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和水晶有何区别

钻石和水晶有何区别,第1张

属三方晶系。晶体呈棱柱状并带六边形锥,柱面有横纹,紫水晶中常有角状色带。在自然界中,水晶常呈晶簇产出,造型美观。。

结晶完好的水晶,常有好的平行脊的人字形断口;在紫晶和热处理的黄晶中,多呈不平坦到薄片状破口。

水晶比重:256-266克/立方厘米。

这意味着一定体积水晶的重量,是相同体积水的重量的256-266倍。块状变种水晶密度可能稍高些。

水晶条痕:无色。

条痕,通常说的颜色,是人眼对一定波长的光线感觉的结果。

水晶透明度与透过它的光的质与量有关。透明标准为:光线透明过厚度为1厘米以上的水晶碎片或薄片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映出的图像。如是底像不够清楚,仅见轮廓,那便中半透明。

水晶光泽:玻璃光泽。无论在抛光面上还是在破口都是如此。

光泽,指宝石表面对光线反射的一种光学性质。水晶既不像星光蓝宝石和星光宝石那样反射出绮丽的星光形条纹,又不像月光石那样发出淡蓝色波形光彩,更不像乘欧泊石那样闪烁着五颜六色。

观察水晶的光泽,可用手握着它,以灯光或窗户投进来的光线看表面反射,透明水晶亮度与光泽强弱有关。

水晶折射率:1544-1553,几乎不超出此范围。

折射率,是当光由空气中透入宝石晶体,并产生折射现象,其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值。

水晶重折射率:0009(最大),此值非常稳定。

水晶光性特征:一轴晶正光性。

水晶色散:0013。

色散是说宝石的折射率随照明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例如钻石对红光折射为2405;对绿光为2427;紫光为2449。

水晶熔点为1713摄氏度。其受热易碎的特性,是在实验时发现的。将水晶放在喷焰器的烈焰燃烤,除非有很好的保护,且慢慢冷却,否则晶体容易碎裂。这一脾性,古人已摸透。博物要览>提醒道:“凡用水晶器物,不可用热汤滚水注之,即粉裂如击破者。”

钻石zuànshí ,就是经过打磨的金刚石,又称金刚钻,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为Diamond,源于古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

①通常指宝石级金刚石,尤指琢型宝石级金刚石,其实,钻石和金刚石在国外并无这种用词的区分,英文中均使用同一个词汇“diamond”,但国内则常把“金刚石”一词用于矿物学领域,钻石一词用于宝石学领域。但也不尽然,如“工业钻石”虽然不属于宝石学领域,只是人们已习惯于这样称呼,故在本词条中也采用之。

②宝石级钻石以无色透明为上品,但常见的多为略带微**调者。**调或褐色调愈深,品级也愈低。有一种无色透明中带一点蓝色的被称作“水火色”,却是佳品。而带深蓝、深黑、深金黄和红色、绿色者,更是少见的珍品,被称为“艳钻”或“奇珍钻石”,同一矿区的钻石带有相似的“色素”特征,以致有经验的人常可凭此认出钻石的产地。最早发明标准圆形明亮式切割的是在1914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的钻石切割师托考夫斯基发明。判别钻石的标准被称为4C,分别是净度、颜色、切工、克拉重量。其中净度是指钻石的内含物,而不应称为瑕疵。内含物的存在正说明了钻石的天然性。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这种包裹体状的内含物越少越好,所以就有了净度的分级。即:LC、VVS、VS、SI、P级。过去人们不会琢磨钻石,只能用钻石原石作为饰品,金刚石晶体真正成为钻石,变为首饰的时代,大约在1450年。当时琢磨钻石只有17个面,1558年--1603年当政的英国女王佩戴的钻石戒,只是一个八面体钻石晶体,磨掉了一个顶尖作为戒面的。直到1919年一位住在美国的波兰人名叫塔克瓦斯墓(Tolkowsky),设计出58个翻面的钻石切割工艺,至今仍在采用,这个切工是根据钻石的折光率系数等因素而精确计算出来的,不能任意改变,否则磨出的钻石将无光彩或漏光。

1。最大的区别就是二者的硬度不同

,在已知的天然产出物中,钻石的硬度是最高的,莫氏硬度达10,而水晶的莫氏硬度为7。所以二者进行刻划,有划痕的为水晶。

2成分不同,水晶的主要成分为sio2,而钻石的主要成分为c。

3光泽不同,水晶的光泽为玻璃光泽,断口处为油脂光泽,而钻石的光泽为金刚光泽。

4折射率不同,水晶的折射率为154左右,而钻石的为242左右。

5钻石为均质体,各个方向的折射一样,而水晶为有两个方向的不同的折射率。

主要的不同就这些。肉眼鉴定,一看硬度,二看光泽。当然用宝石的鉴定仪器,非常简单了,二色镜或硬度仪都可很容易鉴定出来。

具体到值钱,大概或许可能一般来说,是钻石,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区分天然的还是人造的,这个比较难了,需专门的宝石鉴定机构才能定出,因为有的人造宝石和天然的几乎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在自然界中的产量不同罢了。

就想到这些。

首先,钻石是已知的硬度最高的宝石之一,所以,可以单凭着用钻石能刻划动刚玉这一点,就知道了

油性试验:用一支油基墨水的特制笔或圆珠笔,在钻石的台面划一条线,则会留下一条不间断直线。而其他的仿制品不具有亲油性,在划线处留下断续的点线。

水滴试验:在钻石上水珠将很长时间保持球形,而仿制品上的水滴则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散开。

哈气试验:在钻石上哈口气,如钻石上的水气立即消失为真钻石;若水气在钻石上停留几秒钟后才消失则为假钻石。

感觉试验:在室温下用舌头接触钻石及其仿制品时,钻石比仿制品要凉得多

鉴定它有个非常简单的好办法,就是把它放在一张有线 的纸上,倒放,台面向下,透过它能不能看到线,如果能就是仿钻了,天然钻石是看不到的这个方法很简单的

用"钻石笔(也叫导热仪)"来分辨,这样更简单科学

至于水晶和玻璃的区别,水晶是非均质体,而玻璃是均质体,只要用一个简易的双偏光镜就可以有效区别了

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玻璃来仿制水晶,更多的是合成水晶,区分合成水晶和天然水晶的办法是:

合成水晶有"晶核(一种片状的纵向包体)"而天然水晶则没有

此外,合成水晶的颜色均一,包体种类单调也是与天然水晶相区别的办法

价位很悬殊,一克拉钻石能卖到几万块,而一克拉水晶可能在百元左右

水晶是有成色等级之分,影响水晶价位的因素很多,不像钻石以4C就可以判定,所以大家要多听多看多比较才能真正辨别出来。一般的标准是水晶石越大越好,越透越好,颜色越娇嫩越好,形状越典型越好。不过最重要还是自己喜欢,而选购时辨识真伪的方法大致有下列几种s1) 选购具有(天然结晶型)及(含有内包物的水晶宝石)这一点虽然不是百分之百可靠,但是已经可以阻绝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讹诈了。2) 选择不易仿造的水晶: 如发晶、绿幽灵、有内涵物、天然冰裂纹、云雾及色带变化的、或宁选稍有瑕疵的水晶 。幽灵类:目前人工无法合成水晶有瑕R:人工"很难"合成有瑕R的水晶或云雾状也是天然水晶喔有冰裂痕:较不一定,不过人工合成出来的,不会有裂痕,但也有可能出来就摔过纯透明的水晶9999%都是假的,愈大颗愈不可能是真的;真的至少都以万元喔!有气泡:以十倍放大镜看,有水滴状蛮规则型的气泡,大概都是人造的一般粉晶不会假造,因为粉晶本来就很便宜了,如果人造反不合工钱呢!3) 双折射法s一般人判别水晶的真假通常是将一根头发放在水晶的下面,,看过去若折射为两条线影(只限40mm以上的晶球)就是天然水晶。若未有折射现象,仍呈一条线影的话,就非天然水晶。不过制作精良的人造水晶,也会有此现象喔!不过可以确定没有双折射的就是玻璃了,此法可分辨水晶与玻璃制品。4) 自我感觉法: 在特别的日子心血来潮时去选购,选择有感应的水晶,即是你第一眼就会看到它,因为水晶会召唤自己的主人,所以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吧!5) 磁场试验法:将两颗天然晶石分别以双手拇指、食指及中指三只手指头捏住,两时距离约1-2公分,缓缓相对旋转并相互靠近,立即可以感觉到有种类似磁铁相吸相斥的奇妙力量,尤其以晶球最为明显,非天然水晶不会有此现象,包括合成水晶。可是这也不灵,因为大多数是「错觉」而不是真感应。6) 目前就只有「红外线光谱仪」能够胜任鉴定水晶真假的任务。

水晶是石英家族的成员,是最常见的矿物质之一。通常形成于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化学式Sio2,莫氏硬度为7,晶体端部呈菱面六面体柱形或角锥形,晶面通常有条纹与玻璃光泽,内含物丰富。一般来说,水晶以颜色愈纯、愈光亮、净度和折射率愈高其价值就愈高。钻石的主要成分是碳(C), 含C量96%-999%。即使很纯净的钻石也含有0001%的杂质。钻石中的杂质组分有Si、Al、Ca、Mg、Mn、Ti、Cr、N 等。 除 N 以外,其余杂质通常都以矿物包裹体形式存在,钻石中常含有磁铁矿、钛铁矿、镁铝榴石、铬透辉石、橄榄石、石墨等矿物包裹体。水晶与其它宝石的区---水晶的化学成分才是二氧化硅,而宝石的种类非常之多,不光只有硅酸盐、还有单质(钻石)、氧化物(红蓝宝)卤化物(萤石)等等。不能一言而尽! 像玛瑙一类宝石,当受热、摩擦、吹气或受打击时,往往散发一种特殊气味,使人联想到大蒜、马肉、萝卜、松香味儿,然而,水晶在上述情况下,绝无异味。 至于如何区别,告诉你一个简单的办法,天然水晶的包裹体种类和数量都比合成水晶要多!此外,合成水晶中能看见天然水晶中没有的片状晶核,这个也是一种鉴定办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9135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