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品质的判断一件首饰的价值和美观程度的重要标准,因此每一个因素都要详细考虑,只有综合起来每一项标准的等级都很优异的钻石,才符合购买需求。关于钻石颜色与钻石净度哪个更重要?
钻石颜色与钻石净度哪个更重要
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颜色和净度两个参数都是影响钻石等级以及价格的重点,其中钻石颜色占钻石价格的15%-25%,而钻石净度则占钻石价格的15%-20%,两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大,但在真实选购钻石时,由于购买预算等原因,我们有时不得不选择其中一个较低的参数。
钻石颜色和净度等级表其中钻石的颜色与净度都是确定钻石品质的重要参数,但相对来说钻石颜色比净度更重要一些。颜色等级高的钻石,看上去会更洁白、更炫目,这是肉眼能直接感觉得到的。而钻石净度通常需要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所以一些瑕疵并不那么容易被发现,因此对于钻石净度的要求也比较松
钻石颜色等级可以划分为23个标准,分别是D、E、F、G-H、I-J、K-M、N-Z。其中D-H级别的钻石肉眼观察无色,而I-L级别的打算偶见颜色存在,M及以下等级的钻石则会看到明显的**。
无色 (D-F):最罕见,因此也最珍贵
近无色 (G-J):除受过训练的分级师外,其他人难以察觉的颜色
微 (K-M):未受过训练的人士仍旧难以看出的颜色
极淡 (N-R):未受过训练的人士可凭肉眼在更大钻石中看到的微弱颜色
淡 (S-Z):在各种大小的钻石中均可看到的颜色。
钻石净度等级有六大标准,分别是FL、IF、VVS、VS、SI、I。其中FL-SI级别的钻石肉眼看不到任何瑕疵,而I等级中又细分为 I1、I2、I3,I1和I2刚刚能看到一些瑕疵,I3级别的瑕疵则是肉眼明显可见。但在正常选购钻石时,极少有消费者会选择I级别的钻石,甚至有些商家都不会把I级钻石算在采购范围。
钻石净度等级表:
无瑕级 (FL) 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没有任何内含物或表面特征。
内无瑕级 (IF) 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无可见内含物。
极轻微内含级(VVS1 和 VVS2)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有极微小的内含物,即使是专业鉴定师也很难看到(数字1和2是指同级别下1比2干净,下同)。
轻微内含级(VS1 和 VS 2)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内部可以看到微小的内含物。
微内含级(SI1 和 SI2)在 10 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有可见的内含物。
内含级(I1、I2 和I3)钻石的内含物在 10 倍放大镜下明显可见,并且可能会影响钻石的透明度和亮泽度。
综合钻石颜色和钻石净度来看,钻石颜色等级更容易被肉眼识别,注重佩戴体验的朋友更应该注重钻石颜色的选择。
生活中我们大多数见到的都是透明无色的钻石,彩钻不太常见,那彩钻石是怎么形成的呢?彩钻是除透明以外的钻石。世间有颜色的钻石,又称为彩钻,主要成因是无色钻石内的微粒起变化而产生的颜色,不同的变化产生不同的颜色,因此颜色越罕有,价值亦愈高。
彩钻的颜色,较常见的有金**、棕色、绿色,其它如粉红、红色、蓝色就较为罕有,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如蓝色的霍普钻石,堪称稀世珍宝,价值当然也不菲。 高品质的彩钻也被视为稀世奇珍,澳大利亚是全球粉红钻唯一的固定来源。
彩钻本身开发的数量及其稀少,全球每年仅有50克拉左右。
世界最大的粉钻“阿盖尔粉红禧”便是在阿盖尔钻石矿区发现开采,重达2478克拉,于2010年以4544万瑞士法郎(约合4575万美元)高价拍出,刷新全球单颗钻石拍价纪录。彩钻的开采量极为稀少,每颗彩钻都是世间难求的稀世珍宝。
钻石应该是没有颜色的,钻石一般是用光泽与火彩来形容的。
金刚光泽
即光泽,是由光从宝石表面反射所引起,影响光泽强弱的因素主要是析射率,析射率越高,光泽越强。反射率与折射率呈正比,所以,也可以说钻石的光泽强,其原因在于折射率高。为了提高钻石的火彩,必须对钻石小面实施良好的切磨和抛光。
火彩
自然光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所组成,由于自然光的各种单色光在钻石中的折射率存在差别,因此人射到钻石中的自然光将发生分离。经过精心设计的钻石琢型,可将分离的光多次反射,进一步分离后再从冠部射出,这样我们就可从钻石冠部看到钻石的各种单色光,即出火称色散。钻石加工工艺越好,自然光被分离越大,火彩越足,钻石越美,价值也越高。
除无色透明外,钻石也可有许多种颜色,品质达到首饰级的有色钻石被称为彩色钻石,彩色钻石的颜色有:**、绿色、蓝色、褐色、粉红色、橙色、红色、黑色、紫色等,彩色钻石数量稀少,因此价值也很高,特别是那些色调鲜艳,饱和度较高的彩色钻石,更是价值连城。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希望”、“德累斯顿”等名钻都是罕见的色调鲜艳、高饱和度的钻石。
钻石的呈色机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多年来一直是许多研究结构关注的焦点。在理想的状态下,钻石由于是完整的等轴晶系晶体,在可见光范围内没有选择性吸收,因此表现为无色。然而天然生成的无色纯净的钻石是极为稀少的,极大部分钻石因为在其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受到外界生长环境的影响,而使它的晶格受到损伤,致使出现深浅不一的颜色。
一、传统宝石学颜色成因
传统宝石学主要基于宝石的化学成分和外部构造特点,将宝石颜色划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
1自色
由作为宝石矿物基本化学组分中的元素而引起的颜色,这些致色元素多为过渡金属离子,如铁铝榴石、绿松石、孔雀石、蓝铜矿等。
2他色
由宝石矿物中所含杂质元素引起的颜色。他色宝石在十分纯净时呈无色,当其含有微量致色元素时,可产生颜色,不同的微量元素可以产生不同的颜色。如尖晶石,其化学成分主要是Mg Al2O4,纯净时无色,含微量的Co元素时呈现蓝色,含微量Fe元素时呈现褐色,而含微量Cr元素时呈现红色。另外同一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可产生不同的颜色,如含Fe3+常呈棕色,含Fe2+则呈现浅蓝色。同一元素的同一价态在不同的宝石中也可引起不同的颜色,如Cr3+在刚玉中产生红色,在绿柱石中产生绿色。
3假色
假色与宝石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没有直接关系,而与光的物理作用相关。宝石内常存在一些细小的平行排列的包裹体、出溶片晶、平行解理等。它们对光的折射、反射等光学作用产生的颜色就是假色。假色不是宝石本身所固有的,但假色能为宝石增添许多魅力,这一方面的具体内容已在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一节里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
二、近代科学宝石颜色的成因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宝石的颜色不仅仅取决于其化学组成,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内部结构。近代科学颜色成因理论打破了传统颜色成因理论中的自色、他色的界限,从晶体场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能带理论等的角度揭示了宝石颜色成因的本质。
(一)离子内部的电子跃迁呈色(晶体场理论)
晶体场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处于宝石晶体结构中的过渡金属元素和某些镧系、锕系元素。它把晶体场看成一种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将带有正电荷的阳离子称为中心离子,把带有负电荷的阴离子和络阴离子统称为配位离子,或简称配位体。晶体场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区别在于,它把配位体处理为一个点电荷,点电荷作用的实质是产生静电势场力,这种静电势电场又被称之为晶体场。晶体场跃迁包括d-d跃迁和f-f跃迁。元素周期表中第四、五周期的过渡金属元素分别含有3d和4d轨道,镧系和锕系元素分别含有4f和5f轨道。在配位体的存在下,过渡元素五个能量相等的d轨道和镧系元素七个能量相等的f轨道分别分裂成几组能量不等的d轨道和f轨道。当它们的离子吸收光能后,低能态的d电子或f电子可以分别跃迁至高能态的d或f轨道,这两类跃迁分别称为d-d跃迁和f-f跃迁。由于这两类跃迁必须在配位体的配位场作用下才可能发生,因此又称为配位场跃迁。
过渡金属元素的d-d电子跃迁引起宝石颜色变化的最好例子是红宝石、祖母绿及变石,图1-4-11为三者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图1-4-11 红宝石、祖母绿及变石的UV吸收光谱
A——红宝石;B——变石C——祖母绿
红宝石中致色离子为Cr3+,从Cr3+的3d3电子组态导出的自由离子谱项为:基谱项为4F,激发谱项为4P、2G、2D等。八面体场中,由基谱项4F分裂为三个能级,即4A2、4T2、4T1。红宝石的吸收光谱特征表明,在可见光区域内,出现两个强而宽的吸收带,分别由4A2→4T2、4A2→4T1能级之间的跃迁所致。d电子在4A2→4T2、4A2→4T1能级间跃迁的过程中,分别吸收225和302e V能量,其余吸收后的残余能量组合成红宝石的颜色(见图1-4-12)。
祖母绿吸收光谱特征表明(见图1-4-13),在可见光区域内,出现两个强而宽的吸收带,分别由4A2→4T2、4A2→4T1能级之间的跃迁所致。d电子在4A2→4T2、4A2→4T1能级间跃迁的过程中,分别吸收204和292e V能量,其余吸收后的残余能量组合成祖母绿的颜色。
图1-4-12 红宝石的UV吸收光谱
图1-4-13 祖母绿的UV吸收光谱
变石的化学式组成(BeAl2O4)介于红宝石和祖母绿之间,影响铝氧八面体的金属离子只有Be一种,因此Cr3+离子与周围配位体电场强度低于红宝石而高于祖母绿,它的金属氧离子之间化学键的性质也介于红宝石和祖母绿之间。变石中Cr3+离子4A2→4T2跃迁吸收的能量为216eV,介于红宝石(225eV)和祖母绿(204eV)之间,而4A2→4T1跃迁所吸收的能量(298eV)与红宝石和祖母绿相差不大。在可见光区域内,变石中红光和蓝绿光透过的几率近于相等,于是外部环境的光源条件(色温)就决定了变石的颜色。例如,色温较高的日光灯中蓝绿色成分偏多,导致变石中蓝绿色成分的叠加,而呈现蓝绿色。反之,白炽灯光源中色温偏低,导致变石中红色成分的叠加,而呈现红色(见图1-4-14)。
图1-4-14 变石的UV吸收光谱
(二)离子间的电荷迁移呈色(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中单个电子的状态函数称为分子轨道。根据分子轨道模型,认为一个分子中所有的轨道都扩展至整个分子上。占据这些轨道的电子不是定域在某个原子上,而是存在于整个分子之中。根据分子轨道理论,电子可以从这一个原子轨道上跃迁到另一个原子轨道上去,这种电子跃迁称为电荷迁移。
某些分子既是电子给体,又是电子受体,当电子受辐射能激发从给体外层轨道向受体跃迁时,就会产生较强的吸收,这种光谱称为电荷迁移光谱。伴随电荷转移,在吸收光谱中产生强吸收带,如果电荷转移带出现在可见光范围内,则产生相应的颜色。电荷迁移有多种形式,它可以发生在同核原子价态之间,也发生在异核原子价态之间。
1金属—金属原子间的电荷迁移
金属—金属原子间的电荷迁移可分为同核原子价态之间的电荷迁移和异核原子价态之间的电荷迁移。
(1)同核原子价态之间的电荷迁移
同核原子价态之间的电荷迁移来自不同价态的同一过渡元素的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不同价态的同核原子分布在不同类型的格点中,且两者之间有能量差时,电子可发生转移,并产生光谱吸收带,从而使宝石呈现颜色。堇青石的蓝紫色的产生是这种情况的典型实例。在堇青石中,Fe3+和Fe2+分别处于四面体和八面体位置中,两个配位体以共棱相接,当可见光照射到堇青石时,其Fe2+的一个d电子吸收一定能量的光跃迁到Fe3+上,此过程的吸收带位于17000cm-1(相当于黄光),使堇青石呈现蓝色。蓝色、绿色电气石和海蓝宝石也是由于Fe2+-Fe3+间的电荷迁移而呈的色。
(2)异核原子价态之间的电荷迁移
图1-4-15 蓝宝石的UV吸收光谱
异核原子价态之间的电荷迁移的典型实例是蓝宝石(见图1-4-15),在蓝宝石中Fe2+与Ti4+分别位于相邻的以面相连接的八面体中,Fe、Ti离子的距离为0265nm,二者的d轨道沿结晶轴重叠,当电子从Fe2+中跑到Ti4+中时,Fe2+转变为Fe3+,而Ti4+转变为Ti3+,即Fe2++Ti4+→Fe3++Ti3+。电荷迁移的这一过程,伴随着的光谱吸收能为211eV,吸收带的中心位于588nm,其结果是在蓝宝石的c轴方向只透过蓝色,呈现蓝色。当两个八面体在垂直c轴方向上以棱相连接时,这时电荷转移吸收带略向长波方向位移,使蓝宝石在非常光方向上呈现蓝绿色。异核原子价态之间的电荷迁移,也是蓝色黝帘石、褐色红柱石呈色的原因。
2其他类型的电荷迁移
除了上述两种类型的电荷迁移外,还有非金属与金属原子之间的电荷迁移和非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荷迁移。
宝石中常见的非金属与金属原子之间的电荷迁移为O2-→Fe3+。02-与Fe3+之间的电荷迁移对可见光光谱中紫色、蓝色光强烈吸收,导致宝石呈金**。金**绿柱石、金**蓝宝石的颜色均由02-→Fe3+之间的电荷迁移引起。
(三)能带间的电子跃迁呈色(能带理论)
能带理论是研究宝石材料的一种量子力学模式,是分子轨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它较好地解释了天然彩色钻石的呈色机理及其金刚光泽的产生原因。能带理论认为:固体中电子并非束缚于某个原子上,而为整个晶体所共有,并在晶体内部三维空间的周期性势场中运动。电子运动时的能量具一定的上下限值,这些电子运动所允许的能量区域就称之为能带。它与晶体场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区别是:晶体场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主要适用于局部离子和原子团上的电子,电子是定域的,是局部态之间的跃迁;能带理论则与之相反,它认为电子是不定域的,是非局部态之间的电子跃迁。能带又可分为:①导带(又称空带),由未填充电子的能级所形成的一种高能量带。②带隙(又称禁带),价带最上部的面(又称为费米面)与导带最下部面之间的距离,禁带的宽度随矿物键性的不同而不同;③价带(又称满带),由已充满电子的原子轨道能级所构成的低能量带,当自然光通过宝石时,宝石将吸收能量使电子从价带跃迁至导带,所需的能量取决于带隙的宽度,即价带顶部与导带底部间的能量差,又称能量间隔,一般用ΔEg表示。不同的宝石由于能量间隔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与晶体场理论一样,电子从导带返回至价带的过程中,其吸收的能量仍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例如,Ⅱa型钻石带隙的能量间隔(ΔEg=54e V)大于可见光的能量,即电子从价带跃迁至导带时吸收的能量为54e V,故吸收主要发生在紫外光区,对可见光能量无任何吸收,故理论上,IIa钻石为无色(见图1-4-16);由于Ⅰb型钻石中含有微量的孤氮原子,氮原子外层电子(1s22s22p3)比碳原子(1s22s22p2)多一个,额外的电子则在禁带中生成一个杂质能级(氮施主能级),由此缩小了带隙的能量间隔,电子从杂质能级跃迁至导带所吸收的能量为22e V(564nm),故该类钻石显橙**(见图1-4-17)。
(四)晶格缺陷呈色
宝石晶体结构中的局部范围内,质点的排列偏离其格子状构造规律(质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的平移重复)的现象,称为晶格缺陷。其产生原因与宝石晶体内部质点的热振动、外界的应力作用、高温高压、辐照、扩散、离子注入等有关。
例如,在上地幔的高温高压环境中结晶出的金刚石晶体,被寄主岩浆(金伯利岩岩浆或钾镁煌斑岩岩浆)快速携带到近地表时,温压条件的迅速改变和晶体与围岩物质的相互碰撞,则易导致侵位金刚石晶体的结构局部发生改变,并诱发晶格缺陷,使一部分原本无色的金刚石的颜色发生改变,从而形成褐黄、棕**及粉红色金刚石。
图1-4-16 Ⅱa型钻石中电子跃迁图示
图1-4-17 Ⅰb型钻石中电子跃迁图示
色心作为晶格缺陷的一种特例,泛指宝石中能选择性吸收可见光能量并产生颜色的晶格缺陷。属典型的结构呈色类型。色心的种类十分复杂,但最常见的为电子心(F心)、空穴心(V心)及杂质离子心。
1电子心(F心)
电子心(F心)是由宝石晶体结构中阴离子空位引起的。就整个宝石晶体而言,当阴离子缺位时,空位就成为一个带正电的电子陷阱,它能捕获电子。如果一个空位捕获一个电子,并将其束缚于该空位,这种电子呈激发态,并选择性吸收了某种波长的能量而呈色。因此,电子心是由一个阴离子空位和一个受此空位电场束缚的电子所组成的。例如,紫色萤石晶体中的氟离子离开正常格位,而形成一个阴离子空位(缺少负电荷),该结构位显示正电性,形成一个带正电的电子陷阱。为了维持晶体的电中性,阴离子空位必须捕获一个负电子,由此产生了颜色。
2空穴心(V心)
空穴心(V心)是由晶体结构中阳离子缺位引起的。从静电作用考虑,缺少一个阳离子,等于附近增加了一个负电荷,则附近一个阴离子必须成为“空穴”才能保持静电平衡。因此,空穴心是由一个阳离子空位捕获一个“空穴”所组成的。例如,烟晶中以类质同象形式替代Si4+的Al3+杂质,在晶格位中形成正电荷不足的位置(正电荷陷阱),为了维持暂时的电中性,Al3+离子周围必须有相应的正一价阳离子存在。当水晶受到辐照后,与最近邻的O2-将失去一个多余的电子,而残留下一个空穴,形成空穴心(V心)。利用辐照源的带电粒子(加速电子、质子)、中子或射线辐照宝石,通过带电粒子、中子或Y射线与宝石中离子、原子或电子的相互作用,最终在宝石中形成电子-空穴心或离子缺陷心。如辐照处理钻石、蓝黄玉等,辐照的本质是提供激活电子、格位离子或原子发生位移的能量,从而形成辐照损伤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