、VS1、VS2、SI1、SI2、I1、I2、I3。其中FL属于无瑕级,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没有任何内含物或表面瑕疵。IF属于内无瑕级,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没有任何内含物,而表面有微不足道的瑕疵,可借由磨光去除。

VVS属于极轻微内含级,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有极微细的瑕疵,即使是专业鉴定师也很难看到。VS属于轻微内含级,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瑕疵可见,但非常微小。SI属于微内含级,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有清晰可见的瑕疵。I属于内含级瑕疵,在10倍放大镜观察下非常明显,肉眼观察亦可看见,并且影响了钻石的坚固度或透明度和闪亮度。

钻戒保养注意事项

1、钻石戒指需要避免与硬物碰撞或者摩擦,这样可以避免贵金属被擦损,避免钻石被碰撞发生松动碰碎的情况。

2、不要让钻戒长时间接触到化妆品或其他化学物质,因为这些东西很容易腐蚀18K金钻戒的电镀层,使得18K金钻戒露出金**的原色,因此在必要时应该摘下钻戒放置于首饰盒内。

3、如果钻戒长时间不佩戴,要单独放在盒子里妥善保管,切勿随意和其他珠宝放在一起,以防损坏其他宝石。

以上内容参考  -钻石净度、人民网-选择钻戒有窍门:4个C原则要记牢

钻石的内含物是指影响钻石净度的所有特征。不同类型的内含物,对净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它包括内含物和外部瑕疵两大类型。内含物是指钻石内部或可达到钻石表面的瑕疵。观察内含物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决定钻石净度级别的主要因素。 内含物类型如下:  晶体  晶体是指钻石内所有具有明显的三维几何形态的矿物晶体,晶体又可分为无色的或浅色的包裹体及深色的或黑色的包裹体。  点状物  钻石内部最小的可见包裹物.在10倍放大镜下看起来像一小白点。  云状物  钻石中朦胧状或乳状无清晰边界的包裹物,可能是由许多极细小的点状物组成,也可能是一种空洞。云状物常依钻石的对称轴分布(与钻石的成长历史有关),有时在白色的云雾里还可出现一些黑色的大小不等的点状物。  羽状纹  钻石内由于解理或张力所造成的裂隙,形似羽毛状。若羽状纹相对较大,则可称之为“裂纹”,有时还可见到半圆状羽状纹。  须状腰(毛边、胡须)  存在于腰部的须状裂纹深入内部的部分,形似老人的胡须,它是由于过激的粗磨造成的。  内部纹理  钻石内部因原子排列不规则所造成的生长痕迹,常呈平直线状,若为白色、有色或反光,则会对净度有影响。  双晶中心  结晶构造发生错动的中心点,常伴生有点状物。  凹原晶面  从表面凹入钻石内部的原始晶面。  激光孔  用激光束及化学药品去除钻石内部深色包裹物时留下的孔洞,形似白色的漏斗或管道,可被高折射率玻璃充填。  击伤痕(击痕)  钻石表面受外力撞击成根状,伸入钻石内部。

钻石净度等级怎么看

把裸钻全部放在10倍放大镜底下为,用一般人眼睛来观察其特征,然后记下在钻石表面的记号和钻石内部的内含物,然后判断二者的数量、位置、大小、生成记号、明显度来做钻石净度等级的划分。

钻石的净度分级是指在10倍放大条件下,对钻石内部和外部的特征进行等级划分。

钻石的内部特征是指包含在或延伸至钻石内部的天然包裹体、生长痕迹和人为造成的特征,常见的钻石内部特征包括:点状包体、云状物、浅色包裹体、深色包裹体、针状物、内部纹理、内凹原始晶面、羽状纹、须状腰、空洞、激光痕。

钻石的外部特征是指仅存在于钻石外表的天然生长痕迹和人为造成的特征,常见的钻石外部特征包括:原始晶面、表面纹理、抛光纹、刮痕、烧痕、额外刻面、缺口、击痕、棱线磨损。

钻石净度的等级是怎么划分

净度级别分为 LC、VVS、VS、SI、P 五个大级别,又细分为FL、IF、VVS1、VVS2、VS1、VS2、SI1、SI2、P1、P2、P3 十一个小级别。

根据GB/T 16554-2010,对于质量低于(不含)00940g(047ct)的钻石,净度级别可划分为五个大级别。

LC级:在10倍放大条件下,未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

VVS级:在10倍放大条件下,钻石具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细分为VVS1、VVS2。

VS级: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细分为VS1、VS2。

SI级: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细分为SI1、SI2。

P级:从冠部观察,肉眼可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细分为P1、P2、P3。

钻石净度小级别

FL: 完美无瑕—专业人士在10倍放大条件下观察,内外无任何瑕疵,在所有净度等级中这种是最稀有和最珍贵的。

IF :内无瑕—专业人士在10倍放大条件下观察,内部无瑕疵,但是在钻石表面有很微小的瑕疵。

VVS1 :极微瑕1级—专业人士在10倍放大条件下观察到只有单个极微小的瑕疵。

VVS2:极微瑕2级—专业人士在10倍放大条件下观察到个别极微小瑕疵。

VS1:微瑕1级—10倍放大条件下可见单个微小瑕疵。

VS2:微瑕2级—10倍放大条件下可见数个微小瑕疵。

SI1:小瑕疵1级—10倍放大条件下容易观察到明显瑕疵。

SI2:小瑕疵2级—10倍放大条件下容易观察到数个明显瑕疵。

钻石级别和净度对照表如下:

FL级:钻石没有任何包裹体或表面特征(较少出现)。

IF级:钻石内部无可见包裹体。

VVS1 / VVS2:钻石内部有极微小的包裹体,即使是专业鉴定师也很难观察到。

VS1 / VS2:钻石的内部可以看到微小的包裹体。

SI1 / SI2:钻石有可见的包裹体。

I1 / I2 / I3:钻石的包裹体明显可见,并且可能会影响钻石的透明度和光泽度。

钻石净度级别越高,瑕疵越少,看起来也越干净。

颜色等级对照

对于常见的无色系钻石而言,色调浓郁度是决定其颜色等级的关键。钻石颜色等级从字母D(代表无色)开始,等级越低,颜色带的**调就越浓,随颜色逐渐加深一直排列到字母Z(代表浅**,浅褐色或浅灰色)。每个字母分级有着清晰的颜色范围界定。

无色(D-F):最罕见,因此也最珍贵。

近无色(G-J):除受过训练的分级师外,其他人难以察觉的颜色。

微黄(K-M):未受过训练的人士仍旧难以看出的颜色。

极淡黄(N-R):未受过训练的人士可凭肉眼在更大钻石中看到的微弱颜色。

淡黄(S-Z):在各种大小的钻石中均可看到的颜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773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