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翡翠白菜是指用翡翠雕刻而成的白菜饰品。翡翠白菜,由和盛缅泰珠宝展出,重达3吨,长180厘米、宽60厘米、高50厘米,由数十名雕刻师历时3年精心雕刻而成,市场估价达48亿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翡翠白菜”,集椿、翠、白三色于一身。
2、白菜的寓意有发财聚财。白菜的谐音是“摆财”,这就赋予的白菜摆件聚拢财富、招致财报、百财聚来的含义。玉白菜即是玉石雕刻的白菜,谐音“遇百财”,玉白菜的寓意具有旺财、聚财、接纳八方财富的寓意。
3、白菜的外形是以一片一片的叶子一层层包裹的,也寓意将财富一层层包裹,保护起来,因此翡翠白菜也有守财的寓意。
名为“椿带彩大白菜摆件”的“翡翠白菜”,由和盛缅泰珠宝展出,重达3吨,长180厘米、宽60厘米、高50厘米,由数十名雕刻师历时3年精心雕刻而成,市场估价达48亿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翡翠白菜”,集椿、翠、白三色于一身。
1、白菜状的翡翠叫翡翠白菜。
2、名为“椿带彩大白菜摆件”的“翡翠白菜”,由和盛缅泰珠宝展出,重达3吨,长180厘米、宽60厘米、高50厘米,由数十名雕刻师历时3年精心雕刻而成,市场估价达48亿元,是国内最大的“翡翠白菜”,集椿、翠、白三色于一身。
畹町为全国最小边境城市的国家级口岸,本地人口仅1万多人。从这里前往缅甸边城南坎、九谷、木姐和腊戍,旅游手续简便:向中方旅行社交两张照片和费用后,即由中方旅行社带出境交缅方旅行社导游,返回时再由缅方旅行社交给中方旅行社。
在小龙江泛舟漂流,是当地最富情趣的一项旅游活动,15公里游程,沿江两岸林木茂密,奇石甚多,颇具热带风情。 九谷桥位于市区南缘的畹町河上,既是中缅两国的界河桥,也是滇缅公路出入国境的口岸桥和中缅两国的友谊桥。桥头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和边防检查站。每天早晨8时,这里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和开关仪式。
半个多世纪前的九谷桥,只是由两根并排的木头组成的简易桥,走上去一颠一晃,令人提心吊胆。1938年滇缅公路开通后,重修了一座石拱桥。抗日战争期间,出国作战的几十万中国远征军和盟国援助中国抗战的军火物资都经过九谷桥进出。毁于抗日战火的九股桥直到1946年才重建钢架桥,1979年再次修葺加固,桥高9米,宽5米,长20米。 1956年12月15日,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陪同缅甸总理吴巴瑞等贵宾步行从九谷桥入境,到芒市参加两国边民联欢的盛会 ,1985年12月5日,泰国王姐来到九谷桥头,观光畹町口岸。
畹町距昆明840多公里,可从昆明各汽车客运站乘班车前往,也可乘飞机先至芒市在乘汽车前往。 畹町虽小,却也饱经沧桑。10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豺狼出没的荒野之地。一条羊肠小道,就是通往境外的驿道;畹町河边的一间破茅屋,权当过往商贩饮马歇脚的驿站。
明清分属勐卯安抚司和遮放副宣抚司。民国初沿之。民国二十一午(1932年)置碗叮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封锁了中国所有的出海口,1938年秋滇缅公路(现云南境内段称昆碗公路)通车后,畹町为中方一侧的终点。滇缅公路成了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援助中国战略物资的唯一陆上通道,畹町就成了中美英三国盟军的大本营,物资的集散地,每天有成百上千辆军从这里将物资运往内地,几十万中国远征军从这里出入国境。
解放后,1950年为潞西县人民政府畹町办事处,1954年2月设畹町镇(县级镇),直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85年1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畹町市。1999年2月8日,撤销畹町市,设立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副县级)。 畹町桥位于畹町市区一侧,乃祖国西南之门户,滇湎公路之锁钥,中印公路之纽带。三二0国道之终点。它北抵昆明至上海,南下缅甸腊戍通仰光,逆西北上可达印度,可谓一桥锁关,四方莫开矣!因天设其险,史造其雄而名扬中外,世人瞩目!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打通国际交通线,我国滇西二十万同胞毅然踏上筑路征程,以血肉之躯筑成滇湎公路,畹町桥也就开始了它的艰难使命,三千二百多名南洋机工日夜兼程,将大批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畹町桥运往抗日前线,为了保护滇湎公路畅通和援助盟军,十万中国远征军将士踏过畹町桥出境抗日。畹町桥见证了中国抗战的风云历史,承担了拯救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
畹町河对岸是缅甸的九谷镇,两国鸡犬之声相闻,边民自由往来,友好互市。许多边民都有跨国姻亲关系,如混板寨仅有50余户人家,跨国婚姻就有20余户。 畹町有全国罕见的柚木林,郁郁葱葱的橡胶林,各种热带作物也很丰富。在小龙江泛舟漂流,是当地最富情趣的一项旅游活动,15公里游程,沿江两岸林木茂密,奇石甚多,颇具热带风情。
畹町企业 和盛缅泰珠宝已拥有大量忠诚度极高的客户,各地的加盟店正以每个月20%的速度持续增长,现已跃居国内同行佼佼者之列。为全国各地加盟、经销商及世界各国消费者提供有力的商业资讯传播平台;丰富和多元化的商品、合理的价格定位,使和盛缅泰珠宝成为消费者真正的珠宝摇篮,也是各界人士的创业首选平台。
作为专业的珠宝玉石加盟连锁龙头企业,和盛缅泰珠宝秉承“诚信、和谐、务实、创新”的企业理念,提出“和盛缅泰,创业首选”的发展口号,在拼搏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短短时间内,迅速跻身全国珠宝加盟连锁领域前列,凭借优秀的人才,丰富的商品,真诚的服务,在同行业的广大客户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与谁同行,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企业也是一样,公司的强大仅仅依靠自身的发展是不够的,和盛缅泰珠宝在缅甸、泰国开矿办厂,并在中缅边境瑞丽畹町设立中国加盟总部,借助口岸等便利优势,与缅甸、泰国多家大型珠宝玉石矿区、加工厂保持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在全国各地发展了多家加盟商,并积极参与到行业领域的建设和完善。我们愿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为振兴珠宝事业,推动这万亿珠宝市场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珠宝,玉石,翡翠,首饰,红蓝宝石,珍珠,钻石连锁加盟,让您感受来自缅甸,泰国浓郁文化气息。 2005年,畹町经济开发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3007万元,比上年增106%。其中:第一产业2989万元,比上年增78%;第二产业2733万元,增232%;第三产业7285万元,增74%。财政总收入4540万元,比上年增52%;地方财政收入1913万元,增221%;一般预算收入1159万元,增242%。完成进出口总值81287万元,比上年增227%。其中:进口总值44521万元,比上年增149%;出口总值36766万元,增337%。
1、白菜状的翡翠叫翡翠白菜。
2、名为“椿带彩大白菜摆件”的“翡翠白菜”,由和盛缅泰珠宝展出,重达3吨,长180厘米、宽60厘米、高50厘米,由数十名雕刻师历时3年精心雕刻而成,市场估价达48亿元,是国内最大的“翡翠白菜”,集椿、翠、白三色于一身。
在中国古代,除了张骞通西域所开辟的丝绸之路,还有一条事实上已经存在着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发展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秦时代。早在公元前1112年,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便“教其民田蚕织作”。秦始皇并吞六国,秦人为逃避苦役,不断浮海迁徙朝鲜,同时也带去了中国的养蚕织丝技术。徐福东渡日本,“率童男童女数千,带去丝织品五谷和舟师百工”,至今仍被日本人民视为蚕桑之神。西汉时,中国海船已从雷州半岛的徐闻、合浦起航,携带大批丝绸和黄金,开往今越南、泰国、缅甸、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国,以丝绸换取各国珍珠、宝石等特产后返航。
三国时期,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又有长足进步,所造海船,坚固而庞大,远望如楼阁。地处东南沿海的东吴凭借舟楫之便,加强了同东南亚诸国的联系与往来。吴赤乌七年(公元244年),孙权派遣朱应和康泰二人赴扶南(今柬埔寨)等国,从事外交和考察活动,因而了解了许多有关东南亚和南亚的海陆交通情况。他们亲自经历及据传闻所知的国家达百余个,归国后撰有《扶南异物志》和《扶南传》(亦称《吴时外国志》)。这是中国最早派专使浮海到东南亚各国考察所得的第一手材料。
东晋时,法显从印度经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由海路搭商船回国。他撰写的《佛国记》,生动记述了他在异域求法的经历和沿途的所见所闻,并描述了从师子国到广州所需航程及与之相关的详细情况。继法显之后,经南海丝路来广州的、有姓名可考的高僧就有10人。当时,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各国商人、高僧均循海上丝绸之路前来,到广州、扬州。建康(今南京)等地通商或传教。据中外史书的记载,其时(五世纪上半叶),中国海船已能远航至波斯湾。
隋炀帝时,曾派常骏出使赤土国(在今马来半岛),赐给国王丝绸5000段。国王“以舶30艘来迎”,并派王子同常骏一起赴中国作友好访问,不久,主管对外贸易事务的大臣裴矩曾“以蛮夷朝贡者多”为由,在洛阳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变相“交易会”,可见隋朝对海外贸易的重视。
唐、宋、元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历史的“发展时期”。唐朝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在广州设市舶使,市舶贸易的兴起,又反过来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唐代地理学家贾耽所写《广州通海夷道》中,详细记录了从广州到波斯湾及远至东非沿途的地名和航程,由此可知,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不但航线远远超过汉代,而且沿线所经国家的地点及航程也比汉代要多、要长。宋元时代,航海中已经开始应用指南针导航。宋元增设市舶司达7处之多,有的还在其下设市舶务,采取了更为积极的鼓励和招邀外商来华贸易的开放政策。自两宋开始,陶瓷和丝绸一样,成为由海上丝绸之路外运的主要商品。元代,为鼓励发展海外贸易,朝廷采用官本船的办法,即由官方出资造船,所得利润官方得七成,经商者得三成。其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外诸国进行丝绸、瓷器贸易的情况,在元人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中,还详尽记载了从温州至真腊的航程中开始使用罗盘针导航的情形。
郑和下西洋15世纪是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的海洋世纪。在这期间,东西方先后出现了三大航海活动,即:公元1405年至1433年间中国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远航,公元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Cristoforo Colombo)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远航以及公元1498年葡萄牙航海者达·伽马(Vaseo da Gama)绕过非洲好望角最终抵达印度西海岸、开辟了东方新航路的远航。
明成祖朱棣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封建统治者。为了扩大明王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招致各国来朝贡,他以明初强大的封建经济为后盾,以先进的造船工业和航海技术为基础,把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关系和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及经济文化交流推向了一个繁荣发达的新阶段。郑和七下西洋的活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郑和原姓马,小字三宝,云南昆明州(今晋宁)人,回族,世奉伊斯兰教。12岁时进入燕王朱棣藩邸,为宦者(即太监)。朱棣称帝后,升为内宫监太监,赐姓郑,也称“三保(三宝)太监”。其时,南洋诸国多奉伊斯兰教,郑和有才能,又是伊斯兰教徒,因此当明成祖准备派人赴海时,便选中了郑和。明代以婆罗洲(今加里曼丹)以东为东洋,以西为西洋。郑和所到之处大都在婆罗洲以西,所以历史上便把他的远航称为“郑和下西洋”。
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奉命统率一支庞大的远洋船队(包括宝船和大小各种船只200余艘,船员2.7万余人),先后七次出使西洋,时间长达28年之久。郑和船队纵横于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远至赤道非洲以南的广阔海域,遍访了亚非30余个国家,这不仅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也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郑和船队所到的主要地方有:渤泥(加里曼丹北部)、满刺加(今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彭亨(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今属印度尼西亚)、旧港(今苏门答腊岛巨港)、三佛齐(在巨港一带)、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美洛居(令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占城(令越南南部)、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榜葛刺(今孟加拉)、古里(今印度西海岸卡利库特)、小葛兰(今印度西海岸)、锡兰山(令斯里兰卡)、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忽鲁谟斯(在波斯湾,属伊朗)。阿丹(今亚丁,在红海口)、天方(今麦加)、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卜刺哇(今索马里布腊瓦)、竹步(今赤道以南、索马里的朱巴河口一带)、麻林(今赤道以南、肯尼亚的马林迪)等。
郑和在七次远航中,推行了明初“不穷兵、不疲民、而礼乐文明,赫昭异域”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特别是伊斯兰国家的友好往来,对当时伊斯兰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所到各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每次,郑和的船队都是满载货物往返,主要以中国的手工业品换取各国的土特产品。他们带出的手工业品有丝绸、瓷器、铁器、铜钱等等,带回的土特产品则是应有尽有,其中不少是奇货异宝乃至珍禽异兽,如珍珠、珊瑚、宝石、香料、麒麟(长颈鹿)、狮子、鸵鸟之类。因为收买了许多珠宝财货,所以郑和的船有“取宝”之名,被称为“宝船”。
郑和开始下西洋后,许多亚非国家便纷纷遣使来中国,除了建立彼此间的外交关系外,也进行贸易活动,比如永乐15年(1417年),苏禄东王、西王和峒王三王各率人抵京,受到永乐皇帝的隆重接待。东王在归途中病死于山东德州,永乐皇帝降旨为其建墓立碑。东王墓至今保存完好。永乐21年(1423年),忽鲁谟斯等16国使者来京,随行者多达1200人。自郑和下西洋后,到南洋去谋和生的中国人日益增多,同时也就把许多手工业品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往南洋,对南洋的开发起了巨大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