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黄龙玉属于国玉吗

云南黄龙玉属于国玉吗,第1张

属于。

黄龙玉最初人称。它有着田黄般的颜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鲜艳丰富。由于其产在龙陵,又以**为主色,故最终得名为黄龙玉。目前,从鉴赏角度可分为“原生黄龙玉”和“雕件黄龙玉”两种。

《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GB/T 16552-2010)2011年2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中将国际标准的黄玉髓命名为黄龙玉。并且,不具有产地义。"本标准适用于珠宝玉石鉴定,文物,商贸,海关,保险,典当,资产评估以及科研教学,文献出版等领域。"

扩展资料:

产地

小黑山

龙陵县龙新乡小黑山是最主要的产地,产量巨大,存储量也最大,所占面积可达到四十多平方公里,其中优质的黄龙玉矿产可占1/20,也就是二平方公里左右。小黑山产地位于龙陵县中南部,在海拔2700米以上的山地上,这里出产的黄龙玉品种多样,其原料也有好几种,如草皮料、洞坑玉、山流水等,有差不多7个以上的矿带。

龙江乡

龙陵县龙江乡产出的黄龙玉主要是体型大,是作为大型黄龙玉雕工艺品上好的材料,体积大说明形成过程中受到的拉扯相对较少,从裂纹少这点也能证明。另外,这里出产的玉料皮为黄褐色波纹状或鱼鳞状,内部浓郁的红色或**,内部含杂质比小黑山的要多,这点影响了它的质量。

镇安镇

龙陵县镇安镇产出的黄龙玉玉料有黄、橙、红、白等色。籽料的外皮有古铜色的、绿色的、青色的等颜色的图纹,非常具有观赏性,外部主色调为红或**,内部则是灰的或暗的,利用这些颜色和纹理进行巧雕,使其更有创作性。

-黄龙玉

基本上没有什么收藏价值了,如果在十几年前趁着黄龙玉刚兴起的热潮,还能有些收藏的价值,但是在现在消息这么发达的社会,黄龙玉的大盘早就崩了,现在一般人听见云南、旅游、黄龙玉这几个关键词就会闻风而逃,所以黄龙玉还是不要入手了,下面是黄龙玉不值得收藏的具体原因。首先黄龙玉的历史底蕴很少,十几年前因为南方商人发现了黄龙玉,因此黄龙玉才进入大众的视野,可以说黄龙玉的兴起就是一场幸运,又因为黄龙玉弥补了我国玉石缺少黄、红色玉种的市场,黄龙玉在当时爆火,价格一度飞涨到一种不可思议的价格。但是没有历史底蕴的支持,黄龙玉走的道路似乎没有那么平坦,后来因为黄龙玉产量实在是过多,有些人就把黄龙玉和黄蜡石画上了等号,这样本来价值不菲的宝石直接就和成吨卖的石头画上了等号,后来也的确证明了黄龙玉和其他玉石有区别,因此黄龙玉的热潮就此开始降温。不过说黄龙玉是黄蜡石是不正确的,黄龙玉准确的称呼应该是黄龙玉髓,玉髓这东西虽然和玉只差了一个字,但是两者的差别可是大多了,首先价格方面就是天差地别,但从这方面来说,如果收藏黄龙玉是因为个人兴趣的话,那黄龙玉还能在手中把玩把玩,但是如果为了收藏价值的话,除非是有特别高明的大师级雕工,一般的黄龙玉根本不值钱了。

1、云南

黄龙玉是2004年在云南龙陵被发现的一种新玉种,其主色调为黄、红两色,兼有羊脂白、青白、黑、灰、绿等色,有“黄如金、红如血、白如冰、乌如墨”之称。2011年黄龙玉被收录入《国家珠宝玉石名录》,成为了和翡翠、和田玉同样的天然玉石。黄龙玉人们一般称为黄蜡石,但由于其颜色为田黄,主产在龙陵,又以**为主色,故最终得名黄龙玉。

2、广东

广东的黄蜡石以潮州、梅州、河源、台山、阳春等地产出居多,潮州黄蜡石,产自广东潮州饶平县与潮安县等地,其硬度在6-7度间,质地温润细腻,光泽含蓄,蜡质感强。石色纯正,有金黄、鸡油黄、淡黄等色。台山黄蜡石,主要产于广东江门台山市的北陡镇与四九镇一带,其质地坚密细腻,外形奇特,角圆面滑。阳春黄蜡石近几年才在石市上露面,外观多呈现瓜果、寿桃等形态。河源黄蜡石,主要产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东源县、东江流域等地,其中紫金县所产蜡石量大而质好。

3、广西

广西黄蜡石,主要分布在贺州、柳州、金秀等地,以贺州黄蜡石最为有名。贺州黄蜡石,产自广西贺州的八步区里松镇、昭平县和钟山县。石质细腻坚密,摩氏硬度约在7度左右,触感柔和。石色纯正、艳丽,色调丰富,有金黄、鸡油黄、土黄等色调。

4、江西

江西黄蜡石,产地有信江、赣江流域、鹰潭、上饶、抚州、吉安、赣州等地,其中信江、赣江流域储存量最大。信江黄蜡石,又称道都黄蜡石,主要产于江西鹰潭境内的信江流域,属于水冲石。该石摩氏硬度在6-75度间,密度在26左右,质地坚硬,石表光滑油润。赣州黄蜡石的矿源地是赣江上游即赣州市辖各县。该石石质好,品种齐全。色彩斑斓,质地非常润泽,硬度、密度都较高,质优色美。

5、河北

河北滦河黄蜡石,产自河北唐山的滦河流域。其色彩鲜艳,有赤黄、棕黄、嫩黄、土黄等色,且色泽稳定。质地润泽,硬度高、密度大,品种也很丰富,尤其是滦河冻蜡,剔透晶莹。

6、浙江

浙江黄蜡石,主要分布在衢江、兰江、婺江和瓯江流域,产地以兰溪、衢州、丽水最为集中。兰溪地处“三江之汇”,黄蜡石资源丰富,是优质黄蜡石资源的出产地,也是“中国黄蜡石之乡”。兰江黄蜡石颜色多为蜡黄、黄红、黄褐等色。其具有润、密、透、凝、腻的特点,即可作为原石赏玩,又很适合用于雕刻,被誉为“浙江黄龙玉”。

此外,除了以上介绍的之后,还有安徽、湖南、桂阳、甘肃、陕西、福建等省也有出产黄蜡石,而黄蜡石也就是黄龙玉出名的产地,主要是云南龙陵,黄龙玉也是以当地产有的进行命名。

清代没有黄龙玉这个名称,黄龙玉是2004年在云南省龙陵县发现,因其主色调为**,产自龙陵县,后被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命名为"黄龙玉"。浙江龙游、广东台山、潮州、紫金等地也有少量产出类似玉种。

自2011年2月黄龙玉被国家正式录入《国家珠宝玉石名录》,黄龙玉在作为玉石开发之前,只作为观赏石被人收藏和买卖,被人称做"云南黄蜡石"。在公元2000年,广西石商在云南龙陵龙新与象达交界的苏帕河中发现了"云南黄蜡石",因其石质细润、色泽金黄、块型硕大、变化丰富,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遂悄悄采挖后贩卖至广西作为观赏石交易。

黄蜡石

如果说翡翠有“舶来品”之嫌,那么黄蜡石却是地地道道的云南产。

其实,黄蜡石又叫黄龙玉,出自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苏帕河流域,距离缅甸翡翠产区非常近,算作是邻居,属于国界两端却是一方水土的“哥俩好”。

蓝田玉、南阳玉、和田玉、岫玉等,在中国已经发现了五六千年的的 历史 ,甚至更长。而黄龙玉则是在2004年被发现的一种新玉种,比翡翠被认知的时间更短。

直至2011年2月,黄龙玉才被国家正式收录进入《国家珠宝玉石名录》,成为与翡翠、和田玉同等位置的天然玉石。其命运转折如同无人知晓的小瘪三,一夜变成了钻石王老五。

因为,黄龙玉被发现了之前,就是不起眼的石头——当地人觉得这种石头很硬,被选用修路时的地基石料,真可谓“有眼不识金镶玉”。

直到2000年,广西石商在云南龙陵与象达交界的苏帕河中发现了“云南黄蜡石”,因其石质细润、色泽金黄、块型硕大、变化丰富,遂悄悄采挖后贩卖至广西作为观赏石交易。

后来经专家鉴定,黄蜡石才获得机遇破茧成蝶,华丽转身为黄龙玉。虽然黄龙玉被人们认识的晚,却集和田玉之温润、田黄之色泽、翡翠之硬度而华美于一身,惊艳问世后尽显王者风范。

黄龙玉摩式硬度为65-7,与翡翠相差无几,极好的韧性、丰富的颜色(尤其明**和正红色,可媲美顶级田黄和鸡血石)、致密的质地、很好的水头、美丽的光泽等特性,完全具备古人用来形容优秀玉石的“五德”,成为时下最为火热的三大优秀玉石之一,是继新疆和田玉和缅甸翡翠之后,被发现的最为优质的玉种。

由于摩式硬度不够,一直以来中国都没有可以被制作成为“高档珠宝饰品”的国产玉石,唯一的高档玉石珠宝是来自缅甸的翡翠,这不能不说是国人及中国数千年玉文化的缺憾,但黄龙玉的出现正在改变这一局面。

正因为如此,2004年初,市场上好的黄龙玉山料只要几元钱每千克,但当前已涨到几千元乃至数万元每千克,上好的籽料、草皮料、山流水、草花料等因资源稀缺,更是一料难求,并在云南创造了不少暴富神话。

最著名的一个段子,是传闻当地一个三轮车夫,用300元起家炒黄龙玉,仅用5年时间,就成了千万富翁。其涨价速度之快,创下了玉石史上的奇迹。另外黄龙玉探明储量不到40万吨,可以利用的仅有5%左右,优质的料石更是稀少,所以黄龙玉具备了名贵宝玉石的稀有特性。

黄龙玉的涨价速度虽然很快,但它的价格却远远低于和田羊脂白玉2000-3000万元每千克和翡翠一个顶级挂件突破亿元、一个顶级手镯突破两亿元的天价。

“盛世兴,美玉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黄如金、红如血、白如冰、乌如墨”。而黄龙玉玉色极为丰富,有黄、红、白、灰、黑以及极为少见的紫、绿等玉色。

其中,**系有帝王黄、鸡油黄、橙黄、明黄、土**等;红色系有鸡血红、鲜红、朱红等。因为它的出现弥补了从古至今缺少黄、红色玉种的缺憾。更难的是以黄、红两色为主色调,与国旗、国徽颜色不谋而合,更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注定为华夏玉文化的发扬光大开辟一片新天地,圆了中国人万年的梦想。

“朽木不可雕也”,反之,好玉才会雕琢成大器。由于黄龙玉犹如天生丽质的少女,好的底板稍加修身,就与众不同。因此,其雕刻作品屡屡获得评获国际赛事天工奖金奖,还成为了第二十三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等多项世界赛事金镶玉奖牌唯一指定用玉。也标志着黄龙玉跻身世界级美玉奇石的殿堂。

什么叫后起之秀,领教了。翡翠的 历史 几百年,黄龙玉的 历史 十几年,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没准哪天上帝早就赐予人类的新玉种,又会横空出世,一鸣惊人。(源自网络)

16552-2010)中关于黄龙玉的原文:黄玉髓(黄龙玉)

并且明文规定珠宝玉石名称不具有产地含义。而且,还明文规定"本标准适用于珠宝玉石鉴定,文物,商贸,海关,保险,典当,资产评估以及科研教学,文献出版等领域。"就是说,在此之前的相关书籍和地方标准已成为过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9350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